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教育、養老、醫療......
這是咱老百姓最關心的事,
今年,北京這些區積極改善諸類問題,
實實在在為大家謀福利。
快看看您家在不在內?
東 城 區
實現胡同不停車
東城區街區更新有序推進,在全市率先出臺街區更新實施意見和規劃編制技術導則。
南鑼鼓巷出臺全市首個文保街區停車規劃,雨兒胡同完成“共生院”改造,實現胡同不停車。在街區更新理念的指導下,雍和宮大街完成環境整治提升,成為樣板街巷。
開展申請式退租試點、建設“共生院”
今年東城區將健全街區更新工作體系,編制街區更新實施方案,為城市品質提升注入文化內涵。將在街道層面搭建協同治理平臺,探索市場化融資渠道,引導社會力量參與。
每個街道至少開展一個街區更新試點,實施崇雍大街沿線、故宮周邊等示范街區建設,建設一批“共生院”,讓老胡同居民過上現代生活。
啟動地鐵8號線鼓樓大街站織補項目
啟動東堂子胡同4、6號和臺基廠三條5號周邊項目文物修繕,推動西興隆街恢復性修建及三里河沿線保護性修繕,實施韶州會館修繕和前門東區胡同市政改造工程,啟動地鐵8號線鼓樓大街站織補項目。
征拆收尾、回遷房全面開工
今年將完成望壇、寶華里、南中軸、金魚池二期西等項目征拆收尾,力爭實現望壇、寶華里項目回遷房及配套設施全面開工。
實施重點大街“多桿合一”
深化街巷院落整治,制定“精致東城”標準,出臺實施意見和指標體系。有序推進崇雍大街南段、安內大街、平安大街、國子監街等整治提升工作,繼續實施重點大街“多桿合一”,推動市政設施景觀化、小型化、隱性化。
完成425條街巷精細化治理
實施新一輪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完成425條街巷精細化治理。開展院落微整治,推動院內違建拆除和公共設施完善,整治違規轉租轉借,消除院落安全隱患,建設“美麗院落”。
推進亮馬河水岸綠色空間建設
改善城市面貌,還要加強生態環境治理,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今年,東城區將大力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推進龍潭西湖6萬立方米調蓄工程。實現龍潭三湖水系連通、柳蔭湖與青年湖水系連通,推進亮馬河水岸綠色空間建設。
推行平房區垃圾不落地
深入推行平房區垃圾不落地,實現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體系銜接融合,推動17個街道全部通過市垃圾分類示范區驗收,各項指標保持全市領先水平。
西城區
西城區實現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
2020年,西城區將深入推進道路停車改革,實現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全覆蓋。西城將持續開展140家中小學和幼兒園、24家醫院周邊交通綜合治理工作,緩解交通擁堵。
推進地鐵12號線、16號線和19號線建設
全面落實“金科新區”交通規劃,完成區域整體交通工程的改造提升。推進地鐵12號線、16號線和19號線建設。實施37條市政道路建設和征收工作,實現3條次支路建成通車。
完成2個立體停車樓建設
西城將開展30條道路大中修、5條道路疏堵、16公里慢行系統建設和20條排水管線改造工程,完成2個立體停車樓建設。
再推3處申請式退租新試點
去年,西城區推出了北京市首個申請式退租項目,菜市口西片區百余戶直管公房居民改變了幾十年來狹小逼仄的環境,住上寬敞新居。
今年,西城將完善直管公房申請式退租政策,加快推動磚塔胡同、鐵樹斜街、西板橋等新試點項目。
老樓加裝電梯15部
西城將提高小區自治組織的組建率和物業管理覆蓋率。完成不少于4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提升。
開展住宅老舊電梯風險評估預警工作。老樓加裝電梯15部。同時,還將做好菜園街、光源里重點棚改項目征收收尾工作,力爭年內具備全面開工條件。
五道廟等7處文物即將“上新”
2020年,西城區以中軸線申遺保護和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賢良祠、慶成宮等文物保護利用。劃定銀錠橋等6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控地帶。啟動譚鑫培故居征收工作,全力推動五道廟等7處文物修繕。
新建公共閱讀空間和實體書店
深化“書香西城”建設,推進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和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新建公共閱讀空間和實體書店不少于10處。
研究制定博物館規范及支持辦法,推動具備條件的公園、博物館、文化館等文化場所延長開放時間。
新增城市綠地0.7公頃
2020年,西城區將新增城市綠地0.7公頃,提升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同時,還將持續推進花園式單位和社區創建工作。
實施好空中花園、紫藤廊架、生態植物墻等立體綠化工程,新增屋頂綠化1萬平方米、垂直綠化1000延長米。推動西單文化廣場城市森林(瞻云苑)建設。
首個“監管沙箱”試點即將入駐金科新區
曾經,動批是西城區最知名的“標簽”,自從動批區域疏解完成后,這里有了新名稱“金科新區”。
2020年,西城區將加快國家級“金科新區”建設,啟用10萬平方米核心區升級改造樓宇空間,引入20家標志性金融科技機構落戶。
新啟動20棟低效樓宇騰退改造和業態升級。加快籌建金融科技實驗室,構建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
積極創建“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區
”2020年,西城將積極創建“國家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區”,每個街道至少建成1片健身活動場地。連通健身步道和城市綠道,高標準鋪設健走步道5公里。
加快月壇體育場滑冰館工程建設
將加快月壇體育場滑冰館工程建設,新建仿真冰場地5塊,繼續推廣普及冰雪運動,培養冰雪類社會體育指導員200人,實現30萬人次上冰雪。
拆除違法建設10萬平方米以上
今年西城區將深入推進“疏整促”專項行動,強化疏解與提升同步推進,拆除違法建設10萬平方米以上,確保新生違法建設零增長、“開墻打洞”和占道經營動態清零,積極創建無違建街道、無違建社區。
打造50條示范達標街巷
西城將認真落實新一輪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打造50條示范達標街巷,改善群眾身邊環境。抓好騰退空間統籌利用,優先用于教育、社區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新建和提升便民商業服務網點40個
繼續實施便利生活與服務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新建和提升便民商業服務網點40個、百姓生活服務中心五個,推動生活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不斷升級。
抓好重點片區整理提升
西城將持續深化街區更新工作,發揮好指揮部統籌協調作用。建立不同產權類型、不同建筑類型分類實施的更新模式和政策機制。完善城市更新導則,建立起風貌控制的技術規范和實施規則監督機制。圍繞中軸線、長安街沿線等重點區域,抓好重點片區整理提升。
完成13個片區電力架空線入地
完善責任規劃師全程參與、履職評估機制。依托已開展的街區更新片區,抓好大柵欄西街、地外大街、百萬莊小區等重點項目,完成13個片區電力架空線入地工程。
新建公共閱讀空間和實體書店
深化“書香西城”建設,推進圖書館、文化館總分館制和法人治理結構改革,新建公共閱讀空間和實體書店不少于10處。
研究制定博物館規范及支持辦法,推動具備條件的公園、博物館、文化館等文化場所延長開放時間。
新增城市綠地0.7公頃
2020年,西城區將新增城市綠地0.7公頃,提升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同時,還將持續推進花園式單位和社區創建工作。
實施好空中花園、紫藤廊架、生態植物墻等立體綠化工程,新增屋頂綠化1萬平方米、垂直綠化1000延長米。推動西單文化廣場城市森林(瞻云苑)建設。
朝陽區
CBD、望京等地將啟動綜合治理
2020年,朝陽區將聚焦CBD中心區、望京、三里屯、東壩、青年路等地區周邊,開展交通秩序綜合整治。
將改造基礎路網,保障行人、公交路權,提升執法力度,打造智能信號燈,開展車路協同試點,加裝智能城市家具。
改造道路進出口,打通擁堵節點
朝陽區交通部門將進一步規范交通標志系統,并結合京密路改造、朝陽園北區建設等工程,改造道路進出口,打通擁堵節點。
學校周邊交通整治
青年路周邊、三里屯區域、東壩地區的交通細化治理方案,目前仍在開展研究。此外,朝陽區還將推動兒研所、陳經綸帝景分校等22所試點醫院和學校周邊交通整治,優化交通組織,加快改善擁堵現象。
新增停車位4000余個
基礎路網方面,朝陽區在2020年計劃完成來廣營北路(一期)、順白路等10條主次支路的建設工作,加快啟動東葦路和北馬坊路(原北小河東路)兩條次干路規劃建設,完成不少于100公里的慢行系統整治。繼續挖掘整合停車資源,預計新增停車位4000余個。
新建10個公園,增綠近萬畝
根據不久前發布的朝陽分區規劃(2017年-2035年),朝陽的綠色空間結構將按照“兩環六楔、五河十園”來進行布局,即兩道公園環(朝陽段)、六條楔形生態空間、五條重點河流及十個超大型公園。
新建4個綠隔公園
2020年將新建4個綠隔公園,包括一道綠隔地區的廣渠路生態公園、京城梨園公園(二期),二道綠隔地區的金盞森林公園、溫榆河公園朝陽段(一期)。
繼續建設綠道11公里
與綠隔公園相比,6個城市公園則顯得體量小了不少,包括高碑店的北花園,北苑的潤澤森林公園,豆各莊的城市綜合公園和朝豐社區公園,平房的福臨園等。同時,2020年朝陽還將繼續建設綠道11公里。
加速提靚通往副中心廊道景觀
2020年,朝陽區將繼續加速提靚通往副中心廊道景觀,郭家場村南側、咸寧侯村2處共計22.5萬平方米的綠化節點建設工程即將開工建設。
今年再建設30個“社區之家”
2020年,朝陽區將盤活社會單位的內部資源,再建設30個“社區之家”示范點,以彌補部分社區服務空間的不足。
經過幾年建設,目前,朝陽區已經有131家社區之家落成,惠及42萬市民。
昌平區
新建42公里綠道等30項工程
根據“回天”三年行動計劃任務要求,今年“回天”地區計劃實施91個項目,其中續建61項,將新建太平莊中街、回龍觀人民法院、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二期、回天地區慢行系統二期、昌平區42公里綠道等30項工程。
天通苑北交通樞紐完善升級
天通苑北交通樞紐各項功能將會進一步完善升級,預計今年7月份,樞紐內進入地鐵的自動售檢票設備將安裝就位并投入使用。屆時,乘客可在樞紐內直接進站乘車、出站無需繞行。
林萃路也正逐漸向北延伸
眼下,林萃路也正逐漸向北延伸。經過多輪商榷優化方案后,去年底,林萃路工程的“最難”一段啟動施工,目前已進行下穿鐵路線的鋪墊施工,預計改造工程將在今年完工。
林萃路通達回龍觀地區后,有望分流京藏高速路上40%的車流和部分乘坐地鐵的客流。
投入使用5所普惠性幼兒園
今年“回天”地區將投入使用領秀慧谷教育配套等5所普惠性幼兒園,提供學位1980個,位于紫金新干線的人大附中昌平學校,包含中小學部也將于今年9月將建成投用,可提供學位1080個。
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施工
回龍觀體育文化公園南部場館設施也在緊張施工,2.9萬平方米的體育館內,冰球、籃球、羽毛球、游泳、乒乓球等項目一應俱全。公園東南角還將建設一處擁有400米跑道的標準田徑場,內含一座足球場,場地西側的看臺可容納約2600名觀眾。
文化館將建兩座劇場和圖書館,場館地下一、二層可提供730個車位,緩解周邊居民停車難問題。
(出處見水印)
霍營公園、賀新公園開工建設
位于東小口鎮的霍營公園、賀新公園也已開工建設。
目前,賀新公園正在施工鋪裝,預計今年6月底全部完工,霍營公園將于5月底建成,并將與東小口森林公園一期、東小口森林公園二期、太平郊野公園、東小口城市休閑公園連接在一起,滿足“回天地區”居民休閑游憩需求。
加大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力度
昌平深化“回天”地區社會治理,推動《回龍觀地區社會治理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各項工作落實,加強調度,定期查驗進展情況,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
配合有關部門發布《關于推進“回天地區”基層社會治理示范區創建行動的實施方案》,使36項具體任務落地實施,按期完成。推進回天地區社會組織創新發展示范區“1+3”系列文件繼續實施,加大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力度,實現鎮街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全覆蓋,首批認定10家社會企業,促進社會組織發揮在社會治理中的良好作用,全力打造回天地區社會組織創新發展示范區。
未來科學城面積擴大16倍
去年8月,《北京未來科學城規劃(2017年-2035年)》正式發布,規劃面積擴大16倍達到170.6平方公里,將以“兩區一心”為整體空間格局。
其中,未來科學城一期、北七家成果基地等組團為東區,將借助能源領域優勢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能源谷”;沙河高教園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等組團為西區,將依托醫藥健康領域的發展優勢打造“生命谷”。
“一心”是未來科學城生態綠心,連接東西兩區構建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發展格局。
年內實現400套人才公租房具備入住條件
今年,在整體規劃的基礎上,未來科學城將抓緊實施公共服務配套規劃。未來科學城東區一期將建成商業配套7.88萬平方米、辦公樓宇79.97萬平方米,開工建設智慧城市運行服務中心,未來科學城第二小學、未來科學城第二中學目前也正在緊張施工,預計將于9月建成交付使用,此外年內還將實現400套人才公租房具備入住條件。
沙河高教園區加快建設小學幼兒園
生命科學園方面,將采取授權園區開發企業模式,將生命園一期剩余三個地塊協議出讓給生命園公司,建設生命科學會展中心、交流中心和創新中心,進一步完善園區服務設施。
沙河高教園區將加快建設園區第二小學和第二幼兒園,與北京師范大學教育集團合作辦學,力爭今年9月開學投用,滿足高校教師子女入學需求。
加快推進拆違拆遷
圍繞生態綠心規劃,未來科學城還將加快推進拆違拆遷、環境整治和生態綠化,建設TBD城市休閑公園、沙河濕地公園、海鶄落濕地公園3個公園,打造以15平方公里水域、50公里河道水系、160公里生態綠道為支撐的溫榆河綠色景觀走廊,構建藍綠交織、水城交融的生態發展格局。
提高未來科學城能源產業集聚度
未來科學城還將進一步激發創新主體活力,聚焦發展能源互聯網、新能源、先進儲能、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4個細分產業,以及氫能、智能電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9項重點技術,進一步提高未來科學城能源產業集聚度、產業化和國際化水平。
平谷區
世界休閑大會今年10月舉行
2020北京·平谷世界休閑大會將于10月17日至23日在金海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大會舉辦期間,重點呈現學術論壇、博覽會和特色休閑活動等內容,將邀請來自50多個國家的專家、城市代表和企業家歡聚一堂,聚焦休閑領域前沿話題,對接休閑產業資源,舉辦一場國際性、專業化的休閑領域學術盛會。
“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率將超75%
到今年底,全區“菜籃子”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覆蓋率將超75%。
平谷區將強化對認證農產品的監管責任,生產的“三品一標”農產品進行網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京瓦中心掛牌,建設智能溫室
平谷區今年將加大示范區核心區基礎設施和公共實驗平臺建設力度,加速集聚農業科技創新資源,強化“農業中關村”品牌效應。
建立大桃大數據平臺,覆蓋全產業鏈條
平谷依托已建成的農業管理信息化平臺,將整合大桃品種、生產地塊、銷售渠道等全產業鏈條,研究建立大桃大數據平臺,科學指導大桃生產和銷售。
今年,平谷將與瓦大合作推進大桃全產業鏈研究,推行“平谷國桃”6大體系標準,在品種優化、基質育苗、生物防治、營銷體系等方面取得實質成果。
建立10個優新品種示范園
平谷將深化與鄭州果樹研究院合作,引進早晚熟新品種,建立10個優新品種示范園;同時深化與正創集團、僑福芳草地等主體合作,拓展高端銷售渠道。
恢復生豬養殖,建設現代智能溫室
平谷將加快畜牧產業選址布局,全面恢復生豬養殖,啟動首農種質基地、新希望5s超級豬場、大偉嘉SPF豬場等項目建設,推動種質研發和成果轉化應用。
今年年底,新希望5s超級豬場,將布局種豬6000頭,存欄6萬頭豬。
探索節水農業、高效農業發展路徑
在智慧農業方面,平谷以峪口鎮為核心示范,開展高效設施農業用地試點,推進“首農智慧溫室農場”項目,建設1-2棟國際化、高標準、集約型的智能化溫室,探索節水農業、高效農業發展路徑。
京津冀生態文明示范區今年驗收
平谷與天津薊縣,河北三河市、興隆縣山水相接。三地聯手保護山水林田湖資源,共同打造環繞京東的生態環境保護圈,歷時五年創建國內首個跨行政區域的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今年將迎來驗收。
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5月前掛牌
平谷與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共建的北京京瓦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計劃于5月前完成掛牌、入駐園區等相關工作,年底前完成京瓦中心現代林果業、畜牧業實驗室建設。
京瓦中心是平谷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與10家科研院所和20家科創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密云區
錯時開放政府單位停車場
密云城區內39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將錯時對外開放現有內部停車場,優先保障周邊居民車輛停放,夜間可為23個住宅區提供2832個共享泊位,滿足居民停車需求。
密云水庫進出口將應用人臉識別
作為北京重要飲用水源地,密云水庫已實行封閉式管理。
今年密云區將建立圍網巡查隊伍,庫區周邊300余攝像頭將全面聯網進行實時監控,精簡庫區出入口,各口將具備人臉識別、車牌號識別等功能,應用無人機、無人船等設備,構建人防、物防、技防三防體系,全方位保障首都飲用水源安全。
潮河、白河主河道巡查
密云區2150名網格員上崗巡查,覆蓋密云水庫一級保護區及上游潮河、白河主河道。密云水庫155米高程圍網是巡查重點,庫區周邊各鎮將圍網管護責任落實到人,由網格員每天徒步巡查。
密云水庫綜合執法大隊專門成立一支30人的圍網巡查隊,每周對圍網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損毀破壞情況及時報告、及時修復,檢查結果將與各鎮的水源保護工作考核直接掛鉤。
本文消息、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