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環球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李光滿丨從“美印聯合聲明”看美印新戰略:絕不可誤判印度!
點擊:  作者:李光滿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  發布時間:2023-07-02 10:56:28

 

1.jpg 


最近隨著莫迪訪美,美印關系持續升溫,中國戰略界對美印關系和中印關系的討論和分析也越來越多,大家對中國如何應對印度崛起的認識和分歧也越來越大,我想其主要原因是印度是一個有“印度邏輯”之稱的奇葩國家,所作所為往往出人意料。

莫迪訪美最亮眼的地方是發表的“美印聯合聲明”,讀罷這份“美印聯合聲明”,不自覺地感到某種擔憂,聯合聲明中確認的美印“全面全球戰略伙伴關系”是否意味著美印軍事一體化、美印戰略并軌的態勢已經啟動?

這份聯合聲明中有哪些需要我們特別關注的內容呢?其中有推進美印在載人及商務航天、半導體供應鏈、先進電信、量子技術、人工智能、基礎科學等方面的合作及技術轉讓,簽訂美印國防工業合作路線圖及討論互惠國防采購協議,美國支持印度成為改革后的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進一步鞏固美日印澳四方會談成果,擴大權利,使其成為全球利益的伙伴關系,印美合作開發質子改進計劃資II加速器,加強美印軍事、情報方面的合作,印度對美軍購,印度為美國海軍提供維修中心,美國通過伙伴關系地位獲得印度洋、東南亞和太平洋地區的海洋領域數據等等,由于聯合聲明的內容過于龐雜,我們就不一一列舉。

我有一個感覺,美國通過支持印度在安理會改革后成為常任理事國、向印度提供或轉讓先進軍事技術等手段誘使印度“脫俄入美”并融入美國反華體系,通過向印度出售并在印本土生產F-414發動機和MQ-9BHALE無人機使美印通過信息共享而實現深度捆綁。美國成功說服印度,在印建立為美國海軍提供維修的服務中心,使美軍成功進入印度,使印度在美軍需要時為美軍提供服務,這些都使美印在軍事上實現了深度捆綁。

我建議關心中美和中印關系的朋友可以閱讀或了解一下這份聯合聲明的內容,這樣有助于我們重新認識印度、重新認識美印關系。

6月22日,莫迪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使莫迪的訪美之行獲得莫大殊榮,在58分鐘的演講中,在場的美國國會議員給了莫迪79次掌聲,并15次起立為莫迪鼓掌。

我想,這些掌聲既是給莫迪的,也是給印度的。從另一方面看,美國給印度多少掌聲,就對中國有多少仇恨。因為美印合作的基礎和背后因素是中國,如果沒有中國因素,印度也必然不會給莫迪掌聲而會是美國攻擊和遏制的對象。

在莫迪訪印之后,到底該如何認識印度,到底該如何認識現實中的美印關系,印度融入美國陣營的態勢是否已經開始?對印度的新動向我們該如何保持高度警覺并提出中國的應對策略?中國到底應該如何處理印度問題?這是一個重大課題,其重要性不僅事關當下,更事關長遠,不僅事關中印關系,也事關中美關系。

我想對印度的認識絕不能意氣用事,絕不能過度夸大美國對印度的影響,絕不能輕看印度這個國家的戰略自主傳統以及印度的地緣政治野心,而應全面準確認識當前的印美關系。對此我有以下十二個方面的分析。

第一,要研判并確定中國對印戰略,首先要確定中印關系在全球地緣戰略中的位置,我們必須給中印關系定位,即印度是否是中國首要的戰略對手和戰略威脅?我想這一點是明確的,印度并不是中國首要的戰略對手,也不是中國首要的戰略威脅。中國首要的戰略對手和首要的戰略威脅是誰?這也是明確的,是美國,其次是日本,美國和日本是當下和未來相當長時期中國首要的戰略對手和戰略威脅。確定了這一點,我們就能給印度在中國地緣戰略中的地位進行準確定位,即當前乃到今后一段時間,印度是中國次要的戰略對手和次要的戰略威脅,甚至在某些方面還是中國的合作伙伴。

第二,印度與美國、日本乃至歐盟、英國等有一個本質區別,即印度和中國、巴西等國一樣,是發展中國家,印度的經濟和科技水平、人均收入、生態環境等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印度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哪怕其經濟總量成為全球第三,也不會改變其發展中國家的狀態,甚至我都懷疑印度是否能夠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印度從英國兩百年殖民統治下獨立建國僅75年,印度發展很快,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并不會在短期內抹平。印度與美國是完全不同的國家,雖然美國現在開始重視印度,但這種重視是為了遏制中國,而不是為了印度發展,印度與美國本質上并不是一伙的。

第三,印度獨立后,長期奉行不結盟政策,自認是世界不結盟運動領袖,印度不僅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雖然印度一直在世界大國間游走,從各大國撈取好處,但至少到目前為止,印度既沒有跟俄羅斯結盟,也沒有跟美國結盟。雖然現在美國正拼命拉印度加入美國遏制中國的陣營,如組建美日印澳四方機制。但到目前為止,這一機制仍沒有上升為軍事聯盟,而且印度對美國提出的讓印度成為北約+成員的提議也是拒絕的,這顯示印度有自己的政治意圖,并不想更緊地跟美國的反華戰略捆綁在一起,不過是借與美國日益密切的關系撈取好處。雖然在俄烏戰爭爆發后,印度對美國表現出更大興趣,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打破與美俄關系的平衡。作為一個從西方殖民統治下獨立的國家,印度對美西方也是有防范之心的。當然現在來看,印度更傾向美國,與美國一起遏制中國發展,因為這既與中國的發展給印度帶來的巨大壓力和沖擊有關,也與美國給印度越來越大的利益誘惑有關,如果印度著眼于眼前利益(著眼于眼前利益是印度特色),失去冷靜和定力,不排除印度會更深地融入美國遏制中國的體系,這對印度來說能夠帶來極大的現實利益。但我認為,要讓印度成為像日本那樣的反華先鋒恐怕也并非易事。

第四,印度是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這也是印度雙面戰略的一部分,即一方面從美西方撈取好處,一方面又站隊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談判和去美元化等重大議題上與中國等發展中國采取相同立場,這既說明印度與美西方之間存在深刻矛盾,又說明印度與中國在某些方面仍有合作基礎,這種合作是因為中印發展水平有一定代差,中印經濟有一定互補性,印度需要中國企業到印度投資建廠,轉移產業鏈,助力其實現工業化和經濟騰飛。由于印度的民族特性和戰略短視以及所謂的“印度邏輯”,中印經濟交流與合作并不順利,進展緩慢且充滿阻礙與曲折,這使得中國企業家對印度有一種又愛又怕的矛盾心理。

第五,從歷史上看,由于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中印兩國在2000多年歷史長河中基本上沒有發生大的戰爭,除了唐朝王玄策“一人滅一國”和偶有邊界沖突外,兩國并沒有長期的國家沖突和激烈的戰爭,并沒有特別的歷史仇恨(當然在2000多年歷史上印度絕大部分時期都是處于分裂或被征服狀態,并沒有統一的印度)?,F在中印矛盾的焦點是領土爭端,而中印邊界又主要是英國退出印度時制造的遺留問題。從歷史與文化上講,中印兩國從來不是敵人,如果兩國政治家能夠智慧而務實地解決領土問題,中印就沒有爆發激烈對抗甚至戰爭的基礎。當然歷史上不是敵人,并不必然意味著現在必然不會成為敵人,因為印度膨脹的地緣政治野心,也因為中印兩國存在著領土爭議,中印兩國仍有爆發局部沖突的現實可能。

第六,當前全球矛盾、沖突甚至戰爭的總根源是美國,這一點是確定無疑的,全球所有重大地緣政治問題都與美國有關,中印關系也必然受美國因素的干擾和影響。近幾年中印邊界發生沖突一方面是印度國內政治需要,另一方面也與美國的挑撥離間有關。前兩年中印關系曾出現過一段小陽春,如兩國領導人在武漢東湖會晤,中國領導人訪問印度等,說明中印關系是有改善基礎的。不能認為中印關系交惡是必然的,中印關系交惡并沒有必然性,只是隨著美國對中國打壓和遏制力度加大,中印關系也會走低,甚至會爆發沖突。但中印兩國目前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這一點我們還是要保持清醒??偟目矗绻麑⒅杏£P系放在中美關系的大背景中去看,印度對中國的態度是與美國對中國的遏制力度呈正向關系的。

第七,中印矛盾的核心是什么?表面看是領土邊界問題,但領土邊界問題為什么前幾十年基本處于冷卻狀態,直到近幾年才突然被激活甚至被激化?印度獨立后一直存在著一種要當地區霸主甚至亞洲霸主的思想,也就是“大印度”思想,包括與巴基斯坦的多次戰爭和長期武裝對峙,分裂東巴基斯坦支持孟加拉國獨立建國,吞并錫金,控制尼泊爾和不丹,以及制造斯里蘭卡國內矛盾和沖突,深度介入阿富汗政治等等,都體現了印度為建立一個“大印度”、控制印度洋而持續推進的擴張戰略。印度的“大印度”野心之所以與中國發生碰撞,是因為中國成功的實現了經濟騰飛,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國。莫迪上臺后,啟動了印度版經濟起飛的計劃,這一計劃的目標就是趕超中國,這使得中國漸漸成為印度最為現實的戰略對手,這也使得中印之間的矛盾逐漸顯化,領土邊界問題被放大,直至發生多次邊界沖突。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印度的這種戰略及心理變化與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出現了同頻共振,美國是要絞殺中國,印度是要趕超中國,美國與印度不同的地緣戰略產生的同頻共振使得印美有了聯手反華的基礎,由此開始了地緣政治方面的合作,如印度加入美國遏制中國的印太戰略。盡管如此,印度與美國對中國的目的和戰略仍然有極大差異。

第八,印度對中國是重大威脅嗎?毫無疑問,印度一定是中國的重大威脅。雖然歷史上中印并沒有重大沖突和大規模戰爭,但這并不表明今天的中印之間不會發生重大沖突。印度地處西亞歐大陸居中靠印度洋位置,在當前的國際博弈中處于非常有利的位置,猶如一枚插進印度洋的劍鋒,直指印度洋,左邊是阿拉伯海,右邊是孟加拉灣,印度的安達曼群島又扼守馬六甲海峽印度洋方向出口,如果印度實現其統一整個南亞大陸的“大印度”目標,其野心一定會更加膨脹,印度絕不會滿足于做南亞霸主的定位,而會與中國爭霸亞洲,雖然中國從不與美國、也從不與印度爭霸,既沒有這種野心、也是沒有這種戰略,更沒有這種文化基因,但這并不表明美國和印度不視中國為最大的對手。如此印度一定會成為中國經營亞歐大陸、確保海上運輸和能源通道安全的重大威脅。如果中美爆發嚴重沖突甚至戰爭,美國與印度聯手,那么中國與中東、非洲、歐洲的海上通道的安全必會受到嚴重威脅。我相信,關鍵時刻,印度一定會對中國落井下石,但印度會為了美國而與中國發生戰爭嗎?印度可能會趁機在中印有爭議的邊境地區對中國發動局部戰爭,甚至有可能進攻中國西藏,不排除印度與美國聯手讓美國使用安達曼群島基地對中國實施海上封鎖,現在美日搞的印太安全機制實際上是在為未來的中美沖突或戰爭做準備,但印度應該不會為了美國的利益而參與對中國的全面戰爭,印度畢竟是印度而不是日本。

第九,我們在談印度的時候,更多的關注點在邊界,而實際上美印正在做的也是印度最渴望的是,讓印度取代中國,成為新的世界制造業中心,美國正在加速推進的大戰略是對中國發動一場產業鏈戰爭,這是繼貿易戰和高科技戰、芯片戰之后的又一場對華戰爭,其目的一方面是將在中國的高端產業鏈回流美國本土,另一方面則是推動中國中低端產業鏈向外轉移,轉移到哪里?轉移到印度、越南、墨西哥等國,使中國的產業鏈碎片化、斷裂化、空心化,而美國的這一戰略正好吻合了印度的國家戰略。印度那么積極與美國勾搭的目的也就是配合美國的這一大戰略,爭取將中國的產業鏈轉移到印度,使印度成為下一個中國,雖然這是一個龐大的戰略工程,但對印度來說這一工程已初見成效。最關鍵的是,印度現在的發展勢頭很好,我們有些人容易唱衰印度,而我則認為,印度的發展勢頭很好,崛起的態勢已經形成,如果中國不能在產業升級和高科技創新方面實現突破、高端產業又還沒有形成新的競爭力,中低端產業和一部分制造業向印度轉移并在一定程度上被印度取代,這種狀態下印度取代中國是有可能的。這對印度來說,這是戰略上的大勝利,對美國來說,這將是不戰而勝。對此中國應保持強烈的憂患意識。印度雖然并不是中國首要的戰略對手,但印度經濟的迅猛發展、加上美國的推波助瀾,中印經濟競爭、產業鏈競爭將會越來越激烈。中印之間即使不爆發沖突或戰爭,也會成為產業鏈競爭的主要對手,印度現在大概落后中國二十年左右,一旦中國在美西方的所謂脫鉤斷鏈、去風險化等打壓下不能突破重圍,就會被印度逼近,現在中國是前有美西方的堵截,后有印度等的追兵,前后都不能失敗。

第十,我們對印度的發展水平需要有一個清晰的總體判斷。總體上印度落后中國二十年左右,有些方面可能會更多,但有些方面則沒有那么多,印度現在的發展水平跟2000年前后的中國相似,2000年左右的中國軍工、基礎設施、制造業的發展狀況與今天的印度應該是差不多或者說總體上好于今天的印度。以印度現在的發展速度,到2045年到2050年前后,印度應該會發展到現在中國的水平,經濟總量會成為全球第三,人均會在八千到一萬美元左右,這是對印度的一個基本判斷。由于印度沒有完成土地改革,再加上國內種族、宗教和區域矛盾,印度的發展進程應該會是一個波浪型,但總體上印度會是一個向上發展的趨勢,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印度社會的諸多矛盾會激化爆發,其經濟發展也會面臨瓶頸,會不會陷入中等收陷阱現在還難以判斷。雖然印度有人口優勢,也有美國的支持,但印度短期內沒有超過中國的可能,更難成為一個發達國家,印度更大的可能是像阿根廷一樣在某個發展時段倒在發達國家的門口一蹶不振。

第十一,相比于中美俄之外的其它國家,印度的航天工業已經起步,而且我認為未來會成為一個獨立的航天大國。在軍工方面,中國人喜歡嘲笑印度的軍工制造能力,如經常摔飛機、國產航母反復出現問題等,但我們絕不能輕視印度軍工制造能力,由于美西方出于遏制中國需要而向印度出口和轉讓先進裝備甚至先進技術,雖然印度的制造能力仍然有限,但在美西方先進技術的加持下,出于稱霸地區野心的需要,印度的軍事裝備制造能力相較于印度其它產業會得到更快速發展,更重要的是,印度已經開始走獨立的軍工發展道路,雖然其中頗多曲折,但最終印度軍工會得到完整而快速發展,這對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威脅,畢竟中印之間有領土爭端,有爆發邊界沖突甚至戰爭的風險存在,一個軍事強大而又野心膨脹的印度是中國不需要的,也必是中國的重大威脅。還有一點是我們需要不應忽視的,印度是一個擁核國家,這使得印度具備了大國競爭與博弈的基本威懾力量。

第十二,現在大家爭論最多的是中國應不應該幫印度發展基礎設施,如應不應該向印度出口用于交通道路建設、可能改善中印邊界交通狀況的盾構機?應不應該參與印度電力設施、交通道路網、重要港口建設?應不應該參與印度重要基礎產業發展?我認為,中印兩國雖然不是首要戰略對手,但印度一定是中國未來最重要的戰略對手和戰略威脅,遏制印度發展、特別是遏制印度戰略產業、基礎設施發展,拉長印度崛起時間,為未來兩國競爭減輕壓力是必要的。由于印度的戰略野心和中印領土爭端,中印兩國在未來的某個時期一定會發生碰撞,雖然中國并不害怕這種碰撞,但在美西方遏制和圍剿中國的大背景下,中印之間最好不發生這種碰撞,我們要盡力避免或推遲這種碰撞,如果一定會發生碰撞就要盡力控制范圍、避免損傷國家元氣,中斷中國崛起進程,讓美國等其它國家有機可乘。因此,中國對印度的戰略野心及印度對中國構成的戰略威脅要保持高度警覺,但不能把印度當成首要的戰略對手,不能讓我們的誤判或過激策略或應對不當而把印度逼向美國,如果美印關系發展到美日美韓軍事聯盟那樣的程度對中國是最不利的。因此我們應該全力分化離間印美關系,使印度不能也不愿為了美國的利益而與美國結成戰略聯盟,必須讓印度增強戰略自主意識、成為世界多極格局中獨立于美國的一極,而不是加入美國體系,這種狀態是有利于中國的。一句話,雖然我們不能阻止印度靠向美國,但我們一定不能因為我們的誤判和應對失誤而把印度逼向美國。

當前中美關系正處在一個重要節點,中印關系也正處在一個重要節點,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背景下,美國是中國最大的戰略對手和最大的戰略威脅,印度是美國拉攏的對象,即使沒有美國的因素,以印度“大印度”的地緣政治野心也會對中國形成威脅。在一個比較遠的未來,印度有可能會成為中國主要的威脅和麻煩制造者。對此,我們冷靜分析印度在當前國際政治中的地位、中印關系的本質,謹慎應對隨著印度崛起給中國帶來的巨大戰略壓力以及中印可能爆發的沖突及局部戰爭。

印度崛起已經是一個難以遏制和改變的趨勢,如果我們應對得當,印度對中國可能只是一個麻煩,而不是威脅,如果應對不當,就一定會是一個重大的威脅。

印度是中國搬不走的鄰居,而且是一個有地緣政治野心、對中國充滿敵意的鄰居,對這樣一位鄰居,我們既要保持高度警惕,謹慎應對,又要離間印美,爭取合作,確保中國西部和印度洋的戰略安全,同時也要確保中國產業鏈的安全。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李光滿說”)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