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想起魯迅,就想起了寒冬。
那個在20世紀初的凌冽寒風中,無畏佇立,冷眼觀察世事,把火熱的一顆心深藏,但仍會在筆尖留下春日希望給后人的就是他;那個在雪地里,踽踽獨行,時而仰頭狂笑,時而攜矛迎戰的人也是他。
有人說他是瘋子,有人說他生性好斗,然而沒有嘗盡家道沒落后的世態炎涼,沒有“橫站”著迎接過四面八方的明槍暗箭,沒有在草間獨自舔過傷口,沒有在無聲的中國感受到如被囚禁于古墓的痛苦,就不會理解為何他要呼喚敢愛敢恨敢罵敢打的人,當然也不會理解,為何他至死也“一個都不寬恕”。
或許魯迅并不祈求世俗的理解,他曾經自稱是從敵人的營壘中來的“世故老人”,早就看透有人喜歡拉大旗作虎皮,也看透名人死后必有人搶孝帽,謬托知己。
因此他奉還“思想界的先驅”、“青年導師”的帽子,卻接過“墮落文人”謚號。
然而,在咀嚼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嬉笑怒罵文字中,我們也終能領略到那不經意間流露的溫情,和對未來的希冀。
散文《風箏》和《一件小事》,用沉重的筆,描述他對于人性中自私與冷酷的真誠反省,和反省后深深的愧疚。
還有他的小說《傷逝》,這大概是魯迅創作的唯一一篇愛情小說,然而在當時的環境下,愛情注定要被亂世和小知識分子的懦弱而葬送。
02
魯迅曾經在觀看天真無邪的孩子們玩耍時,想過他們這代人,應該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去堵住幾千年封建社會的黑暗閘門,讓下一代人可以生活在陽光下,無憂無慮。
毛澤東及其領導的中國革命實現了魯迅的夢想,那時距離魯迅去世不過十多年。
當然,夢想的實現,是巨大的犧牲換來的。今天重新紀念那些有名和無名的烈士們,恰當其時,因為許多人忘記了曾經的艱難與流血,以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以為靠著西方殖民,好生活就唾手可得。
03
“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這是毛澤東主席對魯迅的評價。毛澤東為何在中國文人中獨推崇從未謀面的魯迅?
所謂“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就是對本民族在精神領域的頹廢感到失望,在這一點上,毛澤東與魯迅的心是相通的。
毛澤東總結自己的人生,曾經說做了“兩件大事”。一是用小米加步槍打敗有美國飛機大炮支持的蔣介石;二是對全民族從文化上、精神上、靈魂上進行改造洗禮、革命與自我革命的那場運動。
那些認為毛澤東發動wg是為打擊異己的想法,顯然是淺薄的。這樣的分析似乎更為靠譜些:原因之一是擔心出現中國的赫魯曉夫,警惕西方要在新中國實現和平演變。前蘇聯的解體已經證實了毛澤東的擔心不是空穴來風;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希望從文化上重塑全民族。
毛澤東對于中國知識分子追逐名利、而又喜好空談的種種毛病而感到失望;對于農民與城市底層人民的淳樸和落后,愛恨交加,這正是他在中國文人中獨推崇魯迅的原因。
將中華民族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肯定是毛澤東最大的愿望。這一點也可以從他的外交策略上看出,一方面在和周邊小國劃定邊界時,他從不斤斤計較,但和美國蘇聯這些強大民族交往時,則寸土必較,絕不退讓。
當然wg的發展超越了毛澤東的預料和控制,造成一些冤假錯案。
有位錯劃的“右派分子”就說過這樣的話:毛主席做錯什么都不是為自己,看他的家庭就知道;他并非鼠目寸光的領導人,看他的文章就明白;他絕非心胸狹隘的庸俗之輩,讀他的詩詞就清楚。他所犯的錯誤是不能用世俗的得失去評判的。
這些肺腑之言,反映了中國一些知識分子在覺悟之后而甘愿“存大義、滅小我”的仁義精神。
wg雖然令一些無辜者蒙受了冤屈,但畢竟讓廣大中國群眾的思想覺悟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這些覺悟群眾以及他們的子子孫孫們,為今天從上而下的反貪反腐行動提供了強大的民意支持和堅強后盾。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李達希:某些人為什么要呼吁開除胡X鋼——貿易戰下重讀魯迅先生
2018-08-04魯迅《狂人日記》發表100周年:他的深意,遠遠超過我們知道的標準答案
2018-05-16郭松民:從魯迅的“國民”到毛澤東的“人民” ——紀念魯迅逝世81周年
2017-10-2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