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難進”“臉難看”困局逐漸被破解后,事好辦了嗎?“南京設立辦不成事窗口”“河北保定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近日熱搜出現(xiàn)的高頻詞——“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正是為解決群眾“事難辦”而進行的一種探索。
所謂“辦不成事”,是指辦事人員線上或線下提交申請材料后,未能實現(xiàn)成功辦理、成功審批或辦事人員多次來政務服務中心未能解決問題等情景。以往,或由于辦事人員對要辦理事項相關政策、程序不清楚,或因為所辦事項有其特殊性,屬于“疑難雜癥”,導致辦事人員反反復復“多跑腿”“跑冤枉路”。因此有必要對各種問題以及經(jīng)驗進行梳理、總結,提供制度化的經(jīng)驗,供常規(guī)服務窗口借鑒、采用,切實提升為民服務的質量與效率。
百姓辦不成的事,往往容易引發(fā)社會矛盾,是政府應該重點關注的事。辦不成事的原因很多,有的是“辦不了”,因為違反相關法律或政策;有的是“很難辦”,比如缺少某些關鍵材料;有的是“不給辦”,存在辦事人員怕?lián)煛⒉蛔鳛椤⒊阅每ㄒ那闆r。對此“辦不成事”窗口要準確甄別,對癥下藥:對于“辦不了”的,要對群眾做好解釋疏導;對于“很難辦”的,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xié)調,加快問題解決;對于“不給辦”的,要及時對責任人進行監(jiān)督問責。
同時,“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也是對政務服務的檢驗窗口。通過這個窗口,政務服務工作的問題、短板被擺在明面上。群眾為什么辦不成事?自己提供的服務是否到位?這些值得政務服務工作者自省。政務服務流程、機制存在哪些漏洞和短板?如何進一步改進完善?這些也需要相關部門逐步總結摸索。
實際上,“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是一個更形象、更通俗的稱呼。“辦不成事”反映窗口之所以倍受群眾稱贊,根本還在于這個窗口能夠想辦事人員所想、急辦事人員所急,集中處理和解決企業(yè)、群眾在辦事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疑難問題,其要義就是一句話:以群眾方便為第一要義。
“門好進”“臉好看”的最終目的是“事好辦”,設置“辦不成事”反映窗口正是達致這一目的的補充手段,值得點贊。期待“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做得更好,更期待能通過它倒逼常規(guī)窗口轉變服務作風、提升服務效率。
姓名:程方圓 單位:李天木鄉(xiāng)政府 來源:昆侖策網(wǎng);圖片來自網(wǎng)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