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何偉文:外資撤離中國?特朗普“去中國”的結果將直接推進“去美國”!
點擊:  作者:何偉文    來源:“中國日報網”  發布時間:2020-06-08 09:04:48

 

1.webp (35).jpg

作者何偉文系前駐舊金山、紐約總領館經濟商務參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本文刊于6月3日中國日報網。原標題為《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中國——產業鏈去中國、脫鉤中國都將失敗》。


新冠疫情爆發嚴重阻滯了產業鏈的跨國運行,美日政府先后出臺鼓勵企業回遷的政策。促使一些對全球產業鏈離開中國的預期升溫。特朗普政府在防疫上瘋狂甩鍋中國、索賠中國,肆意糾集一些國家對中國圍剿,使中國國際環境急劇惡化。繼5月14日特朗普直接揚言與中國“斷絕關系”后,美國政府朝著這個方向的動作不斷,5月19日美國商務部宣布禁止含有美國技術10%以上的芯片對中國出口。5月20日,白宮發布《美國對中國戰略方針》,美參議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將33家中國超算、大數據等領域企業列入“實體清單”。5月14日,英國保守智庫亨利杰克遜學會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題為《擺脫中國產業鏈》(Breaking the China Chain),即五眼聯盟如何與中國脫鉤。不斷引起并加劇了人們對“去中國化”和中美“脫鉤”的擔憂。

這場空前疫情的爆發和蔓延,對原有全球供應鏈不可避免帶來重大沖擊。這本屬自然災害和經濟領域的變化,帶有暫時性質。不同的是,這場沖擊被美國和西方一些政治力量空前政治化和地緣戰略化了。因此反過來對經濟領域帶來巨大破壞和扭曲,對中國帶來重大擠壓。這里包含兩個層次。第一個是經濟層次,會否帶來一些企業和產業離開中國,乃至帶來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被局部排除;第二個是政治層次,會否因政治力量強行改變產業鏈,并因此帶來美國及其盟友排斥中國的新格局。

在經濟層面,這種擔心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新情況。第一,疫情發生后美國、日本及歐洲一些國家提出要回遷部分產業環節,保障本國安全;第二,疫情帶來世界經濟全面衰退和跨國供應中斷,許多國家為了保障本國就業和應對未來可能再次的全球產業鏈中斷,力圖在本國或本區域建立相對完整的產業體系。但截至目前,外資在華企業并沒有出現大規模或系統性撤離動向。

“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中國”

商務部日前公布,我國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在一季度同比下降10.8%后,4月份出現明顯反彈。當月不包括金融領域的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703.6億元(折合101.4億美元),同比增長11.8%(折合美元增長8.6%)。從而使前四個月實際利用外資金額達到2865.5億元(折合413.4億美元),同比下降6.1%。說明外資沒有撤離中國。

據中國美國商會新近對其會員調查,70%以上企業表示沒有撤離中國的計劃。相反,大約40%的會員有擴大投資打算。4月22日,投資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乙烯項目在惠州開工。5月19日,霍尼韋爾公司新興市場總部暨武漢創新中心成立。

《華爾街日報》5月20日刊文,題為“新冠疫情和貿易緊張都無法阻止美企進軍中國各市場”。文章報道,博派斯(Popeyes)雞肉三明治在華首家門店上周五(16日)在商會開業,排隊長達數百人。該公司計劃在中國開設1500家門店。沃爾瑪上月宣布,該公司2019年宣布的在華發展計劃保持不變,即未來五年在華開設大約500家新門店,將其在中國各的版圖擴大一倍。與此同時,特斯拉正在迅速擴大在上海的工廠。

日本貿易振興會上海事務所所長小栗道明5月16日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根據該會對華東的日企調查,90%以上的企業沒有改變在華發展的計劃。他解釋到,日本政府撥款約22億美元支持企業回遷,主要是指與國民相關的一些行業如口罩、醫護用品、汽車等生產回到國內。但在華企業認為市場在哪里,生產線和供應鏈就在哪里。日產日本工廠鑒于武漢封城期間無法得到零部件供應,決定把這部分零部件生產放到國內。但與此同時,豐田則宣布與一汽合作,在天津投資建設電動車整車廠。小栗表示,在華日企的主要考慮不是遷出,而是擴大投資。疫情期間,資生堂在上海奉賢設立了研發機構。養樂多將擴建在無錫的工廠。

中國歐盟商會和中國德國商會2月27日公布的聯合調查顯示,在超過500家在華企業中,54%的受訪企業無計劃下調2020年度營業目標。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在當日線上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此次疫情將會挑戰歐盟企業未來經營模式,企業可能在亞洲范圍內尋求多元化投資來分散風險。但我們不會考慮離開中國市場。他說,“世界上找不到第二個中國”。

德國永恒力集團中國區總經理白大平表示,中國是全球叉車及內部物流系統需求量最大的單一市場國家。除了成本、質量等因素以外,中國在持續、穩定、規模化的供貨能力,以及全球化服務網絡和水平等眾多方面都有著顯著優勢。因此,永恒力集團全球供應鏈加速在中國布局的方向和計劃沒有改變。

美國在華企業能夠回遷嗎?

去年8月,特朗普曾命令美國在華企業遷回美國。結果幾天后,美國第二大零售商好客多在華首店便于上海開業,人山人海。很快,這個“命令”被遺棄了。

 

庫德洛曾稱將幫助美企把全部回遷成本“費用化”,以降低成本。但這能起什么作用呢?決定企業在何處經營的因素是市場和利潤。

據美中貿委會調查,在華美企94%的銷售是面向中國市場。又據中國商務部統計,美國在華企業2018年在華銷售收入超過7000億美元,利潤約500億美元。如果美國企業撤出中國,這些將基本失去。

 

遷回美國可以獲得更高銷售和利潤嗎?

2008-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10年中,美國經濟主要靠金融和科技推動。制造業雖然時有增長,但始終沒有恢復到2007年水平。疫情發生后,工業生產斷崖式下降。4月份制造業生產指數為85.5(2012年為100.0),同比下降18.0%。其中汽車及零部件生產指數同比下降79.3%。商用設備下降19.9%。

通用汽車公司在中國成立了10家合資企業。2019年在華銷量309萬輛,占其全球銷量774萬輛40.0%,超過其美國本土銷量。通用的口號是:在哪里銷售,就在哪里生產。由于其歐洲子公司歐寶已經授權給法國PSG公司,通用在全球只有兩個大市場:中國與美國。8月25日,特朗普在推特中強硬要求通用關閉在中國的工廠,回遷美國。但撤出中國,意味著年銷量減少309萬輛,只剩385萬輛,退居世界汽車廠家第8位,退出世界車企第一方陣。而回到美國后,面對的是汽車生產同比萎縮五分之四的大衰退,哪里容得下遷回的廠子呢?顯然這意味著它的生存危機。

波音2018年全球銷量806架民機,其中對中國銷售233架,占28.9%。波音飛機材料和部件加工分布在全球66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中國承擔部分部件生產已有30年,波音在中國成立了7架制造、維修和服務公司。目前全球有1萬架波音飛機使用了中國生產的部件。波音撤出中國,意味著失去近30%的銷量,和新飛機組裝困難的危險。此外,由于波音737-MAX停飛,波音計劃將大批737-800客機改貨機,今年5月決定在中國增設737-800客改貨機生產線。如果撤出中國,這些項目也將取消。波音無疑也將陷入生存危機。

2019年(公司財政年度為2019年第二季度至2020年第一季度),蘋果銷售額達到2676.83億美元,利潤573.26億美元,利潤率21.4%。其中四季度銷售額918.19億美元,利潤222.36億美元,利潤率24.2%。其中iPhone占總銷量60.9%。一個重要原因是大批手機和iPhone 在中國組裝和對中國銷售。截至2017年,蘋果iPhone的中國用戶為2.43億,為美國用戶1.34億的1.8倍。根據高盛公司2018年的研究報告,如蘋果公司將生產與組裝全部移到美國,其生產成本將提高37%,蘋果將不再是世界最賺錢的公司。那樣,蘋果機的價格競爭力將大大下降。而中國用戶很可能轉為使用其他品牌,特別是華為。失去中國市場,蘋果也將陷入生存危機。

2018年,美國十大半導體公司對中國市場的銷售依存度依次是:天空方案(Skyworks Solutions)80%,高通63%,美光52%,博通50%,英特爾23%。如果撤離中國,它們的全球銷售規模將大大縮小,因而將無法獲得足夠的利潤支持巨額研發費用。而沒有為世界前沿技術的巨額研發,它們也將出現生存危機。

美中貿委會2019年8月份最新發布的其會員企業在華經營白皮書顯示,97%的會員企業在中國實現了盈利,與2018年相同。其會員企業在中國盈利與全球其他地區盈利比較的結果是:2019年(上年實績)46%的企業在華盈利水平超過全球其他地區,高于2018年的38%和2017年的31%,達到2011年以來最高水平。32%的企業在華盈利水平與全球其他地區持平,與前兩個年度(均為33%)相若。二者合計,2019年為78%,而2015至2018年各年依次是61%、64%、64%和71%。即逐年提高。

上述案例和調查顯示,中國市場是美國企業在全球布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擁有14億人口和13.6萬億美元經濟規模和世界最大的中產階級群體的巨大市場,特別是每年貢獻全球GDP 增長30%的巨大前景,是美國工商界不可能放棄的。中美貿易戰和疫情沖擊下,一部分企業制定了中國+,即準備一個備用地。但主體仍是中國。美國企業界撤出中國,只是個偽命題。

1.webp (36).jpg

全球價值鏈矩陣和中國的地位

世界銀行2019年10月發布了《2020年世界發展報告:全球價值鏈,以貿易促發展》的報告。報告顯示,當前世界貿易的50%以上均涉及全球價值鏈。其中東亞/太平洋、歐洲/中亞和北美三大區域為重心,且相互交織。但前兩個重心的共同點則是參與全球價值鏈以區內為主,其次是這兩個區相互參與;北美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區內比重較低,對前兩個區域的依賴程度較高。

另外四個區域中東北非、拉美/加勒比、南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區內價值鏈比重不大,而對東亞/太平洋和歐洲/中亞的依賴程度均相當高。

1.webp (37).jpg

上圖顯示,東亞/太平洋區域參與全球價值鏈主要發生在區內,占55%,其次是與歐洲/中亞的價值鏈,占20%。二者合計75%,即四分之三在東半球。歐洲/中亞區內價值鏈比重最高,占65%;其次是與東亞/太平洋,占17%。二者合計82%,即五分之四以上在東半球。北美參與全球價值鏈,在區內只實現39%,24%要在東亞/太平洋實現,另23%要在歐洲/中亞實現。后面二者合計47%。即區內參與只有不足四成,將近一半要在東半球實現。

另外四大區域的格局也顯示了上述這三大重心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不同地位。

這四大區域參與全球價值鏈,最大合作伙伴是歐洲/中亞,其次是東亞/太平洋,北美比重相對較小。即便在西半球的拉美/加勒比地區,北美的比重也低于歐洲/中東。

根據中國海關統計,2020年前四個月,亞洲占我全球貿易比重達到51.6%,歐洲19.6%,北美僅15.6%。

因此,美國無論在全球價值鏈還是我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都不大。美國政客鼓吹美企回遷甚或隔斷中美產業鏈,起不到重要作用。

據世貿組織的全球貿易矩陣研究報告,1995年,這三大重心分別以日本、德國和美國為中心。2017年,東亞/太平洋區域以中國為重心,歐洲/東亞區域中心仍是德國,但重要性降低。北美仍以美國為中心。但無論歐洲/東亞還是北美,對中國的貿易依賴程度都很高。這說明,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樞紐地位相當牢固。

據英國亨利杰克遜學會《五眼聯盟如何擺脫中國產業鏈》報告,在根據聯合國產品分類列出的831種商品和其中260種涉及國家基礎設施必須的商品(包括手機、個人電腦、抗生素、止痛藥、抗病毒藥等)中,五國對中國的依賴度都很高。其中澳大利亞分別有595種和167種依賴中國供應,新西蘭分別有513種和144種,美國分別有424種和114種,加拿大分別有367種和83種,英國分別有229種和57種。

因此,中國在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中的樞紐地位,至少在中期內不會有重大改變。基于這一點,局部性的現有外企遷出中國,或新的外企進入中國,都是正常的。但大規模趨勢性外企遷出是不現實的。

應對公共衛生危機和全球價值鏈遵循不同規律


新冠疫情爆發凸顯國家在公共衛生物資和國家安全基本物資供應保障的重要性。因此不少國家政府提出并實施本土生產的政策。例如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糧食、部分乘用車等。這是完全合理的。中國強大的自給能力充分證明了這一點。但這并不意味著全球產業鏈的斷裂,更不意味著一些人判斷的“退回主權經濟”。

首先,它所涉及的產品總量是有限的,特殊的。其次,即便各國政府有這樣的政策,也無法改變這些產品的全球產業鏈。中國是口罩、防護服的最大生產國,和呼吸機的主要生產國。但呼吸機的主要生產地在歐洲,許多相關技術和部件也產自歐洲。即便口罩,其中的金屬條也是專業生產的。這都涉及到國際分工。世界疫情爆發以來,抗議物資的國際貿易空前增長說明了這一點。第三,也是更重要的,涉及公共衛生和國家基本安全物資的本土保障。它和全球產業鏈遵循的不是同一規律。它是遵循抵抗自然災害需要的物質保障,主要受自然界規律支配。當自然災害過去,或以新的方式出現,這種保障也會相應發生變化。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形成則是遵循經濟規律,基礎上技術的發展帶來生產力的重大提升,因而帶來超出國界規模的經濟運行。它帶來的是投入的全球最佳配置,和產出的利潤最大化。它并不以暫時的自然災害而根本改變。歷史上,無論是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還是2009-2010年的N1H1流感,都沒有改變全球產業鏈的總布局。

 

政客能使產業鏈去中國嗎?

如前所述,疫情引起的供應鏈的暫時中斷,及一些國家對部分產業的調整,并沒有改變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和格局,也談不上全球產業鏈“去中國”甚至“去中國化”。

主張產業鏈去中國的都是政治人物,不是經濟規律本身。

前述英國亨利杰克遜學會《五眼聯盟如何擺脫中國產業鏈》在分析了美英加澳新五國對中國有依賴的產品大類統計后,尋找“擺脫中國產業鏈”的途徑。報告沒有研究具體大類如個人電腦、手機、抗生素如何“擺脫中國”,沒有產業分析,也沒有產品分析,更沒有這些產品產業鏈如何構成,如何調整。報告向三名政客尋求答案。分別是加拿大前國防部長彼得·麥凱、美國參議員馬爾科·盧比奧和英國外交事務特別委員會成員鮑勃·西利。他們開出了什么藥房呢?麥凱說要限制中國產品,尋求多樣化;盧比奧說要戰略性降低對中國產品依賴,增加投資;西利則說要制裁中國企業。這些不過是重復多年的套話,并不能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因為如何“擺脫”,需要對具體產業鏈、具體產品進行具體分析。它們分析不出來。這實在是牛頭不對馬嘴。就像得了新冠肺炎的病人,沒有醫生治療,只讓政治家開藥方,毫無用處一樣。

 

華盛頓的“去中國”將導致“去美國”

特朗普政府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系列嚴重反華舉措,特別是最近兩周來白宮和國會里一些政客全面瘋狂反華,無疑將給中美關系,包括兩個在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上的分工帶來重大破壞。

本文開頭列舉的美方密集反華立法和政策措施,直至特朗普本人切斷中美關系的威脅,迄今基本是圍繞高科技和金融方面進行封殺。美國商務部宣布全面阻斷對華為芯片供應,進一步將33家中國企業和科研機構列入實體清單,可以看出其打擊目標是網絡通信、5G、芯片和人工智能。即扼殺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和任何可能挑戰美國霸權的機會。同時軟硬兼施,要其盟友加入,企圖對中國形成世界性阻斷。

但迄今為止,所有這些立法和政策,都是政客行為,不是經濟行為;都是上層建筑,不是經濟規律。這些上層建筑行為無疑將給中美在全球供應鏈和產業鏈中的正常分工帶來重大破壞,但最終無法改變經濟規律本身。

美國瞄準的不是華為一家企業,而是美國處于近乎壟斷地位的網絡通信,和構成未來科技優勢的基礎——5G通信、半導體芯片和人工智能。在短期內,無疑將給華為和中國上述領域的技術來源帶來重大阻隔。由于芯片的國產設計和光刻達不到最前沿水平,我國這些領域的發展無疑將遇到一些困難。

但這些困難不是絕對的。美國和西方從來在軍工技術和太空技術上對我國實行禁運,但并沒有阻擋我國軍工技術和太空技術達到世界前沿水平。美國的禁運可能遲滯,但無法扼殺我國網絡通信、5G、芯片和人工智能技術及其他高科技和高端產業的發展。任正非最近表示,華為已做好備胎。中芯國際作為臺積電的替代早已安排好。

美國這些封鎖,最后將給美國高科技企業帶來致命打擊。據《2016-2020集成電路發展機遇分析預判報告》,2018年全球半導體芯片銷售總額為4784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不含港澳臺)達1584億美元,占33.1%,美國市場為1030億美元。歐洲日本各430億美元。如前所述,美國十大半導體芯片公司銷售額對中國市場的依存度最低是23%,最高達到80%。如果丟掉中國市場,僅靠美國本土和歐日市場,將沒有辦法獲得足夠的銷售額,從而將無法獲得足夠的利潤來支撐巨大的持續研發,這對它們的前途影響將是致命的。

波士頓咨詢公司近日發表題為《限制對華貿易將如何終結美國半導體行業的領導地位》的研究報告。報告指出,過去十年美國半導體的研發投入累計達到3120億美元,僅2018年一年就達到390億美元,為其他所有國家投入額的兩倍。美國半導體公司占全球市場48%。主要原因是進行了大量的研發投資。由于半導體需求的一半以上用于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和消費電子產品,其產品生命周期很短,所以美國半導體行業必須每年進行激烈競爭。需要每年大量進行研發投入。因此財務健康的半導體產業對美具有戰略重要性,以它為核心的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是過去多年來美國生產率和經濟增長快于其他高收入國家的基石。

報告說,如果對中國實行半導體貿易限制,中國本土自給率已經達到13%,2025年可能達到25-40%。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公司將尋求歐洲和亞洲公司替代美國,未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中國公司將盡量減少與美國公司的接觸。其后果將在兩三年后見效。美國半導體產品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將減少55%,全球份額將減少8%,營業收入將減少16%,研發投入將減少13-25%。如果完全禁止與中國的半導體貿易(注:脫鉤),則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全球份額將下降18%,收入減少37%。屆時美國半導體產業的全球份額將只有30%,比當前減少18個百分點。這部分將由歐洲和亞洲替代,韓國或中國份額將超過美國。美國將失去世界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

英國《經濟學人》最近刊文指出,對華為的禁令,可能導致半導體產業全部搬離美國。

《亞洲時報》5月25日刊載美國經濟學家戴維·戈德曼的文章,題為“誰脫鉤誰,我們是不是搞反了?”文章說,在美國思考如何與中國脫鉤之時,這看起來倒像是亞洲在和美國脫鉤。自從中美兩個在2018年爆發技術戰,華盛頓禁止向中興通訊出口芯片以來,“供應鏈去美國化”一直是半導體行業的流行語。又說,2020年4月,臺灣、越南、泰國和印尼購買的中國大陸產品同比增加了50%,日本和韓國增加了20%。供應鏈從美國的移出也可能部分解釋亞洲貿易的增長。

谷歌前總裁施密特日前也警告美國說,與中國脫鉤,美國的代價將會很高。他們完全有能力制造出自己的芯片和軟件,(到那時)他們不會再回來,(出現這種情況后)這會讓我們很受傷。

《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加內什的認識更為客觀和理性:國際對手缺失,對美國來說應當理解為是一場災難。

至于特朗普揚言要整個斷絕與中國的關系,“每年可以省下5000億美元”,完全沒有任何常識。反過來,在過去兩年美國不斷對中國產品設置高關稅,不斷擠壓中國對美出口的過程中,中國已經逐漸減少美國在中國市場的存在,即部分地“去美國”。2020年前四個月,美國在中國進出口中的比重已經從2017年的14.2%降到10.6%。即從大約七分之一降到十分之一略多。同期東盟比重從12.5%升至14.9%,歐盟比重從15.0%略升至15.2%(2020年前四個月為歐盟加英國)。按照這個趨勢,美國比重很快會降到10%以下。華盛頓不要以為離開了美國中國就活不下去。美國現在中國全球貿易的比重只有亞洲(51.6%)的五分之一多一點,只有歐盟27國比重(13.6%)的四分之三多一點。而2020年預計將完成的RCEP覆蓋的15個國家(不含印度)占全球貿易總量28.9%,超過美加墨的27.3%。特朗普政府不斷“去中國”的結果,很可能是不斷“去美國”。

毫無疑問,美國對中國的封堵和壓制,不是它想怎么就怎么的,既然對中國采取措施,就必然遭到中國的強硬反制,中國也會進一步制裁美國。那樣,美國在中國的地位只會走向衰落。

華盛頓少數政客無知而狂妄的脫鉤中國政策,并不代表美國廣大州、地方和廣大企業的利益和要求。本文第一部分已經列舉多方面事實,證明美國企業仍在積極發展對華合作。密歇根州州長日前也呼吁,不能停止與中國和合作。因為中美兩國在全球產業鏈中規模巨大、產業眾多的分工合作,是客觀經濟規律的反映。也是推動歷史進步的力量。所有對中國封鎖和脫鉤的思想、方針和政策,都只是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必須反映客觀經濟規律,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如果違反,固然會在一段時期內造成巨大干擾、阻礙甚或破壞,但最終仍將服從經濟規律。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薩繆爾森曾說過,“任何偉大的王者也無法改變大海中的洋流。”歷史一再證明并將繼續證明,所有違反客觀規律,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對華封鎖和脫鉤政策,必將以失敗而告終。可以相信,盡管中美經貿關系乃至整個中美關系將經歷相當一段時間的低潮、緊張和對立,但美國在越來越被移出亞洲供應鏈,發展余地越來越小后,除了重回與中國合作的軌道,別無它途。

 

(來源:昆侖策網,原載“中國日報網”)


【本公眾號所編發文章歡迎轉載,為尊重和維護原創權利,請轉載時務必注明原創作者、來源網站和公眾號。閱讀更多文章,請點擊微信號最后左下角“閱讀原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