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一位清華大學教授的微博“炸了”。
起因是他一個月前發了一條微博,不知怎么的突然一下子就火了。
這條微博說“落后不一定挨打”,然后又舉了不丹和瑞士兩個例子來說明。
這條微博一火,來打這個清華教授的臉的網友們潮水一樣。
大家紛紛在底下留言,清華教授歷史學的這么差嗎?落后一定挨打,你說不丹不挨打,可是百年來,不丹一直戰戰兢兢地活在印度的淫威之下,從能源財政,到軍事外交,全都被印度掌控,這不是挨打是什么?
上一個被印度這么搞的錫金,現在已經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還有瑞士,根本就不是個小國,古代就給全歐洲當雇傭兵,戰斗力不可小覷,現在軍工也很強,跟落后扯不上半點關系。
網友們嘲諷了清華教授的歷史水平之后,官方打臉又來了。
共青團中央打臉更直接更疼,團團直接把一些落后挨打挨沒了的人種、部落全列了出來,比如徹底滅絕的塔斯馬尼亞人,人口一下滅絕了90%的印加人,有1000萬到1500萬人被屠殺的剛果人……
國家隊出手,就是快狠準。
不過,在眾多批評教授的網友中,我發現了一個深藏不露的大佬——中國歷史研究院。
雖然中國歷史研究院只是簡簡單單轉發了一下共青團中央的回答,但是論打臉,這個號才是真正的打臉狂魔,不管對手使出什么招數,用什么野史、名人軼事來胡說八道,都能被中國歷史研究院一一識破。
比如,曾有微博歷史大V說李鴻章為了民族尊嚴,在萬國運動會上唱了一首《茉莉花》當做國歌,勇敢地捍衛了國家的尊嚴,贏來了全場掌聲。
歷史研究院冷冰冰地甩了一段話反駁:那屆運動會清朝沒去。
有微博歷史大V說,中華民國的課本十分善良,只給小孩子看春天、風箏、貓貓狗狗,把小孩子當人看,從來不會教小孩子愛黨愛國,暗示我們課本的愛國教育不該有。
歷史研究院:看看民國課本里的青天白日旗。
有微博大V一天到晚宣揚“蔣公的浪漫”,說蔣介石為了宋美齡在南京種滿了梧桐樹。
歷史研究院:樹是南京政府給孫中山種的。
南京的跟蔣公沒關,那美齡宮外的總有關系吧?袁立就在微博上夸,蔣公是真浪漫,種個樹都是愛你的形狀。
歷史研究院:還是那句話,樹早種了。順便說一句,勞民傷財,最后還讓國家報銷。
有的微博大V說,流行的“中山裝”體現了孫中山的治國理念。
歷史研究院:純屬無稽之談。
有些微博大V說,汪精衛是“民國四大美男子”,為救國救民鍥而不舍。
歷史研究院:民國沒有“四大美男子”的說法。
這精準的打臉方式,這一個字都不多說的高冷男神風范,吸引了無數微博網友紛紛關注。
中國歷史研究院:我是一個莫得感情的打臉機器。
由于中國歷史研究院的曝光打臉過于給力,甚至直接把污蔑革命烈士江姐的號給整涼涼了。
吃瓜群眾紛紛拍手叫好:“國家隊就是不一樣,薅羊毛都給羊薅死了。”
網友都:中國歷史研究院的到來,讓諸多自干五們有了一種“在淪陷區扛了快十年,終于盼來了正規軍”的感覺。
這話沒有說錯,在中國網絡上,過去一直是吳國盛這類人大行其道,他們借用各種各樣篡改出來的故事,偷偷宣揚自己的價值觀。
比如在吳國盛教授說的那段話,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說“討打一定挨打,作死一定挨打”,無非是想暗示現在的局勢,認為中國不能挑戰美英的現有秩序,最好中國給美國跪下當狗他才高興。
愛潑斯坦:我“自殺”時牢房里的監控錄像誰能幫我找找?
以前的網絡謠言也是如此,他們用編故事的方式,給很多普通網民留下了深刻印象,甚至徹底改變了不少人對歷史人物的看法,顛倒黑白,指鹿為馬。
要說那些被謠言黑得最慘的歷史名人,郭沫若絕對是排得上號的。
2013年,高曉松出了本叫《魚羊野史》的書里記載,說郭沫若在文革時寫了首詩,名字叫《毛主席賽過我親爺爺》。
這詩的名字過于驚悚,據說又寫于敏感的時代,一下子一石激起千層浪。
高曉松的書銷量甚廣,節目《曉說》點擊量更是破億。連帶著把郭沫若也炒熱了。一時間,各種“揭秘郭沫若”的文章是滿天飛。
一開始,是什么郭沫若作風混亂,勾搭女護士、娶23歲的姐妹花啊,寫得有板有眼,讓人覺得郭沫若是個大渣男。
隨后,又有文章從犄角旮旯里翻出了連網文水平都不如的,所謂“郭沫若作品”,又說郭沫若的文學水平差。
到后來,這些文章的畫風越來越奇怪,甚至還出了“郭沫若挖出棺材,害死7條人命”的故事,硬是把一個文化人物,搞出了《鬼吹燈》畫風。
隨后,這些爭議慢慢又從生活過渡到了政治立場上,說郭沫若在政治上搞投機,墻頭草一個,全靠奉承領導上位,還助紂為虐,用政治打擊報復別人。
還有人搬出了“萬用語錄庫”魯迅,說就連他也懟過郭沫若:遠看一條狗,近看郭沫若。
這一輪看完,讀者紛紛痛罵:這個郭沫若,真是個不要臉的人。
其實,這些故事幾乎都是污蔑的。比如說郭沫若“搞投機”,沒有骨氣這點。
事實上,郭沫若這一輩子的經歷,絕對是搞投機的反面,是有主見的代表。
1923年,郭沫若剛從日本醫科畢業,因為國家動蕩,需要人才,郭沫若就放著高薪安穩的醫生不做,跑去武漢辦學,宣傳革命。隨后又參加北伐,到前線跟軍閥打仗。
圖:第一排左二為郭沫若
1927年,四一二事變,國民黨在全國屠殺共產黨員,此時的郭沫若已經是國軍中將了,在國民黨滿世界追殺共產黨的時候,郭沫若硬是頂著追捕跑來南昌參加起義,在最危險的時候參加了共產黨。
因為被國民黨追殺,郭沫若才一路流亡到日本。
抗戰爆發后,當時郭沫若在日本流亡已久,已經娶了日本妻子,說實在的,他有一萬個理由留在日本。
但是國家有難,郭沫若還是毅然拋家舍業,回國參加抗戰。
可以說,郭沫若這輩子不僅不投機,反而總是拋棄安逸,投身到最危險的地方,干最容易掉腦袋的事情。
然而,這些隨便一查就能查到的事實,卻被各路“歷史大V”無視,反倒是謠言在網上非常之火。
這導致很多人現在談起郭沫若,總是把他當成了一個沒骨頭的文人。
直到今年6月,中國歷史研究院發了篇文章,才真正站出來澄清了“私生活”、“投機”等謠言。
與郭沫若相反的是,很多在民國時期,人品很差,當時的人評價都不高的名人,現在的網絡上卻流行給他們翻案,黑的又給說成白的。
比如跟郭沫若同一時期的胡適,就被各路網文稱為“君子”、“大師”。
然而,真實的胡適,其實是個偽君子。
胡適自己在日記里經常交代,自己生活作風上很隨意,在上海上學期間,從打牌到逛妓院,胡適只用2個月就學全了。
除了自己去浪,據小萌新徐志摩同學記載,他愛逛妓院的毛病也是被胡適拉下水的。
胡適還因為逛妓院喝醉酒,在街上鬧事,打傷了來執法巡捕。
不過,在民國,打架、生活風流都只是私事,當時不少人都這么干,胡適的做法也不算錯得特別厲害。
但是,在做學問上,在大是大非的立場問題上,胡適就很離譜了。
1936年,西安事變,張學良逼蔣抗日,全國人民都覺得少帥做了件好事。
唯獨胡適聽說之后,認為少帥是在叛國,他寫了一篇《張學良的叛國》批判:
“張學良和他的部下這一次的舉動,是背叛國家,是破壞統一,是毀壞國家民族的力量,是妨害國家民族的進步,這是毫無疑義的。”
……
“(蔣介石)五年的忍辱不戰,所求的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齊整的步伐,充實的力量,性急的青年雖然看不到這一點,我們的強鄰可早明白了!去年9月24日出現的所謂:‘多田宣言’就很明白的說:要之,蔣介石及其一黨與日本帝國之關系,帝國屈伏乎?抑帝國打倒彼輩乎?”
“我們的青年人應該仔細想想這幾句話的涵義。我們的強鄰早已認清蔣介石先生領導之下的政府是最可怕的力量,所以他們處心積慮要打倒那個力量;
所以凡危害那個力量的行為,都是自壞我們國家民族的抗拒力量;都是危害我們自己的國家,賊我們自己的民族,都是叛國禍國。”
胡適說張學良逼蔣抗日是叛國,可是他自己做得又如何呢?
胡適是政府公派出去留學的,政府希望他們這些人學成之后,能夠回去報效祖國,救亡圖存。
等再到美國時,胡適正擔任駐美大使,肩負著“拉動美國支援抗戰”的重任。
然而,胡適一到美國,正事不咋干,整天走穴,全然忘了自己的責任。
1942年,國內的抗戰最艱難時,胡適明明已經不擔任駐美大使了,卻還是賴在美國四處演講,網上瘋傳的“胡適有26個博士學位”,全是在這時混來的。
在胡適演講那年,日本人正在我們的國土燒殺搶掠,四處掃蕩,搞“三光政策”。
而中國官員胡適,自己忙著走穴混名譽學位,還在1943年的日記里,對其他公派留美中國學生演講道:
“做學問不光是為了救國,是要給我們一生一點無上的愉快享受。”
拿中國老百姓的錢出國留學,享受了人民給他的好處,不愿意幫受苦受難的人民半點忙也就罷了,還要大談做學問就是要給自己一點無上的愉快享受?
到了臺灣后,胡適向國民黨特務告密,出賣了自己多年的好友、反對蔣介石獨裁的媒體人雷震。
隨后,國民黨在臺灣搞“白色恐怖”,肆意捕殺老百姓,弄出冤假錯案,胡適又在美國寫出千古奇文——《臺灣是多么的自由》:
“巡視今日的臺灣,可以發現八九百萬中國人在那里正受到最好的管理。這種管理是中國任何地方多少代以來都沒有的管理——最自由、最有效,當然也是最誠實的。”
就連蔣介石都對胡適看不下去了,在日記里痛罵:
“胡適實為害民族文化之蟊賊、卑劣之政客、最無品格之文化買辦、其人格等于野犬之狂吠!”
1962年2月24日,胡適突發心臟病去世。
死者為大,蔣介石送了他一副挽聯,上書:“舊倫理中新思想的師表,新文化中舊道德的楷模”。
前半句還算是在夸胡適,后半句“舊道德的楷模”怎么看怎么像調侃。
總而言之,為了滿足不少人的獵奇心理,課本里的正面人物,在網上經常是被黑成渣;反面的卻搖身一變,成了“道德楷模”。
“壞人做了一件好事,就成了好人,而好人做了一千件好事,只做了一件壞事,也莫名其妙成了壞人。”
歷史上的馬步芳,一生荒淫無度,屠殺過無數革命戰士和老百姓,從部下的女眷到自己的侄女,都遭遇過他的殘害。
結果前些年,許多專家突然跑出來說,馬步芳不僅沒有殘害百姓,還興辦教育、大力禁毒,簡直是愛民如子啊!
這種言論最猖獗的時候,就連青海馬步芳公館,都成了給他歌功頌德的牌坊。
舊上海的黑幫頭子杜月笙,一輩子逼良為娼、欺壓百姓的事做了不計其數,那個年代,每年都有百來個人被杜月笙殺了丟到黃浦江里。
坊間都流傳著一句話——“杜先生害死的人,能從閘北一直排到崇明島。”
但在微博歷史大V的嘴里,他卻成了做人典范,“做人要做杜月笙”。
說真的,當年在上海你要是這么夸人,不被吃瓜群眾錘爆腦殼才怪。
以前,這些抹黑英烈、洗白小人的文章,總打著“解密”、“你不知道的XXX”的旗號,而且編造得有模有樣,故事性極強,給了讀者一種“打破禁忌”的快感,顯得自己與眾不同、獨立思考。
而教科書語言生硬,跟網文比毫無戰斗力,網友們看不下去,傳播力不廣。埋頭做學問的專家沒工夫上網辟謠,很長時間以來,這些段子“打遍全網無敵手”。
有詩云:
千古完人空一格 開源節流宋美齡 清正廉潔孔祥熙 不賣國家宋子文
打虎英雄蔣經國 裝甲專家蔣緯國 決勝千里陳辭修 保衛延安胡宗南
愛民如子湯恩伯 公而忘私劉經扶 柔情似水張靈甫 勇往直前孫元良
精忠報國汪兆明 炎黃子孫李登輝 兩袖清風陳水扁 鋼鐵男兒馬英九
這些段子、故事看得多了,肯定都會自然而然生出一絲怪異的感覺:“為什么我們的敵人都這么偉光正,我們的朋友都這么壞?”。
因為有不少編造歷史的人,就是希望大家有這種感覺。
因為一般人會有一種慣性思維: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都是一群好人,那你肯定也是個好人;如果你身邊的朋友都是壞人,那你肯定也是壞人。
罵郭沫若不過是個假象,借著郭沫若的話諷刺毛主席才是真正目的;夸國民黨是假象,用中華民國諷刺新中國才是真正目的。
蘇聯對此深有體會。
1941年,有一個年僅18歲的蘇聯女游擊隊員,叫卓婭,她在后方襲擊德軍時被俘,在德軍嚴刑拷打下堅決不肯投降,被德軍殺害。
卓婭的故事讓全蘇聯為之動容,為了紀念她,紅軍將士沖鋒時,都喊著“為卓婭報仇”,斯大林向全軍下令,必須殲滅殺害卓婭的部隊。
卓婭后來也獲得了“蘇聯英雄”的稱號。
然而,這樣一位英雄,卻因為謠言,被她保護過人民瘋狂抹黑。
美蘇冷戰后期,美國察覺到蘇聯百姓對蘇共的怨氣,就利用這種心理,把自己打壓蘇聯愛國精神的行動,包裝成“反對蘇共”,騙取老百姓的支持。
而卓婭,成了他們第一個目標。
1991年1月,一個蘇聯公知在《評論家日報》發了篇文章,作者稱自己曾去卓婭在的村子,發現卓婭的事跡是假的。
這篇文章,在蘇聯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這本雜志見效果不錯,又放出了“證據”,說卓婭本身有精神疾病,還出示了卓雅有精神病的醫院鑒定。
文章告訴讀者,卓婭當時發了瘋,燒掉了老百姓過冬的柴火,德軍為了保護村民,才把她處死,她根本沒有抗擊德軍的事跡。
隨后,文章把矛頭直指蘇共:你們編這些故事,就是想愚弄老百姓。
當時,批評蘇共是政治正確,再加上這個雜志給出了“證據”,對卓婭的指控馬上得到了很多人的響應。
雜志登出當年的衛國戰爭紀念日,卓婭墓前一改往年的盛況,不僅沒人來獻花,她雕像的鼻子還被人打掉了。
圖:卓婭雕像上,鼻子部分仍有損失痕跡
被同樣手法抹黑的英雄不止卓婭一人。
蘇聯英雄里的馬特洛索夫,曾在戰斗中奮力撲上碉堡,用身體擋住了德軍掃射,用自己的壯烈犧牲,掩護了部隊沖鋒。
同樣的,和打垮卓婭的謠言類似,有些人幾篇文章一發,馬特洛索夫也被說成了“假英雄”。
對于任何一個國家而言,英雄都是全民族的驕傲。任何一個人,只要一想到自己祖國曾有一群舍生忘死的英雄,就不禁為理想和信仰充滿了驕傲。
如果連自己民族英雄的高光時刻都是假的,那自己的民族就真的一無是處了。
原本蘇聯百姓僅是對蘇共的不滿,在輿論引導下,徹底變成對自己民族的懷疑。
隨著美國之音、自由電臺、德國之聲、日本NHK等外國媒體全面進入,成天營造“蘇聯要完”的聲音,讓百姓徹底失去了為自己辯護的勇氣,只能聽之任之。
歷史虛無主義,成了擊潰蘇聯人信心的利劍之一。
就連窮得揭不開鍋的阿富汗,在紀錄片里都對蘇聯優越感滿滿:
在西方的慫恿下,蘇聯轟然解體,新建立的俄羅斯,也搞起了資本主義、西方投票制度,越來越像個西方式的“民主國家”了。
然而,當初說要“推翻獨裁”的西方媒體,還是沒有放過俄羅斯。到現在,俄羅斯在文娛作品里,還是那個獨裁暴政的專制國家。
《鋼鐵俠2》里的反派“鞭索”,人設是個蘇聯科學家,從打扮到行為,都是一副反人類的樣子。
2014年,蘇聯解體都23年了,《美國隊長2》里的反派冬兵,還是被塑造成遭遇俄國洗腦、機械臂畫紅五星的形象。
圖:“蘇聯擅長洗腦”是美國由來已久的都市傳說
冬兵的形象,又強化了這點
俄羅斯有些年輕人被帶跑偏,出了一批不喜歡蘇聯,反而向往納粹的“納粹分子”,瘋狂崇拜希特勒。
等到這時俄羅斯人才明白,原來對方不是想黑蘇共,而是想黑他們整個民族,不僅要黑,還要借此打垮他們的精神。
2007年,俄羅斯司法部派出專家考證,才發現抹黑卓婭的病歷,完全是雜志偽造的,他們尋訪德國后,找到了一個目睹卓婭被殺害的德軍老兵。
至此,卓婭的事跡終于得到證實,得以沉冤得雪。
剛建國時,俄羅斯為了撇清跟蘇聯的關系,不愿意正視蘇聯歷史。
普京上任后,專門制定《衛國烈士保護法》,2015年,還親自組建了“烈士保護委員會”,承認蘇聯時期的人民英雄。
哪怕俄羅斯跟蘇聯不對付,但在歷年勝利日閱兵時,也會擱置爭議,允許軍隊掛出前蘇聯軍旗,表達對英雄前輩的敬意。
很多人都說,看中國歷史研究院的微博,簡直是自己的快樂源泉。
但其實,中國歷史研究院做的事,不僅僅是在辟謠,更是在正本清源,把多年歷史虛無主義盛行的風氣扭轉過來,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參考資料:
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微博
文藝青年儲老根:前蘇聯公知是如何抹黑英雄“卓婭”的
【本文原載微信公眾號“烏鴉校尉”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