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尹國明:“紙牌屋”在坍塌?改變歷史的興衰大變局已開始
點擊:  作者:尹國明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3-02-21 07:57:17

 

1.jpg

【編者按】本文為昆侖策研究院尹國明研究員近日發表的系列文章《美國究竟會不會迅速崩潰》《解開美蘇興衰的不同密碼》和《改變歷史的興衰大變局已開始,一切皆有可能》三篇合編,以供研究參考。

 

美國究竟會不會迅速崩潰?


美國俄亥俄州火車脫軌導致的化學危險品泄漏事件,在中文互聯網上引起這么大的關注,是一件大好事。

通過對這件事的全方面觀察,有利于國人從世界主流媒體長期忽視的角度,看到一個與主流宣傳口徑不同的美國,跟美國對外輸出的美國形象是如此迥然不同,與精神美國人想象的美國更像是兩個世界,但這才是真實的美國。

我們不但可以看到美國媒體對于美國負面事件的真實維穩態度,看到美國的官僚主義嚴重程度,還能看到美國腐敗合法化的鐵證,看到資本控制下的美國政府對于民眾生命健康的漠視。真實的美國比“紙牌屋”更夸張。

 

這種巨大差別,既表現為美國宣傳構建能力與美國實際面貌之間的巨大差異,也表現在美國在很多領域已經落后與美國在一些領域繼續保持世界領先水平之間巨大反差產生的撕裂感。

 

沿著俄亥俄州事件做進一步的觀察和分析,有助于我們搞清楚,俄亥俄州火車脫鉤導致的生態污染事件會不會成為美國的“切爾諾比利事件”?

 

當然,最先把俄亥俄州此次事件說成是美國“切爾諾貝利事件”的,還是美國的網民,中國網民只是這一說法的搬運工。西方人好像特別喜歡套用“切爾諾貝利事件”,2020年,在武漢的疫情爆發之際,西方媒體就用中國的“切爾諾貝利”時刻形容中國面對的挑戰。

 

隨著俄亥俄州這一事件受到持續關注,確實讓人看到了一個弊病叢生的美國,事故背后的系統性因素,也逐漸顯露出來。

 

該事故的發生,已經遠不能用偶然進行解釋。美國交通部長布蒂吉格在事故發生超10天后打破沉默,指出俄亥俄州獲得了“特別多的關注”,而美國火車每年脫軌“1000次”。不管美國交通部長的話里話外,有沒有包含責怪公眾少見多怪的意思,但他代表美國官方承認了美國平均一天3列火車脫軌的事實。另據今日美國統計,過去十年中,美國鐵路共發生超過5000次危險品在運輸中出現溢出或泄漏的情形,平均每天1.4次。

 

這些數據本身就能說明在美國發生俄亥俄州這種事故,已經具有高度的必然性,區別只是發生在美國這個地方,還是出現在美國其他地方。這種必然性,就凸顯了事故的體制原因。

 

美國網民發了一張照片,讓我們看到美國正在運行的(一部分)鐵路竟然是這樣的:

 

2.jpg

 

這樣的鐵路,我們中國人在夢中都不敢出現,不頻繁出事故才怪。

 

是美國的鐵路公司不賺錢沒資金維護鐵路嗎?NO。

 

根據《美國交通雜志》的數據,截至2019年,鐵路才是美國最賺錢的行業之一,利潤率51%。自2004年以來,美國鐵路公司的利潤增長了676%,鐵路公司股價則上漲了1250%。這次出事的諾福克南方鐵路(Norfolk Southern),去年的收入是127億美元,正在計劃用100億美元進行股權回購。

 

這是這個行業和肇事的企業缺錢的表現嗎?

 

一方面是鐵路公司的利潤在不斷增長,公司股東賺得飛起,另一方面卻是美國的鐵路年久失修,事故頻仍。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英國鐵路私有化之后。1997-2002短短5年中,發生13起嚴重事故,其中造成重大傷亡的事故有7起,共導致59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事故頻發,原因并不復雜,私有公司經營鐵路,要優先考慮股東權益,重視眼前利潤,不斷加大運量,卻不舍得花錢投資鐵路基礎設施的維護建設。英國在輿論壓力下,不得不重新把鐵路國有化。

 

這跟早些年山西小煤礦允許私人開采之后,重大惡性事故不斷的原因是一樣的。私有化之后,政府怎么監管,重特大事故發生率都降不下來,一直到有一位李姓的省長在任期間,冒著被中國經濟學家飽和攻擊的壓力,推動了一波煤礦國有化之后,才把惡性事故率降低下來。

 

因為資本不舍得把錢花在必要的維護安全方面,省下的每一個銅板都要盡可能變成資本的利潤,最后反映到公司的股價里。這在全世界都是通行的道理。

 

不但如此,美國的鐵路公司還拼命地減少工人雇傭,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數據顯示,過去六年中,美國的鐵路公司削減29%的一級員工,涉及約4.5萬名員工。而剩下的工人則進入“狄更斯式”的工作模式,必須24小時待命,疲勞工作,連病假都很難擁有。

 

同時,根據美國鐵路工人聯合會(RWU)的說法,過去10年,一級運營商大幅增加列車的長度和噸位,減少了維護和檢查,“這無疑是一個在滴答作響的定時炸彈”。美國貨運列車從平均2100米加長近2900米,本次出事的列車就有150節車廂。一方面鐵路基礎破敗不堪,一方面還要嚴重超載,不頻繁出事才是怪事。

 

3.jpg

 

為了利潤而不擇手段,這是多么標準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美國無論怎么通過好萊塢對外改善自己的形象,它的資本主義內核都沒有改變。美國鐵路工人的遭遇和恩格斯寫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描述的英國工人,在本質上有多大的差別?

 

民主、自由、人權,這些宣傳里見到的東西,一深入到經濟層面,就顯得虛偽而可笑。

 

一個為了利潤連基本安全和勞動者基本權利都不顧的國家和體制,有什么資格標榜民主自由人權?

 

如果美國人民能夠從美國的俄亥俄州列車脫軌毒氣泄漏事件中看清楚這些事實,那美國的這一事件,何止是美國的“切爾諾貝利”事件?

 

精神美國人告訴中國人的美國體制、美國精神、美國價值觀,是建立在多么丑陋的經濟基礎上,他們對美國的描寫和刻畫和謊言有何不同?

 

美國實行的可是中國經濟學家心心念念,喋喋不休向中國人灌輸的最不壞的自由市場經濟。

 

但這依然不影響張維迎毫不臉紅繼續給中國人進行PUA洗腦:“(自由)市場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唯一途徑”,也不影響中國的經濟學家繼續主張私有化。

 

中國的經濟學家主張其實就兩種:經濟基礎徹底私有化+市場經濟全面自由化。他們反對發揮政府的作用,連防止資本無序擴張的措施都反對,動不動就攻訐“計劃經濟要回來了”!

 

如果中國人民能夠從俄亥俄州事件中看清楚資本的本性和自由市場經濟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對中國那些西方經濟學家主張的警惕,各類精神美國人對中國公眾的PUA能力將嚴重打折。

 

“切爾諾貝利”事件暴露了蘇聯的很多問題,俄亥俄州事件暴露的美國問題更為嚴重。因為這次俄亥俄州事件,直接暴露的美國問題太全面了。美國上上下下為了資本利益不顧民眾死活的嘴臉又一次來了個大暴露。

 

美國作為一個資本控制的國家,資本的利益對于社會公眾利益的侵蝕太嚴重了,在很多傳統的行業內,已經到了無視安全問題和勞動者利益的程度。這個問題的嚴重性表現在宏觀層面上,就是美國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表現在中觀層面上,就是鐵路行業為了利潤,減少成本,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而他們拿出一部分利潤,就可以游說政府部門放松監管。現在隨著兩黨相互指責,從奧巴馬、特朗普到拜登政府, 對這一事故的發生都有難以推卸的責任。奧馬巴政府放松了對鐵路大規模運輸化學危險品的限制,特朗普政府放松了對運輸化學品的安全條件的要求,拜登政府則強行禁止美國鐵路工人要求減輕勞動強度提高工資待遇的罷工,還取消了鐵路工會。有媒體稱,本次出事的諾福克南方公司曾推動游說特朗普政府廢除了“本可以改善全美鐵路制動系統的立法”,即載有危險易燃物品的火車必須配備電子制動系統。游說行為竟然在美國是一個公開的合法存在,還往往能收到奇效,這是美國腐敗合法化的標志。

 

表現在微觀層面上,就是美國鐵路行業的工人,工作和生活并不輕松。他們同樣要承受過度勞動和失業威脅的問題。在與資本的博弈中,他們顯然是失敗的一方。因為鐵路公司背后的資本可不是普通的資本,有人發現,這次出事的鐵路公司,控制80%股權的機構投資者里面,就有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先鋒領航、黑石等華爾街巨頭。

 

4.jpg

 

既然火車脫軌事故頻發,又影響不了資本的利潤,美國政府干嘛要重視?

 

這一規律也適合分析美國的疫情處置手段。面對疫情,美國政府開始不久就采取的消極態度,大大降低了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光是官方統計的新冠死亡人口就是一百多萬。美國政府為什么會對新冠采取消極的態度,原因就在“窮人運動”聯合主席麗茲·西奧哈里斯說的這句話里面,“在一個8700萬人沒有保險或保險不足、3900萬人工資入不敷出的國家中”,新冠始終是“窮人的流行病”。

 

麗茲·西奧哈里斯的說法是有數據支持的。美國民權組織“窮人運動”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解決方案網絡2022年4月共同發布報告說,新冠疫情出現3年后,美國窮人與富人的死亡率差距進一步加大。

 

《美國醫學會雜志》發布的研究結果顯示,2019年至2021年,在疫情之前,加州最貧困的1%人口普查區的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為76歲,比最富裕的1%人口普查區居民少11.5年,到2021年這一差距擴大到15.5年。

 

從2019年到2021年,美國的人均預期壽命減少了接近三歲,基本就是窮人“貢獻”的。

 

與此同時,最富裕階層卻迅速擴大了自己的財富。美國的資本富豪卻賺得盆滿缽滿。2021年7月份,牛津經濟研究院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19年底到2021年一季度末,“美國收入最高的1%家庭的財富增加了23%”。

 

既然新冠只是窮人的流行病,那還有什么值得美國政府特別重視的?

 

既然新冠對美國富人的威脅不大,又能增進資本富豪的財富,美國政府為什么要積極地應對疫情呢?

 

資本制度下所謂民選的政府,屁股站在那一邊,無論是在疫情應對還是這次的俄亥俄州事件中,都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

 

5.jpg

 

俄亥俄州事件會不會成為美國的“切爾諾貝利事件”,并不單純從生態污染角度進行比較,更重要的是這一件事產生的政治影響,對美國未來走勢以及國運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切爾諾貝利”事件發生后5年,蘇聯不復存在,可見西方當時的心態。這個問題就轉換為,美國會不會在這個事件發生之后快速崩潰?

 

如果美國民眾能夠通過這次事件普遍看清楚美國的問題美國體制的本質,這個事件就容易很快變成美國的“切爾諾貝利”事件,引起美國的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可惜,美國的媒體正在拼力阻止人們看清楚這一事實。在俄亥俄州事件發生之后,不光是美國的媒體,幾乎所有的精神美國人都在為這一件事,要么洗地,要么沉默,要么避重就輕。因為這個事件深挖下去,對這些勢力的精神PUA能力打擊太大。

 

美國媒體的維穩能力,在2011年的“占領華爾街”事件中,就已經表現得很明顯。他們成功地把“占領華爾街”的那些人報道為好逸惡勞之徒等各種負面標簽形象,為美國警察實施強力行動,創造了輿論條件。

 

美國從政府到媒體也會努力阻止這件事演變成為美國的危機,美國政府有美國媒體的支持,維穩能力還是很強的。

 

與俄亥俄州生化危機發生的同一時間,出現在美國上空的中國流浪氣球,經過美國的一番炒作,成為媒體的頂流。這件事當時也讓很多人想起了發生在1987年的聯邦德國青年駕駛飛機降落莫斯科紅場的事件,同樣都暴露了防空系統的巨大漏洞。紅場飛機降落事件發生之后四年,蘇聯解體。

 

最近同時發生在美國的這兩件事,跟蘇聯的兩個事件聯系在一起,難免讓人浮想聯翩,很容易讓人聯想美國會不會跟蘇聯那樣,迅速衰落到崩潰的狀態,比如時間上是五到十年?

 

首先,我認為,通過這兩件事,我們可以更加堅定一個結論:美國開始衰落不但已經是趨勢,而且衰落的速度比表面看上起來更加快速,它的內部問題比我們之前了解的更為嚴重,未來進一步衰落的趨勢更加難以逆轉。

 

其次,雖然上述結論沒問題,但美國的衰落會不會跟蘇聯那樣快速崩潰,在五到十年左右實現,我認為這個問題確實值得好好分析。

 

6.jpg

 

解開美蘇興衰的不同密碼

 

美國現在實際存在的問題,除了我們前面已經分析過,俄亥俄州事件充分暴露了華爾街金融繁榮和硅谷的科技高光下,長期被掩蓋的美國社會腐朽一面和美國體制反動一面。前者表現為美國的社會治理能力已經很差,后者表現為美國的資產國家本質。前者最終還是受后者影響和決定的。

 

資本主義在美國已經運行了幾百年,美國社會內部的矛盾已經很嚴重了。但美國并不很擔心這個問題,俄亥俄州這么嚴重的事件,美國高層并不重視,因為他們并不認為這個事情會對美國政治穩定帶來多大的危機。

 

美國資本控制了主要媒體和主流網絡平臺,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空前強大的意識形態保護能力,能夠在美國政治安全和社會維穩方面,積極地配合美國政府,形成了一整套高效的維穩機制。美國通過這套維穩機制,安然度過了07年的次債危機、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2020年的疫情危機。對付俄亥俄州這種事件,更是綽綽有余。

 

如果同樣的事情出現在中國,光是微博就能讓人感覺要亡國好幾次了。因為我們中國的很大一部分話語權是控制在精神美國人手里,他們日日夜夜期望中國快速崩潰,而他們的背后,又存在著強大的經濟和政治勢力,讓他們有恃無恐,可以公開地表達立場而不用擔心成本和代價。

 

美國社會內部的腐朽,是美國體制的必然產物,并不是新鮮事物,而是早就存在。美國內部的問題要比蘇聯嚴重的多,但美國依然能夠堅持到現在,也不大可能因為俄亥俄州事件就快速崩潰。因為美國的維穩系統還在高效運轉,因為美國畢竟不是蘇聯,因為美國內部不存在一個希望改變美國體制轉軌的精英集團,美國不會自挖墳墓。

 

這就涉及到蘇聯為什么會在切爾諾貝利事件之后五年、紅場飛機降落事件之后四年,就迅速崩潰的真實原因了。

 

蘇聯的崩潰之所以是迅速完成的,有各種角度的不同分析。我認為,美國馬薩諸塞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大衛·科茨(David M.Kotz)《來自上層的革命:蘇聯體制的終結》,對蘇聯解體的原因的解釋是最有說服力的一種。蘇聯不是被人民拋棄,而是被蘇聯的精英統治集團拋棄。大衛·科茨認為撼動蘇聯體制根基的,恰恰是蘇聯內部占統治地位的政治精英。

 

所以,他把蘇聯的崩潰稱為“來自上層的革命”。這本書給出的主要結論有:

“大部分身居要職的政治精英,以及其他重要的官方組織,從擁戴社會主義轉向了擁戴資本主義。……他們認識到從社會主義轉變成資本主義能使他們變得更加富有。”
“威爾私下結識了許多蘇聯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這些人大多玩世不恭。……我們的結論是,蘇聯體制的瓦解,不是源于與經濟崩潰一道而來的群眾運動,而是源于其自身的統治精英對個人利益的追逐。”
“特權集團的很多成員顯然已經不再相信官方的意識形態,從他們自己的利益出發,一旦這個社會面臨何去何從的緊要關頭,他們便倒向資本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使他們不僅能管理生產資料,而且能擁有生產資料,并且可以公開積聚巨額個人財富。除了大大提高他們絕對的和相對的物質生活水平以外,他們還可以把自己的地位直接傳給后代,不必像在舊制度中那樣還要靠個人關系網。”

 

這本書對蘇聯崩潰的解釋是有數據支持的。1991年5月進行的、由美國操作的最大的一次民意測驗,在蘇聯的歐洲部分進行。蘇共上層精英,9.6%贊成共產主義和民族主義,12.3%贊成民主社會主義,76.7%贊成資本主義的社會形態,取其他態度的占1.4%。而當時的蘇聯普通民眾的抽樣調查結果與此有很大差異,只有17%贊成資本主義。

 

為什么大部分普通民眾反對走資本主義,而蘇聯還是走了資本主義呢?這本書給了另一個重要的結論:“讓蘇聯走到盡頭的,是一種特殊的社會主義類型——即那種非民主的、強制性的、經濟組織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蘇聯普通民眾手上沒有足夠的權力制約黨內精英。

 

用毛主席的話來分析,蘇聯人民雖然在充分就業、休息權、受教育權和其他社會保障方面,享受了很多高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福利待遇,但他們沒有獲得管理國家的權力。毛主席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勞動者管理國家,管理軍隊,管理各種企業,管理文化教育的權利,實際上,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勞動者最大的權利,最根本的權利。沒有這種權利,勞動者的工作權,休息權、受教育權等等權利,就沒有保證。”

 

《來自上層的革命:蘇聯體制的終結》這兩個結論,基本就能大體支撐起蘇聯崩潰的主要原因。蘇聯的社會主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無論是經濟建設成就還是社會福利體系,都對歷史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這種推動作用,不限于蘇聯自身和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甚至影響到資本主義世界的中心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福利體系的全面建立,如果沒有蘇聯作為一個外部壓力,是不可想象的。因為有蘇聯的全民福利制度,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和其他勞動者,就看到了問題的所在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向,資本主義的危機隨時有演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危險。而資本主義的統治者為了不被掀桌子,就不得不對本國的勞動者做出讓步,社會福利體系就這樣快速建立起來。

 

切·格瓦拉有句名言就表達了這個意思:“我們走后,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也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

 

因為蘇聯出現過,所以資本主義變得越來越不像傳統的資本主義,他們不得不在制度允許的范圍內部進行改良,讓自己告別原始資本主義。

 

蘇聯的解體原因根本不是老百姓起來反抗蘇聯的制度,崩潰也不主要因為西方的和平演變,而是因為失去信仰的蘇聯精英認為這個制度不利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們是用蘇共的權力殺死蘇共,成為在自己葬禮上致富的政黨。

 

有人一直問一個問題,為什么社會主義容易出現和平演變,而資本主義不會,言外之意,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優越性。其實這么低級的問題,恰恰暴露了問題提出者的淺薄,這個問題,不是瞄準了社會主義的軟肋,而是戳中了資本主義的命門。

 

一方面,社會主義制度,在本質上是有利于勞動人民的,不利于取得特殊地位的社會精英合法性占有更大比例的社會財富,所以更容易出現權力掌控者異化后背叛制度的現象。而資本主義,本身就有利于少數人合法性占有多數財富,居于社會上層的政治精英和和資本精英在利益上完全一致,他們當中或許會有個人背叛自己的階級,但絕對不會有大部分這么做。

 

另一方面,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存在很多問題和缺陷。這也不奇怪,沒有什么新生制度從開始就是完善的,但這不等于蘇聯的社會主義本質就有問題。資本主義找到了“民主共和制這個最好的政治外殼”,解決了資本長期穩定統治的問題,但不等于資本主義的制度本身符合多數人的利益。

 

7.jpg

 

一些人經常引用葉利欽《我的自述》一段內容“蘇共官員享受著貴族般的待遇,擁有種類繁多的特權福利,比如特供的餐廳、食堂、學校、交通工具、療養院、醫院和商店等”,用來說明蘇聯繁榮特權現象,證明蘇聯體制的崩潰之必然性。先不說這些腐敗現象,主要是蘇聯否定斯大林之后的產物,斯大林和更早的列寧時期,蘇聯的腐敗問題整體是處于可控的狀態。斯大林本人就很清廉,死后的個人財產只有幾百盧布。在戰場上,蘇聯一直有一個典型現象,紅軍的指揮官,包括政工干部們沖鋒在前,造成指揮員的犧牲率很高。這說明,當時的干部風氣整體是良好的。干部帶頭沖鋒無懼生死的隊伍,怎么可能會腐敗蔚然成風?斯大林時期,蘇共有很多理想主義者,成為蘇共的主流,所以當時的蘇共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再大,也總是能克服。但是否定斯大林之后,就不一樣了。擁護斯大林的人被清洗出去,黨內的左翼理想主義力量式微,黨內的右翼現實主義勢力獨大。

 

蘇聯走上修正之后,意識形態發生質變,馬列主義成為形式上的神牌,失去了意識形態對資本主義的輸出能力,干部開始失去信仰道德約束,同時,腐敗加重是必然結果,到勃列日涅夫時期,特權腐敗現象開始成為風氣。即便如此,和美國富豪可以合法性擁有億萬資產,還能世代繼承,依然是不可同日而語。所以,蘇聯就必須紅旗落地,才能為蘇共精英成為資本富豪開辟。

 

所以,你可以說蘇聯的制度有這樣和那樣的問題,但如果說蘇聯的制度比美國體制還不利于老百姓,那就是缺乏邏輯,沒有常識,甚至也沒有良知的表現了。

 

蘇聯解體之后的悲劇也從反面證明了這一點。蘇聯解體之后,獲利的是老百姓嗎?前蘇聯地區的人均壽命都降低了四歲以上,這都快趕上一場大規模戰爭了。蘇聯解體之后,貨幣貶值幾千倍,蘇聯老百姓的積蓄被洗劫一空,迅速陷入生存危機。七十年積累的社會共同財富,也被迅速瓜分,在蘇聯的尸體上迅速出現了寡頭現象。光是俄羅斯就有七大寡頭,不但壟斷了蘇聯的經濟命脈,還可以直接干預克里姆林宮的政治運作,干預俄羅斯的選舉結果。

 

俄羅斯的主要經濟命脈,宣傳系統,也被寡頭控制。從經濟到政治、意識形態,都在寡頭手中。而且這些寡頭還都是猶太背景。這就是普京上臺之初面對的形勢。

 

普京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俄羅斯,烏克蘭就沒有這么幸運了。烏克蘭有自己的葉利欽,但沒有自己的普京,所以烏克蘭變得最慘。

 

烏克蘭當然最符合西方的標準,所以得到西方的表揚和支持,也符合西方的民主國家和價值觀標準,烏克蘭人民越來越接近什么都失去了,但他們卻收獲了自由。

 

按照西方的標準,烏克蘭是對的,俄羅斯是錯的。西方的制度才是合理的,蘇聯的制度是錯的。

 

對與錯,是與非,在根本上,就是個立場問題。站在資本寡頭的角度,無論是蘇聯的崩潰還是烏克蘭的一路沉淪,他們都是贏家。沒有蘇聯的解體,他們不會一夜暴富,這是關鍵的一環,所以他們要慶祝蘇聯的崩潰,哪怕是以蘇聯老百姓人均期望壽命嚴重縮短為代價。

 

用蘇聯的腐敗來解釋蘇聯的快速崩潰,根本就是扯淡。蘇聯時期的那點腐敗,和蘇聯解體之后俄羅斯和烏克蘭的腐敗和大規模公開搶劫公共財富的行為,完全不可比。如果腐敗決定了制度的變遷,那么俄羅斯和烏克蘭應該早就變回社會主義。美國的腐敗都已經達到公開的腐敗合法化的程度了,這種體制的合法性早就應該終結了。

 

美國不會出現類似蘇聯精英用蘇共權力殺死蘇共的事實出現,不會出現蘇聯的主流媒體那樣從頭到腳污蔑蘇聯制度和國家存在合法性的現象。

 

相反,2023年2月2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譴責“一切社會主義”的決議,反對實行社會主義政策。不投贊成票的100名民主黨議員還受到過政治指責。

 

很多國內的博主,不理解為什么美國要在這個時候通過這么一個決議,認為此舉相當無厘頭。

 

其實不然,這個決議涉及到美國生死存亡的問題。

 

8.jpg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在2021年8月7日至10日體發起一份民意調查。從民意調查報告的結果來看,有許多的民主黨支持者認可社會主義。有59%參與調查的民主黨支持者更看好社會主義,看好資本主義的受訪者僅有49%。這部分選民大概就是民主黨內桑德斯的支持者。桑德斯只是一個民主社會主義者,并不觸動美國的私有制,只是要進行一些改良,對貧富懸殊的分配問題做一些改變,但這樣,也不被允許。兩次黨內初選受阻于民主黨防范多數人利益代表上臺的超級代表機制。

 

美國從蘇聯身上,看到了蘇聯快速崩潰的原因。沒有什么是國家管理者帶頭否定自己的國家體制,能夠導致更快的崩潰速度了。

 

美國這個決議就是先把自己的內部防線布置好,不允許核心層內部出現社會主義者。

 

美國決策層是懂政治的,知道堡壘最容易從內部爆破的道理。美國這一點,其實真值得社會主義國家學習。

 

如果美國也出現蘇聯那樣的內部人顏色革命問題,美國的媒體都不用跟蘇聯媒體那樣,編造謠言抹黑蘇聯的英雄和領導人,只要從美國的現實問題,一直到美國建國的問題,來一次系統真實性大暴露,讓人知道美國的華盛頓對待奴隸、林肯對待印第安人的血腥真實一面,知道美國歷史上幾十次上百次出動軍隊鎮壓國內的工人和民權運動,知道美國和平發展幾百年的財富是如何被人轉移走,造成美國人一出生就背負十萬美元債務的原因,美國用不了一年就可能發生顛覆性運動。

 

再者,如果外部,有一個類似斯大林時期的蘇聯或者偉人時期的中國,能夠對外保持強大的理論輸出能力,把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投射到美國的內部。面對這么多問題,即使美國不出現政治自殺現象,維穩難度也大到不可想象,革命形勢很可能就風起云涌。

 

但這些條件目前都不具備。所以,我們不能以俄亥俄州事件,就確定美國會在五到十年內跟蘇聯那樣迅速崩潰。歷史不是簡單的重復,也不能做簡單的比附。美國和蘇聯的衰落原因,完全不同。

 

9.jpg

 

改變歷史的興衰大變局已開始,一切皆有可能!

 

即便美國不會因為俄亥俄州事件而迅速崩潰,但這不等于美國在五到十年的時間崩潰的概率絕對不存在。因為俄亥俄州的事件暴露的問題,遠不是美國問題的全部,美國更大的問題是經濟金融化和經濟空心化。美國因為這個遇到了大麻煩。

 

美國現在的制造業只占經濟比重的10%多一點。金融資本繼續統治著美國,成為決定美國資產配置方向的關鍵力量。所謂市場看不見的手,并不是真的無形,而是幕后運作,加上媒體和學者的故意掩蓋隱藏了其蹤跡。

 

因為經濟金融化和經濟空心化,是美國經濟變遷的硬幣兩面。資本可以不再通過生產獲利,產業資本利潤下降,不得不大量外溢,造成了經濟空心化。馬克思早就說過,資本唯一關心的就是利潤,對于資本家來說,資本是沒有辦法才從事物質生產這種倒霉的事情,它也不愿意去從事物質生產,它總希望有更快、更輕松的賺錢手段。還有什么是可以不事生產,就可以通過金融市場操作獲利更爽的事情呢?

 

經濟空心化產生的第一個問題,是美國自己生產的物質財富不能滿足美國的消費和福利需求,美國越來越依賴進口,貿易逆差越來越大。自從1971年美國出現了自1893年以來的第一次貿易逆差1.52億美元開始,美國的貿易逆差就長期存在。2022年更是創造了9481億美元的歷史紀錄,其中貨物貿易逆差更是高達1.19萬億美元(美國的服務貿易還保持順差)。

 

10.jpg

 

長期的貿易逆差,標志著美國變成一個很大程度的食利國。美國能夠保持這么大的貿易逆差而經濟還未崩潰,是因為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

 

美元的地位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就是世界各國相信手中持有美元能夠買得到想買的商品。但這個信任,最近幾年遭到很大的質疑,而且這種質疑越來越嚴重。主要原因有:

 

一是美元這幾年超量印刷的規模太大,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已從2007年的大約9000億美元,擴大到2021年的峰值8.9萬億美元,結果搞出了美國近四十年最嚴重的通脹率。

 

二是俄烏沖突爆發之后,美國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太過不擇手段,又是關閉金融結算系統,又是凍結和沒收資產,美元體系的信用為此受損嚴重,隨之的結果,就是各國的去美元化共識在不斷強化。

 

盡管美元在國際貿易結算和外匯儲備中的地位看起來還是很穩固,但一旦去美元化的共識形成,美元的地位崩潰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大家現在等待的只是一個替代貨幣和替代體系和一個時機而已。而中國實力的迅速增長,讓世界看到了替代的希望。

 

美國經濟空心化產生的第二個問題,是美國的政府連年赤字,政府收入不能覆蓋支出,美國政府的債務規模不斷增長,而且增速越來越快。目前的數據是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已經31.4萬億美元左右。

 

美國這兩個問題的存在,又產生了第三個問題:美國只能用政府不斷發債以及美聯儲濫發貨幣的方式,才能維持著基本運轉。

 

美國只要不能重新實現工業化,不能恢復財富創造可以覆蓋社會需求的能力,這樣的飲鴆止渴游戲就不可能停止。美國的重新工業化是很難的,歷史上也沒有去工業化之后還能重新實現全面工業化的先例,因為這樣也不符合資本的運行規律。

 

第三個問題又必然導致了第四個問題的出現:貨幣超發太多,超出了美元回流機制的吸收能力,就會引發嚴重的通脹。

 

然后又引發第五個問題,通貨膨脹嚴重,美元就不得不加息(當然還伴隨著縮表,以下相同)。美元現在已經加息到區間為4.5-4.75%的高點了,通脹還沒抑制住。

 

加息到高位,如果長期保持,又會引發更多的問題,包括:

 

利息太高,美國經濟會可能衰退;如果通脹問題依然不能堅決,那就會出現滯脹。美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飽受滯脹之苦。

 

利息太高,美國資產價格會重重新估值,股市、債市會繼續跌。美國人的虛擬財富會縮水,實體經濟又很難增長。政府收入會減少,政府支出會會增加,政府債務繼續快速增長。

 

利息太高,政府發債成本增加,利息支出壓力暴增。如果利息長期維持在高位,美國聯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就有可能擴大到讓美國政府吐血不止的程度。嚴重的話,還會引發國債流動性危機。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現在就特別擔心美國國債出現流動性問題。2022年10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在IMF的年度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上談及美債問題時表示,財政部正在努力支撐美國國債市場,“我們擔心美國國債市場缺乏足夠的流動性”。

 

利息太高,美國的實體經濟會承壓,重新工業化會受阻。制造業可承受不了太高的利息壓力;重新工業化不能完成,美國經濟空心化的問題就解決不了。

 

這就回到了美國問題的起點,美國面臨的問題都可以形成邏輯閉環了。

 

如果在通脹率降不下來的時候,就轉頭降息,通脹率失去控制,美國普通民眾生活出現問題,大規模的社會問題和危機會隨之出現。歐洲在這方面已經走在美國前面,英國、法國,都在鬧大規模的街頭運動。

 

這些問題,本來單獨挑出哪一個都不好解決,何況現在這個狀態呢。

 

這幾乎就是個死局啊。美聯儲和財政部,現在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簡直就是如同懸崖邊走鋼絲。

 

你以為這就是問題的全部?too young,too simple。

 

如果沒有中國,美國的麻煩差不多就這么多,但有中國就不一樣了。

 

美國還要面對中國的產業升級。美國現在不是還保留著一些制造業嗎?美國的這部分制造業將直接面對中國產業升級的競爭壓力。

 

如果這部分優勢再失去,美國創造實際財富的能力將嚴重萎縮。

 

11.jpg

 

美國為什么要通過政府行為,跟中國進行部分脫鉤,就是為了抑制中國的產業升級。因為美國自己都認為憑借市場競爭,無法阻擋中國產業升級完成。美國針對中國,同時啟動了全球供應鏈重構。現在中美之間的決戰,就變得簡單了。中美之間是中國先完成產業升級,還是美國先完成全球供應鏈重構。中美國運幾乎都依賴于這個結果,這是中美決戰的主戰場。

 

這樣的美國,是不是就沒有希望了呢?有的:

 

一是美國再次率先實現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換來幾十年的經濟景氣周期,通過生產力的爆發式增長,用增量解決存量問題。美國在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等方面還是有著最強的實力,美國在這方面的創新能力,還保留著率先開啟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希望。但中國在這些領域,雖然整體技術實力落后于美國,但也是處于世界第一陣營,趕超希望也是存在的。

 

二是在現有的條件下,窮盡一切手段打贏存量財富的爭奪戰。美國最擅長的就是通過美元的貨幣潮汐周期性收割世界財富,低息資本對外擴張,加息時資本回流,造成其他國家的外匯枯竭,匯率崩潰,然后美國資本低價收購該國的優勢資產。

 

這個游戲保證了美國去工業化之后又保持了幾十年的繁榮。

 

美元的地位雖然還在,但美元的回流機制好像不那么順暢了,也影響了美國經濟空心化之后的財富收割機制的有效運轉。

 

對外貿易長期逆差,意味著美國經濟的長期虧空。世界上不存在可以空手套白狼而沒有代價的事情。美國需要金融項目的順差彌補經常項目的逆差,才能在美國作為一個經濟體的“資產負債表”上實現平衡。如果美元回流機制不順暢,美國就無法實現這種平衡。同時,也會影響到美國通過美元的周期性潮汐運動,對世界其他國家進行財富收割,導致美國經濟空心化而產生的虧空就無法得到彌補。

 

美國2022年開始的這一輪美元加息,基準利率都已經4.5-4.75%了,力度不可謂不小,速度不可謂不快。但這次倒在美元加息周期的國家并不多,更沒有什么大塊頭。說明美國的這一收割財富,遇到了嚴重的障礙,收獲不大,補血嚴重不足。

 

當然,美國還有一個終極手段就是發動熱戰。但核武時代,這個很難辦,資本當家的美國發動戰爭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搏命。代理人戰爭還是可以搞搞的,但不解決根本問題。

 

留給美元的加息空間不多了,留給美國的時間也不多了。所以美國現在表現得越來越焦慮,越來越瘋狂,出牌越來越沒有章法。

 

如果中國提前完成產業升級,同時實現產業鏈的自主化,美國的制造業優勢和科技優勢失去,美國的霸權地位就倒計時了。

 

本來按照2015印發的《中國制造2025》的規劃路線圖,到2025年,中國的綜合指數接近德國、日本實現工業化時的制造強國水平。到2035年,綜合指數達到世界制造業強國第二方陣前列國家的水平,成為名副其實的制造強國。到2045年,乃至建國一百周年時,綜合指數率略高于第二方陣國家的水平,進入世界制造業強國第一方陣,成為具有全球引領影響力的制造強國。中國這個速度在時間上還是給自己留下很大余地的。

 

但美國為了遏制中國的產業升級,對中國進行有針對性的脫鉤斷鏈,這就倒逼中國加快產業升級和產業鏈自主化速度。

 

從歷史上,中國人不怕封鎖,怕的是對于對手存在幻想。

 

現在,多虧美國人的努力,讓中國人上上下下基本去掉了幻想,越來越看清楚美帝國亡我之心不死的現實了。放棄了幻想,中國的產業升級就不會受阻于美國的脫鉤斷鏈,而且應該在五到十年之內完成,因為不可能指望對手給予更多的時間從容實現了,只能跑步快進了。

 

2022年,美國國務卿的布林肯就曾發表演講稱,未來十年將會是美國和中國競爭的關鍵時期,如若美國無法抓住機會,將會徹底喪失遏阻中國崛起的能力,美國的世界地位也將受到影響。同時他還表示未來十年,減緩甚至是停滯中國快速發展腳步將是美國的首要戰略目標。

 

頂級高手博弈,大家都是明白人,現在打的都是明牌了。

 

美國崩潰還有一個時間點,取決于美國的債務擴張速度。

 

日本政府債務比比美國高一倍,經濟規模只有美國六分之一的日本,政府債務已經達到美國的三分之一,美國是31萬億,日本是12萬億美元。所以日本死死地把日元的利率摁在基準利率-0.1%的歷史低點,繼續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并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目標維持在0%附近。

 

日本因為債務比更高,基本已經失去利率調解能力了。這也可以預示,如果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規模再擴張一倍,即便美元地位遠超日元,也就差不多失去利率調節能力了。到時候,美元潮汐收割財富的機制也就差不多廢了。

 

當美元失去財富收割能力,美國又不能重新工業化,美國的霸權地位不畫上休止符,難道還會留著過年嗎?

 

按照美國債務的增加趨勢,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突破20萬億美元的時間是2017年9月9日,到美國宣布未償還債務總額突破30萬億美元的時間2022年的1月31日,僅僅四年多的時間。而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突破10萬億美元是2008年十月份,增加到20萬億差不多用了十年。看看美國國債規模的那條越來越陡峭的曲線,美國會不會在十年之內政府債務規模再增加一倍,都不是沒有可能的。

 

12.jpg

 

美國債務的問題還可能撐不了那么久。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券流動性問題很有可能提前到來。耶倫最近非常驚慌于這個問題。2022年10月12日,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在IMF的年度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上談及美債問題時表示,財政部正在努力支撐美國國債市場,“我們擔心美國國債市場缺乏足夠的流動性”。

 

耶倫的擔心并不是杞人憂天。美國政府的國債屬于裸奔的債務,并沒有相應規模的資產對應。隨著俄烏沖突之后,美國的信用動搖之后,不少各國央行、主權基金、全球商業金融機構已經或正在考慮從美債市場上撤退。

 

美國的崩潰如果是以失去霸權為標志,那在概率上還是存在的。

 

如果是以聯邦解體為標志,這個就難說了。美國失去全球霸權地位,如果美國實行收縮政策,憑借美國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自然稟賦,美國維持一個比較體面的生存是不成問題的。但如果不能認清形勢,繼續為了霸權地位的持續而不顧國力蠻干,內部又不肯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國內勞資矛盾,民族矛盾加劇,分離主義勢力就會風起云涌,也未可知。

 

美國這種資本國家的聯合,是以不斷擴張作為生存基本條件的。擴張的空間沒了,美國的經濟問題就會內爆,很多尖銳的矛盾和激烈的沖突就會集中引爆。美國各個州,是為了利益結合在一起的,美國本身就是個移民國家,缺少統一的文化歷史積淀,抗分裂的能力未必很強。為了利益而結合,往往是共享福易,共患難難。

 

所以,一切皆有可能。這個世界要想變好,沒有美國,其實很重要。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原載“明人明察”,綜合修訂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