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上海。
一個國軍司令部的參謀剛升了個官,還被任命為副團長。
但是每一個人都知道,這絕不是什么好事。
因為升官之后,他就被指派了一個幾乎是必死無疑的任務——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帶著一個營的士兵,和一些縣里強征來的苦力,面對30萬日本人,堅守陣地。
這個團長名叫謝晉元。
他要堅守的地方,是背靠租界的上海四行倉庫。
私下里,大家叫謝晉元“炮灰團長”。
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群被國民政府當成“炮灰”的人,會在一座不起眼的小破樓里,打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
堅守倉庫的452個人,被稱為“八百壯士”。
多年后,導演管虎把四行倉庫戰士們的事跡,拍成了一部電影,就叫做《八佰》。
1
臨行前,戰友對謝晉元說:“此去戰場,你就是無從求援的孤軍了。”
謝晉元說:“仗打成這樣,全上海誰不是孤軍?”
整個淞滬會戰打了三個月,國民政府一敗涂地。
據馮玉祥回憶,一個師的中國軍隊投向戰場,3小時候后就會陣亡一半,大多在5小時內全軍覆沒。
日軍裝備先進,大炮炸完機槍轟,機槍轟完步兵沖。就憑這三板斧,一樣打下了整個上海。
長江上,面對日本艦隊,中國海軍無力抵抗,他們選擇把全部船鑿沉,堵在長江口試圖阻止日軍進長江。
可這套戰術僅僅只阻攔了日軍幾個小時。
中國裝甲車是買的英國人的淘汰貨,在日本人的火力轟炸下擋不了幾輪就幾乎全軍覆沒。
在日本戰地記者濱野嘉夫的鏡頭里,轟炸后唯一幸存的中國裝甲車,也只能沿著狹窄的街道,孤零零地沖向日軍陣地。
為了配合88師的作戰,飛行員閻海文駕機炸毀了日軍重炮,飛機卻不幸落在敵人陣地上。
被包圍的閻海文拔槍擊斃4名日軍,高呼“中國沒有被俘的空軍”,隨后用最后一發子彈自盡。
就在前線將士浴血廝殺時,國民政府高層的表現讓人極其無語。
謝晉元的上級孫元良,是88師師長。有一次,學生們組團來慰問88師的抗日將士,孫元良看其中有個女學生眉清目秀,就叫對方“留在師部玩一下”,想要強奸她。
88師的人勸孫元良,孫元良卻說:“英雄總是和美人聯系在一起的,自古英雄都喜歡美人,尤其是我們在上海作戰有功,做這一點小事沒有什么。”
還有蔣介石和他的“洋大人”。
上海是蔣委員長的基本盤,也是當時中國最繁華的城市。
列強來華傾銷商品賺了錢,都得在上海交關稅,這些關稅占了國民黨收入的一半。對列強來說,他們的貨物也是從上海才能進長江,賣到中國各地賺錢。
仗打成這樣,蔣介石卻還幻想著只要“國際調停”,日軍就會放下武器。
洋大人希望停戰,他就讓國軍撤退,避免戰爭擴大;當聽說列強準備支援中國抗戰,為了表現“抗敵決心”,他又讓國軍重返戰場。
任性地一來一回,造成了部隊調動的混亂,軍隊堵在公路上,成了日本戰機的活靶子。
有這種高層,淞滬會戰焉能不敗?
11月3日到24日,九國公約會議要在布魯塞爾召開。
蔣委員長需要有人在會議期間,在四行倉庫來一場表演,吸引日本人開火,最好是能嚇到租界里的英國人。
他覺得,這樣能讓英國人意識到,自己在中國的利益會受到日本人的損害,英國人就會出手制止日本人。
在調兵時,顧祝同說:“兵力多是犧牲,少也是犧牲,就派524團吧”。
這是一場從一開始就注定是赴死的戰斗。
沒有人愿意接這種明擺著送死的命令,只有謝晉元。
謝晉元是中山大學的高材生,本是一介書生。可是,1925年省港大罷工時,謝晉元親眼目睹了英軍殘忍槍殺中國的百姓。
第二天,他就脫了校服投筆從戎,跑去黃埔軍校參軍。
1926年,還沒畢業的謝晉元就跟隨北伐軍去討伐孫傳芳,在戰場上,這個半年前還是文弱書生的新兵,帶著敢死隊和敵人激戰了7天7夜。
這一仗,身先士卒的謝晉元被升為副營長。
1928年,北伐軍剛進濟南,日本為了阻止中國統一派出重兵偷襲,謝晉元在轟炸中重傷入院。
傷好后,謝晉元被派往上海。沒想到,1932年,謝晉元又遇上日本這個老仇人攻打上海,面對轟炸,缺槍少彈的謝晉元,只能把機槍架高阻擊日軍戰機。
這一仗,中國軍隊以4倍于日本的傷亡慘勝,謝晉元的部隊損失過半。
在和日本人的戰斗中,謝晉元總是最敢拼的那個。
上戰場前,孫元良答應給謝晉元一個團,還派特種部隊支援。
結果,日本人幾聲炮響一嚇,孫元良就飛一般地逃跑了,說好的一個團只剩下一個營。
無奈之下,謝晉元只好率一個營進入上海,搜尋到了524團的敢死隊、湖北被強征來的民兵、撤退時跟大部隊走散的殘兵,一起守衛四行倉庫。
和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本人比起來,這樣的部隊打一開始就處在了下風。
2
日本人沒有想到上海竟然還有中國軍人在抵抗,他們迅速調動了兵力,開始進攻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只有452個人,但是謝晉元對外自稱“八百孤軍”,日本人的火力標準都是按800人準備的。
10月27日凌晨,租界沿河的百姓還在睡夢中,四行倉庫就槍聲大作,日本人的進攻開始了!
最先突擊的是日軍步兵,在裝甲車的掩護下,日本步兵對倉庫開始進攻。
因為租界就在倉庫身后,日本人不敢用重武器,而倉庫非常堅固,輕武器很難突破陣地,反而是謝晉元的部隊居高臨下,占有地利。
日本人以為幾個小時就能解決戰斗,但是一整天打下來,四行倉庫還挺立著,反而是日本人丟下了80多具尸體。
在戰斗開始時,租界里的人都猜,明天吃早飯時,對岸估計就在日本人手上了。
沒想到打到了第二天,四行倉庫竟然還在。
淞滬會戰剛開打的時候,租界里的人都覺得外面的戰爭和自己無關。
到了晚上,租界夜總會的歌舞聲甚至能蓋住對岸的槍炮聲,酒桌上,客人照常交杯換盞:“打仗的是華界,跟咱們租界沒關系。”
給國民黨交錢是交,給英國人交錢也是交,只要能保住我的命,給誰交錢有什么區別嗎?
但是一整天打下來,他們被謝晉元堅守不屈的精神感動了。
很多老百姓原本是站在河邊看熱鬧的,但日本人再次進攻時,他們卻紛紛自發行動起來,用木牌和電筒指示日軍進攻方向。
幾名童子軍志愿者在租界一路募捐,還派人問八百壯士需要什么物資。
然而,謝晉元只給了租界百姓一袋戰士們的遺書:“請求就兩個,一是把我們的遺書寄回家,二是為我們帶一面國旗來”。
回租界路上,志愿者鮑振武、羅云祥等四人,不幸遭遇日軍殺害。臨死前,他們把八百壯士的要求,囑托給了志愿者楊慧敏。
當晚,楊慧敏就把國旗藏在身上,趁著夜色趕到四行倉庫,交給了八百壯士。
10月28號清早,在四行倉庫的樓頂上,在上海的一片廢墟之中,搖搖晃晃地升起了一面青天白日旗。
看到升起來的旗子,對岸的上海市民頓時就沸騰了,很多人對著脫帽致禮,更多的人瞬間就流下了熱淚。
人群中忽然爆發出幾聲呼喊:
“打倒日本!”、“中華民族萬歲!”
在重重包圍之中,在日本人的膏藥旗和英國人的米字旗之中,這面旗子顯得極其扎眼。
日軍馬上調來了坦克強攻,又派出工兵手舉著防彈鋼板到倉庫邊,想用炸藥把墻體鑿開!
步槍打不穿防彈鋼板,眼看著墻上的裂痕越來越大,墻體很快就要被日本人鑿穿了,沒了墻體保護,守軍不可能應付得了日本人的火力。
緊急時刻,一個叫陳樹生的士兵在身上綁滿了手榴彈,從樓上一躍而下,落進工兵堆里和日本人同歸于盡。
陳樹生是四川人,在跳下去前,他早已在自己的襯衫上寫了留給家人的遺書,上面只有八個大字:
“舍生取義,兒所愿也!”
日本人的鑿墻計劃也落空了,青天白日旗還一動不動地立在樓頂上。
在隨后的幾天里,日本人前后調動了一萬多人,輪番進攻四行倉庫,但在謝晉元的堅守下,倉庫始終沒有被攻陷。
據統計,四天時間里,倉庫守軍共消滅日軍200余人,摧毀坦克兩輛,謝晉元手下9人犧牲,28人負傷。
這支被蔣委員長當“炮灰”的孤軍們,打出了中國軍人的風采!
毛主席曾親自題詞稱贊:“八百壯士,民族革命典型。”
10月30日,惱羞成怒的日本人開始四處縱火,動用37毫米平射炮、丟毒瓦斯彈。
日本人放出話來,要動用極端手段對付中國守軍!
然而,哪怕明知是死,謝晉元也沒有一絲害怕!
“全營將士已準備和倉庫共存亡!”
謝晉元不怕日本人,但是有人怕。
在蔣介石翹首以盼的九國公約會議上,列強根本沒有一點調停的意思。
四行倉庫打得很漂亮,但根本影響不了列強的判斷,蔣介石異想天開的計劃毫無疑問地破產了。
英國、法國人害怕日本人把沖突升級,殃及他們在租界的生意。他們以“人道主義”的名義,勸謝晉元趕緊撤退。
從頭到尾,英法就沒有關心過中國人的利益,他們只在乎自己在上海的利益會不會丟掉,稅還能不能繼續收。
對美國而言,日本是自己的大客戶。日軍轟炸上海全買的美國軍火,會議上,美國代表以“契約精神”為由,不肯停止向日本供應武器。
羅斯福總統私下說:“中國就像得了傳染病,我們得把它隔離開,別讓自己卷進這場戰爭。”
然而,謝晉元卻斬釘截鐵地告訴英軍:“我們的魂可以離開我們的身,但槍絕不能離開我們的手!”
英國人扯不了謝晉元的后腿,但是蔣介石可以。
英美法輪流施壓,讓蔣介石命令謝晉元撤退,蔣介石同意了。
10月30日,5天前號召孤軍“殺身成仁”的蔣介石,讓大舅子宋子文聯系謝晉元,讓他“停止戰斗,火速帶部隊撤進租界”。
沒被日本人瘋狂進攻打退的守軍,卻被一紙命令調走了。
從頭到尾,蔣委員長就沒有關心過這四百多個人的生死,他只在意他的洋大人有沒有生氣,能不能幫他和日本人調停。
甚至,一直到1941年,早已有無數將士在抗擊日本人的戰斗中犧牲了,蔣介石才敢跟在美國后面正式對日本宣戰。
因為蔣介石一直沒有對日宣戰,所以在侵華戰爭中,日本人可以不遵守《日內瓦公約》,可以肆意虐待中國戰俘,還可以使用毒氣彈對付中國士兵。
3
一進租界,謝晉元的部隊就被繳械了。
迫于中國人民的輿論壓力,英國人沒有敢把謝晉元賣給日本人,而是把剩下的300多個士兵軟禁在租界里15畝大的地方。
在租界內,謝晉元仍然沒有放松部隊操練,依舊組織大家出操、訓練。每天早上,孤軍還會升國旗。
這些行為讓租界守軍很不自在,他們怕惹來日本人。
一天早晨,趁著孤軍升旗時,英國人指使全副武裝的白俄雇傭軍來搶國旗,還開槍打死了四個保護國旗的戰士。
但謝晉元依然每天帶著手下的士兵,對著沒有國旗的旗桿升旗、行禮。
在被關在租界的4年間,謝晉元數次給蔣介石致電,請求上海地方人士接應,把他的部隊陸續救出租界,他還要帶著手下重回戰場、奮勇殺敵。
但是蔣介石在回信里不斷要求謝晉元,要克制、忍耐,“堅忍自重,堅持到底”。
這樣的日子讓謝晉元感到無比苦悶。
謝晉元名氣很大,汪精衛叛國之后,幾次想要收買謝晉元,都被謝晉元拒絕了。
收買不成,他們就想到了殺人。
1941年4月24日清晨,謝晉元帶著部隊正常出操時,發現有幾個士兵沒來,謝晉元就親自去伙房詢問情況。
誰知道,郝鼎誠、張文清、張國順、尤耀亮四個士兵趁此機會,對孤身一人的謝晉元突然發難,用一把匕首對著謝晉元連捅數刀。
等士兵們趕到時,只來得及抓住幾個兇手,謝晉元早已倒在了血泊中。
謝晉元沒有如愿以償戰死在沙場上,而是死在了幾個民族敗類的手里,年僅37歲。
消息一出,舉國震驚。
圖:反映此事的民謠《我的堂弟留在了巴布亞新幾內亞》MV中的截圖
在法庭上,兇手陳述的殺人理由是:“待遇不良、飲食不飽、外界捐款不公開。”
但是根據謝晉元次子謝繼民的調查,為了管理士兵們的生活,謝晉元專門成立了經濟委員會,每個月收了多少外界捐款,用在了什么地方,都會張榜公布。
根據老兵們的闡述,在租界軟禁的日子總體上過得去,謝晉元為了大家的生活夙夜操勞,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沒有人對謝團長有意見。
最關鍵的是,士兵們所有的武器在軟禁時都被收繳了,僅有的四把做菜的菜刀也都有登記。
行兇用的匕首究竟是哪里來的?
案件發生幾天前,一個劇團進軍營表演時曾用過一把匕首表演,在演出結束后清點道具時,這把匕首不翼而飛,當時沒有人留意。
事后看來,就是汪偽政權的特務趁這個機會,把匕首留給了郝鼎誠。
這是一場里應外合的謀殺。
最讓人氣不過的是,作為抗日英雄,謝晉元慘死在了自己人手上。而只會跑路的飛將軍孫元良,日子反而過得美滋滋。
幾次大戰,他都是還沒開打就丟下手下的士兵逃跑,連日本人的槍炮聲都沒聽見就抱頭鼠竄。
南京保衛戰時,孫元良為了活命,堂堂軍人,竟然恬不知恥地脫掉軍服跑去妓院認老鴇做干媽,在難民營藏了一個多月,最終得以茍全性命。
孫元良的所作所為,88師的官兵都恨之入骨,他們曾集體電請蔣介石槍斃孫元良。國軍各個部門給蔣委員長發去控訴孫元良的文件,摞起來有一尺多高。
但是孫元良非但沒有被槍斃,反而一路平步青云。孫元良去日本陸軍大學的介紹信,還是蔣介石親自寫的。
就因為孫元良和蔣委員長的嫡系關系很好。
圖:陳誠轉達了蔣介石對孫元良的赦免令
還把他提拔去國防部訓練處
孫元良一直活到了103歲,還寫了本《億萬光年中的一瞬》
以孫將軍登峰造極的跑路速度,億萬光年確實只需要一瞬。
4
謝晉元犧牲了,但是這些英雄們的故事還沒有結束。
我們小時候聽到的故事里,英雄們總是能有一個美滿的結局。但是在那個時代的中國,現實遠比故事冷酷百倍。
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本人正式對英美宣戰,上海的日軍占領了租界,幾次三番想要誘謝晉元留下的孤軍去當上海的警衛團。
孤軍不為所動,日本人就把他們拆散,分成三批押去服勞役。
其中有一批人被押到往安徽蕪湖裕溪口裝卸煤炭,他們中有20多個人找到機會逃了出來,回到重慶想要重新入伍。
然而,國民政府卻敷衍了事,他們只能自行解散回家。
有一批人被押去了南京孝陵衛,其中有30多個人前后分兩次逃了出來,有幾個參加了遠征軍去緬甸征戰,有幾個參加了新四軍的游擊隊。
還有一批被日本人押到了巴布亞新幾內亞,被強迫著每天干十幾個小時的重活,住巖洞、吃瓜薯。很多人在繁重的勞役中病死、累死,尸體被草埋深山。
謝晉元被刺殺后,蔣介石追授謝晉元少將軍銜,還給了謝晉元家人5萬元撫恤金。
但除此之外,就再無下文,謝晉元手下的將士們,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照料。
謝晉元的妻子凌維誠用撫恤金買了三畝地,自己耕種,或者租出去收租金,還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活。
可是,抗戰結束后,不少原四行倉庫的士兵,歷經九死一生,從安徽、從南京、從巴布亞新幾內亞陸續逃回上海。
在這里,這些昔日的抗日英雄們找不到工作、生活費也沒有著落。
在得知士兵們的遭遇后,謝晉元的妻子凌維誠對兒子謝繼民說:
“你父親雖然犧牲了,但全國人民都紀念他;而許多人犧牲了,不僅默默無聞,甚至尸骨無存,比我們慘多了。苦就苦了這些孤軍士兵啊,他們在戰場上賣命,在租界被囚,在日軍戰俘營做苦力,九死一生地盼到戰爭結束,卻連生活都無著落!”
“我作為團長夫人,一定要盡我所能幫助他們,否則你父親在天之靈也會不安的。”
圖:凌維誠
1946年6月,凌維誠帶著謝晉元的兩個兒子,去南京見到了宋美齡,說了這些殘兵的難處。
宋美齡一口答應:“會安排上海市政府照顧你們的。”
但是,回到上海之后,凌維誠幾次去找上海市政府討說法,結果市政府推到社會局,社會局推到其他部門,兜兜轉轉一大圈,將士們的生活還是沒有人照顧。
原因其實也不復雜——國民政府當時的重心是打內戰。
國民政府曾動員這些人去打內戰,承諾給安排排長的職位。但是這些將士們都說:“打日本人我們義不容辭,但是仗我們打夠了,內戰我們不愿意再打了。”
于是,國民政府就丟下他們不管了。
英雄們流血又流淚。
圖:謝晉元的妻子和孩子們
國民政府不管事,凌維誠卻沒有放棄。
凌維誠動用了一切自己能動用的關系,四處懇求謝晉元生前的熟人,安排了七八個兵去鐵路當警察,幾個去當了司機,還有幾個去了內河航運公司。
到了1948年,上海物價飛漲,凌維誠家里日子也不好過。
但是,哪怕是再困難的時候,凌維誠也會把自己拿到的租金盡可能分給士兵當補貼。
全靠凌維誠,這些英雄們的生活才有了著落。
圖:凌維誠與八百壯士幸存者合影
1949年,國民黨撤退臺灣時,凌維誠向國民政府求救,希望能一同前去臺灣,但是國民政府沒有人搭理她
凌維誠變賣自己的家產,也只換到了兩張船票,不夠全家人去的,只能留在大陸。
上海解放后,凌維誠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給上海市長陳毅寫了封信,告訴陳毅當年守衛四行倉庫將士們的家里很困難。
她希望自己買的吳淞路466號三層樓,以及膠州路謝晉元墓地的周圍空地,還能繼續給她使用。
陳毅收到信以后,很快就給房地產管理處和財政處發了一條指令:
“謝晉元參加抗日,為國捐軀,其遺屬應致照顧,吳淞路466號房屋一棟及墓地一段,悉仍撥歸凌維誠居住使用,一般費用酌予減免。”
正因為如此,謝繼民才得以安安心心上學讀書。
后來,謝繼民還當了上海市政協的第6、7屆委員,上海市人大的第10、11屆代表。
不知道管虎導演在看望飛將軍孫元良后人秦漢之余,有沒有抽空去見見近在咫尺的謝團長的后人,和他們合個影呢?
新中國成立后,四行倉庫的英雄們從來都沒有被遺忘過。
在我們的中學歷史書上,一直清楚地記載著四行倉庫的事跡。
在現在的上海,還有以謝團長名字命名的晉元路,和晉元中學。
在晉元中學內,還立著謝晉元的雕像,高4.8米,寓意四行倉庫、八百壯士。
在這里學習、成長的孩子們,都會把謝團長當成自己的偶像。
當年的四行倉庫,現在已經是上海有名的抗戰紀念地,來來往往的旅客,都能去紀念館中瞻仰謝晉元當年戰斗的事跡。
四行倉庫的破碎的墻體雖然不會說話,但它依然地訴說了那個時代的傷痛和悲愴,記錄了在這里戰斗過的英雄們的淚水和血汗。
而在這面墻的對面,山河猶在,國泰民安。
尾聲
2019年6月25日晚,講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電影《八佰》宣布撤檔。
一時間,各種疑問紛至沓來。
有人說這是“被”撤檔了,想看看不到了覺得惋惜;有的人認為是《八佰》自己出了問題;有人懷疑是華誼碰瓷營銷,故意暗示“被”撤檔給電影炒熱度,因為華誼有過好幾次前科。
還有媒體莫名其妙地高呼:“《八佰》正式撤檔了,這個時代配不上浴血奮戰的謝團長!”
這個時代配不配得上謝團長,我覺得謝團長的后人、晉元中學的學生們,還有瞻仰過四行倉庫的旅人們,最有發言權。
但是國民政府配不上謝團長,卻是歷史早已證明了的。
其實,不論電影怎么改編,歷史就在那里。
英勇抗敵的戰士們、整天拖后腿的蔣校長、各懷鬼胎的列強、隔河助威的上海老百姓、厚顏無恥的飛將軍孫元良,他們就在那里。
他們就像一張磁帶的A面和B面,一起給我們譜寫了一曲八百壯士們的悲歌。
無論后人是如實還原,還是刻意選取,是誠心誠意,還是文過飾非,都改變不了歷史事實,只能照出他們自己的內心是美是丑,是善是惡。
等到電影內容大白的那天,這一切都自有公論。
不知道管虎導演您,拍的是A面,還是B面呢?
微信公眾號:烏鴉校尉(ID:CaptainWuya)
參考資料:
謝繼民《我的父親謝晉元將軍:八百壯士浴血奮戰記》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