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毫無疑問,這是2019年迄今中國外交的最重大突破。
沒有之一。
盡管面臨著美國的壓力,意大利還是毫不猶豫,3月23日與中國簽署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
在中意簽署的聯合公報上,總共22項條文,有些條目很簡單,就一句話;但第四條,無疑最引人注目。
這一條全文如下:
雙方歡迎簽署政府間關于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雙方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在促進互聯互通方面的巨大潛力,愿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泛歐交通運輸網(TEN-T)等的對接,深化在港口、物流和海運領域的合作。
看似四平八穩,實則深意藏焉。因為最大的看點就是:意大利是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的G7國家。
G7是哪七個?
美國、
英國、
德國、
法國、
日本、
意大利、
加拿大。
也就是說,這七個世界上最發達最強大的西方國家,是美國最親密的盟友圈。雖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5年多來,加入的國家印象中已有100多個,但絕大多數還是發展中國家。
G7一直冷眼旁觀,甚至還不乏冷言冷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國的壓力。
按照媒體的報道,當意大利透露出將正式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后,美國的反應很“惱火”,甚至有點“惱羞成怒”。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加勒特·馬奎斯立刻放話:此舉將極大損害意大利的國際形象。
但按照新華社的報道,在與到訪的中國領導人會談時,意大利總理孔特說了這番話:
意大利在互聯互通建設方面有著特殊地理優勢,我們很高興抓住歷史機遇,參加共建“一帶一路”,堅信這將有助于充分挖掘意中合作潛力。我期待著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第一,這是歷史性機遇,意大利很高興抓住了。
第二,共建“一帶一路”,更能充分挖掘兩國合作潛力。
第三,孔特本人,將參加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
事情就這么定了。
這無疑是“一帶一路”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突破,在吸引了眾多發展中國家外,現在又在西方強國中撕開了一道口子。
非同尋常!
這應該還只是一個開始。
(二)
如果一定要做一個類比,“一帶一路”的這次重大突破,類似于2015年春天英國申請加入亞投行。
我總認為,在過去幾年中國外交成就中,最高明的,就是亞投行的橫空出世。
當然,過程也是驚心動魄。
亞投行的成立,顯然擺脫了西方對國際金融秩序的完全掌控。當時的美國奧巴馬政府,向英、法、德、澳、韓等國施加了強大壓力,要求這些盟友不能與中國接觸。
韓國一度表示愿意加入亞投行,但在美國的施壓下,隨后又不得不表示了沉默。
但在這關鍵時刻,美國突然發現,后院起火了,作為美國親密盟友的英國,卻公開申請加入亞投行。
奧巴馬政府勃然大怒,公開指責英國“太過遷就”中國。但英國不為所動,時任英國財政大臣的奧斯本這樣解釋:這符合英國國家利益,他本人對英國成為發達國家中首個亞投行創始會員國感到高興。
美國有美國的私心,但英國有英國的利益。
第一塊骨牌由此倒下,隨后世界掀起了一場加入亞投行熱潮。即使是菲律賓,當時正和中國劍拔弩張,但猶豫再三后,也還是加入了亞投行。
這被認為是奧巴馬政府“重返亞洲”之后面臨的最大挫折。
(三)
從意大利和英國角度看,與中國合作,為的是自己的國家利益。
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選邊站隊不符合歐洲的利益,所以,英國要積極加入亞投行,意大利執意要加入“一帶一路”,德國明確拒絕在一些問題上順從美國……
對中國來說,這種外交突破,背后則是高明的謀略和博弈,以及領導人的長袖善舞。
別的不說,就說兩次訪問背后的特殊規格。
要知道,以前的“點穴式”訪問,訪問的都是鄰國:俄羅斯、韓國等,第一次對非鄰國的“點穴式”訪問,是哪一個?
英國!
那一次訪問,就只去了英國一個國家,給予了英國特別的尊重。這種高度重視,也推動了中英關系更上層樓。
這一次歐洲三國之行,則是最高領導人2019年第一次出訪;第一個到訪的國家,就是意大利。
第一次,總是人生中的大事。政治家的新年第一次,更有著豐富的政治內涵。
第一次出訪就到意大利,顯然是對意大利的特別重視和肯定,也就有了意大利這次欣欣然簽署備忘錄加入“一帶一路”。
回顧過去幾年,不得不說,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是相當高明的外交設計,顯示了中國開放的胸懷,成功地拉攏了更多的朋友,也有效地分化了對手。
利益,巨大的利益,更使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如同磁鐵一樣,將亞洲發展中國家,以及歐洲發達國家吸引了過來。
當然,這個世界是復雜的,對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國際社會仍也不乏唱衰之聲,運行中肯定有這樣那樣的挑戰和困難,一些眼紅者更不排除會使用各種手段來攪局。
這個世界,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有的是永遠的國家利益。
這種高層次的合縱連橫,正促使亞歐大陸乃至更廣袤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發生重大而深遠的變化。
馬上,就是第二屆“一帶一路”峰會了,規模肯定更勝兩年前。來的西方國家領導人,肯定也不止意大利總理孔特。
在古代,形容一個中央王朝強大,往往用六個字:近者悅、遠者來。
近悅遠來,萬方輻輳,這才是大國氣象。但內修文德,外服友邦,不可偏廢!政通人和,百姓安樂,才更有底氣和信心。至于那些悲劇,真的少些再少些。
2019年的這個春天,中國外交開始發力,但更精彩更讓人眼花繚亂的,應該還在后面……
(來源:牛彈琴微信公眾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