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段羨菊:“我們被變了味的指標考核逼成了騙子”,那些為基層發聲呼吁的半月談稿件
點擊:6698  作者:段羨菊    來源: 半月談  發布時間:2020-05-10 10:52:34

 

2007年,湘南某鄉為應付考核在鄉政府院里湊數建設的沼氣池。

 

從長沙前往貴陽的高鐵上,接到了半月談編輯友人的電話。你是半月談的鐵桿作者,能否為半月談創刊40周年寫幾句?我不假思索:好啊,必須!” 

 

這份與改革開放40年幾乎同步的刊物,雖然開本不大,但價值厚重。它應當是40年來中國最貼近基層、在反映基層實情方面產生最大影響力的公開刊物。它不僅值得我尊重、欽佩,更讓我深情、依戀。

 

如果說青春無悔,這青春離不開半月談平臺的托舉。我在這里學習優秀同事的作品,在這里感受編輯老師的風骨,在這里心憂天下,在這里刊發一篇篇為基層呼吁、火力四射的稿件。

 

 

段羨菊(左二,新華社貴州分社記者)和同事在貴州山區采訪

 

那篇直指變味考核將鄉鎮干部逼成騙子的報道

 

就像高考是全國千萬學子的指揮棒一樣,政績考核對基層工作導向影響非同小可。2007年前后,對政府績效考核開展多次調研的我,深感有的地方政績考核之不切實際、乃至弄虛作假,已到登峰造極地步,基層干部直接受害,間接殃及農民。

 

2007年,我就如何改革對基層考核走訪湘南某縣時,一位鄉長實事求是地長篇訴說,讓我心情沉重;隨后,當我走到鄉政府的院子里,看到為完成沼氣建設的考核,居然在院子里開挖充數的現場,更覺匪夷所思。回到長沙,在完成綜合性調研報道后,我覺得一定要把這個鄉的情況披露出來。

 

我聯系了半月談年輕編輯賀大為,由于內容比較尖銳,我想刊發可能會有困難。沒想到他以最快的速度,將編輯部的意見回復我:只要情況準確,半月談重點刊發。在他精心編輯后,《我們被變了味的指標考核逼成了騙子》在2007年第8期《半月談內部版》推出。

 

 

(農民人均純收入)幾年前,我們鄉曾有一次報得比較實際,當時全鄉21個村中有8個排在全市倒數10位,鄉領導被縣領導批得狗血淋頭,第二年就只有壯著膽子虛報了。農民人均純收入數字虛高還有一個嚴重后果,就是導致自籌建設資金的壓力超過了農民的實際承受能力。

 

建沼氣池本是好事,能夠提供生態燃料,節約能源成本,但有一個前提:農民必須養豬。我們鄉很多農民不養豬,沒有沼氣原料,可是縣委、縣政府去年還是給我們鄉下達了建41個池的任務。

 

在統計部門匯總排列各種考核數據時,我們憑關系找熟人,刺探某項工作排到縣里第幾位。如果打聽到其他鄉鎮把分加上去了,名次超過我們,我們就得趕緊再找人公關。我所在的是一個農業鄉,怎么可能跟那些有煤礦的鄉鎮比經濟總量、比工業產值?但考核政策卻是一刀切

 

半月談這篇報道刊發后,引起一定社會關注,在基層干部當中激發強烈共鳴,也得到了中央領導批示。在此后的工作中,我在腦海里經常重溫這篇報道,深感形式主義如果發作,受害最直接的是基層;深感采訪對象的信任彌足珍貴,記者下筆應秉筆直書;深感半月談編輯部有膽有識,是記者的強大后盾。

 

那些為三農大聲疾呼、影響過決策的報道

 

2000年到2010年,我在半月談上發表了一系列為基層發聲的報道,出于對鄉土的使命感,那時年輕的我對三農報道幾乎是走火入魔。記得有一年中秋節,萬家團圓,別人都如歸巢之鳥,可覺得洞庭湖稻田拋荒嚴重、為之坐立不安的我,拔腿前往益陽市的沅江、南縣。

 

土地對中國農民而言既是最基本的生產資料,也是農民最可靠的生活依托。記者從湖南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今年前三個季度,農民來訪起數和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7%46%。湖南農民赴京到國土資源部上訪,共3587人次,居全國前列。農民來訪吶喊的焦點主要是征地引起的賠償、安置等問題,給他們的生存帶來挑戰。

 

2002年,《半月談》內部版第一期封面文章刊發《叩問九億農民的命根子――從湖南征地矛盾透視征地改革(上、下)》。彼時,國內的工業化、城市化由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迅猛發展,征地拆遷成為困擾中國社會相當長時間的痛點。但在2002年,這個問題還沒有在全社會引起足夠的重視。由于經常在基層跑,我比較敏銳地發現這個問題,像燕子壘窩,開始積累一手素材。

 

 

記得有一天晚上,接到內部版編輯周清印電話:你對征地矛盾情況有一些了解嗎?我像竹筒倒豆子,猛聊了一個多小時,電話筒都燙手。編輯部本準備組織幾個分社記者來研究,但了解情況者不多,發現我情況熟悉,拍板令我單干

 

區分征地為、錢不如給社會保障、不是權屬不清而是產權不明——報道沒有止于反映問題,而是提出了治本三思路。這篇前瞻深度反映征地問題的調研報道刊發不久,國土資源部一位副部長抵達湖南,對如何解決征地矛盾深入一線調研,他點名邀請我到湖南賓館會見,聽取對征地改革的意見。

 

 

2003年,新華社記者劉健和我參加我國糧食安全問題調查小分隊調研時,沿途在湖南、河南多地發現一片片田土里栽種了造紙用的速生林,成為威脅糧食生產、破壞耕地、基層政府認識混亂的重大新問題。我們采寫的副產品”——"良田種樹風"刮來隱憂》,在《半月談》發表后,得到中央領導批示,認為反映了一個重大問題",并派出調查組在全國調查,隨后國務院出臺了糾風保護基本農田的系列政策措施。"良田種樹風",成為學者和官員探討糧食問題的一個特寫名詞。

 

我還參與寫作《鄉鎮財政尷尬事》《財政支農兩千億 農民收益毛毛雨》等一系列傳遞基層心聲、反映基層問題的一些調研報道,在《半月談》刊發。

 

那一個個帶飛我的編輯老師們

 

想起半月談,內心便柔軟。編輯部里,有多少讓我想起來會心一笑的老師啊。

 

長期主持半月談報道的原副總編張正憲老師,筆名蘇北的評論,名滿天下。啤酒高手的他,常自我調侃,只要眼前有三個人,他就想發表演說。然而,每當乳臭未干的我們利用到京出差機會跑到他辦公室聊天,他立即掏出小筆記本,盯著我們,邊聽,邊記。

 

已退休的高萍老師,視半月談為家為命,對待分社的我們就像溫暖呵護的大姐。還有多位一直堅守在雜志社的編輯老師們,都先后給予我很多報道上的指點、支持。

 

 

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媒體造成強大的沖擊。作為發行量巨大的中華第一刊半月談,生存和發展不容置疑也受到嚴峻的挑戰。然而,半月談雜志社顯示了它驚人的變革能力。半月談找準了推進基層治理的獨特定位,刊發了大量反映基層動向的獨家報道,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揮了獨特作用。半月談打造了一支優秀的年輕編輯隊伍,培養了一大批分社鐵桿記者,構建了一批擁有眾多粉絲的新媒體平臺,擁有一個成功轉型的美好前景。

 

在信息奔涌、節奏空前加快的今天,我感動于半月談編輯部的耐心、信任。這兩年,我先后嘗試提出一些跨度大、宏觀性強的前瞻性的選題,比如中國就近城鎮化是否到了拐點”“沿海勞動密集性產業是否在向中西部大規模轉移等命題。半月談領導總是鼓勵我大膽寫”“放手寫,逼著我把自己的潛能激發出來。

 

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的調研報道,本應去年1季度交稿。我和同事席敏跑了一些地方,因為覺得對調研積累不夠,思考還欠缺價值,一直在拖。編輯部老師們并不催稿,只是每一個季度來一次電話。謝天謝地,12月最后一期,我們終于交稿了。從大勢已至”“轉移之困未來三問,《半月談內部版》整整給了我們20個版面。

 

 

雖然有的反映基層實情、花了心思的稿件,不是半月談首發,但我經常聯系半月談新媒體中心請求轉載,因為半月談微信公眾號在基層有重要影響力。新媒體編輯們制作的吸睛標題,每每讓我擊節贊賞。鄉鎮干部盼什么?聽聽他們的心里話……在半月談微信發布后,獲得上千條留言,編輯部整理留言推出了追蹤報道。

 

 

從江南丘陵到云貴高原,山勢不斷攀升,我乘坐的高鐵,接連穿越黑乎乎隧道,明亮的光線和美麗的山野不斷再現眼前。

 

思緒綿延,半月談雜志,不就像高鐵一樣,把我和一大批像我一樣曾青澀的新聞記者,帶向遼闊的前方,帶向火熱的基層嗎?

 

作者:段羨菊 來源: 半月談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