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文/21財聞匯 綜合自 環球時報、南方都市報、界面新聞、中國證券網、新華視點、e公司官微等
針對美國禁運事件,4月20日下午15:00,中興通訊在深圳總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全程僅耗時10分鐘。
圖片來源:e公司官微
美國禁令或導致中興進入休克狀態
中興通訊董事長殷一民說,美國的禁令可能導致中興通訊進入休克狀態,對公司全體員工、遍布全球的運營商客戶、終端消費者和股東的利益造成直接損害,我們堅決反對。
圖片來源:新華社
董事長霸氣表態:中興通訊旗幟永遠飄揚
殷一民現場霸氣表示,所有中興通訊的產品在國內和全球市場有13億人口的支持,所以我們有能力、有信心渡過難關。
殷一民明確表示,反對把貿易政治化。他表示將加大研發投入,并認為求人不如求己,反對某些國家單邊主義破壞全球產業鏈。
公司將通過一切法律允許的手段來解決問題。我們也在認真反思,我們還要加大研發投入,我們絕不放棄,中興通訊的旗幟將永遠飄揚。
合規方面,殷一民稱,2017年投入超5000萬美元,計劃今年在合規方面投入更多資金。2017年,中興通訊組織了6.5萬員工進行合規培訓,全面配合美方指派的檢察官工作,提供了13.5萬頁的文件。
核心零部件已大量使用自主研發的專用芯片
殷一民表示,公司各個主要產品的核心零部件大量使用自己研發設計的專用芯片,但仍有大筆的通用器件不可避免的外購。
殷一民表示,信息產業技術是全球開放程度最高的行業。全世界各國都在發展自己的技術,導致產業鏈全球化非常復雜。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獨立地完成所有的產業鏈。所以,因為制裁導致我們的產業鏈中斷,不意味著我們沒有能力,而是整個產業全球化的結果。
4月20日,滬深兩市雙雙收跌,但國產芯片板塊逆勢走強,亞翔集成、匯頂科技、鼎信通訊以及國民技術漲停。
各方聲音
中興聲明:美制裁極不公平,不能接受!
4月20日早上,中興通訊發布了《關于美國商務部激活拒絕令的聲明》。
聲明表示,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無視中興通訊過去兩年在遵循出口管制合規方面的艱苦努力、巨大投入和長足進步;無視上述兩份函件中的問題是公司自查發現,及時主動通報;無視公司第一時間處理了對此可能有疏忽的責任人,并快速糾正問題,并聘請權威美國律所獨立調查。
在相關調查尚未結束之前,BIS執意對公司施以最嚴厲的制裁,對中興通訊極不公平,中興通訊不能接受。
中國商務部:希望美方也不要低估中方的決心
4月19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新聞發布會上再回應美制裁中興通訊事件,他指出,美方的行為表面上是針對中國,但最終傷害的是美國自身,不僅會使其喪失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還會影響成百上千的美國關聯企業。更重要的是,將會動搖國際社會對美國投資和營商環境穩定的信心。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聰明,否則只會自食其果。
“我們希望美方也不要低估中方的決心。”高峰說,如果想通過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企圖遏制中國的發展,迫使中國做出讓步,那是打錯了算盤。中方堅決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決心和信心不會有絲毫動搖,我們會進行堅決斗爭。
美國商務部:對中興的禁售令無協商空間 7年后才有望重啟協商
北京時間4月20日凌晨,據澎湃新聞從美國商務部獲悉,對于中興的禁令目前沒有扭轉的余地或協商的空間,美國商務部新聞官Will Reinert稱,要嚴格地等到7年后才有望重啟協商。
美國部分供應商已經開始執行“禁售令”要求
據悉,美國部分供應商已經開始執行“禁售令”要求。其中,英特爾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們也已經知曉美國商務部的命令,并將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美國科技專家呼吁停止購買中興通訊手機
在美國,有消費者組織和科技專家呼吁停止購買中興通訊手機,中興通訊需要澄清美國制裁是否會導致公司無法獲取操作系統更新。目前Google并未回應是否會向中興通訊終止提供安卓系統更新。
聲明背后的真相:中興當然有理由不服!
對于中興被美方制裁,輿論上也有一些幸災樂禍、落井下石的聲音。那么,早上突然強硬聲明“不服”的中興,到底有沒有底氣?
本次“7年禁令”的緣由,是美國認為中興沒有嚴格懲罰當年涉及“伊朗案”的公司職員。中興雖然開除了4名高管,卻未對涉案的其他35名員工做出應有的懲罰,還反而對美國官方撒謊說已經懲罰了。
而中興對裁決不服,是因為“上述兩份函件中的問題是公司自查發現,及時主動通報(的)”,而且“公司第一時間處理了對此可能有疏忽的責任人,并快速糾正問題,并聘請權威美國律師所獨立調查”,所以不應認定是“違反協議”和“撒謊”。
據“環球時報”報道,中興和美國官方簽訂的那兩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協議中,都沒有任何條款要求中興去懲罰如今被美國商務部提到的另外35名員工,而僅僅是要求中興在簽訂協議的6個月內開除4名涉案高管。
實際上,若不是中興這兩次的主動匯報,美國商務部也根本不會于今年2月突然跑來關注這所謂的35名員工的后續懲罰情況。
因此,今天美國商務部拿著這么一個并不是雙方兩份協議法定范疇、也不是雙方在“伊朗案”上關注的重點——甚至還是中興自己主動向美國官方匯報的——35名員工的后續懲罰問題,連調查也不調查這35名員工的懲罰究竟是怎么回事,就直接認定中興“違背協議”和“撒謊”了……也難怪中興會表示這“極不公平,我們不能接受”了。
不少美國的媒體和專家干脆認為,美國商務部對中興的封殺,更像是“貿易戰”驅使下的“雞蛋里挑骨頭”,目的就是為了打擊中國的高科技企業。
中興或因禁令損失400億
近日一張意為“中興通訊創始人侯為貴出山為制裁案四處奔波”的圖片刷屏朋友圈。2016年宣告退休、現已76歲的侯為貴走在前面,后面跟著中興董事長殷一民和CEO趙先明。
美國宣布禁令后,現在中興通訊最低估值已調整至25 .03元/股,相當于兩個跌停板。
侯為貴。資料圖
一紙禁令,兩敗俱傷
據路透社估計,中興有25%-30%的零部件來自美國,其最為核心的零部件都依賴于美國供應商。財通證券指出,如果禁令生效,初步估算中興受影響的業務或達400億元以上。
路透社指出,如果中興受到制裁,高通等美國半導體公司將遭遇三重威脅:
1、失去一家重要客戶(中興)
2、對手因成為替代廠商而受益(三星、聯發科等)
3、因中國報復美國而受牽連
目前,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即芯片)需求市場。2017年,高通、博通美國21家半導體上市公司有37%的營收都來自中國,其中Skyworks的中國營收占比高達83%。
中國的“芯痛”
話說回來,無論中興有多少“冤情”,更值得重視的,是事件背后揭露的殘酷、但一直被忽略的現實。
集成電路被譽為電子工業的糧食。與國際主流水平相比,中國“芯”的落后是全方位的,幾乎所有的設備、材料都依賴進口。FPGA、存儲器全部進口,而中國能做的產品也落后很多。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
知乎有一個“科普”帖子介紹,中芯國際今年終于量產28納米制程芯片,但實際上臺積電7年前就做到了,明年已經準備量產7納米;生產芯片關鍵設備光刻機,ASML已進入13納米級別,中國卻連193納米還造不出來。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達到2601億美元,大幅超過原油進口額;貿易逆差接近2000億美元,較上年增加近300億美元。
經濟評論員葉檀評論,“好的地方就是相當于進行了一次科普,大家都意識到這個科研科技這一塊是最重要的。但是因為芯片不是喊喊口號就能做出來的,它牽涉到到產業鏈經濟化、標準化,還有國產品牌應用的問題,我們即使能生產出芯片,生產芯片的機器也是進口的。所以從芯片這個角度來說的話,我們是被逼得死死的,沒有還手的余地。”
葉檀還說,長期看,沒有所謂的“彎道超車”的可能。“所謂差距根本沒法說,因為你根本沒法做。芯片工藝設計這塊,是幾十年的技術差距。”
奮起追“芯”
在近幾年的奮力追趕下,中國“芯”的國際地位已經有所提高。IC Insights報告顯示,在全球純芯片設計公司50強中,2009年只有1家中國公司入選;到2017年,上榜中國公司數量增長到了10家。
集邦資訊半導體行業分析師郭高航曾表示,在設計和封測領域,中國與美國等先進企業差距已經逐步縮小,但是制造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即使設計領域,華為海思發展已非常不錯,但在制造環節仍由臺積電代工。
相關閱讀:中國尚未掌控的核心技術清單(最全)
【延伸】如果蘋果在華禁售……?
在蘋果2月份最近的財報會議上,CEO蒂姆-庫克表示,截至12月底的第一財季,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營收創下歷史新高。2017年,蘋果在大中華地區(包含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營收達460億美元,大約是其美國業務的一半,占2017年蘋果總銷售額的19%。
如果中國政府出于“國家安全”考慮,決定禁止蘋果產品銷售,以此來報復美國對華為和中興產品的禁令,會發生什么事?
近日,《福布斯》刊文稱,如果蘋果在華遭禁售,將失去19%收入,股價大跌,并可能被迫裁員10-20%。
華為可能獲得蘋果失去的460億美元市場的大部分,因為華為的高端系列手機(P系列和Mate系列)已完全能與蘋果的高價設備(iPhone 7、iPhone 8和iPhone X)相媲美。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規模可能一夜之間翻番。通過禁售蘋果,中國將立即擁有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制造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