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流傳這樣一句話:“永不上市三大家,華為順豐老干媽”。但是,2017年2月23日,隨著順豐在深交所敲鐘上市,這句話已成為歷史。曾經堅稱不上市的三家大企業,順豐率先打臉。
就在外界紛紛傳言華為也要上市的時候,任正非表示華為五六十年內都不會上市。這是暫時的謊言,還是華為真的堅決不上市?不上市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1 華為不上市是謊言還是真話?
早在2012年,時任華為副董事長、輪值CEO的徐直軍,在面對媒體采訪時就對外表示,華為沒有上市的打算。2014年和2016年,任正非在公開采訪時也曾明確表示華為不會上市,華為在未來五六十年都不會上市。由此可見,華為不上市是華為領導人的一致意見,并非任正非的個人意見。
縱覽眾多世界知名企業,幾乎都是通過上市融資進行資本運作,進而實現規模的裂變,迅速跨入大型企業的行列。作為世界500強中唯一一家沒有上市的企業,華為堅持不上市的原因何在?
要想弄明白這一點,我們先要知道上市對企業的利弊都有哪些。
2 企業上市的利與弊企業上市的好處
很多人認為缺錢的公司才上市,不缺錢的公司沒有必要上市。其實不然,企業上市后會給企業帶來極大的益處。
第一,降低融資成本。企業上市能夠獲得直接融資渠道,企業可以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更多的低成本資金。這不僅能夠使企業迅速擴大規模,促進企業更快發展;
第二,激發員工熱情。一個上市企業的股票認購權或配送,對員工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上市不僅可以吸納和留住優秀人才,可以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第三,提高知名度。上市可以使企業的形象大為改善、知名度大幅提升,企業信譽、競爭力、影響力都會隨之增強,更容易獲得社會的信任與認同;
第四,企業治理更為規范。隨著企業上市,企業變成了受社會關注的公眾上市公司,企業有了更好的發展機遇,能夠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之外,也要接受監管部門和公眾的嚴格監管與監督,促使公司在治理方面更加規范。
企業上市的代價
當然,凡事都有利弊,企業上市也不例外,得到好處的同時也要付出一些代價。
第一,失去財務自由。由于變成公眾企業,財務就得變得透明,而且,上市后就需對股民負責,股民對利潤和增長率有一定的要求,這給管理層帶來短期業績的壓力;
第二,必須遵守上市有關的法律法規并接受監管。法定披露使企業必須公開有關資料,這雖然增加了企業透明度,但也會造成一些成本的增加,比如公關、律師費用等;
第三,創始人容易失去掌舵權,甚至有法律風險。上市之后,股東就會以利益為重,企業創始人容易失去掌舵權。很多民營企業存在“一言堂”等各種管理問題,尤其家族企業,還可能存在家族紛爭問題,很多時候出現這種管理問題大家都是樹倒猢猻散,管理者也不會受到什么法律制裁。但上市后就不同了,上市企業的管理者可能因管理不善而負擔刑事或民事責任。
3 華為不上市的原因
對比上面的分析,鳳小金認為華為不上市的原因有三:
1、不差錢
首先,那么對于華為來說,上市融資根本就沒有必要。因為華為根本不差錢。
任正非在華為2017年市場工作大會提到:華為要走170個國家的賬,170多種貨幣,1萬億美金的流通量,差錯率比銀行低100倍。
再看看華為16年的財務報表,華為的經營現金流將近500億(比凈利潤還多100多億),現金及短期投資高達1400多億(意味著隨時可調用的流動資金),而研發費用為764億。
這么龐大的數據表明,華為根本不需要為資金發愁,它不缺錢,所以上市融資對華為來說根本沒必要。
華為僅靠經營就獲取了很多公司靠資本運作都無法達到的巨大現金流。
當然,做手機突飛猛進的終端公司,今年也被要求必須重視利潤了。華為重視錢,但必須從經營中創造出來。
最關鍵的,在華為眼里更有價值的,是儲備的大量知識產權、技術資產、人才團隊。這些,都是比現金更有價值的財富。
以華為一貫的危機意識來看:冬天來時,華為有自己的棉襖,而不是靠股市。
2、要奮斗
經過30年的奮斗,華為已經成長為國人最認可的民族企業、世界500強之一,完全不需要通過上市為它帶來品牌效應和知名度的提升。
再者,華為的薪酬和福利是出了名的好,優秀員工都可以持股,這種激勵機制為華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17萬華為員工的高工資和高分紅,鳳小金就不說了,畢竟大家心里都有數,說多了扎心。
華為的股權制度設立的初衷,就是獎勵“奮斗者”。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個人,能通過不奮斗就拿到華為的股權。華為不希望、不需要不是奮斗者的股東。而二級市場公開上市、公眾持股的原則,顯然與此相違。
而且,這一激勵機制也導致了華為的股權極其分散,華為擁有一萬多名股東,而任正非雖然是華為掌門人,但是他也僅僅占有華為百分之一點多的股份。公司上市要求股東在200名以內,所以華為這么分散的股權很難上市。
3、無人區
華為現階段最重視的是:“無人區”。
曾有記者問任正非華為為什么不上市,任正非回答:“因為我們把利益看得不重,就是為理想和目標而奮斗。守住‘上甘嶺’是很難的,還有好多犧牲。如果上市,股東們看著股市那兒可賺幾十億元、幾百億元,逼我們橫向發展,我們就攻不進‘無人區’了。”
而一旦上市,雖然華為的市值以及華為眾多股東的身價會暴漲,任正非也能登上首富的寶座,但是上市之后的華為就會失去財務自由,并且股東會因此以股價利益為驅動,迫使華為橫向發展,任正非就會失去華為的控制權,華為也因此無法朝著自己的理想和目標奮斗,無法專注“無人區”這一領域。
華為奮斗了三十年,才有機會領到一張進入無人區的門票。這是資本市場換不來的。
另外,華為上市可以創造很多千萬富翁的員工,但是一旦上市,一些持股員工難免會產生惰性,失去動力,就不能為華為的目標奮斗,華為的核心價值觀也會受到挑戰。
短時間內,上市能帶來市值的上升,但是從長遠來看,華為會越來越偏離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最后整垮自己。所以,作為一家以價值觀驅動的企業,利害相權之下,不上市,對華為來說可謂是明智之舉。
當然,華為只是個例,一家企業該不該上市還要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來分析。不過,鳳小金認為,上不上市,不是檢驗企業成功與否的標準,堅守底線、用心服務好每一位用戶,才是成就“百年老店”的不二法門。
你希望華為上市嗎?如果華為上市,你會買它的股票嗎?歡迎下方留言區討論~
來源及鳴謝:鳳凰金融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