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呂景勝:美國極寒致千萬民眾斷水電糧,政要卻怒噴“弱者就該滅亡”,說明了什么?
點擊:  作者:呂景勝    來源:淮左徐郎本尊 微信號  發布時間:2021-02-19 10:05:27

 

近日美國極寒天氣造成部分地區嚴重交通中斷與電網“癱瘓”,全美至少有550萬戶遭遇停電,德州就有400萬戶,截止北京時間2021217日上午727分,德州還有310萬戶以上停電,已有多人因寒冷死于家中或者車中。截至215日上午,美國25個州有超過1.5億人處于冬季風暴預警或冬季天氣預警之下,這一范圍從南部德州到北部緬因州,綿延2000多英里。高速公路高架橋下許多無家流浪漢的帳篷,還有人在雨雪中要飯,市民被困在家中無法出門,近日當地商店的蠟燭、打火機、炭爐都賣空了,市民們為斷水、斷電、斷手機電話做準備。

 

如此大規模大停電在世界范圍不是孤案。1965年美加大停電涉及20萬平方公里,3000萬人口;1977年紐約市停電影響了900萬人口;2003年美加大停電涉及5000萬人口;20127月華盛頓特區周圍遭大面積停電,400多萬人受影響。巴西、巴拉圭、我國2008年雨雪災害也發生過大停電,20127月底盛夏印度三大電網癱瘓之大停電涉及印度大半國土,6.7億人受災。

 

但是,不同國家應對此等險情的效果卻不一樣!對此,談幾點感想:

 

一、應對自然災害與社會危機是現代國家政府職責、職能所在,職責是剛性,職能要強大。

 

各種層出不窮的自然災害與社會危機伴隨人類社會是常態,這些潛在的災難,瞬間發生,震撼撞擊,是任何國家與政府隨時要面臨的嚴峻挑戰。應對這種挑戰已成為國家及政府日常任務,無法推卸和逃避。

 

美國發生雪災停電后,面對市民的抱怨和求助,德州科羅拉多市市長博伊德博伊德竟斥責受災市民,稱在困難時期照顧他們不是政府的工作。“誰都不欠你或你的家人什么,在這樣的艱難時刻,地方政府也沒有責任支持你們。”對于那些“坐在寒冷家中”、“等待救援”的人,博伊德更是直接批他們“沒有力量”、“懶惰”。他還表示,“只有強者才能生存,弱者就會滅亡”。博伊德還把人們期望政府提供幫助的愿望,意識形態化為美國某屆“社會主義政府”(應該是指羅斯福政府)的可悲產物。此極端言論在標榜“民主自由”的美國也沒有市場,該市長在輿情怒懟中已辭職,拜登總統也已宣布德州進入緊急狀態。

 

國籍一換,流量億萬!本來這件事要發生在中國、朝鮮、俄羅斯或其他與美國不是同一隊伍的國家,公知必定一涌而上,勢必要用唾沫星子將人淹死,可是,這次是美國,他們就選擇默不作聲!

 

政府應對各種危機災害,不僅是道義的,而且是憲制結構與框架下的法律責任,要實現這種責任必須有強大的政府應急能力。積極應對各種危機災害,需要政府在最短時間內,能夠以最大速度和力度、最大可能整合統馭全社會力量應對危機與災害,特別是在世界性抗擊新冠疫情的工作中更加彰顯了此點,弱勢政府無法勝任各種巨大危機與災害。西方社會長期鼓吹的“小政府、大社會(市場)”的說教,在殘酷的現實面前一地雞毛、一塌糊涂、一敗涂地。構建法制框架下強大政府管理控制職能是各國政府今后需要反思反省的。

 

二、政府不要總做虛頭八腦的嘴巴式,要做真操實干的練家子。

 

政府不能像某些國家的那樣,平時無事時總是高調各種主義,眼睛對外指點他國,危時戰時就疲軟垮塌推諉責任。政府不能總打仗印鈔票,也要搞基礎設施建設。如同道路交通一樣,電力設施如果總是吃幾十年的老本,不新建不重建不大修是不能適應幾十年后的運行,或老化或超載。面對一些國家在大災面前的丑態盡顯,我們不應幸災樂禍,而是要吸取其教訓,并且重在把握細節的落實。西方的一些災難,多是不考慮公共安全和利益、只考慮經濟利益、只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造成的,比如:電線老化引發加州森林大火,年久失修造成福島核災難。災難面前,無論事前事后,萬不可聽信美吹、日吹、印吹等的胡言亂語。只有這樣,中國才能避免西方社會的尷尬。

 

應對危機,政府得有組織力、動員力、領導力、行動力,不能中央與地方互相推諉,政府與企業互相抱怨,政府推諉電力企業維修太慢,電力企業抱怨政府基礎設施太差。美澳森林大火救援也是如此:一方面,本應是國家強力救援機構的消防系統,卻因財政保障不足而在險情面前軟弱不堪;另一方面,電力機構多為私人資本控制的企業,危急關頭只考慮資本利益。因此,才發生互相抱怨推諉,事后不了了之,體制性反思及構建不夠,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危機應對的瓶頸與短板。我國該以此為戒,完善我們的應對機制,重在鞏固我國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體制,唯此才能提升應對危機的解決問題能力。

 

俄羅斯遭到暴雪侵襲而引發的停電事故比美國次數要多,20201023日,哈巴羅夫斯克地區因雨雪停電,數萬家庭受困,俄能源部和政府供電安全保障委員會立刻派出8支隊伍和多臺設備參與線路搶修,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供電。

 

我國2008年南方雪災,中華南電網部分癱瘓,電力設施損毀嚴重,中南4省區89個市縣斷水斷電。電力實施搶修即刻啟動,行動前充分準備,部隊出發前普遍進行維修電網的基本常識學習,明確注意事項。搶修工作精心組織,因地制宜,因情施策,把每一項任務細化到每一個戰斗單位、每一座山頭、每一根電桿、每一座電塔,每一步都要科學組織,講求安全和效益。搶修過程統一領導協調配合,外地搶修隊伍認真聽取地方工程技術人員的意見建議,同地方有關部門周密協調,與地方施工隊伍密切協作,共同完成好搶修任務。

 

三、行政管理理念方式要居安思危,干部思維方式、行為方式要時刻警惕如履薄冰。

 

現代社會各種風險無處不在,干部履職要時刻把人民及社會安危放在心上。何謂放在心上,就是要對各種風險要素敏感、敏銳、警覺,危情及時處理,不存任何僥幸;對社會風險的態度及履行管理職責應該像對待老父老母隱疾的警覺、配偶身體異樣的擔憂以及自己幼兒走失痛徹的焦急一樣。以人民為本在具體實踐中不需要大理論,按照上述三種心境盡心盡力履職,很多風險、困難和災難即會迎刃而解,更會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錯誤、損失和悲劇。

 

干部培訓要納入應對風險的內容,提高風險意識和應對技能,在干部考核中增加風險應對能力和責任心的項目,讓干部明確自己仕途不僅僅是對上級領導負責,還要對人民負責,對風險災難后果負責。唯有建立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考核機制,干部遇到風險危機問題才不會再消極回避、刻意隱瞞、遲緩處理。更多的干部才會意識到風險危機后果的嚴重性,就會如走鋼絲一般百倍警惕高度負責,我們的國家、社會、民眾就會有更多的安全可能安全系數。

 

四、我們要清醒認識到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尤其是在一些基礎產業和關系國家命脈的產業,唯此,在維護國家、社會、民眾安全的根本戰略和底線思維中,才不會犯錯。

 

幾年前、十幾年前,曾有爭論電力改革是否該私有化,甚至私有化該到什么程度。幸虧我們堅守了國策方向的戰略定力,堅守了社會主義根基和公有制主流,堅守了電力企業主格局的國有控股,中國社會及國民方有了更多歲月靜好。資本的邏輯與價值更多傾注在成本與利潤,而維修養護設備升級更新都受到成本與利潤的左右和制約。一旦危機發生,沒聽說中國大漲電價,而在美國德州大停電中,電力價格暴漲100倍,天然氣價格暴漲150倍。

 

電力不僅僅是商品具有公共產品的屬性,以人民為本的國家和社會公共產品的輸出與提供不會受到成本與利潤的制約。所以中國2008年南方冰雪災害的電力設施搶修中體現著舉國之力,彰顯著央地配合,演繹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德州電力系統獨立所以外網無法為其增輸,中國的央地協調自然保障西電東輸。

 

中國電力企業的發展與改革,必須嚴格貫徹中央關于“堅持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精神。其他關系國民經濟命脈的領域,也應該向中國電力企業學習。我們不能機械模仿跟隨英美,在新自由主義指導下學習其私有化的公共服務領域改革模式。當然,我們也沒有僵化凝固,因循守舊,明知過去有些管理模式不適合現今時代而不改。

 

國企改革的戰略方向,一直在強調國企在保障社會民生和應對重大挑戰等方面發揮特殊保障作用,推動國有資本在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在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發揮基礎性作用。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讓國有企業真正起到抵御宏觀風險的托底作用。

 

未來,我們也會面對各種風險危機挑戰與考驗,應對之基在于:國家強大為本,民眾福祉為根。

 

文章已于2021/02/18修改

 

作者:呂景勝,人民大學教授  來源:淮左徐郎本尊 微信號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