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期的黃埔軍校,帶有速成教導隊的性質。”這些年來,關于黃埔生救了井岡山,黃埔生完成了抗日大業之類似是而非的說法越來越多了,其深層次的原因,是一些黨史、軍史專家試圖在毛澤東軍事思想和建軍路線之外,為中國革命的輝煌勝利尋找新的解釋和新的立足點,以期重建關于中國革命的歷史敘述。在他們試圖建立的這一新歷史敘述中,毛澤東僅占據一個不重要的甚至是干擾性的地位,革命的動力也從階級解放悄然置換成了民族主義,精英則取代工農大眾在革命進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十年前向建國60周年獻禮的《人間正道是滄桑》比較集中地體現了這一新的歷史敘述。在這部長篇電視連續劇中,從北伐開始的整個中國革命,包括抗日戰爭,基本被黃埔師生承包了。“黃埔學生”這一身份帶來的榮譽感,成了勇敢精神的全部來源;黃埔同學之間的“同學情誼”,則凌駕于階級對立、國共對立之上,成為最值得珍惜的最高價值。此后的影視作品,許多都是從不同角度重申這一歷史敘述,包括2017年為建軍九十周年獻禮的《建軍大業》。流風所至,“黃埔”似乎成了某種帶有特殊榮耀的貴族徽標。由于“黃埔同學”,尤其是國共合作期間培養的一至四期學員都已去世,于是“黃埔后代”就繼承了他們的徽標。因為是后代,當然就不像“同學”那樣嚴謹,不需要看畢業證書也無須查入學登記表,只要祖上有一個人與黃埔有點關聯,哪怕是驢尾巴上吊棒槌的舅姥爺或表舅姥爺,也可以側身其間,以后代自居,與有榮焉。
不能低估或貶低黃埔軍校在中國現代革命史中的積極作用。但過于夸張,將其說成是現代中國滄桑巨變的決定性因素,將黃埔學生描繪成類似“騎士團”式的神秘力量,并不是對黃埔軍校的真正尊重,也不利于正確總結歷史經驗。黃埔軍校,成就最大,出人才最多的是從1923年至1926年陸續入學、畢業的一至四期學員,其中許多人成為國共雙方的高級將領。但這些學生平均在校時間只有半年,只能勉強完成一些隊列、射擊、投彈等最基本的軍士級的軍事訓練,剛剛脫離“新兵”階段。這個時期的黃埔軍校,帶有速成教導隊的性質。無論軍事還是政治,說他們能夠學到多少了不起的本領,那都是不客觀的。那么,黃埔軍校為什么會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呢?關鍵就在于它恰好處在一個重要的時代轉折的節點上。1926年7月,第四期學員還沒有畢業,北伐戰爭就開始了。這場戰爭——由于打到帝國主義、打到軍閥的口號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由于北洋軍閥的極度腐朽,由于共產黨領導的轟轟烈烈的工農運動的支持,由于北伐軍中的共產黨員勇敢作戰,不怕犧牲,再加上蘇聯的大力支持(包括軍火援助和軍事顧問的籌劃)等因素——一開始就氣勢如虹,幾個月的時間就從珠江流域發展到了長江流域。雖然北伐戰爭和國民革命最終由于蔣介石叛變而失敗,但北洋軍閥政府卻從此退出歷史舞臺,中國政治舞臺上的主角變成了國共兩黨,而國共兩黨的軍事干部有許多出身于黃埔軍校。黃埔軍校的學生因此就有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在歷史舞臺上扮演英雄的機會。
雖然這樣的機會千載難逢,但能不能真正成為英雄,還要看在今后的革命實踐能不能經得起考驗,能不能不斷學習提高,能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正如我在《黃埔生,跟著毛主席就是開國元勛,跟著蔣介石就只能進戰犯管理所》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樣,大浪淘沙,大部分的黃埔生,因為追隨蔣介石而被歷史淘汰了,他們或者被擊斃,如張靈甫(黃埔四期)、邱清泉(黃埔二期),或者進了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如杜聿明(黃埔一期)、李仙洲(黃埔一期)、宋希濂(黃埔一期),等等。實際上,在國民黨政權被推翻之前,“黃埔神話”就已經破產了。在淮海戰役中,黃百韜被我軍擊斃,他并非黃埔系將領,蔣介石卻在他的葬禮上冒了一句“黃埔精神不死!”這很快就成了國軍內部的一個笑話,被解讀成“黃埔學生不死(或被俘,或逃跑),死的都不是黃埔學生。”
國共分裂后,跟著共產黨走上革命道路的黃埔生,顯然有著更為光明的前景,但也有許多人被歷史淘汰了。在毛主席秋收起義后帶上井岡山的部隊中,有不少黃埔生(并不是像某位將軍學者說的那樣,待朱德帶領的南昌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后才有了黃埔生),在三灣改編時,參加前委擴大會議的人員中,就有三位畢業于黃埔軍校。師長余灑度,黃埔二期,在軍校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北伐時隨“鐵軍”葉挺獨立團打到武昌,后任國民政府警衛團的營長、團長,秋收起義后擔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現代中國歷史上,不可能有任何軍人可以獲得像他這樣好的機會了,但他不能理解毛委員的建軍思想,更不能理解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對革命軍遇到的暫時挫折悲觀失望,三灣改編后僅十幾天,他就找借口逃離部隊,以后更脫黨,重新投靠蔣介石。1934年,竟因為販毒和觸怒了蔣介石的侄子蔣孝先而被處決。蘇先俊,黃埔三期,北伐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秋收起義后,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三團團長。三灣改編后,他害怕井岡山的艱苦生活,與余灑度同時脫離部隊,1928年1月被捕叛變,出賣湖南省委領導人郭亮,導致郭亮被捕犧牲。1930年7月,彭德懷率領紅三軍團攻占長沙,蘇先俊被抓獲處決。陳浩,黃埔一期,在校期間入了黨,三灣改編后任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成為毛委員當時最為倚重的軍事人才。但陳浩卻完全經不起考驗。1927年11月18日,陳浩率部攻占了茶陵縣城。進城后,陳浩及其手下副團長徐?。S埔三期)、參謀長韓昌劍(黃埔一期)、一營營長黃子吉(黃埔四期)等人,迷戀起吃喝玩樂的生活,陳浩還嫖上了一個妓女。受到毛委員嚴厲批評后,陳浩不思悔改,反而要率部叛變,被毛委員抓獲,陳、徐、韓、黃四位“黃埔精英”均在公審后被判處死刑。歷史無情卻有情。三灣改編時沒有資格參加前委擴大會,也非黃埔軍校畢業,只能會議進行時擔任外圍警戒的羅榮桓,卻成了新中國的開國元帥。
以“黃埔神話”為中心重建的歷史敘述,必然是偽歷史,中國革命的歷史敘述,只能以毛主席的革命實踐為中心來建立。而對時代洪流中的每一個個體來說,畢業于什么學校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始終站在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人民一邊,始終站在正確路線一邊,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歷史進程中,則通常表現為能不能支持、追隨毛主席的正確領導。黃埔生也好,非黃埔生也罷,做出了正確選擇,則能夠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以及中華民族的自由獨立做出自己的貢獻,做出了錯誤選擇,則必然會被歷史所淘汰。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