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西方(以英美法為代表)是如何幫助德國復活軍國主義,并一再縱容納粹對秩序和規則的破壞行為寫了一部分。
它們對德國如此,對日本同樣如此,至于遠東部分,某些人在網上一直喋喋不休,搖著扇子說“美國是二戰對中國最好的國家”,怎么個好法?等下看完就知道美國是怎么“好”了?
到1937年下半年,中國已進入了全面抗戰時期。這期間,歐洲發生的最嚴重政治事件就是”西班牙內戰“,自1936年7月18日西班牙駐摩洛哥等地軍隊叛亂以來,至1937年夏天,集結在西班牙境內的德國、意大利干涉軍(幫助佛朗哥法西斯叛軍)已超過10萬人。
”柏林-羅馬“法西斯軸心國格局已經形成,在這種情況下,美英仍拒絕蘇聯提出的”反法西斯統一陣線“呼吁,以“不干涉”為借口,暗中將西班牙當成反共實驗場,坐看民主共和國合法政權垮臺,迎接佛朗哥上臺。
早在1937年2月,美國就在叛軍控制區-馬拉加設立了領事館,實際上是承認了佛朗哥政權。
美國企業在1938年還為叛軍提供70多萬噸燃料,而在1937年1月,美國國會就通過了“中立法案”,禁止對內戰國家出售武器和軍用物資。說一套,做一套,美國這個“優良傳統”一直延續到今天。美國人還指責蘇聯向馬德里提供軍事援助。
1937年11月,英國、法國實際承認佛朗哥政權,法國將共和國政府委托給它保管的西班牙艦隊送了佛朗哥,法蘭西銀行還將共和國政府存放在它那里的黃金儲備全部送給佛朗哥,而這時馬德里政府還沒有垮臺。
別人的艦隊,別人的黃金,就這樣成了西方討好法西斯的禮物,英法在1939年2月與佛朗哥政權建交。
1939年3月28日,馬德里淪陷,三天后美國宣布與佛朗哥政權建交。
法西斯滿足了嗎?墨索里尼說,解決了西班牙,意大利將與德國將一起對付更多的左翼政權。美英法則指望希特勒在控制了地中海后,能發起對蘇聯的進攻。
西方國家在歐洲政治丑態的頂點--《慕尼黑協定》。
1937年11月19日,英國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勛爵在德國對希特勒說:元首不僅在德國成就非凡,而且消滅了德共勢力,堵死了其向西歐發展的道路,德國理應被公認為西方反對布爾什維克的堡壘!
希特勒并沒有被英國人的馬屁陶醉,他要英國合作解決領土問題和《凡爾賽條約》體系。
哈里法克斯勛爵馬上主動提出,同意將捷克斯洛伐克西部地區交由德國處置,條件是德國不尋求歸還一戰前的殖民地。
希特勒笑著送走了客人。在秋天,他已經派馮.巴本(前總理)去巴黎會見了法國總理肖當和外長龐納,法國對捷克的態度也是如此。
希特勒決心邁出重要一步-先吞并奧地利。1938年2月21日,英國財政大臣賽蒙在議會宣稱:英國從來沒有為奧地利的獨立作出過任何保證。
首相張伯倫還說:歐洲小國不要走入某種迷途--國聯會保護它們不受侵略。
3月11日,德軍開入奧地利。4月2日,英國政府正式承認德國對奧地利的“合并”,法國采取同樣立場。同月,美國承認德國對奧地利的占領,美國國務卿赫爾在記者會上稱:歐洲目前事態與美國無關,美國無意強求德國政府采取克制政策。
奧地利被吞并,意味著歐洲已沒有任何政治規則可言,美英法充當了可恥的助紂為虐者,希特勒甚至不需要為此付出任何政治代價。
得到奧地利,德國領土擴大了17%、人口增加10%、農業面積增加10%、工業生產能力增加5%……
波蘭見破壞規則不受懲罰,馬上向立陶宛提出了領土要求,要求立陶宛刪除憲法中“維爾紐斯是立陶宛”這項條款(已被波蘭占領),并要出兵占領考納斯城。在蘇聯嚴重警告下,波蘭才悻悻作罷。
占領奧地利不到一個月,1938年3月29日,德國外長里賓特洛甫在柏林召開會議,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同意德國人居住區“自治”。
然后通過捷克西部親法西斯勢力,在當地策劃了“五月危機”,意圖分裂捷克。
4月23日,蘇聯表示準備與法國一起履行保衛捷克安全義務。
捷克領土安全主要有兩個條約保障,一是與法國,一是與蘇聯,另外還有《法蘇互助條約》,三個條約連環套。
根據條約:如果蘇聯受到侵略,法國出兵援助,那么捷克必須出兵援助;如果捷克受到侵略,法國出兵援助,那么蘇聯必須出兵援助。
當然,捷克保護蘇聯,那是面子上說說,關鍵就是如何啟動蘇聯出兵程序?如果法國不動,怎么辦?
蘇聯表態后三天,法國沉默以對,4月26日,蘇聯領導人加里寧表示:蘇聯將不等法國出兵,自行啟動保護捷克一切措施。
4月28日,英國跳出來,請法國代表來倫敦開會,發布了一份保護捷克宣言,但沒有任何具體措施。同時英國輿論開始造勢,把德國說成是遭到捷克威脅的弱小無助的、愛好和平的窮國家。
英國為什么這樣干?因為蘇聯一旦出兵捷克,這意味著自“十月革命”以來,紅軍將第一次出現在歐洲,并有力量改變歐洲格局。
捷克可以死在德國手里,但絕不能被紅軍救活。同時,出賣捷克,德國將會得到滿足。
5月,美國國務卿赫爾表示:美國不會反對德國的行動。
6月,美國駐英國大使肯尼迪告訴德國駐英國大使狄克遜,德國可以在東方放手行動。
8月,英國政要隆西門勛爵率團到達布拉格,他已經與希特勒代表戈林談好,將蘇臺德地區割讓給德國,里賓特洛甫當時聽到消息還有些吃驚,因為他只是要求“自治”,割讓是下一步計劃,而英國居然一桿子捅到底,比德國還急。
隆西門勛爵告訴捷克政府,必須廢除《蘇捷互助條約》,否則,英國將不會保護布拉格。
美國則要求法國在德捷沖突時,不要啟動出兵程序。
美國與英國緊密配合希特勒的想法,并幫助德國加快入侵捷克腳步。只要不讓蘇聯插手歐洲,這一切代價都是值得的。
9月2日,法國外長龐納告訴德國駐巴黎大使弗里齊克:法國諒解德國的意圖。
9月13日,被美英輪番勸說的布拉格政府同意蘇臺德地區“自治”。同一天,張伯倫邀請希特勒訪問倫敦,希特勒婉拒,反而邀請張伯倫來德國。
9月15日,張伯倫首相到達德國,與希特勒在貝斯加登官邸舉行會晤,英國同意德國并吞蘇臺德等地區,這是英國政府對“和平”的關懷。
9月18日,英國再次要求捷克廢除《蘇捷互助條約》這根唯一的救命稻草。
9月21日,蘇聯在國聯大會上呼吁所有國家履行條約義務,支持捷克斯洛伐克領土完整,這項議程被英法破壞。英法兩國還告訴布拉格,如果捷克“固執”地要與對德國發生沖突,西方將停止援助捷克。
捷克私下向美國詢問,如果德軍入侵,美國將持什么立場?美國建議捷克接受英法的建議。
走投無法的捷克總統貝奈斯,卑微到不敢向蘇聯正式發出援助請求,因為他是屬于“自由世界”的。
9月22日,張伯倫再赴德國,正式承認德國對蘇臺德等地區的“權利”。
9月23日,美英法三國向布拉格發出“最后通牒”--十天內割讓領土給德國。
9月29日,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在慕尼黑舉行會議,作出正式決定,蘇臺德這些地區必須在10月1日至10月10日內割讓給德國;所有財產原封不動交給德國;并滿足波蘭提出的領土要求……這就是《慕尼黑協定》的成果。
9月30日發布《英德宣言》,稱歐洲和平得到了保障。
1939年3月14日,捷克斯洛伐克亡國,新總統加赫簽訂了承認德國為其保護國的協議(波希米亞和摩拉維亞接受德國保護,斯洛伐克獨立)。
波蘭軍隊占領了切欣地區,驕橫一時,以為與德國是“強強聯合”,希特勒微微一笑,本來波蘭是可以保護自己的,前提是同意紅軍過境保護捷克,不過,波蘭決不會同意。
當德國在1939年4月對波蘭但澤地區(出??冢┨岢鲱I土要求時,美國、英國、法國又想復制蘇德臺地區的套路。4月28日德國撕毀《波德互不侵犯》協議,8月23日與蘇聯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9月2日英法被迫宣戰,美國宣布中立……二戰全面爆發。
再說遠東
“七七事變”后,日軍接著侵占北平、天津、張家口等許多中國城市,11月上海失守,12月發生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在“七七事變”前兩個月,英國與日本舉行了秘密談判,雖然沒有任何正式協議,但英國暗示容忍日本對中國北方的占領,日本暗示不損害英國在華中、華南地區的利益。
美國的政策更是險惡:
一、美國知道日本是其在遠東的利益威脅,日軍行動不能針對美國勢力范圍;
二、美國希望中國抵抗,但不希望中國有足夠的力量打敗日本人,因為如果這樣,中國人同樣有足夠的力量趕走西方侵略者,結束“門戶開放”(西方在華特權分享政策)。
三、犧牲中國利益,可能促成日本向蘇聯發起進攻,與德國從歐洲進攻蘇聯相配合。
1937年1-7月這半年,美國對日本出口貨物量比1936年同期增長83%,其中60%以上為武器和軍事物資。
1938年對日出口量又比1937年增加34.3%。
1937-1939年初,日本從美國進口物資份額:
銅--92.9%、軍用民用汽車--91.2%、石油--60.6%、車床--48.5%、生鐵--41.6%……美國還幫助日本升級了造船工業技術,并建立了鋁工業。
這三年,中國在日寇鐵蹄下生靈涂炭,在尸山血海中掙扎,中國軍民急需的國際支援,西方無非給的無非卻是空口白牙。
美國從日本賺到的每一分錢,都有血腥味。1939年2月,美國駐日大使格魯愉快地指出:從經濟、貿易、財政來看,美國能夠成為日本最好的朋友……
而在國聯布魯塞爾會議上,英國執行的同樣是討好日本軍國主義政治路線,只是通過了一項沒有任何人承擔任何義務的宣言,呼吁中日“和平解決”。
“七七事變”后一個多月,蘇聯與中國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1938年蘇聯向中國提供一億美元貸款援助,1939年為1.5億美元,并派出了空軍志愿軍協助國民黨軍隊防空。
而根據《白里安-凱洛格條約》精神,中國被認為是一個“沒有自我保衛能力的國家”,美英等國都不愿跟中國簽訂類似《互不侵犯條約》的協議,否則,它們的戰爭財就會受到限制。
日本關東軍也做出了“配合”,它們對蘇聯做出一些軍事進攻行動,并很快停息,這只是日本對美國的一些戰略性迷惑。
1939年2月,日本侵占海南島,直接威脅著英國的遠東基地-香港以及法國的印支殖民地,英國與日本再次談判,7月締結《有田-克萊協議》,承認日本有權“整頓中國秩序”,日本承諾不侵犯英國利益。
日本在遠東力量坐大之后,美國才宣布廢除1911年的《美日貿易協定》,但要在半年后生效,這樣,1939年上半年,美國瘋狂向日本出口物資,單單廢鐵廢鋼就比上一年多了九倍左右,美國還向日本出售了最新的飛機零件制造機床。
沒有美國提供的大力幫助,日軍飛機都不一定能飛起來,軍艦也得趴窩,“七七事變”前為日本積蓄力量就不說了,中國全面抗戰爆發后,美國卻變本加厲支援日本,這僅僅是經濟利益驅使嗎?
美國有很深的政治目的,一、它要利用戰爭完全控制南京政府;二、促成日蘇戰爭,讓德日蘇同歸于盡,既成了全球霸主,又徹底消滅了共產主義。
美國根本不會考慮對中國怎么怎么好?1941年之前,美國無論在主觀上,客觀上都不會這么做,反而幫助日本殺人機器變得更高效更有力。
對于美英來說,出賣中國,比出賣捷克斯洛伐克更無顧忌,因為捷克還有《捷法互助條約》、《凡爾賽條約》、《捷蘇互助條約》。
所謂美國是對中國“最好”的國家,能說出這種話的,不僅腦子有水,而且心里有鬼。
來源:后沙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