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美雙方同意“管控分歧,避免和防止由于誤解誤判或激烈競爭演變成對抗甚至沖突”,可管制分歧或防沖突不應當成為中國維護核心利益的約束機制。
中美關系緊張的主因就是拜登政府不斷侵蝕侵犯我方的核心利益。美方不停止這種惡劣的行徑,中美關系就只能是持續緊張。
中美雙方終于實現了歷史性會晤。盡管雙方都同意要管控分歧避免對抗,也同意建立相應的溝通磋商渠道管控機制,可雙方本質的分歧矛盾并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甚至拜登還在堅持己見。
表面上看,充分地溝通磋商、建立管控機制,是防止沖突對抗的重要一環。但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如何溝通磋商,不在于有多少管控機制,而在于涉及我方核心利益問題上根本沒有溝通磋商的余地。
盡管拜登一再強調溝通磋商的重要性,一再強調無意與中國沖突對抗,可從拜登的言談中,并不打算放棄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罷手。
拜登表示,美國將繼續與中國展開激烈競爭,包括在國內加大力量投入,并與世界各地的盟友和伙伴協調努力。
美國加大國內力量投入無可厚非,可強調要與世界各地盟友一起協調努力,顯然就超出了兩國競爭的范疇。也就是說,拜登依然還是企圖建立一個針對中國的聯盟,依然還是死抱著陣營式對抗不放。
可笑的是,盡管拜登兩年來一直努力想要建立起一支所謂的民主聯盟或反華戰隊,可幾乎是沒有得到有效的回應。在巴厘島峰會之前,德國總理朔爾茨就力排眾議訪華。他明確強調,不與中國脫鉤,更明確強調不搞陣營式對抗并強調要建立多極世界格局。可這也沒有堵死拜登建立反華排華陣營的嘴。
而歐洲另一個大國法國總統馬克龍在與中國領導人會晤的時候同樣強調:“法方秉持獨立外交,反對陣營對抗”。歐盟或西方陣營中的兩個重要的國家都如此表態,不知道拜登會作何感想?而朔爾茨和馬克龍此時公開表態反對陣營對抗,顯然是有所指。指的當然就是拜登在搞陣營式對抗。
陣營式對抗,或者說拉幫結伙式打壓,自然就涉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也就是中國的發展利益,這是沒有溝通磋商余地的。
對話中,拜登還是強硬地在涉臺、涉疆、涉港等問題上對我指手畫腳,這是對中國主權內政的嚴重干預和侵犯。而這同樣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也是沒有溝通磋商余地的。
對話中,拜登依然堅持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依然對中國的經濟政策經濟模式指手畫腳。意圖很明顯,那就是想讓中國放棄自己的意識形態、發展道路,想讓中國放棄自己的特色和模式。這同樣是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
世貿組織連年對中國經濟的評估都是非常正面,只有美國政府總是否定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巴厘島會晤中,法國總統馬克龍就直言:“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模式令人欽佩。”法國可是比美國還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法國都認可了中國模式,拜登卻死咬著不放,這當然是別有用心了,總想著如何才能孤立中國排斥中國。
以上這三點,都是嚴重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這是沒有妥協退讓的余地。只要侵犯中國核心利益,中國自然就必須堅定地給予反制。
中美之間,不是霸主與附從國的關系,中國選擇什么樣的道路、采取什么樣的模式,不需要得到美國的許可,也不需要與美國溝通協商。中國不會與美國爭奪霸權,不等于就認可了美國霸權。目前中美之間最大的問題是,美國總想控制中國的發展方向和發展進程,總想把中國置于美國霸權控制之下,總想著打斷中國復興偉大強國的進程。
奧巴馬時期,就叫囂美國要再領導世界百年;到了拜登時期,依然唱著美國以實力地位領導世界的高調,這顯然是想永久性獨霸世界。美國霸權,才是對世界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價值觀的最大傷害。
拜登嘴里的所謂防沖突機制,是約束中國的機制。也就是說,美國可以任意向中國發難或挑起爭端,而中國則需要與美國溝通磋商之后才能進行反制。也就是說,需要在美國認可的范圍內反制,甚至是想勸說中國不反制,這樣就可以防止沖突了。
美國慣用的招術就是制造一個爭端,然后把爭端的責任推給對手,進而拉幫結伙的進行戰略打壓。這就是美國控制危機的核心實質。
拜登上臺以后,強化了對華為、中興等中資信息通訊實體的打壓。同時,還在推動在半導體芯片領域以及相關高科技領域里對中企進行打壓、進出口限制、技術封鎖,甚至于還強拉西方國家對華企進行圍攻。這被普遍認為是對中國的脫鉤戰略,否則也就不會有朔爾茨不與中國脫鉤一說了。
其實,拜登的脫鉤也是選擇性脫鉤,也就是在高科技、新科技和核心制造領域里與中國“脫鉤斷鏈”。在這些相關的領域里,中國只能是被動接受,或者說中國反制的手段有限,也就是美國有所的競爭優勢。
拜登同時強調防止沖突,一方面是要中國逆來順受,另一方面也是不希望中國在自己的優勢領域里對美國進行反制。一旦反制,就說中國有意制造沖突對抗。總之,所謂的防沖突,實際上就是想約束中國對美國的戰略打壓保持克制,或者說不對美國的戰略打壓進行反制。也就是美國可以損害中國核心利益,中國則不能危害美國的核心利益。總之,時時事事都得以美國的利益優先。
總之,中美之間有分歧矛盾這很正常,競爭也在所難免,管制分歧矛盾防止沖突對抗也應該。但問題的關鍵是美國不能侵犯或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臺灣問題是中國的主權內政,涉及到的是中華民族的尊嚴。采取什么模式走什么樣的道路,中國有權自主選擇,不需要美國指手畫腳。盡管拜登強調管控好分歧矛盾和防止沖突對抗,可拜登依然堅持的是在核心利益問題上不放手。這個矛盾不解決,中美關系就只能持續地緊張下去。如果美國繼續嚴重地侵犯中國主權和發展利益,就只能是走向沖突對抗。
法德領導人最新的表態都是堅決反對陣營式對抗,這話顯然也是說給拜登和美國的反華政客說的。這表明了拜登想建立反華戰隊的意愿肯定沒戲,恰恰也是拜登害怕中美沖突對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對于美國,從來只能是聽其言觀其行,想忽悠中國沒那么容易。中國絕不會犧牲核心利益換取表面上的和平,更有寧失千軍不丟寸土的堅定意志。以今時今日的國際形勢,實力強大的美國對中國還真的沒有多大的競爭優勢。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動態大參考”,修訂發布)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