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0日,尹錫悅正式接任文在寅,出任韓國第20屆總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6日宣布,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將率團赴韓國,出席尹錫悅總統的就職儀式。
“我們祝愿友好的鄰邦韓國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希望中韓友好合作不斷邁向更高水平。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韓關系會與時俱進,不斷向前發展。”趙立堅說。
自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流行以來,這是中方少見地派出高級別國家領導人參加外國領導人就職儀式。相較于出席尹錫悅總統就職典禮的美國、日本嘉賓名單,中方的規格也更高。美國僅派出了以副總統哈里斯的丈夫道格拉斯·艾姆霍夫率領的代表團,日本方面則派出外務大臣林芳正參加。
5月9日,韓國駐華大使張夏成在記者會上表示,從以往韓國總統就職典禮的中方來賓規格來看,此番中方派遣更高級別的人士,體現出韓國的份量、韓中關系的發展成果、中方對韓中關系的期許。
規格超過以往
此前的韓國總統就職典禮,中國通常派出副總理或國務委員級別的官員參加。2003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出席了盧武鉉的總統就職典禮。2008年,李明博的總統就職典禮,由時任國務委員唐家璇出席。2013年,時任國務委員劉延東出席了樸槿惠的就職典禮。
此番王岐山赴韓,規格超過以往。遼寧大學國際經濟政治學院副教授李家成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今年是中韓建交30周年,中方希望在這個有紀念性意義的年份,錨定中韓關系穩定發展的道路。
據外交部官網介紹,特使作為臨時執行某項使命而派遣的外交代表,又稱臨時外交代表。中國的特使是指由國家主席或者政府派出、赴他國履行特定禮儀性或者政治性任務的正式代表,可分為國家主席特別代表、國家主席特使、中國政府代表。而駐外機構館長也可擔任國家主席特別代表、國家主席特使、中國政府代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對《中國新聞周刊》解釋稱,國家主席特別代表和國家主席特使只有細微的不同,特使帶有特定的任務,要與對方政府就某一事項進行磋商,而代表不用。
楊希雨進一步表示,在過去的30年,無論韓國是保守主義政黨還是進步主義政黨執政,中方都保持著連續性、穩定性極高的對韓政策,韓國方面也同樣將對華關系放在一個特別重要的位置。正是因為彼此的重視,中方在參加韓國總統就職儀式時,始終保持著高規格。
王岐山上一次出訪,還是在2019年10月。那次,王岐山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特使的身份出席了日本德仁天皇即位慶典,并對日本進行了友好訪問。
“逆風調整期”
文在寅自2017年執政后,在維持韓美同盟關系的同時,積極修補和發展此前因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而急劇下滑的中韓關系。
在楊希雨看來,經過30年的發展,中韓關系取得了許多積極性的成果,但同時也出現一些矛盾,既有內部矛盾,也有外部矛盾。而現階段的中韓關系,進入“逆風調整期”。
目前,中國是韓國第一大貿易伙伴、進出口來源國,韓國也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但整體發展良好的經貿關系中也暗藏危機。初期,中韓經貿結構差異很大,中國以出口紡織品、農工原料等商品為主。而隨著中國經濟、科技等方面的發展,中國對韓出口了科技含量越來越高的工業制品,如集成電路、半導體器件等。這就使得中韓經貿結構互補性降低。
在外部,美國因素的沖擊最大。隨著中國的崛起,中美在經貿、科技、國家安全等領域展開全方位競爭。作為中國近鄰,又是美國盟友,再加上半島核問題波折起伏,如何在中美之間進行平衡,考驗著歷屆韓國政府。
出身于國民力量黨的尹錫悅,在執政后很可能延續傳統保守主義的路線。尹錫悅方面曾表示,將強化韓美軍事同盟,且力促韓美關系升格為全面戰略同盟。
尹錫悅勝選后,首先派出代表團赴美訪問。而美國也“投桃報李”,美國總統拜登定于5月20日訪問韓國。李家成認為,拜登此番亞洲行程,罕見地選擇了先訪韓再訪日,“也是給美國給予韓國的一個‘殊榮’,可以看出美國對韓國新政府的重視。”
5月6日,韓國國家情報院宣布,韓國正式加入北約下屬的合作網絡防御卓越中心(CCDCOE),成為該機構的首個亞洲國家。“韓國加入北約下屬的網絡安全組織后,美國將借助盟友韓國,將自己的觸角伸到中國周邊。”楊希雨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稱。
而在競選期間,尹錫悅也發表過態度較為強硬的涉華言論,包括強化韓美同盟,“利用延伸威懾來保衛韓國”,可能繼續部署“薩德”系統等。但當選總統后,尹錫悅對華態度朝著溫和、積極的方向轉變。
3月11日,尹錫悅會見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希望韓中雙方以建交30周年為契機,進一步密切高層往來,加強各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國民感情。他還表示,堅信韓中關系必將取得更大發展,再上新的臺階。邢海明也成為尹錫悅在當選總統后會見的第一個外國大使。會見過程中,邢海明轉交了習近平主席的賀電。
在目前陷入和談僵局的朝鮮半島問題上,中韓也保持著積極的溝通。5月3日,中國政府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劉曉明訪問韓國,與韓國外交部半島和平交涉本部長魯圭德舉行了會談,表示中方愿同韓國新政府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推進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
文在寅政府時期,主張對朝接觸與對話,以和平方式解決半島分裂問題。2018年至2019年,文在寅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多次會面,簽署了歷史性的《板門店宣言》。而尹錫悅一貫認為,應該對朝強硬,主張只有在朝鮮采取了可核查、不可逆地棄核行動之后,才能放松對朝的制裁。李家成表示,在這種情況下,朝韓關系難以走出僵局,甚至出現倒退。
從中韓關系的結構性矛盾以及美國因素等外部沖擊來看,在政治合作上,中韓關系的挑戰嚴峻。楊希雨用“韓國對華政策日本傾向化”來形容現在的中韓關系。他解釋稱,日本要在確保美日全面合作的前提下,保持對華關系的穩定,而尹錫悅政府在對華政策上可能會采取相近的立場和做法。
作者:于冉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