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又在邊境搞事情了。為什么印度這么狂?有一個冷知識,大家可能會忽略——地理上來講,班公湖離印度的工業區非常近,而離中國的工業區非常遠。
班公湖距離烏魯木齊1327公里,距離拉薩1265公里,相當于北京到杭州的距離,但是班公湖距離新德里只有600公里,不僅距離只有一半,而且大部分路程都是溫暖濕潤的平原。
戰爭打得就是工業,印度從首都拉人拉貨過去那么近,我們就算從拉薩烏魯木齊拉人拉貨比印度遠一倍,這個仗,看上去沒法打了。但就這么好的條件,印度發揮得著實有點辣眼睛。
今年6月份,印度通往前線的運輸生命線上,一輛卡車竟然把鐵橋壓斷了,兩個司機掉進河谷,前線士兵和7000名村民被迫斷糧。
九月,他們的將軍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運往前線的物資全靠一條255公里長的公路。如果不打仗,他們每年可以往前線運20萬噸物資,但是今年印度在前線屯兵20萬,所以需求翻了一倍,而他們要趕在冬天來臨前運輸完將近30萬物資……
反觀解放軍這邊,小日子簡直過得不要太安逸。你印象中的前線哨所,可能在冰天雪地里與世隔絕,沒有路沒有電,但其實從2017年開始,所有邊防哨所已經基本解決了飲水、吃菜、用電、取暖、洗澡、吸氧這六個方面的問題。你們看啊,床頭有24小時的吸氧機,發電有太陽能和國家電網,吃的有菜有肉,還有健身房和熱水,他們的營房是扎實的固定建筑,中間還有陽光房可以種菜……
這種強大的基建能力,離不開徐州重工旗下的一款神秘的高達——全地形挖掘機ET110。
一般的挖掘機和坦克很像,底下是履帶,但是ET110是四個輪子,四條腿,隨時隨地可以站立、行走,可以攀爬最大45°的斜坡,曾經在央視的鏡頭下翻過四米高的高臺。也就是說,一般的挖掘機過不去的溝渠和坡地,ET110都能過,所以他又叫做全地形挖掘機。
從ET110在中國研制開始,它的目標就是登上青藏高原。2006年,ET110在青藏高原正式通過驗收,甚至因為實驗效果太好,兩臺樣機還被強行留下了一臺。從此之后,ET110就在高原服役,解放軍工兵跑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
我沒有查到軍方特意宣傳這款挖掘機的報道,只有《國防時報》在B站發的一個視頻里,出現了它的身影。我在今年7月的時候寫過這個挖掘機,有讀者說,他的好戰友就在舟橋部隊,裝備很牛逼,但是不能對外說細節,估計就是ET110這種神秘的大殺器吧。
建國70周年的花車游行上,江蘇省的花車選出了三個科技代表:“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蛟龍號”深潛器,和全地形挖掘機。徐工集團還有一個自營電商網站螳螂網,畫風有點土嗨,名字聽上去和挖掘機拖拉機八竿子打不著,但其實“螳螂”這兩個字,就來自于總書記視察徐工的講話,ET110的外號“鋼鐵螳螂”。
可以說,這臺全地形挖掘機不僅僅是徐工的鎮廠之寶,也是打印神器、國之重器。
但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印度人的子彈消滅不了我們的軍隊,但是美國人的一張A4紙,卻可能從后勤上摧毀我們的鋼鐵長城。
我接下來將要講述的故事,是這段榮譽背后的黑歷史。
14年前,我們距離失去徐工,僅僅只有一步之遙。
在這個地球上,工程機械界最強大的公司,叫做卡特彼勒。它全球有500多個網點,員工超過十萬,收入高達2330億人民幣。
進入中國市場,卡特彼勒從來沒掩飾過自己的野心。當時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Timothy.Elder曾說:“在中國,人人都知道可口可樂是一個大公司,但是卡特彼勒比可口可樂還要大,只是我們所處的行業不為公眾所熟悉罷了。但是我們相信,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卡特彼勒是會成為‘明星’的。”
卡特彼勒成為明星的辦法,就是非常兇猛地收購當地的明星企業。
1997年收購德國馬克機械,1998年收購英國珀金斯發動機,2000年收購印度斯坦公司的土方設備部,更名卡特彼勒印度公司,2000年收購澳大利亞合資伙伴埃爾芬斯通的股份,合資公司更名為卡特彼勒地下采礦,2000年收購意大利比泰利股份,合并為卡特彼勒攤鋪產品,2008年收購日本和三菱的合資公司,更名為卡特彼勒日本。
以上我說的這些,只是卡特彼勒收購版圖的冰山一角。
2003年,卡特彼勒正式吹響了向中國大進軍的號角。CEO歐文斯向吳儀副總理表示,將投資中國100億美元。消息一出,中國整個工程機械行業都瘋了。
這可是“真·百億訂單”啊,有了730億人民幣,再爛的廠房也能晉升世家。而你們猜猜,卡特彼勒拿這筆錢,可以買幾個中國企業?
我們不妨來做個題目試試。請聽題:
一家成立四十年的國有工程機械企業,國內裝載機行業排名第七,年收入10億元,有完善的產品支持系統和規范的代理商網絡。現在,他愿意向你出售40%的股份,請問你的出價是:
A、7000萬元;B、1.5億元;C、3.4億元;D、10億元
答案是:174.4萬元人民幣。
放心,你們的想象力不足于描繪魔幻的現實。
題目里這家企業是山東青州的山工機械。當時山工機械賬面上有6億資產,但是減去高額的負債,凈資產只有436萬元。山工機械想把自己全部賣給卡特彼勒,開價2200萬,但是最后卡特彼勒只買了40%的股份,開價連山工機械報價的零頭都不到。
在當時,國有企業改制,引入外資,是非常非常時髦的概念。我們并不想否定外資給中國帶來的貢獻,但是當時有的地方出現了惡性競爭,崇洋媚外,這是徐工收購案復雜的時代背景。
因為有外資光環,又是世界第一名牌,卡特彼勒收購中國企業占盡了優勢。他看透了中國地方政府為了爭奪招商引資的業績,會互相競爭壓價,故意在江蘇和山東之間猶豫,最后終于給自己談了個好價錢。
2005年3月22日,中美合資后的新公司揭牌。揭牌儀式上,卡特彼勒CEO歐文斯和山東省副省長王仁元共同出席。
九年之后,山工機械完全改名為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
我們現在已經不知道當時山工和卡特彼勒的合同細節了。但是還好,《中國工業報》報道時,引用了一份卡特彼勒2003年向國內某企業提交的意向書,我們可以了解一下他的談判風格:
1、合資要在卡特彼勒全球戰略下進行,并服從卡特彼勒的全球戰略;
2、卡特彼勒要求擁有品牌,強調全球一體化,限制使用原企業品牌;
3、卡特彼勒明確提出,先投資10%的股本金,但行使100%的所有權力,其他股本金分為7—8年投資到位,在此期間卡特彼勒代管其余90%股權,同時要求該企業交代管費用;
4、對該集團下具有優勢和產品重疊的上市公司進行重組,將其中個別業務分割出售;
5、該集團需向卡特彼勒在國內建立的研發中心購買技術;
6、將把該企業建成具有能生產卡特彼勒產品技術的企業,成為其在中國的生產基地;
7、其產品只在中國本土銷售,限制產品出口,出口產品須打卡特彼勒品牌;
8、限制該集團和其他競爭者合作,對現有合資企業的發展進行限制;
9、按照跨國公司的管理模式,大批削減員工。
你們看看,不準你發展技術,不準你產品出口,限制你競爭,裁減你員工,我只出一成的錢卻要享受十成的權力,中方只不過是美國總部的自動販賣機和提款機罷了。
這哪里是合資啊,這就是資本界PUA啊同學們!
成功收購山工,只是卡特彼勒的第一步。他真正的目標,是中國工程機械界的龍頭,當時年收入154億人民幣的徐工。
2002年,徐工集團正式發出改制公告,向全球尋找合作伙伴。第一輪篩選之后,只留下六位競爭者:卡特彼勒、華平創投、AIG集團、摩根大通、凱雷資本、花旗。
在當時,幾乎所有人都看好卡特彼勒,因為其他五個都是資本圈的,只有卡特一個是做機械的,懂行,有能力帶飛徐工。
但是恰恰相反,徐工自己不太喜歡卡特彼勒。他太了解卡特彼勒的德性了。
1995年,卡特彼勒和徐工集團成立了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徐州出四成,卡特出六成。從一開始,卡特就把徐工捏得死死的,他們的簽約儀式定在釣魚臺國賓館,連江蘇省省長都邀請出席。儀式前一天,卡特彼勒突然告訴徐工,給我們爭取一個優惠的關稅稅率,不然合同不簽了一拍兩散。
徐工的總經理連夜去找市里領導。他們沒有能力向海關總署爭取優惠稅率,只能吃啞巴虧,同意用市里的財政給卡特彼勒補貼,關稅缺多少,市里補多少。
后來,合同簽了,儀式辦完了,但這才是噩夢的開始。
卡特彼勒不允許徐工擁有任何挖掘機生產技術,零件從美國進口來組裝,還把挖掘機定價在一百多萬人民幣一臺,根本賣不出去。成立之后,合資公司連虧三年。到了1997年,卡特彼勒突然提出要追加投資,但是徐工集團這時已經窮得工資都發不出了,只能由著卡特彼勒玩。
這一輪投資后,卡特彼勒的股份上升到了85%,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同時,醫學奇跡也出現了。原本入不敷出的合資公司,三年時間扭虧為盈,開始大賺特賺。
徐工集團對卡特彼勒的感情,開始變得很復雜。一方面,從人家那里確實學到了很多管理經驗,徐工集團逐漸成為全國第一;另一方面,卡特彼勒一直防他們像防賊,處處算計,很讓人不舒服。
1999年,卡特彼勒曾經提出,再和徐工合資一個壓路機企業。徐工堅決不同意,但是卡特彼勒直接找政府,“你們要是不同意,其他省市可是歡迎我得很!”
徐州政府上門調解,特事特辦,把卡特彼勒壓路機項目留在了徐州,只不過徐工沒有再參與出資,完全由卡特彼勒獨資去搞。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徐工已經對卡特彼勒起了疑心。所以到2004年10月,徐工公布了收購計劃第二輪入圍名單,6個候選者只剩下了AIG集團、摩根大通、凱雷資本,最被人看好的卡特彼勒竟然被淘汰出局了。
但卡特彼勒就是吃定了徐工。2005年8月8日,卡特彼勒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全球董事會年會。這是卡特彼勒第一次將全球董事會搬到中國,14位董事和5位集團總裁出席。剛一開完會,歐文斯就帶著全體董事與高管殺往徐州逼宮。他們向徐工施壓,要徐工放棄和其他外資談判,重新選擇卡特彼勒。
有人推斷,“卡特彼勒9月收購徐工”。
但是逼宮沒有奏效。兩個月后,徐工集團就和凱雷資本簽訂了合同。凱雷是個搞財務投資的,他們和徐工說好,錢我給,品牌你們保留,我不插手你們的日常管理。徐工很高興,恨不得早點把自己嫁了,可惜他是國企,收購程序要層層上報。
2005年年底,上報省里,省里通過;2006年年初,正在等商務部和證監會的審批,出事了。
我們發現,這個凱雷,是卡特彼勒的白手套。
當時的形勢是,徐工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雖然合同還在中央審批,當時新徐工的辦公機構已經成立,人員合并,廠區調整,用徐工當時內部人的話說:
“不論中央批不批,生米已經煮成熟飯了。如果不批,協議一旦失效,徐工集團將面臨巨額賠償?,F在是國家不批也得批,不批,徐工集團就得垮。”
就在這個時候,有個人站了出來,逆風輸出了成噸傷害,堪稱全場MVP。
他就是徐工的競爭對手,三一重工的CEO,向文波。
三一重工很厲害,他們董事長梁穩根曾經是中國首富,經常跟國家領導人一起出國訪問。三一和徐工打了很多年有來有回,現在徐工世界第四,三一世界第五。徐工向全世界邀請收購的時候,三一也跑來競標了,但是連第一輪都沒過。現在向文波一聽,你不賣給我,卻要廉價賣給外國人,我怎么能接受?
命運的羈絆,讓向文波無法坐視不理。他懷著激動的心,顫抖的手,寫下了46篇博客,向全網舉報徐工收購案違規。
那個年頭沒有微博沒有微信,舉報還靠打電話和投訴信箱,向文波是第一個運用博客舉報的企業家。他不會打字,舉報信都是先手寫再讓秘書打出來的。這46篇博客迅速引爆了輿論,告訴了全網,什么是真愛。
向文波主要說了兩點:
第一、徐工賣得太賤了。
就在徐工收購案同時,造廚具的蘇泊爾也在把自己賣向一家德國企業。他列舉了蘇泊爾的數據。徐工的銷售額、凈利潤、凈資產至少是蘇泊爾的三倍,但是把這些加在一起之后,蘇泊爾這家企業反而比徐工要貴26%。
向文波很痛心:你徐工一個行業龍頭,怎么連點臉都不要了,賣得還不如一口鍋貴?
第二、向文波說,我們搞挖掘機的是戰略產業,不能隨便交給外資。
雖然這個時候,全地形挖掘機ET110還在軍方保密中,但是向文波很清楚,部隊長期以來在徐工設有軍方代表機構,徐工一直生產軍工設備。而且徐工還承擔了國家863項目的許多研究,鉆研的都是前沿領域。
向文波有一段話說的很好,我這里給大家摘錄一下: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長達幾十年給外資超國民待遇的國家,在一次論壇上我講,我說請你們告訴我,我們中國民族產業發展空間在哪里?在本國,我們有超國民待遇的外資,而他們本身管理、技術、規模、資本上都遠超我們好幾個量級。在海外,我們受到反傾銷調查,受到人家的抵制。我們拿什么從落后變先進,拿什么拓展生存空間?拿什么壯大民族產業?
很多人都是國際主義者,每天沉浸在全球化的幻覺中,完全脫離政治和經濟現實,亂唱高調,我認為這是非常有害的,我們應該從這個錯誤的觀念里面覺醒過來!
假如真的像有些人說的那樣,外資企業也是中國企業,那么中國想變得強大不是太簡單了么,大家還辛辛苦苦干什么,放寬全部條件,把世界 500強全都引到中國來,500 強就都是中國企業了,中國不是一下就超過全世界了么!
愚蠢!我們把美國的波音和法國的空客都引進來,他們會為你生產戰斗機么?會把戰斗機賣給你么?他們的戰斗機只會裝備自己的軍隊,而不會是中國的。
如果世界真如某些人說得那么美好,真是那么市場化,民主化,如果國家真是沒有邊界的,世界是大同的,大家都是世界公民,那我講的這些就都是錯誤的。但如果世界不是這樣,那么有些人的觀點就是錯誤的,就是胡說八道。
請注意,這是在2006年。河殤泛濫的年代,中美如膠似漆的年代,經濟危機還有兩年才到來,貿易戰還有十二年才到來,人人向往美國崇拜美國,但是他已經預見到了脫鉤這一天。
向文波這么一攪和,就好像李云龍攻打平安縣城,整個晉西北都亂成一鍋粥了。卡特彼勒收購徐工一案,不僅成了產業安全保衛戰,還被媒體稱為“中國改革開放風向標”,各方大佬都出面角力。
2006年6月28日,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
2006年7月17-19日,商務部連開三天閉門會議。商務部、工商總局、外匯局、稅務總局、證監會、國資委六司聚首,徐工、徐州市政府、江蘇省外經貿廳主管負責人列席作證。
凱雷基金的創始人專門飛抵北京,還帶來了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在北京展開游說。7月末,美國商務部副部長雷文凱(Frank Lavin)也對中國進行了訪問。
商務部兩次否決凱雷的提案,凱雷要求的股份一次比一次少,開出的價碼一次比一次高。
2008年7月,徐工和凱雷公司聯合聲明,協議期已過,收購合作中止。
外資收購這個選項,再也沒出現在徐工面前。收購終止的那一年,徐工成立了挖掘機事業部,從零開始做挖掘機。雖然他已經是國內工程機械龍頭很多年了,但是因為卡特彼勒當年的技術限制,徐工一直是個不會做挖掘機的萌新。
他起家的資本,只有那臺供給解放軍的ET110。
工程機械界有一個兩年一度的最高規格展會,叫寶馬展。在2010年的寶馬展上,徐工正式向全世界亮出了自己的全地形挖掘機ET110。
我,回來了!
現在的徐工,是世界排名第四的工程機械制造商,距離卡特彼勒只有幾個身位。徐工前十大股東,沒有任何一家外資,我們的技術牢牢攥在自己的手里。當中印前線的解放軍戰士用著電吸著氧,在陽光房里健身時,一個個傻大笨粗的魁梧身影正在背后默默守護著一切。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萬丈高。
這,就是徐工全地形挖掘機ET110的故事。
酷玩實驗室整理編輯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酷玩實驗室(ID:coollabs)
參考資料:
向文波,新浪博客 張剛 陸振華 《凱雷收購徐工只是中介? 傳卡特彼勒是幕后買家》發布于“中國新時代” 《卡特彼勒中國戰略受阻》,發布于“中國科技財富” 襲祥德 隆嘯 《卡特彼勒的中國式突進》 發布于“商務周刊” 蛋蛋姐 《中印邊境驚現高達??冷靜,那只是我方挖掘機》發布于“酷玩實驗室”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Yellow Table 2020"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策辯 | 聯系看闖臺灣,新發地疫情爆發,鼓吹印度邊境優勢,中印邊境沖突升級……美國圖謀昭然若揭!
2020-06-1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