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3月20日,因新冠肺炎疫情,美國已關閉美墨邊境,同時宣布紐約州為疫情“重大災區”。
與此同時,多國政要紛紛被曝出感染新冠肺炎。
加拿大總理夫人確診;
伊朗副總統確診;
意大利大區主席確診;
澳大利亞內政部長確診;
......
而病毒蔓延的歐洲,也成為了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震中”。
從日韓確診人數暴增、到伊朗無助求援,再到意大利無奈封國......
如今,病毒更是肆虐了全球各個角落。
當地居民惶恐不安,瘋狂囤貨,連夜逃亡的狀況也時有發生。
不得不說,整個世界,都因為病毒籠罩著一種恐慌的氛圍。
可就在這樣令人揪心的時候,一個武漢封城的視頻傳到了國外。
同樣是面對病毒,中國人截然不同的畫風,直接讓外國的小伙伴拋出了一系列靈魂質問——
這個時候還能笑得出來?
他們不害怕嗎??
這都是什么人???
1
還記得一個月前,咱們的各種硬核抗疫方式嗎?
一個名叫艾杰西的脫口秀演員,在目睹了這一切后,把視頻搬到了外國人面前。
(來源:微博@艾杰西)
這不搬不要緊,一搬,外國人開始迷惑了……陣仗確實很強勢,但莫名有些搞笑是怎么回事?
而中國人苦中作樂的態度,更是讓他們百臉懵逼。
人無聊了,能有多可怕?
“別的也不會,給大家表演個‘qu’吧”
“閑著也是閑著,吃會兒車吧......”
……
艾杰西的脫口秀一經播出,就火遍了國外社交媒體。
看過的人,都秒變成“黑人問號臉”。
病毒都蔓延全國了,被封鎖在家里,不想著抓緊跑,還只知道樂呵……這是什么神仙幽默心態啊?
記得1月23日,武漢封城,而其他地區的人在聽了鐘南山院士的忠告后,也選擇了乖乖呆在家里,自行隔離。
消息一出,國外媒體爭相報道。
有的媒體說這是“反應過度”了,有的媒體猜測“這將給中國人的生活帶來巨大損失”......
總之,面對這樣的出行限制,他們都為中國人未來的“精神狀態”擔憂——
天天憋著,大概能無聊瘋吧?
可他們,真的太小瞧中國人了。中國人的“隱藏技能”,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們做不到的。
不能聚會,也不能拜年,中國的“各大門派”在家里也能各顯神通。
最先顯露的,是武當派。
“你敢給我一個乒乓球,我就敢給你一個競技舞臺。”
“乒壇皇后”鄧亞萍先給大家打了個樣,沒有球拍不要緊,鍋碗瓢盆耍起來;
看到這一幕的網民,也紛紛效仿——勺子、鐵鍋、盤子、葫蘆、凳子......全用上了。
乒乓球嘛,用啥玩不都一樣……
等等,這枕頭怎么回事?
聽鐘老說,運動對抗疫有效,其他的“運動健兒”們也閑不住了。
“我泳衣呢!?”
有些網友直接穿上泳衣,就開始燃燒起了卡路里;
“我拖把呢!?”
家庭冰壺大賽一開賽,現場競爭十分激烈;
“我魚竿呢!?”
還有的網友,在自家魚缸釣起了魚......
瞧瞧這陣仗,再這么練下去,都能參加2020年的奧運會了。
除了武當派,還有一個門派格外顯眼,那就是戲精派。
中國人能秀到什么程度?
斗獅舞一出馬,鑼鼓喧天,在家都能鬧起元宵;
鬧完自家人,還能隔著窗戶鬧鄰居——
“嘿,對面的朋友,嗨起來。”
“歌唱家”也藏不住了。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塑料袋一披身,那開起演唱會,不跟玩似的?
可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該怎么辦呢?
真正飆演技的時刻來了。
碗也刷了,地板也拖了,讓我想想還有什么能讓自己忙起來......
哎?你看,這家里的杯子……是不是很長時間沒被打翻過了?
家就這么大,溜達來溜達去也溜不出個花樣。
對了!我這腿……好像很長時間沒疼過了……
這影帝影后級別的演技,真是生動地向我們解釋了什么是“無中生有”。
“再接再厲,奧斯卡小金人等著你哦。”
當然,我們可是擁有五千年文學歷史的國家。
在這樣的時刻,文學派怎么能落下呢?
各種防疫標語,通通掛起來,跟我一起念——
“口罩還是呼吸機,您老看著二選一。”
“出門記得戴口罩,否則麻將都點炮。”
“不戴口罩到處走,勝似糞池自由泳。”
“不戴口罩你試試,試試就逝世。”
你別說,這押韻的硬核標語,讀著還真有點上頭。
看看中國人的這些逆天操作,誰能聯想到水泥墻外,滿是肆虐蔓延的病毒?
意大利封國,全民逃竄,武漢封城,全民“閉關”。
不得不說,嚴峻的抗疫形勢,和中國人如此淡定幽默的狀態相比,反差感真的太詭異了……
難怪國外的小伙伴,看到了會大吃一驚。
2
這還不是全部。
如果說“中國肥宅們”的樂觀,曾讓外國人感到驚嘆。
那么,那些抗疫一線的魔幻操作,是真正刷新了他們的認知。
記得2月初,為解決床位短缺問題,武漢方艙醫院開始投入使用。
這個創新性舉措,曾數次引起外媒的圍觀——
“這密閉的空間,是要憋死人嗎?”
“這和集中營有什么兩樣?”
可在看完方艙醫院的“大型蹦迪現場”后,他們又懵逼了——這是救人現場嗎?
新疆姑娘一抖肩,直接帶嗨全場。這曼妙的舞姿,誰能忍住不跟著一起搖擺?
東北秧歌一出馬,歡樂氣氛直線升級。
“大爺,您得晃腦袋,不然沒有靈魂!”
直到最后,全民跳起了廣場舞,場面一度失控。
誰也無法讓我停止舞動的步伐,不服你就來battle......
不得不說,待在這樣危險的醫院里,還能笑得如此開心,中國人的樂觀精神真的太強大了。
當然,有喜動的人,就有喜靜的人。
而方艙醫院中“他亂任他亂,我自波瀾不驚”的淡定書生們,更是讓外國人直接由懵逼轉變成了佩服。
別人都在玩手機,這位高三學子卻一刻也沒放下學習;
直面生死,準備考研的大學生也沒有因為疫情落下功課;
即便沒有學業壓力,也有人能在一片嘈雜中,拿起一本書,一看就是一天。
39歲的“清流哥”就是其中的一個。
他手里拿的是一本涵蓋了很多知識的讀物。
可他看的,不只是知識,更是一種活法——在疾病和浮躁面前,依然能淡然的與自己相處。
這樣不懼生死的勇氣,才是真的超乎了常人所想。
連書的作者(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看到了也深受觸動,迅速轉推了信息。
不管是樂觀精神,還是淡定心態,在這段期間,中國人的操作總是讓外國人始料未及。
小到普通人,大到國家權威人士。
面對疫情,韓國專家曾直接表示:“最壞的情況可能導致全國40%的人感染。”
而英國衛生部長也直接表示:“英國可以接受新冠肺炎死亡50萬人。”
雖說是為了引起民眾的重視,可這樣的表述讓人聽了就足以膽戰心驚了。
可你再看看中國專家是怎么說的呢?
面對疫情,眼含淚花的鐘老爺子說:“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個很英雄的城市。”
在這樣的鼓勵下,想沒有戰勝病毒的信心,都很困難。
當然,除了這些,中國人的“傻”,也同樣讓外國人刮目相看。
意大利封國,所有人都想法設法的往國外跑。可武漢封城呢?所有人都想方設法地往武漢跑。
先是政府支援;
聽說兄弟病了,各大省市拉著救援物資就往武漢奔;
山東捐了2800多噸蔬菜;
黑龍江捐了3000噸大米;
福建捐了1.8萬斤海鮮產品;
......
自家有的東西全搬到了武漢,家底兒都要掏空了......
再是醫護人員;
武漢一封城,各地醫護人員匆忙報名,踏上了逆行開往武漢的列車;
而中國四大老牌醫院——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的醫生們,也緊急穿上了白大褂,于武漢會師。
而其他的普通人,也同樣如此。
有人怕武漢的娃娃餓著,摘了10噸白菜,自駕了13個小時,奔往武漢;
有人怕武漢的孩子沒口罩戴,拉著幾箱口罩,就開著車連夜往武漢跑……
那個時候,病毒從武漢蔓延到了全國,而支援卻從全國集中到了武漢。
中國人真的天生不怕死嗎?
這些逆行的人啊,他們也知道自己趕赴的,就是全國最危險的地方。
可他們朝黑暗奔去,頭都不帶回一下的。
這樣的勇敢和團結,誰看了會不驚嘆呢?
連世衛組織總干事都感慨:“我一生從未見過這樣的動員。”
3
前兩天看到了這樣一條消息。
韓國16名護士因為工作壓力大,沒法照看孩子,紛紛辭職,韓國疫情爆發后,她們也未改變辭職的想法。
而英國大部分的退休醫療人員,因為怕身心受到傷害,拒絕回來備戰冠狀病毒。
是他們沒有醫德嗎?
不是。
誰不是別人的父親、母親?
誰不是奮斗了一輩子,才能換來一個平和安詳的晚年時光?
擔心、害怕、珍惜生命……他們面對生死的態度,和普通人一樣,再正常不過了。
而我們的醫護人員也是如此。
他們不是神,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可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醫護人員,沒有一個人愿意做“逃兵”。
一位載過很多醫護人員的滴滴司機講述了他的所見所聞——
一名醫生已經睡了,聽到同事倒下了的消息,穿上衣服就往醫院跑;
有的醫生被抽調到了武漢,面對媽媽的擔心,她頭也不回地走了,一上車,就止不住的大哭......
既然焦慮,為什么不辭職?
既然害怕,為什么不放棄?
四川醫療隊隊長雷波說:
“一輩子,國家真的有幾次會這樣需要你。國家需要你的時候,你不站出來,那你就是懦夫。”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家國情懷”吧。
英國劍橋大學博士馬丁·雅克曾說:“中國人信仰的并不是外力,而是那種團結之力。”
這句話,已經在這場疫情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武漢封城之初,各省市選派醫療隊支援。
有一位醫生落單了,想都沒想,就自駕去了武漢,面對年幼兒子的不理解,他說:“你想讓爸爸做個懦夫還是迎難之上?”
難道他不知道前方有多危險嗎?
他知道,可他就想在這個時刻,用自己的行動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教育——“國家有難,你就得上。”
疫情爆發,全國口罩短缺,五菱汽車跨行造起了口罩。
之后,各大企業也紛紛加入了口罩生產線中......
這樣做,是會虧損的啊!
他們都明白,可作為中國人,他們也有著同樣的信仰——“先有國家安寧,再談企業發展。”
疫情狀況仍需觀察,中小學紛紛延遲上學,開始了網課學習。
國外學生接到這樣的通知,上街慶祝,而中國的娃娃,即使不適應新的上課方式,也乖乖地待在了家里,沒給國家添一點亂。
這就是懂事的孩子們,此刻為國家做的最大貢獻了。
最近,中國格斗女將張偉麗在奪得世界冠軍后說的一段話,刷爆了朋友圈。
當主持人讓她發表獲獎感言時,她頂著一張臃腫的臉,對著屏幕一字一句地說:“我的祖國正在抗擊疫情,希望我的國家趕緊度過疫情......”
她曾多少次被打到鼻青臉腫,經歷過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苦,才贏得了這場比賽的冠軍。
主持人說,這樣的場面是這個舞臺從未有過的巔峰對決。
而這樣的場面,又何嘗不是張偉麗人生中最耀眼的時刻?可她只字未提自己的辛苦,反而給國家打起了廣告。
這就是中國人啊!只要能抓住一個窗口,就想著為自己的國家發聲。
“先有國,再有家”,就是中國人刻在了骨子里,也是特有的一種情懷。
至少像這樣的獲獎感言,恩典君從未在別的國家見過。
截止到目前,國外確診人數已達17萬多例。
面對世界疫情大爆發,很多人都疑惑:中國裸考的滿分答卷都擺在眼前了,為什么不抄?
不是不抄,是抄不了。
韓國最初爆發疫情時,民眾為什么不想戴口罩?因為他們怕路人的異樣眼光。
意大利人面對封城,為什么不乖乖呆在家里,而是選擇逃離?因為他們覺得被限制了自由。
不是每一個國家的人,都能把“國家”兩個字置于個人利益之前。
而中國14億人共同努力的團結信仰,也不是別的國家能學來的。
艾杰西在做完那場脫口秀時說:“那些宅在家里的人,并非無所事事,他們是在戰斗。”
是啊,中國人總是被他們勇敢的人保護的很好。而那些被保護的中國人,也總是懂事乖巧,不想給勇敢的人添一點麻煩。
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國的疫情才能控制的如此迅速。
張文宏教授曾預測過中國疫情發展的結局,其中,最好的是“2-4個月把疫情控制下來”。
如今,中國疫情好轉,而我們關注的重點也從杜絕“國內疫情蔓延”轉到了防止“國外疫情輸入”。
這個轉變的迅速,是全世界的人都沒有預料到的。
而這個奇跡,不就是14億中國人手搭手建立起來的嗎?
所謂“位卑未敢忘憂國”,不是待在課本里的冷血文字,而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精神和溫暖。
祖國不完美,但恩典君真的從未在哪一刻,如此想說這句話——
“何其有幸,生于華夏家。”
點個“在看”,希望疫情盡散,山河無恙。
作者:才華水木君。來源:水木君說(ID:shuimujunshuo)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