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戰爭中的大國較量,已經不能用槍炮置對方于死地,只能靠經濟決勝負,美蘇爭霸了幾十年,最后蘇聯的失敗,敗就敗在經濟被拖垮。
今年的俄烏戰爭,其實是美俄的經濟戰,戰前拜登就反復強調:美國不會出兵,但會經濟制裁俄羅斯……
普京也差不多,公開場合很少談戰事,即便前一段被烏克蘭打了反擊,丟了兩個戰略要地,也沒太當回事,只要有機會發言,大部分說的還是經濟:俄羅斯經濟形勢很好……哦吼,去美元工作搞得不錯嘛!
中美較量的本質,其實也是經濟戰,別看美軍總繞著中國,又是軍演、又是自由航行,但真到了臺海問題,他們的后手也是各種經濟制裁。
9月15日,美國操作的《臺灣政策法案》也開始跑流程,后邊一旦正式通過,會造成事實上的臺毒,可謂地動山搖。
不過美帝也在看中國的反應,中國如果忍了,那臺獨就向前跨了一大步,今后我國很難專心搞經濟;中國若采取激烈行動,那美國就把“俄羅斯制裁全家桶”,在我們這里重演一遍。
看起來美國似乎旱澇保收,無論中國怎么選,他們的收獲都很大,但灣灣畢竟孤懸大海,又在我們家門口,軍事難度和烏克蘭沒法比,一旦被我國拿下,美帝霸權的外強中干就被戳穿了,他們真的想好了嗎?
美國能在臺海這里賺到多少錢?值得如此冒險?
一、美國最大的生意:印錢+炒錢
美國的蘋果、微軟、亞馬遜這些巨頭確實很賺錢,但說到底也沒幾家,既支撐不了6.9萬美元的人均GDP,也不足以讓3.3億人躺家里不干活,只等著政府投喂。
美國“造富”的本質,是印錢和炒錢。
印錢比較好理解,比如拜登上臺1年多,印錢超過6萬億美元,這還是有據可查的數字,2022年后,美國已經不大公布數據了,今年到底印了多少,沒人能說清楚。
就說這能查清楚的6萬億美元吧,也已經占到美國GDP的26%,一年印了這么多鈔票,放在別的國家,貨幣早就崩了,但美國不僅沒事,美元還升值了!
一邊天量印鈔,一邊升值,還有這樣的好事?
美國確實就做到了,美元的幣值有個指標,叫美元指數,是用美元和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這6種貨幣進行對比,然后算出來的。
也就是說美元要升值,要么是美國經濟搞得好,美元值錢了;要么是這6個國家和地區更爛,美元變相值錢了。
今年的形勢,同學們應該都看到了,俄烏一開打,日元先跌了,為了配合美國的金融攻勢,日本自罰三瓶,日元一路跌到25年來的最低。
之后,能源價格暴漲,歐洲也爛成一鍋粥,制造業停滯、生活成本暴增,都這樣了,還得花錢支持烏克蘭打仗…
而美元指數相關的6個貨幣,4個就在歐洲,再加上日元的熊樣,美元指數能不暴漲嘛,今年沒過完,就漲了16%。
金融市場的特點就是追漲殺跌,美元長成這樣,全世界的熱錢就開始往美國沖,這就是美元回流。
美元回流,對美帝來說有兩大好處:第一是支撐了美國的國債、股市和國內投資,減小了美國繼續印鈔過日子的壓力,也就是說可以少印點錢。
第二個好處是引爆全球的金融危機,讓別人家的資產暴跌,方便今后美國資本的吸血。
這到底是怎么操作的呢?
道理其實不復雜,炒過股的小伙伴一看就明白:莊家想在一支股票上坐莊,第一步就是釋放負面消息、打壓股價,嚇得別人都賣出的時候,自己卻偷偷買進。
利用美元回流賺錢,看似高深莫測,其實和我大A的莊家也差不多,用利空打壓價格,然后低價買到別國的企業、礦山、房地產。
只不過,這個操作多了一個“回流美國”的環節,讓莊家手中的錢也變多了,日后收購起來更方便了。
典型案例就是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當時整個東亞、東南亞資產價格暴跌,大量企業被美國資本收購,韓國的三星就是那會兒,被美國人買走了大量股份。
看懂了美帝的斂財術,世界大勢就容易看懂了!
二、只剩東亞還有錢!
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之后一直都沒回歸正常,這就需要弄很多錢回來填坑,于是,世界各地的危機就沒完沒了:
2010年,阿拉伯之春,中東北非多個國家陷入動蕩。
2011年,利比亞戰爭、敘利亞內戰,引發難民潮,數百萬難民涌入歐洲。
2014年,烏克蘭顏色革命、克里米亞事件,俄烏戰爭的前身。
2018年,中美貿易戰,世界制造業、運輸業陷入混亂,全球大通脹。
2020年,新冠疫情
2022年,俄烏戰爭
前文說了,只要歐洲和日本被打爛,美元就升值了,只要美元升值了,就可以偷偷印美元,反正也沒人看得出來!這些憑空印出來的美元,花在國內就是美國的GDP;花在海外,換回來就是真金白銀!
美元去年印了量,相當于GDP的26%,美元指數又漲了16%,等于美國人啥活不用干,GDP就憑空長了46%。
這套玩法就是空手套白狼,美國玩了很多年后,GDP已經甩開英、法、德、日等西方強國,一騎絕塵。
今年美國繼續自己的看家本領,推動了俄烏戰爭,歐洲資產出現暴跌、熱錢不斷回流美國,下圖是截止到5月份,美債購買情況,可以明顯看到歐洲資金在大幅買進。
但除了歐洲,其他國家差不多都在賣美債,大家都看出來了,美國印鈔已經沒有底線,歐洲肯定也明白,但被俄烏戰爭搞得一地雞毛,資金為了避險,只能去美國。
不過這圖也反映了一個巨大問題,讓美國既眼紅,又動了殺心!
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日本和中國是美債海外投資者中,最大的兩家,可最近一直在賣出,這圖數據不太全,實際上中國連續7個月、一共賣出1130億美元,日本更夸張,連續賣了9個月,如果再算上韓國,東亞三強都在甩賣美債。
歐洲和東亞是全球熱錢最多的地方,歐洲的都回流美國了,而東亞不僅沒回流,還在甩賣,美國能不急眼嗎?
而且除了美債,中國還是今年最能賺錢的國家,1-8月,我國外貿順差5600多億美元,比去年增長了62%,全球獨一份。
另外,中國堅持動態清零,制造業一直運轉得不錯,像特斯拉這種國際公司,幾個地區一對比,心里清楚得很,果斷在我國新建了一家超級工廠;寶馬、奧迪也各自在沈陽,投資了電動車廠,這都是把真金白銀帶到了國內。
俄烏戰爭也在助推投資中國,歐洲天然氣的暴漲,讓電力和化工材料的成本上了天,德國的化工巨頭巴斯夫干不下去了,就來廣東湛江建了一個制造中心,這就又是100億歐元進了我國。
在寶馬、奧迪、巴斯夫這些巨頭的帶動下,德國對華投資比去年增長了30%,打破了歷史記錄,甚至引起了德國政府的擔心,呼吁大家悠著點來。
其實不僅德國企業看好中國,今年1-8月,日本對華投資也增長了27%、韓國增長59%、英國增長17%,使我國實際利用外資超過了1300億美元,這可都是真金白銀。
賣美債、外貿順差暴漲、投資大增,使中國和東亞成了目前熱錢最多的地區,美元要想回流的效果好,必須打爆這個資金池!
事實上,美國時刻都盯著東亞,隨時準備出手!
三、最陰損的招數
美國一年多來不斷加息,表面看是為了控制通脹,但更重要的是拉高利息,吸引美元回流。
資金都是逐利的,美國利息越高,回流的吸力就越大,美元流出的國家就越容易發生金融危機,今年以來,斯里蘭卡、黎巴嫩的外匯儲備相繼被吸干,國家也破產了。
有些國家雖然沒破產,但情況也很危險,像阿根廷和土耳其,手里的美元已經不夠還外債,離全面金融危機就是一步之遙。
即使是經濟強國,日子也不好過,日元兌換美元的匯率下跌了30%、歐元下跌了20%,英鎊下跌了18%。
后邊,美國仍然會繼續大幅加息,加緊美元回流的力度。
在這種強壓之下,人民幣兌換美元也有較大貶值,9月28日已經跌破7.2元,已經超過2019年貿易戰中的低點。
不過,人民幣的貶值,只是相對美元來說的,對世界其他貨幣,人民幣反而非常強勢,下面兩張圖是人民幣兌換日元、歐元的走勢圖。
人民幣兌換日元走勢圖
人民幣兌換歐元走勢圖
可以發現近一年,人民幣匯率都漲了不少,甚至可以說,目前的人民幣,就是僅次于盧布和美元之外的最強貨幣。
前文咱們說了,中國目前的外貿順差不錯、外國投資也不小,不斷有活錢補充進來,外匯儲備一直比較健康,人民幣幣值也就比較穩定了。
人民幣穩了,整個東亞、東南亞的金融形勢,都不會太差,就算日元貶值了30%,也沒能像1997年,引爆金融危機,沒太多的熱錢回流美國。
要是維持這種狀態,我國還是可以滿意的,畢竟是大亂之年,能保持不錯的賺錢能力,日子還是可以過的。
但美帝肯定很不爽,前期只吃到歐洲的熱錢,美國股市、債市還是撐不住,最近一兩個月一直在跌:
9月的加息周期,回流的美元還是撐不住股市
美國是金融立國,大量資本在金融市場恰飯,養老金也長期投資股市,要是一直這么跌下去,拜登就得下臺。
所以,美帝的當務之急是打爆東亞的穩定局面,驅趕熱錢回美國救急。
軟的加息的不行,美帝就要來硬的了!何況他們在烏克蘭已經演練過一次。
俄烏戰爭的起因,現在可以看得很清楚了:美國一方面操作烏克蘭進北約,另一方面慫恿納粹在烏東搞大屠殺,就問同宗同族的俄羅斯能不能忍住?
目前,美帝在臺海用的也是這個陰損招數:國會議長竄訪蛙島,一看沒真動手……那再通過一個臺毒法案,看你還能忍住不?
這個臺毒立法流程,第一步已經通過,最終會在明年1月表決,后邊幾個月將是臺海博弈的關鍵時期,美帝會不斷挑釁。
一旦局勢全面失控,后邊就是全方位的制裁,破壞中國經濟運轉,最終就是東亞、東南亞陷入全面混亂,熱錢趨利避害,大部分將會跑到美國避險。
這就是美帝的套路,他們在烏克蘭操作了大半年,效果非常滿意,現在只想盡快用在中國身上。
不過,美國心心念念的套路,多半會是一場刻舟求劍!
道理也不復雜,灣灣軍事能力比烏克蘭弱得多,我國的常規軍力又比大毛強不少,一旦動起手來,小小的蛙島,未必會有烏克蘭的破壞力,又是能源危機,又是上千萬難民。
想讓這個小戰場,破壞整個東亞東南亞的經濟,就需要戰斗的烈度足夠強,或者戰斗的時間足夠長。
這都是蛙軍做不到的,只有美國大兵參與進來才行。
那美軍真的會來嗎?
四、增灶退兵
美帝霸道慣了,能用拳頭解決的事,一般不會浪費口水。
比如跑到巴拿馬,抓走人家的總統,或者跑到伊拉克、利比亞,弄死人家的總統,又或者跑到朝鮮半島和越南,直接就開練。
1996年,美國看到灣灣有危險,立馬派了個大艦隊過來:兩艘航母、3艘核潛艇、8艘驅逐艦、10艘護衛艦…直接就來硬的。
但近些年,中國臥薪嘗膽,硬是咬著牙把國防做了起來,已經有能力完成導彈打航母、隱形戰機制空、自主北斗導航等高難度工作。
美軍看在眼里,態度也委婉起來,表面上倒是增加了東亞部署,最新的航母、F35隱形戰斗機都優先放到了日本,但實際上內心卻很虛,跑去搞“第三島鏈”了,也就是把重要裝備放到關島和澳大利亞,這里距離中國遙遠,超過了3000公里。
為什么要跑這么遠呢?
因為中國有多款導彈可以打航母,其中東風26打得特別遠,射程達到4000公里。
這就尷尬了,別看美國航母平時到處耀武揚威,真要是和大國交手,航母就是個活棺材,得躲得遠遠的,最好躲到關島的東邊,讓DF26打不著,美軍還專門給這個“戰術”起了個名字,叫關島以東!
多說一句,上圖這個專家叫帥化民,算是蛙軍中的技術派,1996年臺海危機時,是負責和美軍溝通的兩位專家之一,他的觀點還是可以信賴的。
美軍的作戰模式,就是飛機導彈轟炸幾遍,然后地面部隊跑過來清場,少了制空權這一環,美軍就不會打仗了。
如果美軍沒有航母艦載機,根本拿不下臺海的制空權。
日本那兩個空軍基地,真到動手時,還不夠我軍導彈和飛機塞牙縫的。
中日空軍基地對比
即便我軍不用導彈洗地,那倆基地離海峽也很遠,只有少量F35可以飛過來,還不敢裝滿導彈,否則太重、飛不過來……但這么勉強才能過來,又和送人頭有啥區別?
另外,美軍也不是只有航母往后撤,他們現在部署B2戰略轟炸機,也不敢放在日本了,遠遠的在澳大利亞放了4架。
B2是突防敵軍防線用的,也能扔核武器,美軍的大殺器,現在都撤得遠遠的。
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不利,想撤軍又怕司馬懿追殺,于是,使用障眼法、每天不斷增加做飯的鍋灶,但實際上部隊卻在慢慢撤退。
現在美軍玩的也是“增灶退兵”,表面上在日本投放了大量新裝備,但也就是推著日本沖上去當炮灰,美軍自己的主力,卻在向第三島鏈撤退。
國際戰略上,美國執行的其實也是“增灶退兵”,別看“重返亞洲、印太戰略”吹的牛皮挺大,說穿了也是美國鎮不住場子了,要靠印度、澳大利亞和中國鬧禍。
再看看美國自己的工作,也就是搞下貿易戰、科技戰,效果乏善可陳;軍事上稍微頂牛一下,拜登馬上出來打圓場:中美搞的只是競爭,別想多了……嗯嗯,中美之間護欄很重要……
可見,還是教員說得對,“美帝凡是可以不講理的時候,就一定不講理,要是講一點理的話,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五、中國的應手
既然看破了美軍的“增灶退兵”,那軍事上穩步推進就可以了,臺海方面按我們自己的節奏來,后邊無論啥時候行動,我軍都會是優勢的一方。這方面咱們前邊寫過好幾篇了,這里就不多說了,我附在文末,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看看。
現在比較頭疼的還是經濟,其實今年中國的制造業和出口做得很好,而且是產業升級帶來的進步,今后保持增長勢頭是大概率的事。
不過,今年美國強行爆拉美元,對我國的壓力確實比較大,人民幣已經是很強的貨幣,但跌幅也超過了10%。
貨幣貶值對制造業影響不大,甚至對出口還有一定的促進,但貶值讓人民幣資產也跌了,很多資本一算賬,賣掉國內資產再換成美元,就可以躺在美國,一邊吃利息、一邊等著貨幣升值。
這就是美國想要的效果,不斷大幅加息,本身就是金融戰的一部分,就看中國能不能扛住了。
對此,中國也嚴陣以待,早早做好了四件事、扎好了籬笆:
1、完善外匯管制
人民幣并不能自由兌換,這在平時做生意的時候,多少有點不方便,但在金融攻擊不斷加碼的時候,外匯管制就是我國最堅固的防火墻。
2、主動給房地產降風險
我國去年就未雨綢繆,處理了深房理等一批中介公司,打擊市場炒作和假信息,之后又刺破膿包,處理了恒大等幾個高負債的房企……這些工作去年要是不做,今年就來不及了,金融戰吃緊、經濟放緩,風險無疑會增加很多倍。
3、保持降息空間
這一點就更深謀遠慮了,前幾年歐美大放水,中國就沒跟,等到美國該加息了,我國自然也沒有加息的壓力,不僅不需要加息,還有了寶貴的降息空間,這在世界主要經濟大國中,幾乎是獨一家。
9月15日,我國把一年期存款利息降到了1.65%,當美元在全世界抽水的時候,在國內釋放人民幣,保住資產價格,不給美帝發動金融攻擊的機會。
4、減少美元使用范圍
中國沒有像俄羅斯那樣,高調去美元,但工作推進得還是很扎實,能源進口方面,和俄羅斯、沙特、伊朗談的都不錯,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大宗商品上,人民幣結算進行也不錯,甚至連美國的盟友澳大利亞,賣鐵礦石時,也接受了人民幣。
美元的用途就少了,咱們手中的美元,使用起來就會更加靈活,美國金融攻擊的威力也就降低了。
對中國這樣的貿易大國,去美元的工作有很多,比如做了很多年的貨幣互換、數字人民幣、促進跨境電商使用人民幣,以及在上合組織內部推進本幣結算,實在太多了。
看到我國做了這么多準備,心里就踏實了,但金融戰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國每一個小伙伴都身在其中,我們能做點啥呢?
六、人人都是金融戰士
中美之爭是大爭之勢,中美之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焦點之戰!
這一戰,軍事方面由我軍將士擔綱完成;科技方面由科研人員擔綱完成;金融戰方面由國家機構和各企業擔綱完成。
不過,金融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都能接觸得到。所以,金融戰是難得的、同學們日常可以參與的“戰斗”,咱們力所能及的做點事,就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1、除非是急需,盡量別換美元吧
中國人每年可以換5萬美元,但今明兩年,能不換就盡量別換了吧,把美元留在國家機構手中,這是他們打金融戰的子彈。
2、手里暫時沒用的美元,看情況就換成人民幣吧
道理和上一條一樣,打金融戰需要子彈,咱們投資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何況現在美元指數已經快120了,長期看這個價位太高,美元根本挺不住,而人民幣匯率7.2元,又太低,都不大合理。
所以,從投資角度來看,現在把美元換成人民幣,也是個好機會,還能增加機構手中的美元,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3、出境旅游沒辦法,海外購物的話,盡量去海南吧
2018年,中國游客在國外花了2773億美元,穩居世界第一,當然我們經濟發展了,就是為了讓中國人過上好日子。
想旅游了,那是真沒辦法,但金融戰當前,想海外購物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海南?目前海南的免稅區也蠻不錯的,就用人民幣在那里消費唄…
這幾點是給國內同學建議的,海外的小伙伴能發揮的會更多,比如學學李嘉誠,資產盡量不要放在歐美,畢竟他們沒收了俄羅斯資產,今后會不會沒收中國資產呢?
能賣的就早點賣了吧,美元價位這么高,美元資產長期看來,是必跌的,把錢轉回香港是個好辦法,實在不行轉到新加坡也不錯,美元是金融戰的子彈,轉出美國就能削弱他們金融戰的能力。
當然,這些建議都是拋磚引玉,有些同學能量大,能做到的事比這些多得多,那樣更好。
國運之戰,大伙都別閑著,今后在子孫面前也可以吹一句:老子當年也是金融戰士,干他娘的!
下文章來源于今視點 ,作者十月蛐蛐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