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金屬所有一群航空航天事業(yè)中的“心臟科醫(yī)生”。他們在研制應用新材料的科研一線奮斗的目標,就是讓航空發(fā)動機更長壽
在金屬所鈦合金研究團隊看來,擁有一支年輕隊伍、一批優(yōu)秀人才,是他們最大的戰(zhàn)略資源,也是事業(yè)發(fā)展最堅實的基礎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王瑩 武江民
頻頻完成高難度運載任務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下稱長五B),是知名的“航天勞模”。
長五B背后,有一支來自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下稱金屬所)的鈦合金研究團隊。他們攻克了鈦合金粉末近凈成形等關鍵技術難題,研制出的氫泵葉輪,支撐了長五B的強大“心臟”。
鈦合金是一種高端金屬結構材料,被應用于航空航天等尖端領域,主要應用于飛機結構件、航天發(fā)動機結構件以及航空緊固件等。鈦合金氫泵葉輪的研制成功,突破了潔凈粉末制備、粉末合金致密化成形等一系列基礎研究難題。
這支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青年團隊,平均年齡38歲。十余年來,他們深耕航空航天事業(yè),突破多種關鍵材料和工藝技術,在破解大火箭“心臟”難題后,又不斷將航空發(fā)動機的壽命推向新的極限。
破解大火箭“心臟”難題
作為中國空間站艙段“運輸專列”,長五B運載能力大于22噸,是我國目前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其強大的運載能力,離不開火箭發(fā)動機內的核心部件——氫泵葉輪。
零下253攝氏度的液氫環(huán)境內,氫泵葉輪需在短時間內將液氫高速輸送到發(fā)動機燃燒室,與液氧混合燃燒產生推力,將火箭送上2萬米高空,實現(xiàn)“供血”通暢。
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增強氫泵葉輪材料性能至關重要。
2008年,針對長征五號氫氧發(fā)動機設計單位提出的緊急需求,金屬所項目負責人楊銳選用徐磊等研究骨干,組建攻關團隊承接項目,啟動相關研究。
國際常采用粉末冶金成形新技術制造氫泵葉輪??蓤F隊第一次開展粉末冶金部件研究,就遇到難題——文獻上只有大致輪廓和最終結果,關鍵技術和工藝過程只字不提。
技術突破的壁壘森嚴,特別是五年內要有成果的時間要求,更放大了研制難度。
徐磊介紹說,粉末冶金技術可以突破氫泵葉輪應用中高速、低溫、強壓、穩(wěn)定等多個難點,但在2008年前,我國相關研究幾乎為零。“就拿氫泵葉輪為例,想在短時間內將液態(tài)氫氣輸送到燃燒室,葉輪邊緣速度將達到每秒430米,而聲音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它比聲音的速度還快。”
楊銳當時領導的鈦合金研究部正承擔的某材料計算設計重點項目,該項目在材料計算模擬方面有較好積累。
基于這些數(shù)據,鈦合金研發(fā)團隊開展大量模擬計算,反復試驗優(yōu)化參數(shù),又憑借金屬所多學科助力充實團隊力量,最終攻克了材料制備、葉輪構造等難題。
八年磨一劍。鈦合金研究團隊攻克多項技術難題,終于研制出合格的氫泵葉輪部件,為氫氧發(fā)動機的研制提供了有力支撐,奠定了長征五號2016年成功發(fā)射的基礎。
此后,“天和”“問天”“夢天”三個空間站艙段也由長五B成功送往“天宮”。氫泵葉輪經受住了一次又一次高難度挑戰(zhàn)。
據了解,鈦合金研究團隊已牽頭承擔100余項國家級鈦合金研制任務。其中,團隊研制的鈦鋁低壓渦輪葉片,可使重達3000公斤左右的飛機發(fā)動機,在原本減重1克都要絞盡腦汁的情況下,實現(xiàn)減重30到50公斤,大幅減少油耗。
2021年,徐磊與9名鈦合金研究團隊骨干成員入選“中國科學院穩(wěn)定支持基礎研究領域青年團隊計劃”,并組建“航空發(fā)動機長壽命關鍵材料及制造”青年團隊,繼續(xù)突破航空發(fā)動機長壽命材料及制造“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
徐磊透露,2023年鈦合金研發(fā)團隊將針對“鈦鋁低壓渦輪葉片”繼續(xù)開展耐疲勞性能等相關實驗,這也將為新型號大飛機的可靠飛行提供強有力保障。
讓航空發(fā)動機更長壽
在某種意義上,鈦合金研究團隊如同航空事業(yè)中的“心臟科醫(yī)生”。他們在研制應用新材料、對抗金屬疲勞的科研一線奮斗的目標,就是讓航空發(fā)動機更“長壽”。
他們的武器之一,是跟關鍵技術死磕的心氣。
徐磊記得,在鈦合金氫泵葉輪研制初期,由于時間緊、任務重,許多工作需要齊頭并進。比如粉末填充后需要馬上進行超聲處理和后續(xù)真空脫氣,往往需要一天時間,團隊常常輪流實時記錄參數(shù),工作到凌晨是常事。與時間賽跑,團隊僅用14個月,就自主自立完成鈦合金氫泵葉輪樣件研制。
讓徐磊記憶最深的是包套技術。這種將金屬顆粒填充到模具中,封裝除氣后進行熱等靜壓成形,并做成膠囊形狀的技術看似簡單,成功率卻始終提不上去。“包套在熱等靜壓過程中應該收縮,但沒想到好幾次實驗包套反而膨脹。有時都進行到最后一步了還是失敗。有一段時間,夢里都是包套因為沒壓成功爆掉。”徐磊說。
為徹底掌握包套技術,徐磊干脆住進實驗室,跟工人師傅在一起設計焊縫,選擇焊縫材料,對焊縫進行檢漏,盡量多地采取機器人自動焊接。
跟關鍵技術死磕,讓鈦合金團隊目前的大型包套的熱壓成功率達到百分之百,該技術已用到航空發(fā)動機復雜部件成形。
鈦合金團隊在對抗金屬疲勞方面的心得,則是膽大心細。
一次,研發(fā)團隊成員劉仁慈在航空發(fā)動機葉片研制實驗中,偶然發(fā)現(xiàn)“硼”元素在增加。劉仁慈沒有輕易放過這個現(xiàn)象,他先帶領大伙檢測性能,然后分析在不同強度下“硼”元素存在的各種形態(tài),為葉片研制提供了更全面的基礎材料。
在劉仁慈柜子里的一本本筆記本上,記錄著航空發(fā)動機葉片的每一次測試、每一次考核、每一次故障。對于發(fā)動機葉片所有性能指標、變化軌跡,劉仁慈如數(shù)家珍。
劉仁慈說,每當看到多年的研究成果變成一個葉輪、一個零部件,或是材料從實驗室到中試廠房,再到大規(guī)模應用,自己內心都無比激動。“只要祖國需要我們,我們就會努力讓這顆跳動在航空事業(yè)的‘中國心’,更健康、更強勁。”
“把冷板凳坐熱”
在金屬所鈦合金研究團隊看來,擁有一支年輕隊伍、一批優(yōu)秀人才,是他們最大的戰(zhàn)略資源,也是事業(yè)發(fā)展最堅實的基礎。
“培養(yǎng)年輕人的關鍵,是放手讓他們去干。”徐磊說。
據徐磊介紹,他在金屬所讀博期間,楊銳就常把他放在工作一線,作為鈦合金潔凈粉末冶金研究的儲備人才培養(yǎng)。“與大量項目、實驗的親密接觸,讓我實現(xiàn)了跨越式成長。”
良好的科研氛圍形成了傳幫帶作用。1990年出生的盧正冠是徐磊的博士,畢業(yè)后選擇留在金屬所,成為鈦合金研究團隊的一員。另據了解,2008年,鈦合金粉末近凈成形團隊建立初期只有幾個人,如今這幾個人的學生都加入團隊,并逐漸變成課題骨干和核心。
針對人才培育和引進,金屬所初步構建全鏈條人才計劃體系,連續(xù)出臺多項政策,吸引穩(wěn)定人才,包括高層次人才協(xié)議薪酬管理辦法、所引進優(yōu)秀學者計劃實施辦法等。
針對人才需求,金屬所形成長期關注聯(lián)系的“長名單”和近期重點聯(lián)系對接的“短名單”,著重引進支撐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和科學前沿探索的關鍵人才,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積極參與人才引進,充分發(fā)揮直接、關鍵作用人員的作用。
引進來,更要留下來。劉仁慈說,入所近10年,他發(fā)表論文和專利并不多,但項目成果不少。“金屬所一直在科研上給予很大包容度,甚至有的項目不一定必須要求產出具有明確指標的成果,營造了特別積極的研究氛圍。大家都有‘把冷板凳坐熱’的決心,都想著拿出更好的研究成果。”
在科研資金支持上,鈦合金研究團隊獲得中國科學院“穩(wěn)定支持基礎研究領域青年團隊計劃”支持,解決青年科研人員經費不足問題。同時,金屬所設立研究所創(chuàng)新基金,修訂師昌緒青年科技人才基金,大幅提升優(yōu)秀青年科技人才獎勵待遇。
來源:新華社今日頭條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袁嵐峰:中國造不好航空發(fā)動機,曾經我也以為是材料問題
2022-02-20正解局:中國收購烏克蘭軍工巨頭被美國攪黃!航空發(fā)動機短板如何破局?
2021-04-09?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