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一項分析顯示,按一項包羅一切的指標衡量,美國的潛在債務總額已接近GDP的2,000%,這一分析顯示存在風險,但也提醒人們不要過多解讀這一水平。
AB Bernstein的計算結果準確地說是1,832%,不僅包括債券等傳統公共債務水平,還包括金融債務及其所有復雜性,以及社會保障、聯邦醫療保險和公共養老金等所謂福利項目的未來債務。
把所有這些放在一起描繪出一幅令人生畏的畫面,但需要細微的差別才能理解。Paramount意識到,并不是所有的債務都是固定不變的,知道回旋余地在哪里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在政府項目中,可以通過立法或會計來改變。
AB Bernstein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菲利普·卡爾松-薩勒扎克(Philipp Carlsson-Szlezak)在報告中稱,“認識到這一概念上的差異很重要,因為那些希望描繪債務可怕畫面的人經常使用這一視角。”
“盡管情況很糟糕,但這些數字并不能證明我們注定要破產,或者債務危機是不可避免的。”
危機措施有利有弊——有時,看似較小的債務水平在經濟壓力時期(比如金融危機期間)可能會引發巨大的問題。只要杠桿水平或債務與資本之比等其他條件可控,更大規模的債務水平就可以維持下去。
關鍵并不總是總金額,而是支付能力。
“美國債務是巨大的。而且還在日益增長。但如果我們要考慮債務問題(在任何領域——主權、家庭、企業或金融),情況比水平更重要。”卡爾松-薩勒扎克稱,“如果宏觀環境迫使債務問題在較低水平上發生,那么債務問題可能已經發生了,可以說已經發生了。”
*“深刻的負面影響”*
在發出有關潛在債務風險的警告之際,美國聯邦債務余額已飆升至22.5萬億美元,約占GDP的106%。不包括政府內部債務,公眾持有的債務為16.7萬億美元,占GDP的78%。
根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的預測,到2028年,后一項總額很可能升至105%。不過,國會預算辦公室指出,這些數字可能會根據政府政策的執行情況進行修正。
主張財政改革的人士辯稱,債務影響確實已經到了必須采取行動的地步。
“在全球范圍內,我們已經過度依賴借貸來解決一切問題。有很多政治借口可以解釋為什么這不重要,這顯然不是問題。”負責預算案的聯邦預算委員會主席瑪雅·麥金尼亞斯(Maya MacGuineas)說。
該委員會是一個由立法者、商界領袖和經濟學家組成的兩黨委員會,成員包括前美聯儲主席保羅·沃爾克和珍妮特·耶倫。
“我們很快就會面臨這樣一種局面:我們在未來幾十年里一直在為自己挖一個債務洞,對經濟產生深遠的負面影響。”麥金尼亞斯補充道。
在計算中,AB Bernstein從各種來源提取了債務,并將其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作了如下比較:
聯邦、州和地方政府債務總和占GDP的100%;
家庭和企業債務占GDP的150%;
450%是金融債務,它帶有“概念上的問題和風險”,也就是說,在最壞的情況下,金融公司持有的債務往往代表著潛在的可能性,涉及各種衍生工具,這些工具的名義價值可能會很高,而這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社會保險項目信托基金占27%。
484%,這是對當前社會保險計劃所有承諾的估值;
633%,這意味著社會項目的責任“無限的地平線”,而不僅僅是傳統的75年的計算。
*時間就是一切*
盡管卡爾松-薩勒扎克指出,不同的債務有不同的風險,但總的債務負擔在2000%左右。
他寫道:“美國國債違約對全球經濟將是災難性的,而政策的變化(盡管對那些未來收益減少的人來說是痛苦的)幾乎不會出現在經濟層面上。”
對經濟個別部門的影響各不相同。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MoodysInvestors Service)最近警告稱,本已增長的垃圾級公司可能會在下一次衰退中“急劇膨脹”,“大幅增加違約風險”。
穆迪(Moody)高級副總裁克里斯蒂娜·帕吉特(Christina Padgett)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那么,在下一輪信貸周期低迷時期,當今投機級人群的信貸質量普遍較低,這意味著違約金額可能超過所有評級發行者中14%的大衰退峰值。”
不過,由于經濟狀況良好,目前的信貸違約率仍然很低。
同樣,從宏觀層面來看,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已被證明是沒有根據的,因為經濟增長仍在繼續,盡管增速低于2018年。聯邦預算委員會主席瑪雅·麥金尼亞斯稱,現在是國家開始采取措施解決債務問題的時候了。
“首先,你開始讓政客們與選民保持平等,而不是承諾免費贈品。其次,你要認識到這樣做的時機是在經濟強勁的時候。”她稱,“當人們主張增加借貸時,他們本應采取相反的做法。我們還沒有陷入衰退。現在是制定長期戰略的時候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