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激進”和“保守”本身沒有什么天然的好壞正誤,就像“左派”和“右派”一樣。
從歷史上看,在當年圍剿共產主義這個歐洲上空游蕩的幽靈時,就連“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那么,這個法國激進派算是好人還是壞人?按照混搭型的學術語言,算是激進左派還是激進右派呢?恐怕得看站在什么階級立場上說話。
已故的沉穩而儒雅的人文學者陳炎先生,十六年前發表過一篇《“激進”與“保守”、“左派”與“右派”》的文章,今天看來,很多論點真是具有醍醐灌頂的價值,特別是對那些喜歡閱讀人文社科類學術文章的一部分知識青年,應該好好讀讀。
有些孩子,特別容易看誰單位腕兒大、自身名頭響、文章發得多,在媒體面前曝光率高、書上了什么網店排行榜,就特別容易個人崇拜起來,覺得還是人家高等“海歸”、研究員們技高一籌,一眼就看穿了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無窮匱也的“激進左派”的小心思,簡直比馬列毛都英明,是五百年才能出一個的神人好漢。到頭來是上了高級騙子的當,那就太可惜了。
反思激進,批判激進,將激進和左派完完全全地污名化,造作成為一個子虛烏有的靶子,然后射自己想射出的毒箭,實際上是美好的80年代的“遺產”。
王元化反思過、李澤厚反思著,反思的集大成之作,就是“告別革命”論,反思的遺產之一,就是一本叫做《烏合之眾》的小冊子在一幫自以為高人一等、超乎眾生之上的精英群體中大賣、大熱,似乎集體、群眾、大多數,都是一般愚蠢激進、盲目激進、幼稚激進的激進左派,而自己則是先知先覺、自知自覺、始終清醒的理性人(他們倒是不愿意公允地給自己一個保守右派的帽子)。
時間的哈哈鏡里,誰沒有戴口罩、穿秋褲,難道還不明顯嗎?
激進作為一種價值判斷,除非按照量變和質變的辨識來區分,否則,一定會淪為毫無意義的拌嘴。
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政治運動在清朝末年風起云涌之時,有過一場大論戰,核心所在,就是要不要變法維新,要不要改變封建專制制度,“激進”的康有為們的主張無需再引,看看不激進、非激進、反激進的一方怎么說:
論戰的最終結果不是舌尖上的誰與爭鋒,而是六君子的一腔熱血。激進的嘴巴,在保守的刀俎面前,一文不值。激進和保守的分野由此可見。
再往西方歷史上追溯一下,
需要強調的是,激進和左派,保守和右派,其實不能構成一一對應關系。真像陳炎先生所說的,在特定的情況下,左派中也有保守主義,右派中也有激進主義。
左派和右派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國防等問題上的主張各有不同,陳炎先生的文章中對此列舉得較為詳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看比照。
在B站上有個視頻,是齊澤克和另外一位學者的劇場辯論。說的什么不重要,僅僅從齊澤克那一身便裝,而對方西裝筆挺、領帶華美、皮鞋锃亮、頭皮油光的穿衣打扮上看,就很容易明白,誰激進誰保守、誰左誰右。
不妨再向馬克思尋求一點“靈丹妙藥”。
倒騰到西方世界的老祖宗那里去,在馬克思看來,古希臘哲學家伊壁鳩魯是“古代真正激進的啟蒙者”,具體表現是“他公開地攻擊古代的宗教,如果說羅馬人有過無神論,那末這種無神論就是由伊壁鳩魯奠定的”。對于這位真正激進的啟蒙者,馬克思還進一步補充說,
“因此盧克萊修歌頌伊壁鳩魯是最先打倒眾神和腳踹宗教的英雄;因此從普盧塔克直到路德,所有的圣師都把伊壁鳩魯稱為頭號無神哲學家,稱為豬”。
看來,謾罵激進派,是古代西方教會里的“圣師”和今天象牙塔里的“教授”共同的雅趣。只是,回頭再看伊壁鳩魯,難道那種激進不正是進步的代名詞,而反對和謾罵他們的那些平庸之輩或不肖子孫,反而成為一出生就老了、吃的再好也只剩軀殼的“活死人”?
稍有記憶的朋友們一定不會忘記,在我們黨的歷史上,陳獨秀說毛主席“左”了,王明罵毛主席“右”了,特別是長征之前一段時間,毛主席動輒被扣上右傾保守甚至“極嚴重的右傾機會主義”的帽子,官帽子被扒拉來扒拉去,回鄉養病去也。
甚至在新中國成立之后,還有人當時當面或背后有意無意地指責老人家在搞建設、定指標等方面太保守、不激進、犯右傾錯誤。以至于老人家1958年三四月份成都會議、武漢會議多次反復強調要給群眾留有余地、給下級留有余地;要看結果,吹牛不算。不要浮而不深,粗而不細,華而不實(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觀領袖 品黨史》一書中,對毛主席在大躍進初期講留有余地,是有一些新鮮資料披露的)。
而當時的一些地方油鹽不進、置若罔聞,以至于老人家在1959年要通過連發6篇黨內通信來糾“左”,甚至明確提出“愛講假話的人,一害人民,二害自己,總是吃虧”,“干勁一定要有,假話一定不可講”等諄諄告誡的第五封信,直接寫給了省、地、縣、社、隊、小隊等六級干部,像有學者說的,真是“一直捅到最基層”。
至于到了珍寶島事件之后,更是有原來與我友好的國家輿論說我們右傾,據傳,毛主席當時就說,我就是右傾機會主義,你能把我怎么樣?(采用《北京日報》有關文章中說法)
維護全體人民核心利益、社會主義國家主權安全、勞動人民大團結的“世界和平”,毛主席可是“保守”的喲!
已經作古數載的陳炎先生,本來是個美學家或者文藝評論家,可這篇文章中有些真知灼見,顯然具有思想史的價值。比如,陳先生公正地指出,
“并不能因此而簡單地認為,左翼陣營都是一些犯上作亂的烏合之眾,右翼陣營才是一些有責任感的社會精英。更不能無視歷史上那些代表統治階級的極右勢力,對社會進步造成的危害”。
陳先生公允地提出,
“那種認為激進主義者酷愛暴力革命、保守主義者喜愛安定團結的說法是沒根據的”;
陳先生公平地指出,
“‘革命’往往是被‘保守’逼出來的”。
諸如此類的結論和觀點,在今天看來,恐怕無可挑剔。
通過閱讀陳先生的遺文,我們深刻感到今天的資本主義世界,整體上已經選擇了“右轉”的社會發展模式,正在致力于建設一個貧富懸殊而又充滿“活力”的的右傾社會。于此情境之下,左、右關系實際上是失衡的(很顯然今天的言論場上,所謂的“激進左派”根本是個“無”),而且沒有一個正常的制度上的左、右平衡的約束機制。所以,各種風險社會理論、不確定性解釋模式乃至于逃避現實的玄幻風,才能夠大行其道。
毛主席在讀《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的談話中說,
“兩重性,任何事物都有,而且永遠都有。……保守和進步、穩定和變革,都是對立統一,這也是兩重性。……如果只有保守和穩定,沒有進步和變革一方面,植物和動物就沒有進化,就永遠停頓下來,不能發展了!”
如果完全徹底干凈地解構和拒絕了階級話語,只有保守的右的一種色彩遮天蔽日,如果總是靠著有權有勢的學術權威拿“激進左派”一類自造的棍子向群氓和虛空擊打,這個世界會好嗎?這個世界會美嗎?
陳先生千古!
(來源:“察網智庫”微信公號【授權編發】)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