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李慎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點擊:  作者:李慎明    來源:《世界社會主義研究》  發布時間:2018-09-28 07:56:22

 

  1.webp.jpg

 

摘要:黨的十九大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在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華民族完成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從中國發展大角度看,為世界提供了中國自信,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從人類發展大潮流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一種全新參照,從價值觀、發展觀以及對外關系上為世界提供了中國理念;從世界變化大格局看,中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進一步凸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正確認識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方位與世界意義,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以及創新發展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方案  人類命運共同體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他又指出,我們黨“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認識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方位與世界意義,不僅對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且對于馬克思主義與世界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復興和發展應該說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從中國發展大角度看,提供中國自信

 

1.webp (1).jpg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多年文明曾經數度輝煌且連綿不絕,引國人和世人為之驕傲。但由于清政府晚期的腐敗無能,使得舊中國瓜剖豆分、積弱積貧。從1840年開始,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年至1949年這110年間,對外共簽訂了1182個不平等條約,各個帝國主義列強直接間接掠奪了我國大量有形和無形財富。100多年間,各國列強從中國勒索的戰爭賠款,至今無法完全統計。其中主要的戰爭賠款總計約折合19.53億銀元,相當于1901年清政府收入的16倍、全國工礦資本總額的82倍。我們中華民族的災難深重極了。

1894年,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在創建革命團體興中會時首次提出“振興中華”的口號。

中國共產黨首先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初心,為己任。1935年,面對氣勢洶洶的日本侵略者,毛澤東豪邁宣布:“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1940年,他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一切目的,“在于建設一個中華民族的新社會和新國家”。[]這也充分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所說的振興中華,既是對前人的繼承,又與前人有著質的區別。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了28年的浴血奮戰,廢除了諸多列強用槍炮強加給舊中國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和他們在舊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制度和百余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向人民民主社會的偉大飛躍。

中國共產黨又團結帶領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今天的富起來和今后的強起來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并為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質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在此基礎上,我們黨還審時度勢,果敢抓住機遇,團結帶領人民再接再厲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極大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改革開放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面對國內外新的形勢和新的矛盾,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

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一中全會,我們黨進一步確立和鞏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豪邁地跨進了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逐步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時代,并鄭重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確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此基礎上,既規劃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具體路徑,又全面規劃了開啟第二個一百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對新時代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環顧當今全球之局勢,全球各主要國家和各個地區都深受金融危機之困、之苦,而社會主義的中國在世界中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中國在世界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份額已從1990年的2%攀升至2016年的15%2013年至2016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7.2%,明顯高于世界同期2.6%的平均水平;中國對世界經濟平均貢獻率31.6%,超過美國、歐元區、日本貢獻率總和,是世界經濟增長第一引擎。同時,中國還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進出口總額世界第二、對外服務貿易總額世界第二、對外直接投資總額世界第二。

中國共產黨是個大黨,社會主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個大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社會主義新中國以特有的自信,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這本身就是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力量,就是對人類文明進步事業的重大貢獻。這也就是說,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中華民族完成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這本身就具有重大的世界意義。

 

二、從人類發展大潮流看,提供中國理念

 

1.webp (2).jpg 

 

201410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國際社會對中國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他們想了解中國,想知道中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想知道中國人對自然、對世界、對歷史、對未來的看法”。[]這就很需要實事求是地講好中國和平發展的理念。

冷戰結束后,資本主義世界一片歡騰。一些人甚至宣布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完結,歷史已終結于資本主義制度。但是,就在此時,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說:“我堅信,世界上贊成馬克思主義的人會多起來的,因為馬克思主義是科學”;“不要驚惶失措,不要認為馬克思主義就消失了,沒用了,失敗了。哪有這回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這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價值觀的危機。20131127日,英國《蘇格蘭人報》報道稱,教皇方濟各的首部宗座勸諭書《福音的喜樂》在梵蒂岡出版。方濟各在這本著作中表示:“資本主義專制”將導致更廣泛的社會動蕩;由這個體制造成的不平等性將“不可避免地”導致崩潰和死亡。西方金融體制需要“全面整頓”,并指責這個體制鼓勵毫無節制的消費主義思想。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化,世界左翼和馬克思主義思潮明顯在復興。世界各地再次出現了“馬克思熱”,隨著紀念十月革命100周年的到來,甚至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列寧熱”。

黨的十八大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毫不動搖地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2013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1·5”講話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這就向全世界昭示,我們黨和國家所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新的實際相結合的產物,這也與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強加給我們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新官僚資本主義”和“盤剝發展中國家的資本主義”等污蔑堅決地劃清了界限。

黨的十八大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特別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這“四個自信”,特別強調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強調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強調從嚴治黨,進而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等等。這也從理論和實踐上,都充分說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沒有丟掉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而且始終是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的,這正如十九大報告中所說:“科學社會主義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

在價值觀上,中國共產黨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政黨,也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的政黨。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這不僅是衡量一國內政,同樣也是衡量一國外交的本質。

在發展觀上,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這新的“五大發展理念”是基于解決中國國內問題而提出的,但同樣也完全適用于當今世界。這“五大發展理念”并不是并列關系,其核心和根本是共享。習近平主席在世界經濟論壇2017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宣布,中國改革開放之路,“這是一條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201510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中明確指出:“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制度設計,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為此,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強調“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是完全正確的,這是為了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盡快把經濟搞上去。現在中國富起來以后,便更多強調“共享”并開始向“共富”方向逐步邁進。當“蛋糕”做大以后,就應該重點強調如何分好“蛋糕”。在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過程中,同樣如此。20171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的演講中明確表示:“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著力解決公平公正問題。”[]這一根本的先進理念,體現在人與人之間是共享,體現在國與國之間是共贏。20171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人類謀和平與發展。”[]

在對外關系上,我們始終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始終恪守聯合國憲章和聯合國宗旨,堅定不移地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追溯數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可以發見,西方任何大國、強國的崛起與發展,都是用火與劍、槍與炮攫得第一桶金后,然后利用金融、貿易、科技、軍事等霸權,從其他弱小國家的血與淚中獲得超額利潤。而堂堂正正、巍然屹立的社會主義新中國,卻摒棄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譴責窮兵黷武的霸權之道,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帶動著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強烈地沖擊了長期在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占主導地位的西方現代化模式,顛覆著習慣用西方價值標準為圭臬來衡量其他國家的狹隘認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一種全新參照,進入世界視野。這正如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那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球示范性的效應在整個21世紀,將會愈發彰顯其重大的意義。

 

三、從世界變化大格局看,提供中國方案

 

1.webp (3).jpg 

 

十九大報告指出,“這個新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但是,冷戰結束后,國際壟斷資本更是肆無忌憚地放手盤剝勞動者,進而引起更多的世界性問題。2017514日,習近平主席在北京“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的主旨演講中明確提出:“從現實維度看,我們正處在一個挑戰頻發的世界。世界經濟增長需要新動力,發展需要更加普惠平衡,貧富差距鴻溝有待彌合。地區熱點持續動蕩,恐怖主義蔓延肆虐。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擺在全人類面前的嚴峻挑戰。”[]

出現如此之多的問題,主要是現有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的不合理造成的。習近平主席說:“什么樣的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對世界好、對世界各國人民好,要由各國人民商量,不能由一家說了算,不能由少數人說了算。中國將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建設,努力為完善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11]他還指出:在經濟全球化新趨勢面前,“我們不能當旁觀者、跟隨者,而是要做參與者、引領者”;“在國際規則制定中發出更多中國聲音,注入更多中國元素”。[12]

習近平總書記立足高新科技迅猛發展、人類生活的關聯前所未有,同時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也前所未有之現實,洞察世界各國人民前途命運越來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之趨勢,順應并引領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呼吁應該堅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營造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建立客觀反映國際力量對比現實的全球治理體系,為人類破解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等難題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加深,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浪潮興起與全球治理危機,以及個別超級大國公然提出的“一國優先”的霸權主義理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及時提出并不斷完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張。2017118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深刻、全面、科學、系統地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其中指出:“當今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人們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是整個世界都在思考的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13]習近平主席莊嚴宣告:“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14]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理念依據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各國相互之間的聯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人類也面臨許多共同挑戰,比如氣候變化、環境惡化、全球衛生、恐怖主義、核戰爭等困擾人類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全球性問題。在當今世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這就需要全人類共同應對。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也會就這些問題達成某些共識,這就產生了全人類的一些共同利益并進而產生一些共同價值。所以,2015928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的講話中,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全人類的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思想理念依據就是這樣的共同價值,這就在當今世界占領了全人類的道德高地。我們必須看到和承認這些共同價值,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把原則的堅定性與策略的靈活性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從事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實現偉大夢想。但是,價值是認識主體對其他客體的主觀感受和認知。在承認全人類共同價值的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所有的共識價值包括全人類的共同價值都是以承認彼此的特殊價值為前提條件的,因而都是相對的、發展的、變化的,并不是絕對的、永恒的、凝固不變的。由于各國特殊價值的不同,在落實某些共識價值其中包括全人類共同價值時所提出的解決辦法和路徑也往往不同。另外,我們還必須特別注意,在當今世界,全人類有共同價值的存在,但絕沒有所謂的“普世價值”。有的人把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全人類的共同價值”解釋為西方所說的“普世價值”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共同價值與所謂“普世價值”有著根本性質的不同。所謂“普世價值”是西方個別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西化、分化我們的理論綱領。他們宣揚所謂的“普世價值”,是要把自己的為壟斷資本服務的政治、經濟制度和意識形態及其體制機制說成是“普世價值”,企圖引導我們放棄黨的領導,走上資本主義道路,重新淪為資本主義強國的附庸。我們絕不能把需要借鑒和汲取世界上其中包括資本主義國家的各種具體民主形式中的某些普遍性,誤認成需要把這種民主從形式到內容都要全部、整體地照抄照搬過來。過去,我們往往強調特殊利益和特殊價值比較多一些,而對共同價值關注不夠,這也是我們現在應當切實注意的。但是,在落實全人類的共同價值的同時,也應防止所謂“普世價值”的侵蝕。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現實依據是亟需建立最廣泛的國際統一戰線。如上所述,在當今時代,雖然霸權主義、恐怖主義、金融動蕩、環境危機等問題愈加突出,但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各主要國家和各個地區已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經濟利益的交匯區,就連西方很多有良知、有見識的資產階級政治家和思想家也都在深刻反思現實,矛頭直指造成這些問題的直接根源——新自由主義的泛濫。這也正如習近平主席所指出的那樣:“和平力量的上升遠遠超過戰爭因素的增長,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15]這就為摒棄一切形式的冷戰思維、扼制窮兵黷武的霸權主義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集合起一支浩浩蕩蕩的最廣泛的國際統一戰線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終依靠力量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各國其中也包括發達國家的人民。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而一律平等,支持聯合國發揮積極作用,支持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寄希望于世界各國人民。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們呼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世界命運握在各國人民手中,人類前途系于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國人民愿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同創造人類的美好未來!”世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各國人民也正在紛紛覺醒,這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力軍和根本保障。所以,從根本上說,在當今世界代表全人類共同利益、共同價值的主體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各國其中也包括發達國家的人民。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終價值目標和目的地是每個人自由發展的聯合體。無產階級只有解放人類,才能最終解放自己。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結尾之時,滿懷激情地引用了中國“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名句,展現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寬闊胸襟和崇高理念。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所到達的目的地則必然是天下大同。也就是說,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說到底,這就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其最終目的地,必然就是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那樣:“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16]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是人類最美好的理想,更是人類歷史發展的根本規律和最終必然歸宿。所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絕不僅僅是我國的外交方略,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性質和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國家性質所決定。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是對馬克思主義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創新性發展,是中國對世界和平發展作出的新的重大貢獻。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逐漸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新的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到來端倪已經顯現。中國向世界提供的核心理念,體現著中國將自身發展同世界共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世界胸懷和大國擔當,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在全球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2017210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第55屆會議,一致通過了“非洲發展新伙伴關系的社會層面”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首次被寫入聯合國決議。2017111日,黨的十九大剛剛閉幕,第72屆聯大負責裁軍和國際安全事務第一委員會(聯大一委)會議就通過了“防止外空軍備競賽進一步切實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兩份安全決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再次載入這兩份聯合國決議,這也是這一理念首次納入聯合國安全決議。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僅得到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人士的支持和贊同,而且實踐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一帶一路”倡議,也已經成為有關各國實現共同發展的巨大合作平臺。中國決心“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17]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了百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和參與。20161117日聯合國大會決議和2017317日聯合國安理會第2344號決議,分別載入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內容。國際社會絕大多數國家都達成這樣的共識,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參與制定國際規則并優化全球治理機制的重要舉措。

中國在宣示以更為廣闊的胸襟和更為大膽的力度實行全方位開放的時候,又明確表示要通過推動中國發展給世界創造更多機遇,通過深化自身實踐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并同世界各國分享。20171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明確表示:“我們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別國‘復制’中國的做法。”[18]

中國還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推進全球伙伴關系建設,主動參與國際熱點難點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目前,中國已累計派出36萬余人次維和人員,成為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主要出兵國和出資國。此時此刻,2500多名中國官兵正在8個維和任務區不畏艱苦和危險,維護著當地的和平與安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多極化和國際關系民主化大勢難逆,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全球治理體系出現變革跡象,但爭奪全球治理和國際規則制定主導權的較量十分激烈”。[19]中國正迎難而上,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并積極參與新領域的國際規則制定。20151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積極參與網絡、深海、極地、空天等新領域國際規則制定。2017123日,習近平主席致信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提出了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的四項原則和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保障網絡安全、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的五點主張,為構建世界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方向和框架。

中國方案正在進入新的經濟全球化的實踐歷程。國際社會對全球治理體系中國方案的熱烈認可、積極響應與迫切需求,也進一步凸顯了全球治理視域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1.webp (4).jpg 

 

要真正認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方位和世界意義,還必須要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本身找到答案。

20179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指出:“時代在變化,社會在發展,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學真理。盡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這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保持堅定信心、對社會主義保持必勝信念的科學根據。”[20]這一論斷,是我們充分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歷史方位與世界意義的一把鑰匙。

馬克思恩格斯用占社會主導地位的階級來確定和劃分“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與社會發展形態,并明確提出了“資產階級時代”這一概念。按照列寧劃分時代的標準,我們還可以把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資產階級這一“大的歷史時代”細分為三個較小的歷史時代:一是商業資本主義時代。二是工業資本主義時代。商業資本主義時代和工業資本主義時代同為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時代。三是工業資本和銀行資本加速集中并日益融合為金融帝國主義時代。金融帝國主義時代則是壟斷的、腐朽的資本主義時代。

金融帝國主義時代腐朽的最為顯著的特征是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兩極分化。2017117日,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達沃斯召開之際,國際慈善機構樂施會發布報告:2016年“全球貧富懸殊已達歷史最嚴重的地步,八大富豪身家竟等同于36億貧窮人口的總財產,占全球總人口一半”。[21]20171130日,國際勞工組織發布的《全球社會保障報告》中指出:“全球半數以上人口(55%)沒有享受任何福利津貼,相當于40億人。”[22]2017118日英國《衛報》報道,美國最富有的三個人——比爾·蓋茨、杰夫·貝佐斯和沃倫·巴菲特三人加起來擁有248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479億元的財富總和,相當于半數美國人口即16億人的財富。美國最富有的400人,身家合計達2.68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3萬億元,超過了美國64%人口即2.04億人擁有的財富總和。這是100多年來所從來沒有的。在世界發達國家中占據第二行列的英國首都倫敦,竟然“每10個家庭中就有一個是靠食品救濟生存”,“四分之一的家長擔心自己無法養活孩子,而幾乎五分之一的家長必須在家庭取暖與伙食之間進行取舍”。[23]

當今世界并沒有超越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所說的時代,并且極可能是已開始處于金融帝國主義衰落的歷史轉節點上。絕對的權力必然產生腐敗,絕對的壟斷則必然產生腐朽。金融帝國主義的大本營美國通過冷戰之后的所謂金融創新,已經把全世界幾乎所有發展中國家的主要財富貨幣化、數據化并收入自己的私囊,從而登上了世界金融壟斷的峰巔,也進而從根本上摧毀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甚至包括發達國家廣大人民的消費能力,實質上也就是摧毀了資本主義的再生產能力。舉目四望,全球范圍內到處都是生產相對過剩,這是典型的經濟危機的表現。

列寧關于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最高階段的論斷,并不是講錯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可以說,在金融帝國主義剛剛誕生之時,列寧便是站立其上的十分敏銳的“蜻蜓”,宣告了資本主義發展進入其最高階段即金融帝國主義階段的到來,并指出其壟斷的現狀和寄生腐朽的必然趨勢。列寧的這一重大判斷,并不是他講錯了,而是列寧太敏銳了,只是一般常人一時無法理解而已。環顧當今全球金融壟斷及其寄生、腐朽之態勢,人們不得不由衷感嘆列寧的預知和偉大,感嘆列寧主義魅力的生動和鮮活。這說明,不僅馬克思有點“潮”,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化,列寧也會“潮”起來。

任何靈丹妙藥都無法挽救資本主義的頹勢和其最終必然滅亡的最后歸宿。有人把資本主義未來無比美妙的希望寄托在高新科技的發展上。但是,任何高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都不可能解決資本主義的根本矛盾。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框架內,任何高新科技的大發展,最終只能是加劇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乃至生產全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這一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其次,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框架內,任何科學家以及“高管”,說到底,或從本質上說,都是資本的奴仆,都是人民的一份子。任何企圖把控甚至壟斷高新科學技術及其產業的強權、霸權者,不過都是與人民對立的資本的化身。不可否認,它們有可能在一定范圍和一段時日內,可以統治一定的人群。但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任何高新科學技術包括人工智能等的出現與發展,都無法改寫歷史唯物主義上述這一根本的原則。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任何帝國包括軍事帝國、金融帝國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人工智能帝國等,都無法挽救資本主義的頹勢和最終滅亡。

盛極則衰,辯證法是無情的。整個南方世界已被美國領銜的西方發達國家的“金融創新”嚴重傷害并進入衰落期,國際金融壟斷資本正在尋求但一時也無法確定出新的依附國家。所以,依靠窮國、窮人而肥碩的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也就開始步入危機。但是,由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仍有謀取新的利益的空間,整個世界的最基本矛盾尚未徹底暴露,各國人民為爭取自己共同利益的斗爭由自在轉為自為尚須時日,當今世界也沒有處在帝國主義階段中的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目前的金融帝國主義衰落也還沒有導致以帝國主義為對象的世界革命的普遍發生。但是,金融帝國主義的衰落卻造成以中國發展帶動的社會主義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各國人民號召力的大幅上升。服務于金融帝國主義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正在讓位于社會主義。世界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的歷史進程開始提速。這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所處的世界歷史方位的根本標志。可以斷言,在今后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金融帝國主義及其理論新自由主義將風光不再,很難重歸20世紀90年代那樣的聲勢。21世紀初的“9·11”之后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的世界迫切需要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全球范圍內的貧富兩極分化,直接加劇著生產社會化乃至生產全球化與生產資料私人占有這一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進而昭示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依然熠熠生輝的光芒,同時也呼喚著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當今世情相結合的新的理論的誕生。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個新時代中所說的時代,既不是歷史學家劃分社會形態所說的大時代的概念,也不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所說的時代的概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首先是從中國自身發展的角度提出來的,因為當今社會主要矛盾已經從原有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成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進入了新時代,也是從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而提出來的。2008年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和價值觀的危機。資本主義的危難,就是社會主義的機遇。當今世界格局和國際秩序正處于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世界社會主義和廣大發展中國家極有可能處于大發展的前夜。所以,從本質上說,世界的大變革、大調整是相對于資本主義世界而言的,世界的大發展,則是相對于世界廣大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各國人民而言的。但我們也十分清醒地知道,在實現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的道路上,必然還會遇到許多想象不到的困難。這正如20171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所講:面對當前局勢,“人類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人們為了爭權奪利惡性競爭甚至兵戎相見,這很可能帶來災難性危機。另一種是,人們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齊心協力應對挑戰,開展全球性協作,這就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有利條件”。[24]避免前一種可能的出現,爭取后一種可能的實現,這就需要世界各國人民團結一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充分表現在對其運動指導的正確理論的探尋上。

1962130日,毛澤東《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講到“我們必須準備進行同過去時代的斗爭形式有著許多不同特點的偉大的斗爭”時說:“為了這個事業,我們必須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具體實際、并且同今后世界革命的具體實際,盡可能好一些地結合起來,從實踐中一步一步地認識斗爭的客觀規律。”[25]中國是個大國,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且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經濟規模是世界第二;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5強。在我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偉大進程中,必然會有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創新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這就必須要毫不動搖地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及當今時代特征相結合。一是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在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26]只有這樣,才能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二是必須結合新的實踐,勇于進行創新。毛澤東在1959年至1960年初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說過一段很重要的話,“馬克思這些老祖宗的書,必須讀,他們的基本原理必須遵守,這是第一。但是,任何國家的共產黨,任何國家的思想界,都要創造新的理論,寫出新的著作,產生自己的理論家,來為當前的政治服務,單靠老祖宗是不行的。”[27]總結新的經驗,寫出新的著作,創造新理論,才會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正因如此,《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的出版發行,不僅在我們黨內和我國社會上,而且在全球都引發了強烈的反響。

毛澤東指出:“預見就是預先看到前途趨向。如果沒有預見……不叫領導”。[28]1956年,毛澤東還指出:“要使中國變成富強的國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時光。”[29]這與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實現“兩個一百年”的進程恰恰大體吻合。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有著自己的貢獻,在自然科學方面有很多好的預見,但在社會科學方面還是盲目的。只有產生了馬克思主義,才對社會發展有了預見,才使人類對社會發展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階段。黨的十九大新征程藍圖的規劃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未來輝煌前景的科學展望。

當今中國和當今世界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能夠產生新理論的中國與世界。而此時蘊含了世界治理中國方案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合時而生,這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意義。

1.webp (6).jpg 

作者:李慎明,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研究員;文章來源:原文載于《世界社會主義研究》2018年第1


 

注釋:

 

[]《毛澤東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61頁。

[]《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3頁。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15頁。

[]《鄧小平文選》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2383頁。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2頁。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83頁。

[]《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節選)》,《求是》2016年第1期。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43頁。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人民日報》2017122日。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08509頁。

[1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142頁。

[1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00頁。

[1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37頁。

[14]《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39頁。

[15]《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38頁。

[1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頁。

[17]《習近平致信祝賀二〇一七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開幕》,《人民日報》2017127日。

[18]《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講話》,《人民日報》2017122日。

[19]《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2頁。

[20]《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66頁。

[21]《樂施會發布報告:八大富豪的財富能頂全球一半人口總財產》,《鳳凰網》2017117日。

[22]《全球過半人口沒有社保中國社保體系進步獲贊》,《參考消息網》2017122日。

[23]英國《獨立報》網站20171129日。

[24]《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人民日報》2017122日。

[25]《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0卷,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頁。

[26]《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3頁。

[27]《毛澤東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頁。

[28]《毛澤東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頁。

[29]《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頁。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