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國說‘不’,‘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變得豐滿、立體了!”
01
—
在中國率先停飛波音737 Max 8飛機后,截至目前,全球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紛紛下達了禁飛令。
當地時間星期三下午,一直“硬著頭皮頂住”美國也頂不住了,總統特朗普在白宮下達了停飛令,美國聯邦航空局隨后發表了暫時停飛波音737 Max型飛機的聲明。
02
—
美國之所以十二分不情愿地追隨中國,加入停飛陣營,可以用“大勢所趨”四個字來加以概括。
一則,全世界所有使用波音737 Max號飛機對國家都加入了停飛陣營,包括美國最親密的盟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難道只有美國最愛利潤不愛生命?縱然“美國例外”,但這種“例外”的形象對美國來說,也是一種不能承受之重;
二則,即便繼續硬著頭皮飛下去,就算飛行員敢飛,乘客也不敢坐,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親自試乘也沒用。在隱患沒有被徹底查清并且排除之前,波音737 Max型飛機的機票庶幾相當于一張通往地獄的門票,倒貼也不會有人愿意要的。
03
—
在剛剛過去的春節檔熱映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中國以“帶頭大哥”的形象引領、組織了全球規模的拯救地球行動,沒想到這么快,中國就在現實生活中引領了一次全球規模的拯救生命行動,盡管我們很難準確估算出由于中國的率先停飛,保護了多少寶貴的、美麗的生命。
中國共有96架在飛的波音737 Max型飛機,停飛對中國來說,經濟上的損失也是巨大的,所以中國的決定無疑也是一種崇高的道德行為。
04
—
中國率先停飛波音737 Max型飛機,并“迫使”美國成為“最后的追隨者”,這一事件的意義是巨大的,概括來說有三點:
第一,這是中國參與世界治理的一次“牛刀小試”;
許多觀察家都注意到了,中國民航局的停飛決定,實際上構成了對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決定的一次否決。盡管FAA多年來在世界民航業中一直擁有絕對權威,中國民航局的很多規章制度也是參考FAA建立的。
《華盛頓郵報》評論稱,中國領頭停飛,意味著FAA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航空權威。中國民航局正逐步成為和FAA以及歐盟航空安全局同樣能決定飛機安全與否的權威機構。
這些評論當然是對的,但對中國來說,停飛決定的意義遠比在民航領域獲得與美國比肩的話語權的意義要更重大。因為這意味著,中國終于在事實上走出了“與國際接軌”階段,不再單純做西方(主要是美國)方案的執行者,而開始提出解決世界問題的“中國方案”,參與世界治理。
如果說,在此之前中國做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還相對平面的話,那么,經此一役,“負責任大國”的形象變得豐滿、立體起來——我們將依據自己的判斷,直接對人民的生命財產負責、直接對世界和平與繁榮負責,而不再僅僅對西方主導的“規則、秩序”負責。
05
—
第二,客觀上將為國產大飛機乃至高鐵開辟道路;
我深信中國民航局停飛波音737 Max型飛機的決定是,而且僅僅是出于對飛行安全絕對重視的考慮,并不包含任何市場競爭的因素,但無論如何,737 Max的停飛,客觀上將使中國國產大飛機的市場驟然增大。
根據相關資料,中國預計在2022年,也就是3年之后,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民航市場,而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研制的國產大飛機C919的批量生產今年也正在加緊進行——C919正是波音737系列的直接競爭對手!
截至2018年6月底,C919累計擁有29家客戶共計1015架訂單,客戶以中國國內航空公司和銀行租賃公司為主,有三家國際客戶,共涉及訂單34架。從訂單情況可以看出,目前國際客戶對C919的認可度還不夠高,在一定意義上,這的確是被波音“擠壓”的結果。
今天,波音主力機型深陷信任危機,中國國產大飛機迎來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希望中國商飛好自為之。
中國高鐵,以其固有的安全、快捷、舒適的優良信譽,會成為更多人的出行首選,乃至成為國際、洲際往來的重要交通工具,這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中國有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遙想三十多年前,由于民航拒用運十,導致國產大飛機飲恨;今天,中國民航率先停飛波音,打破了美國和西方在大飛機問題上的神話,為國產大飛機創造了良好的凈空條件。
三十年一個輪回,祈愿國產大飛機振翅高飛!
06
—
第三,打破了說“不”的心理障礙;
我曾經在2017年底時說過,在中國取戰略守勢和維護自己合理利益的前提下,無論從經濟實力還是軍事實力的角度看,中國都有同美國放手一搏的條件,而最大的短板在于文化和心理,只要能夠擺脫崇美、恐美心理,擺脫失敗主義情緒,沉著應對,中國的勝算相當大。
從心理的角度來說,中國需要戰勝的不是美國,而是自己,只要中國不把同美國的關系看成自己的核 | 心 | 利 | 益,敢于對美國說“不”,局面就將煥然一新。
這次,中國民航局率先對美國說“不”,天塌下來了嗎?沒有。現在覺得天要塌下來的,恐怕是波音,而非中國。
這是一條有益的經驗,中國可以從中找回遺失已久的自信。
07
—
1996年,有一本書《中國可以說不》,一時洛陽紙貴。如果說,23年前的說“不”還更多是一種委屈、憤懣的話,那么今天說“不”,更多的則是一種從容不迫,甚至優雅。
這種面對美國和西方,溫和而堅定,有原則的態度,并不僅適用于民航領域,也適用于經貿、外交、地緣政治領域,在東北亞、東海、臺海、南海、中印邊境、中東,乃至加勒比海的古巴和委內瑞拉,中國都可以而且應該采取同樣的態度。
且看到時候誰的天會塌下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獨立評論員郭松民”)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