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中興遭美國“封殺”強烈震動了中國社會,輿論場上給出諸多反應,既包括對美國的做法很憤怒,又有些人認為中興“遭此報應活該”,既有強大聲音主張中國須以此為鑒,真正把本國半導體產業做強做優,又有不少很悲觀的聲音,認為中國“不可能斗得過美國”。
這起事件發生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兩國關系緊張,西方國家彼此協調聯動趨于頻繁之際,讓中國人產生了更多聯想。
中興事件可謂美國的高科技霸權秀。美國因中興未按其承諾的那樣扣罰35名員工的獎金而施此“絕殺”,其邏輯十分荒謬。但特朗普政府就這么做了,它在美國國內行得通,西方輿論看熱鬧,中國國內居然也有一撥人挺開心的,這就是我們面對的現實。
必須承認,美國很強大。我們還須認識到,美國在開始向中國出重手。我們同時要很清楚,眼前的一系列斗爭有可能決定中國崛起的高度,深刻影響21世紀中華民族的命運。
中國崛起已經來到了這樣的關口,它刺激了美國對自己世界老大地位的深思,也讓已經有些渙散的西方似乎重新找到了“加強團結”的理由。遏制中國崛起作為一種沖動不斷在西方一些精英群體里向上冒,對中國采取激進甚至冒險政策能夠在西方社會獲得支持的幾率在上升。
這時的中國的確需要智慧,還有意志,需要承事的胸懷和開展復雜博弈的能力。做大國是很辛苦的一件事,大國崛起既光榮又艱難。中國沒有退路。
繼續前行,中國首先必須很經打,不怕別人搞我們。這就要求中國在政治團結的同時,經濟上必須有過硬的功夫。中國的體制要有能力孵化、塑造頂級競爭力,鼓勵戰略性技術研發,在基礎領域有所作為,甚至不惜付出比較大的代價,也要把這些領域做起來。芯片喊了多年卻沒真正搞起來,原因顯然是我們的體制沒有形成關鍵的推動力。中國必須盡早獲得經濟上的“核武器”,使得外界決不敢與我戰略對撞。
我們要同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廣交朋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中國崛起帶來了利益面的迅速擴大,對外摩擦大幅增加,我們要有能力把握好維護當下和局部利益與實現民族偉大復興長遠目標的協調平衡。我們不可過度專注于每一次具體摩擦的輸贏,既不能吃虧,也不可把自己搞孤立了。做到這一點或許很難,但我們必須有這很重要的強烈意識。
如何看國內輿論場的“公知”現象,我們也必須理清思路。治理這個問題花費了大量精力,但問題一來,它又很容易“死灰復燃”,尤其是在互聯網上。也許我們需要接受互聯網輿論場意見多元的現實,把治理和適應結合起來,從而避免網上輿情沖擊社會的整體判斷和信心,安心推進國家的既定戰略。
中國必須務實。共產黨長期執政使得我們具備了務實的宏觀政治條件,不用將社會大量資源專門用來博取輿論一時的掌聲。中國當下的工作可以直接與公眾的真實滿意度對接,與歷史對接,用不著兜圈子。各種形式主義應當受到最大限度的壓縮,務虛應被鄙夷。
新時代的偉大只能是干出來的,創造新的成績遠比整理過去的成績更加重要。讓中國崛起更不可阻擋,讓我們的實力構成中多有幾項當今世界無可爭辯的核心競爭力,這是全體中國人民的期盼,也是歷史對新時代的重托。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