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條消息,就想起十多年前在廈門大學的一件親身經歷。
與某教授同桌吃飯,當時桌上多為海外華僑華人,還有一位廈門大學的退休黨支書。席間,這位退休黨支書說起共產黨、毛主席在建設新中國中的偉大功業,以及當時中國所面臨的客觀困難,我聽后內心非常贊同。
這時,就聽到這位教授面帶不屑,與旁座海外客人說起了小話,控訴自己小時候在鄉下的貧窮生活經歷,我記得其中一句是:現在看到地瓜就要吐,因為小時候糧食不夠吃,幾乎頓頓地瓜粥。
這位教授當時五十多歲,生在新中國長在新中國,曾在部隊服役過,沒有正式留學海外的經歷,共產黨員身份,但他在話語中流露出對共產黨的鄙視與仇恨,已經到了不加掩飾的地步。
如果從他的人生經歷來看,從貧窮的福建農村娃,到博士研究生導師,好像還是一個什么研究院院長,妥妥地屌絲逆襲到上層社會啊,這樣一代而貴且富,完全是新中國制度下的產物,按常理不是應該“感謝毛主席、感謝黨、感謝部隊”或者“感謝共產黨領導下的改革開放”嗎?
可是,他的思維是不能用常理去解釋的。他說自己的成功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是自己比常人更能吃苦耐勞、更有頭腦的結果。
正是這位教授,在拿到一個出書項目時,拼命排斥系內一位有相關學術基礎、經驗與成果的副教授加入進來,并在后來的學術討論會議上,充分展示其武斷與霸道的作風,甚至將他人寫的文章,署上自己帶的研究生的名字。
現在回想起來,這位研究生背上“剽竊”他人文章的十字架,應該是被動的,無可奈何之舉。因為她的導師對她的前途握有生殺大權,這次的“剽竊”,即是給她這個即將畢業的學術白丁的“恩典”,也可以說是一個“把柄”。
寫下這一段,就是想說說,如果身為教授與研究院院長,平日里的言論都內嵌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潛臺詞,對他的教師與學生會有何種影響?
更有甚者,如果像他這樣的身為共產黨員、并掛有博導教授頭銜、占據研究院院長職位的人,平日里利用職權打壓有學術競爭力的同行,拉攏與控制愿意站隊的青年,排斥甚至踩踏不愿意站隊的青年,大部分時間不是搞學術,而是搞權術,會給廣大青年學子對共產黨產生怎樣的惡劣印象?因為他們會以為,這樣的學術帶頭人,是共產黨提拔并認可的。
在這樣的土壤之下,出現個別“潔潔良”和“東海道子”不足為怪,個人猜測還有很多隱性的“潔潔良”與“東海道子”沒有公開展示內心世界而已。
廈大的處理,暫時會讓潛在的“潔潔良”與“東海道子”們閉嘴,但更重要的,是改變滋生這類“潔潔良”與“東海道子”的土壤,挽救更多在國家制度與民族自尊心上滑向自我否定、自我鄙視深淵的青年學子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聶焱 | 如何挽救思想混亂、數典忘祖的潛在“潔潔良”與“東海道子”們
2018-09-03?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