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在很多人看來,糧食增產是件大好事。但今年中國糧食增產的消息,卻并不讓人輕松。
隨著2008年中國關于限制外資企業進入糧食流通領域的世貿組織過渡期已結束,已經牢牢掌控了中國的大豆定價權的外資糧商,又把目光急切地投向了中國的糧食產業,現在,他們決定從中儲糧開始突破。
面對拿著“彩禮”上門“提親”的外國糧商,中儲糧并不急于做出決定,已經學會吸取大豆教訓的他們,要看一看,“洋人”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而國家發改委則對此保持著高度警惕,畢竟向中儲糧提親的外資糧商,都以控制整條糧食產業鏈條而著稱于世。
誰有糧食定價權
如果不是2008年全球糧食危機,異常低調的國際四大糧商可能還在繼續毫無聲息地擴張。但是現在,隨著四大糧商被公之于眾,它們在全球的產業鏈條也逐漸浮出水面。
國際四大糧商是指美國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國路易·達孚(LouisDreyfus)四大跨國公司,根據英文名字首字母,人們將其簡稱為“ABCD”。四大糧商都是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跨國糧商,目前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都壟斷性地控制在這四大糧商手中,“只有他們可以定價。”
這四大跨國糧商常常被稱為國際糧食市場的“幕后之手”。這些國際巨頭憑借資本與經驗的優勢,已完成對上游原料、期貨,中游生產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場渠道與供應的絕對控制權。
目前,全球前10位的谷物出口國中,四大糧商占據主導地位的就有9個。它們從種子、飼料、化肥這些最初環節直到產、供、銷一條龍經營,在市場幾乎每一個層面都占據絕對優勢。
由于四大糧商在農產品領域都有自己完整的產業鏈,一旦在目的國站穩腳跟,就利用資本優勢迅速破壞該國原有的經營鏈條,使該國原有的糧食體系變為依附于四大糧商的一個環節。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認為,外資糧食企業到中國來,對中國的糧食市場的發育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外資一旦在中國的糧食市場中起主導作用,國內的糧食安全就會出現問題。
ABCD的核心策略其實彼此都差不多,四大糧商都擁有大規模的自營農場,并且投入巨資研發種子、化肥、農藥、農機、飼料和農業技術,積極構建物流網絡,不惜重金在世界各地興建港口、倉庫等設施。就是為了實現全產業鏈的上下游一體化。關于這套策略的精髓,這個答案說的很不錯四大糧商ABCD旱澇保收的不傳之秘:大宗商品供應鏈管理。
簡而言之,四大糧商通過實時掌握從生產、加工,再到儲運、交易、消費這一整條產業鏈中的信息,和保有在鏈條每一環當中的議價權,從而在每一個環節上,都能做到以眾凌寡,以快打慢,以現代化企業組織對付一盤散沙的小農、中間商和反應遲鈍的政府官僚機構。然人家已經控制了整個鏈條,反而沒有必要讓價格漲上天去了,稍微緊一緊韁繩,多少人辛辛苦苦的血汗錢就細水長流地進了ABCD的腰包。比那些還琢磨著怎么壓低成本,囤積居奇的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有數據顯示,四大跨國糧商已經控制了中國75%以上的油脂市場原料與加工及食用油供應,中國97家大型油脂企業中,跨國糧商參股控股了64家。它們憑借國際資本,已基本完成對上中下游的絕對控制權。食用油市場的眾多響當當的品牌早已被跨國糧商收入囊中。
ADM在中國擴張的“標志性作品”,則被外界更多地指認為2000年其與新加坡豐益公司投資組建的中國最大的糧油集團——益海集團。尤其是2006年底,豐益國際以27億美元收購了嘉里糧油,并與其在中國的子公司益海集團合并,成為規模更為龐大的益海嘉里集團。
美國ADM與新加坡豐益國際共同控制的益海嘉里,在國內食用油市場已經占有60%-70%的份額,金龍魚、胡姬花、鯉魚等食用油品牌同屬益海嘉里所有。在合并的當年,就有媒體稱益海嘉里掌握了國內油脂價格的控制權,成為中國食用油寡頭。
跨國資本以高于國家保護價收購國產大豆,目的是對大豆產業的壟斷。從全國的市場占有率來說,國產大豆只是一小部分,益海在國內轉基因食用油市場占有率很大,他們的目的是控制大豆產品的定價權。外資控制了大豆領域,大豆油(5834, 8.00, 0.14%)價格便容易被操縱。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