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中興被美國制裁——美國商務部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銷售電子技術和通用芯片,時間長達七年,而這些芯片是中國暫時無法生產的——的感覺是令人窒息的,有一點像是被人卡住了脖子。
商務部對此作出了回應——
美方行徑引起了市場對美國貿易和投資環境的普遍擔憂,美方的行為表面針對中國,但最終傷害的是美國自身,不僅會使其喪失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還會影響成百上千的美國關聯企業,將會動搖國際社會對美國投資和營商環境穩定的信心。
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聰明,否則只會自食其果。
又是“你打我你的手會疼所以最好不要打我”的邏輯。
老實說,這樣的回應反而加深了人們的憂慮。如果美國不怕自身受到傷害呢?如果美方偏要自作聰明呢?這等于向全世界宣告,面對美國的制裁,中國目前并無有效的反制手段。
在嚴峻的形勢面前,中美貿易戰初期“速勝論”的樂觀情緒消失了一大半,已經有人主張投降了,說什么“中國畢竟不能靠茅臺酒反擊吧?”
這樣的人,和抗戰初期“低調俱樂部”里的汪精衛、胡適之流一樣,距離落水當漢奸只有五十公里,非常危險。
“速勝論”是幻想,投降更是對民族的犯罪。要打贏貿易戰,還是要靠持久戰、靠人民戰爭【點擊閱讀】。
從戰術上來說,則要“你打你的優勢,我打我打優勢”,中國作為世界頭號工業大國和貿易大國,并不缺少反制美國的手段——
美元對霸權地位是美國的“通靈寶玉”,丟了這個就等于丟了命根子;
失去了中國生產的大量物美價廉的消費品,美國國內的通脹將是支持特朗普的“紅脖子”不能承受的,這兩個方向都應該是中國反擊的優先方向。
貿易戰和中興被制裁事件,向我們揭示了全球化的本質——全球化無非是國家與國家、民族與民族、階級與階級之間相互斗爭的新形式。具體到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則通常表現為控制和反控制,勒索和反勒索。
這些年,我們講了太多的“合作雙贏”,并未使美國立地成佛,但客觀上構成了自我戰略欺騙。
亡羊補牢,尤為未晚。
需要認真思考的是,我們是如何落到今天這樣的被動局面的?
想起了一部七十年代的老電影《第二個春天》。這次美國制裁中興的情節,簡直像是在電影里出現過。
20世紀60年代的第一個春天,海軍某部政委馮濤被派往一個重要的造船廠任工委書記。剛一到,就遇上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海鷹”魚雷快艇在試航中起火爆炸,為此廠長齊大同把希望寄托在由蘇聯引進的“飛魚”上。
于是,在政委馮濤的帶領下,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路線斗爭:是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還是依靠外國的“援助”中尋找出路?經過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終于在第二個春天,勝利建成了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新型魚雷快艇“海鷹”。
這部電影中有一些發人深省的細節:
已經開始“變修”的蘇聯,利用中國在技術裝備上對其援助的需要,屢屢卡我們的脖子,每到關鍵時刻,就會出現“零件對不上號”、“圖紙對不上號”,甚至“炮膛爆炸”的問題。
同意中國引進“飛魚”,真正的目的是想搞垮“海鷹”,使中國永遠不能擺脫對蘇聯的依賴,這一圖謀失敗之后,又想借助廠長齊大同和總工程師潘文對專家赫文斯基的迷信,搞走“海鷹”的圖紙,再次失敗之后,竟丟下處于總裝階段的“飛魚”一走了之。
如果不是“海鷹”的成功,造船廠確實面臨一個“拿什么交給海軍”的問題。
中興這次被美國卡脖子,暴露出這些年,我們搞的基本是“飛魚”而不是“海鷹”。
新中國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銀幕英雄于洋扮演的工委書記馮濤,在蘇聯專家撤走后,于全廠工人大會上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我們自己干!專家讓他們撤走吧,合同讓他們撕毀吧,沒有他們,我們會過的更好!”——至今聽來不僅仍舊令人熱血沸騰,而且也完全適合今天的情況,至于中興的老總會不會在中興的員工大會上發表類似的演講,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電影《第二個春天》是1975年攝制的,但最早的話劇劇本在1962年就已經完成了。
這就是說,在對外技術合作中,如何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和主體性,如何在控制和反控制,勒索和反勒索的斗爭中取得勝利,至遲在六十年代初,我們在政治上就已十分清醒,并有了十分成熟的考慮;在藝術上也有了完美的表現。
但為什么半個世紀后,卻犯了和齊大同相同的錯誤,甚至出現了大量類似潘總工程師那樣用投靠洋人,出賣自己的祖國來追求“事業和理想”的精英呢?
考慮到《第二個春天》在1976年之后被貼上“極左”標簽受到批判并被打入冷宮,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
對新中國前三十年積累的歷史經驗,采取一種輕浮的、全盤否定的態度,不僅違反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也讓我們在今天付出了重大代價。
如果我們從今天中興被人卡脖子的教訓中,得出的結論僅僅是“今后要加大技術創新的投入”,而不能上升到是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還是走“洋奴哲學,爬行主義”道路的高度來思考,很可能還會犯同樣的錯誤。
需要強調的是: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絕不是反對對外開放,這條路線要解決的僅僅是對外開放中的獨立性、主體性問題。
毛主席說:“思想上路線上的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路線是個綱,綱舉目張。”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今天困擾我們的諸多問題,主要是這四十年中出現的錯誤或者失誤造成的,基本與前三十年無關。
認真總結經驗,扎實汲取教訓,并在此基礎上回歸正確路線,我們才能夠繼續前進。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周小平 | 芯片戰真相:中興不愿剝奪基層員工權益去討好美國,從而引發制裁和網絡叛徒口誅筆伐!
2018-04-21?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