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金一南先生《心勝》中關于西路軍部分的硬傷㈡、㈢
點擊:  作者:成都雙爺    來源:雙石茶社  發(fā)布時間:2018-10-04 13:05:20

 

金一南先生《心勝》中關于西路軍部分的硬傷㈡、㈢

金先生在“為什么孤軍深入”一節(jié)中,反復強調紅四方面軍主力渡河西進“孤軍深入”的原因有兩個,第一個是陜北窮,養(yǎng)不活那么多人,第二個中央在陜北建立了根據地,第三個是紅四方面軍主力提前渡河。

但就是不談寧夏戰(zhàn)役的方向在哪頭,目的是什么?“孤軍深入”是向什么方向深入!

筆者對照金先生原文,先說第一個。

金文原文及引文

第一個原因,今天,幾乎所有的紀念館、紀念文章都將過河之舉描述為“孤軍深入”。

是不是孤軍深入?其實設身處地想,當時河西只有馬家軍,國民黨力量相對薄弱;河東則重兵云集,集中了國民黨中央軍胡宗南、毛炳文、王均、關麟征部。

我們今天看到西路軍后來的嚴重損失,覺得過河是“孤軍深入”,其實當時,過河是找一個比較安全的、敵人兵力比較薄弱的地方。

筆者評述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過河是為了什么?

也就是:寧夏戰(zhàn)役是什么目的?

其實,奪取寧夏的設想早在中共中央與共產國際重新溝通聯(lián)系的1936年626日致共產國際的第一個電報中就提出來了,這其實就是要解決紅軍的生存問題——陜北、陜甘邊太窮,養(yǎng)不活多少隊伍。而為了奪取寧夏,中共中央也希望得到共產國際的軍火援助。

主次也是很清爽的:奪取寧夏——是主,取得援助——是輔。

而且,寧夏戰(zhàn)役計劃,根本沒有西進的內容!

這也就是紅四方面軍西渡后,中共中央并沒有馬上放棄寧夏計劃的緣由?。ㄟ@一點后頭再敘!)

至于金先生所言的其實當時,過河是找一個比較安全的、敵人兵力比較薄弱的地方”,有一定道理,但卻沒有說清爽這當間的道理:過河的目的是奪取寧夏,擴大根據地;奪取寧夏是以陜北根據地為依托為后方的。而過了河就奔西,是沒有這個后方這個依托的。雖然中央在得到共產國際1936911日指示后,也曾有過西進打通遠方的設想,但那是在奪取寧夏取得援助之后而不是之前,而不是“孤軍深入”!“孤軍深入奪取涼州,才是張國燾和紅四方面軍領導人的設想!

金文原文及引文

第二個原因,紅一方面軍即中央紅軍,先期到達,已經與陜北紅軍共同組建了陜北根據地。

陜北根據地面積并不大,客觀上容納三個方面軍也確實有困難,養(yǎng)不了那么多部隊。

再加上當時兩個方面軍之間確實存在隔閡,所以就主觀來說,開辟另一塊根據地,已經成為不僅是張國燾,也是紅四方面軍多數領導的行動取向。一、四方面軍分裂的陰影尚未過去。

193610月,三大主力會師,一方面軍加上陜北紅軍2.2萬人,二方面軍1.1萬人,四方面軍3.8萬人。雖然四方面軍南下在川西作戰(zhàn)時遭受了重大損失,其人數仍然比一、二方面軍和陜北紅軍加起來還要多,作戰(zhàn)能力也最強。

三軍會師之前在甘南,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回憶說:我軍在甘南占領的地區(qū),人口80萬,而陜甘寧地區(qū)人口才40萬,相比之下我們的處境相對還好些。

這是實際情況,不像我們今天一些人想象的:陜北是塊福地,張國燾放著福地不去,偏要到甘南、河西。

陜北紅軍、中央紅軍會合之后,陜北的資源已經不足以支撐這么大的軍政力量。

毛澤東知道,張國燾也知道,四方面軍先期占領甘南是不錯的,人口80萬,是陜甘寧地區(qū)的兩倍,物產也豐富,問題是能不能站住。

國民黨中央軍來了,甘南勢必要丟掉。那么從什么地方再搞一塊根據地,作為四方面軍發(fā)展的基礎,成了不僅是張國燾,也包括四方面軍很多干部的共同心愿。

寧夏戰(zhàn)役計劃終止之后,共產國際指示中共中央,決定將提供援助的方向,由外蒙定遠營改到安西,后來又改到新疆哈密。其主要原因是蘇聯(lián)政府擔心蘇日關系出現(xiàn)麻煩,如果從外蒙進來,就會和日本發(fā)生比較大的沖突。

這樣一再改變,形成了什么局面呢?911日,共產國際警告,同意紅軍部隊占領寧夏區(qū)域和甘肅區(qū)域西部計劃,同時堅決不允許紅軍再向新疆方向前進,以免其脫離中國主要區(qū)域,成為邊緣化的力量。

但是兩個月后,113日,共產國際電報,不得不把援助地點調到哈密,這就使得接收裝備的紅軍必須大縱深西進。這個局面是最初各方面都沒有想到的。

援助地點越來越遠,時間也越拖越久,從1936年的12月拖到1937年的二三月,最終成為過早渡河的西路軍在河西走廊越走越遠的重要原因之一。

筆者評述

陜北窮,養(yǎng)不活多少人,這是個客觀的生存環(huán)境。

而中共中央之所以決定奪取寧夏,就是要擴大根據地,改善這個生存環(huán)境。對于紅四方面軍來說,甘南雖好,但也不是久留之地——也是呆不住的。好地方沒人會留給你!

金先生說:國民黨中央軍來了,甘南勢必要丟掉。那么從什么地方再搞一塊根據地,作為四方面軍發(fā)展的基礎,成了不僅是張國燾,也包括四方面軍很多干部的共同心愿。”有道理啊有道理,可奪取寧夏難道不是“再搞一塊根據地”?噢,因為這是“共同奪取”,于是就不愿去了,而是要自己去河西盤一方天地出來?那么請問,這叫什么?中央決議中給張國燾安上的那幾個“主義”,對上榫頭沒?

嘿嘿嘿嘿,這一回,金先生可算把“孤軍深入”的根子摸到了藤了!

順便說一句:金先生在這個部分有兩個硬傷:

金先生說:寧夏戰(zhàn)役計劃終止之后,共產國際指示中共中央,決定將提供援助的方向,由外蒙定遠營改到安西,后來又改到新疆哈密。

這個嘛,大BUG哈!共產國際指示是1936113日的,這個時間段中,中央并沒有宣布寧夏計劃終止,還在策劃海原、海打以及打擊中央軍的計劃,還在考慮戰(zhàn)勝胡宗南后繼續(xù)寧夏戰(zhàn)役。而且,不是什么“將提供援助的方向,由外蒙定遠營改到安西,后來又改到新疆哈密”,而是先改在哈密,而后在中共中央的爭取下,改在了安西——替西路軍把“孤軍深入”的距離給弄短了!

金文原文及引文

第三個原因,出在我方的決策上。四方面軍過早渡河,援助沒有到,部隊也不能回來,所以提出,在甘州、涼州、肅州這一帶建立根據地,等待蘇聯(lián)的援助。

這也就是后人看到的“孤軍深入”局面形成的原因。

筆者評述

其一,四方面軍過早渡河,是奉了誰的命?這個問題非常要害,金先生應該說道明白。

其二,援助沒有到,部隊也不能回來,所以提出,在甘州、涼州、肅州這一帶建立根據地,等待蘇聯(lián)的援助。”——這里需要金先生說道清爽的是:部隊不能回來,是什么原因?“所以”二字,從何談起?在共產國際指示未到而寧夏戰(zhàn)役計劃仍在執(zhí)行的時候,難道他們沒盯著這疙瘩,準備在這疙瘩大有所為?取涼州,這可是張國燾和紅四方面軍領導人早就策劃要盤下來的地方哈。

給個提示,金先生不妨參見一哈《張國燾對紅四方面軍迅向西北進之大計方針指示致徐向前、周純全電(1936913日)》、《徐向前對作戰(zhàn)部署的意見致朱德、張國燾、陳昌浩電(193691519時)》以及紅四方面軍領導人置中央屢電指示而不顧,推翻西北局會議決定,執(zhí)意要經臨夏西渡而不果的事實。

至于等待蘇聯(lián)的援助”,呵呵,這可是個從天而降的餡餅,意料之外的。

當然,打定主意要西去的人,樂得撿了這個餡餅當旗幟用啊。

金一南先生《心勝》中關于西路軍部分的硬傷㈢

一、金先生文章第三節(jié),說道了西路軍放棄三次東返的問題。

但他的頭一句話,就是一個大大的硬傷。

金文原文及引文

如果援助越來越遠,一味等待下去,會面臨重大損失,可以選擇回來。但西路軍為什么沒有東返?

從全過程來看,西路軍有三次東返的時機,但都沒有實現(xiàn)。

筆者評述

 如果援助越來越遠”這一句,請問金先生是從何說起?共產國際1936113日電變更的交貨地點是哈密,中共中央隨之要求改在安西,此間西路軍又向涼州及其以西進了,那應該是距援助越來越近,怎么就成了越來越遠了?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什么時候告訴過西路軍首長就地等待物資送來?

關于三次東返,金先生的敘事省略了太多的細節(jié)。但有幾個題應該很清楚。

其一,西路軍進至甘州以西,是自己走不動停下來的,不是中央強令他們停下來的。

其二,西路軍在甘州以西走不動了,要求中央要么派四、三十一軍前來歸建,要么讓遠方物資送到高臺,并沒有要求“繼續(xù)西進”。

其三,在高臺、臨澤建立根據地,是西路軍首長年前就策劃的計劃,在甘州以西西進不能,東返不愿的情況下,中央指示他們按他們的原計劃,就地建立根據地。這個責任,算不到中央頭上來。

其四,至于西路軍為什么放棄東返的,有一大堆文獻電報可查。既然金先生說得不多也不清爽,筆者也就不多說了也不多言了——有心者看電報去吧,看完看懂再說別的。

二、金先生在其文章第四節(jié),談到了“西路軍為什么損失慘重”的問題

其一是輕敵,又引出了李先念談話等例證,因為沒有出處,筆者不予置評。

其二,金先生說到了高層決策分歧。

金先生在這個問題上BUG很多。比如:

金文原文及引文

19366月,張國燾剛剛取消“偽中央”,對四方面軍的影響還是很大的。當時毛澤東與張國燾對紅軍發(fā)展方向和方式各執(zhí)己見:先河東還是河西,先向南還是向北,先建立根據地還是先接通遠方,先滅馬家軍還是先取得援助,靠自身力量還是靠外援力量??思路不一致,步調不一致,緩急不一致,方針不一致。西路軍是在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下艱苦作戰(zhàn)的。

實際上,當時在中央領導層內部分歧是很大的,而我們也不能說張國燾完全不服從中央指揮。因為張國燾時任紅軍總政委,中革軍委的第二領導者,中革軍委主席是朱德。

筆者評述

筆者在此請教金先生,毛澤東與張國燾在先建立根據地還是先接通遠方,先滅馬家軍還是先取得援助”有什么分歧?“先建立根據地還是先接通遠方”的問題是由誰先提出來的?“先滅馬家軍還是先取得援助”又有什么分歧?這個問題誰提出來過?能不能亮亮證據?

至于而我們也不能說張國燾完全不服從中央指揮。因為張國燾時任紅軍總政委,中革軍委的第二領導者,中革軍委主席是朱德”,這句中的“因為”二字用得不好,這個“因為”與服不服從中央指揮,沒有唯一對應的邏輯關系。有這個位置并不代表著就一定會服從中央指揮,這個事例就太多了——當年草地分裂的時候,張四燾是權力很大的紅軍總政委,不是照樣跟中央擰著干直至成立偽中央么?

再如:

金文原文及引文

張國燾支持寧夏戰(zhàn)役計劃,是將寧夏戰(zhàn)役看作另辟根據地的非常好的機會。他積極指揮四方面軍部隊搶先渡河,主要是為了在河西找一個全新的安身之地。所以1028日,張國燾致電中共中央陳述他的部署:

四方面軍主力迅速取得寧夏定遠營,取得物資后,再與主力回擊深入之敵就更有把握了。

張國燾的意思是先到寧夏,先拿裝備中央的意思是一、四方面軍共同取裝備,包括二方面軍也共同到定遠營。如果不明白當時三個方面軍之間的分歧,和來自不同的根據地、不同山頭之間利益的不同取向,你就很難明白西路軍的形成及其后來錯綜復雜的行動。

1024日,毛澤東與周恩來致電彭德懷,要他與張國燾共商:

三十軍迅速渡河控制西岸,九軍擬暫不渡為宜;

目前先決問題是如何停止南敵。

幾乎在毛澤東要求彭德懷與張國燾“共商”的同時,1024日晚三十軍已在靖遠以南的地區(qū)渡河,“共商”幾成多余。雖然今人不知曉當時彭德懷是否還來得及與張國燾“共商”,但三十軍的過河總算還有一份中央的背書,九軍的過河呢?

毛澤東24日剛講“九軍擬暫不渡為宜”,25日晚九軍就開始渡河。說九軍不服從中央命令,但九軍得到了中革軍委朱德、張國燾聯(lián)名的命令,朱德是中革軍委主席,張國燾是紅軍總政委,其實當時主要是張國燾的意思,朱德被張國燾完全架空了。

1026日,張國燾命令九軍、四方面軍總指揮部渡河。就在渡河的當天,中央以絕密電致前敵總指揮彭德懷:

國燾有出涼州不愿出寧夏之意,望注意。

涼州在西面,寧夏在北面,張國燾有意向西不向北。1027日,九軍及四方面軍總指揮部全部過河。同日,彭德懷、聶榮臻分別向中央報告張國燾有意破壞預定計劃。寧夏戰(zhàn)役計劃首先擊破南敵,四方面軍一個軍渡河,兩個軍留在河東,與一方面軍、二方面軍共同擊退南面國民黨中央軍胡宗南、關麟征等部。由于四方面軍的幾個軍都渡河,首先擊破南敵的方案流產。

筆者評述

這段的BUG實在太多。

其一,張國燾支持寧夏戰(zhàn)役計劃,是將寧夏戰(zhàn)役看作另辟根據地的非常好的機會”,金先生應該說明,這個“另辟根據地”在哪里?是在寧夏么?如果不在寧夏在其他地方,請問還能叫做“支持寧夏戰(zhàn)役計劃”么?

其二,中央的意思是一、四方面軍共同取裝備,包括二方面軍也共同到定遠營”,請問中央有這個意思么?哪個電報表達出來的?如果真是這樣,紅四方面軍主力過河后,中央為什么反復催促去取中衛(wèi)向定遠營前進?而紅四方面軍西渡部隊有這個意向么?為什么?

其三,金先生引用了張國燾1936年1028日電報的一句話:“四方面軍主力迅速取得寧夏定遠營,取得物資后,再與主力回擊深入之敵就更有把握了。

而該電原文是:迅以一個軍出定遠營……取得物質后,再以主力回擊深入之敵,那就更有把握了。”此前的26日電中則稱:“是否允許用四個軍去打中衛(wèi)、北關須考慮”。而事實是,紅四方面軍主力三個軍過河,并無向定遠營前出意圖。而且,數十年后,徐向前在與黨史工作者廖蓋隆等的談話中,也說明了他們當時不愿去定遠營的原因——

過河后,中央決定打定遠營。我們調查一下,定遠營在阿拉善旗,是沙漠上的綠洲,地方那么小,這么多部隊到定遠營,吃、住都很困難,無法解決,那里四面都是沙漠,往哪里走?。∷源蚨ㄟh營是不行的。我那時是積極主張西進的

這說得還不夠清楚么?——而且有徐陳那幾天自請西進涼州的電報為證。

關于這個問題,還是毛澤東瞅得明白看得清爽——金先生也引了這個電文:

國燾有出涼州不愿出寧夏之意,望注意。

這是10月26日毛澤東提醒彭德懷的電報,是他老說準了,還是金先生說得準?

其實,金先生說幾乎在毛澤東要求彭德懷與張國燾“共商”的同時,1024日晚三十軍已在靖遠以南的地區(qū)渡河,“共商”幾成多余。雖然今人不知曉當時彭德懷是否還來得及與張國燾“共商”……

其實,這個共商早在24日白天就進行——當日16時,朱、張電告中央關于根據新任務由德懷同志提出之戰(zhàn)役計劃要旨我們完全同意”,而這個“計劃要旨”的內容如下:

第一步,野戰(zhàn)軍主力略取靈武、金積,于黃河南岸努力解決渡河技術。三十軍、四軍略取景泰、向中衛(wèi)攻擊,吸引馬鴻鴻逵主力向中衛(wèi)增援。控制蘭州、一條城、靖遠黃河左岸。

第二步,渡過黃河襲占平羅城、控制石嘴山、鄭白橋、聚保堡地區(qū),在可能時進占澄口,控制寧夏門戶。以一部襲定遠,接受蘇聯(lián)物資幫助后,再進攻省會。為接運遠方資財,已收集百余只駱駝作運輸工具。

而這個被張國燾稱作“完全同意”的“計劃要旨”,當天就被張國燾等棄之如敝履。先是九軍西渡,進而要求全軍西渡。請問這叫什么?這叫“支持寧夏戰(zhàn)役計劃”?

金先生后來說到了“錯判”,舉出了三個“證據”:

金文原文及引文

所以,西路軍在西部的行蹤不定,來回反復,包含有中共中央對形勢判斷的來回修正。當時以為東北軍能有很大影響,最后證實它沒有太大影響,對馬匪則幾乎沒有影響。

為了援助西路軍,1937年124日毛澤東致電周恩來:

西路軍領導機關??要求我們把二馬弄好,并要求四軍、三十一軍西去援助,軍委已屢電指出其弱點,但一方面我們應盡一切可能援助之,二馬方面西安尚有辦法可想否,可否要于學忠對馬步芳來一威脅,謂不停止進攻,紅軍主力即將攻擊青海,如停止進攻,則西路紅軍可以甘州為界,甘州以東不相侵犯。

當時對東北軍抱了希望,也對馬匪抱了希望。

中央2月6日致電周恩來:

與于學忠商調1師、2師進駐永登紅城子與西路軍配合。

希望東北軍在西路軍解除困境方面發(fā)揮作用。

224日,毛澤東再電在西安作為國共和談調解人的周恩來:

聽說馬步芳很愛錢,請你考慮是否有辦法送一筆錢給馬,要他容許西路軍回到黃河以東,二馬有代表在西安否?

后來有些人講,毛澤東想讓西路軍陷入絕境,這完全是信口雌黃。毛澤東恨不得收買馬步芳,讓他放過西路軍。聽說他很愛錢,便問“是否有辦法送一筆錢給馬步芳,要他容許西路軍回到黃河以東”。說毛澤東當時對馬步芳抱有幻想,小看了其干到底的決心,是不得不認的事實;說毛澤東想讓西路軍覆滅,見死不救,則是不折不扣的污蔑。

歷史上中國共產黨人經歷過很多失敗,西路軍是其中一個重大失敗。怎么總結出經驗教訓來?經驗教訓的總結來自于它的客觀,指揮層面、統(tǒng)帥層面都有問題,都有加以檢討的必要。而我們不能用統(tǒng)帥層面的問題掩蓋指揮層面的問題,也不能企圖用指揮層面的問題掩蓋統(tǒng)帥層面的問題。

1988年徐帥的《歷史的回顧》出版,他總結了四點西路軍的歷史教訓:

第一,任務多變。

第二,戰(zhàn)場主動權的喪失。

第三,戰(zhàn)場指揮缺乏機斷專行。

第四,對蔣介石的輕信。

筆者評述

此段前說了“錯判”之一二:其一是“錯判之一,中央低估了在河西走廊建立根據地的難度”,其二是“高估了東北軍對西北軍閥的影響”??偠灾熑味际侵醒氲摹?/span>

這里頭的BUG,筆者在本文第一部分已經說道。這里簡單再補述幾句。

要求西路軍東返配合的問題,西路軍首長認同了么?如果不認同,這個責任如何算到中央頭上?高估了東北軍對西北軍閥的影響”從何談起?西安事變三天后周恩來、博古致毛澤東等電稱“于學忠與回民關系比我方更壞,對二馬不能派人疏通”,這叫高估了東北軍對西北軍閥的影響”?

至于26日電,金先生又不把電報引全——中央在該電中說明了緣由的:

(甲)馬步芳、馬步青殺害于學忠委派之甘州高臺縣長及東北軍在甘北之人員,步芳之第三旅在民和布防,威脅甘省后方,此事于應注意。

(乙)在目前甘省中央軍尚未撤退之時機,為鞏固蘭州計為推廣駐區(qū)計,為防二馬和配合西路軍計,于學忠最好能調一、二師進駐永登、紅城子一帶,一部向古浪伸進。

(丙)此事請即與于學忠商決,以快為好,因西路軍甚須于之配合。

中央急于為西路軍解困,肯定是啥法都要想。但這個辦法靈不靈,有多靈,都對西路軍的行動產生不了什么影響,中央能知不道?難道中央沒有在一邊想盡用盡各種辦法來為西路軍解困的同時,一邊也要求西路軍立足于自身來解決問題?這個問題沒跟西路軍首長說清楚道明白,而強令他們坐等天上掉餡餅?請問這算什么罪過?這算什么誤判?是不是中央不想這個辦法不與于學忠商洽這個“配合”了,就不是“錯判”了?這是什么邏輯?這是什么道理?

金先生在后頭言及毛澤東要拿錢為西路軍買命,也同樣是這個道理!是不是中央不想這個辦法不試這個辦法,就不是“錯判”了?再者說了,后來西路軍失散被俘人員逃脫東返,中央不也通過各種關系包括拿錢打通各種關節(jié)為他們買路買命了么?這又是不是“錯判”耶?

講道理,是不是還是要多少顧及點邏輯?

金先生說得最過份的話是這句——

我們今天研究西路軍問題,切忌“大翻燒餅”。過去講西路軍失敗是張國燾路線錯誤的損失,今天又講西路軍失敗是中央決策的損失,兩種講法都有問題。

所謂過去講西路軍失敗是張國燾路線錯誤的損失”,那一定是從19373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決議中開始的,那個迄今未被推翻的決議中有這么一句話:“西路軍向甘北前進與西路軍的嚴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沒有克服張國燾路線。

今天看來,這個決議這個結論是非常節(jié)制的,并沒有說西路軍首長執(zhí)行了張國燾路線,這也含有要解脫和團結大多數的意圖。金先生認為這個結論有問題,那么請問是什么問題?講錯了什么?如果這筆爛賬不算在張國燾頭上,那么該算到誰的頭上?張國燾他冤了么?冤了什么?冤在哪兒?

有人對“西路軍失敗是張國燾路線的最后破產”不滿,認為是對西路軍廣大將士不恭不敬,請問這是什么道理?路線錯誤跟廣大將士有什么關系?遠的不說,就說遵義會議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中,不是也有“……機會主義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理論與實際,在第五次戰(zhàn)爭中是完全破產了”的結論么?這是不是就讓中央紅軍全體紅色戰(zhàn)士們都蒙了冤受了屈哩?這樣的邏輯,說得通么?

把西路軍廣大將士拉來為領導人的錯誤遮臉買單,那才真正是讓人家蒙了冤受了屈?。?/span>

還有,金先生引出了一位歷史當事人總結的歷史教訓,卻不知為什么沒把內容引出來?請問有啥忌諱?能不能說來聽聽?

最后說一句:史學不是文學,走不了捷徑的,要想弄清說清問題,還得多下笨功夫!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guī)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xié)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