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海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支點。在成功把菲律賓又變為棋子之后,如今拜登準備親自出馬說服越南了。很明顯,就是要通過掀起南海風云破壞中國與東盟的關系,強拉東盟加入美國的反華艦隊。當年奧巴馬推動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時候,主打的就是南海牌,企圖拉攏東盟建立亞洲版小北約。中國與菲律賓在南海的爭端惡化,就是奧巴馬一手挑起的。好在,當時新上臺的總統杜特爾特立即撕毀了那張裁決“廢紙”。中菲關系迅速升溫,也就宣告了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失敗。如今,美國總統拜登又開始打南海牌了。借助新任總統小馬科斯的反華情緒,又把菲律賓變回了棋子。不但與菲談妥了增加四個軍事基地的協定,還直接鼓動菲律賓在南海鬧事。美軍甚至叫囂要觸發“美菲共同防御協定”。盡管如此,被我海警強勢驅離后的菲律賓方面也沒有敢繼續輕舉妄動。菲律賓也怕成為“第二個烏克蘭”,估摸著菲律賓之后也不大敢太造次了。

重要的是,中國海警此次驅離行動,東盟國家意外地都默不作聲。不發聲實際上就等于已發聲——中菲自己的事自己解決與東盟無關。因為東盟已有言在先。新加坡駐美大使在面對美國施壓的情況之下公開發表文章強調: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是基于本國的利益,新加坡不選邊站隊,而是堅持一貫的原則。這基本上代表的就是東盟的態度。這可是一個曾經站在美國“巨人肩膀”上的國家,如今不選邊站隊的立場也是最堅定的國家。眼看著菲律賓這一顆棋子拱不動或作用不大了,美國就又急不可耐準備再尋找下一顆棋子了。這一顆棋子就是越南。

美國總統拜登當地時間8月8日晚間在新墨西哥州的一場政治籌款活動上表示自己將“很快”訪問越南,并稱越南希望成為“美國的合作伙伴”。上個月拜登也曾經公開稱與越南領導人通了話,說人家希望與他實現會晤,以提升越美關系。只是上述消息都是出自拜登一個人之口。白宮沒有宣布,越南也沒有確認過。這一次是拜登為了拉選票又胡言亂語?還是他的夢中囈語?還不清楚。清楚的是他急于尋找下一顆棋子。不過,3月份美越領導人通話的消息倒是真的。不可否認,一段時間以來,美國確實是對越南發起了魅力攻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副總統哈里斯、財政部長耶倫分別于都出訪過越南,多次提及越南是美國“印太地區的重要合作伙伴”,尋求提升美越關系。很顯然越南與菲律賓一樣,都被美國視為南海棋子的最佳候選國。這兩個國家也都與中國在南海有主權的糾紛。印太戰略是拜登政府的重點戰略。一方面是看好了亞洲世紀;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打壓圍攻中國。而東盟則是美國介入亞洲事務打壓圍攻中國的最重的戰略支點。這一點在奧巴馬時期就已經非常明顯了。只是拜登上臺3年多了,不管如何威逼利誘,總之是收效甚微。連印度都打了參與印太戰略的退堂鼓,與中國正在深化合作關系的東盟,自然也難說服。好在菲律賓換總統給了拜登機會,這也算是有成果了。所以拜登又看到希望,就又想拉越南下水。雖然越南與美國有互動,但要想越南成為“菲律賓第二”,似乎是很難。近年來隨著中國與東盟合作關系的深入,越南與中國的關系也在不斷升溫,中越的合作也在明顯加強。雖然越南也想通過與美國的合作來提升自己,可是當年美國侵略時給越南人民留下的痛苦記憶似乎很難抹去。另外,越南有意加強與美國的合作或提升與美國的關系是一回事,加入美國反華戰隊則另外一回事。當年越南自封為世界第三軍事強國,曾經嚴重挑釁過中國。在中國最虛弱的年代,都曾經嚴厲地教訓過越南。當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越南人應當也是記憶猶新。如今中國的實力已經今非昔比了。當年仗著蘇聯挑戰中國都被痛打,現在還會仗著美國的支持與中國一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何況這些年中越關系已經是升級,中越也是僅存的四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二了。可是,美國人卻不會這么想。因為白宮總是那么自信,實際上是迫不得已。作為美國準備打造的印太戰略支點或打壓中國的前沿陣地,東盟與中國的合作不降反升。奧巴馬時代還表示歡迎美國參與亞洲事務,甚至是有不少國家準備站隊美國。可是,經過了08年中菲南海危機以及奧巴馬的亞太戰略之后,東盟國家應當明白了中國維護南海主權和抗擊美國侵犯的決心實力。同時也看清了美國只是把東盟當成棋子炮灰的邪惡意圖。目前,東盟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這得益于與中國的合作。如果不是加強對華合作,美國瘋狂加息這一輪割韭菜行動,恐怕首先傷害的就是東盟這些小國。正是因為加強了對華合作,美國瘋狂加息并沒有給東盟帶來大的損失和傷害。中國的作用有多大,東盟國家非常清楚。有意思的是,中國與東盟互為第一大貿易伙伴,RCEP的正式生效,都是在拜登上臺后力推印太戰略這幾年間。而東盟堅拒選邊站隊的立場也就是從拜登上臺開始。其實,連美國的歐洲盟友都明確反對在中美“競爭”中選邊站隊,可見美國目前的對外戰略是多么不得人心。盡管菲律賓與美國打得火熱,可要說菲律賓敢不顧一切往前沖,恐怕還沒那么容易。越南基本上不可能被美國說動心,這與東盟的立場堅定有很大的關系。不要說會面臨中國嚴厲的反制和打擊,在東盟內部也會被孤立。引狼入室也好,破壞東南亞穩定也罷,這個罪名可不是哪個國家都敢承擔的。不要說介入中美競爭之中,就是中美在南海斗法掀起的巨浪,也會嚴重殃及東盟這些小國。東盟應當明白,沒有國家當棋子,美國就不敢輕易地在南海掀起風云。而一旦掀起風浪,美國卻一定會躲在背后。吃虧的是誰一目了然。盡管現實很明顯,可拜登也不能無所作為。眼看著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加強,眼看著自己在南海的影響力日微,眼看著無法領導亞洲世紀 ,哪能不急?其實,與其在東盟國家身上使勁,還不如在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印度這些有實力的國家身上繼續下功夫。這幾個國家已經實際上選擇了站隊,再使一把勁就可以變成戰爭代理國了。美日印澳安全對話機制早就升級了。美澳英三國已經形成安全聯盟,美日韓軍事三位一體化正在推進之中。再使一把勁,亞太版小北約也就建成了。之所以咬住東盟小國不放。一方面是看著中國與東盟合作的加強有氣;另一方面是見不得東盟形勢的大好;第三方面就是總還惦記著在南海挑起戰爭風云。美國能想到的,東盟國家自然也能想到。除了菲律賓這樣不知死活的小國家之外,哪個國家也不是傻子。重要的是,日韓才是美國擺在中國家門口的最重要的軍事基地,目前火已經拱得差不多了。如果再往前,那就只能是與中國一戰了。問題的關鍵是美國的戰爭布局還沒有到位,美國也沒有做好與中國一戰的心理準備。一旦在東海、臺海或半島開戰,美國就將徹底退出亞洲。印度本身就是致力于世界強國,只想的是讓美國為自己看家護院,并沒有成為美國棋子炮灰的想法。日本雖然積極,可先天的帝國野心美國也不得不防。一旦擊垮不了中國,日本卻有可能失去控制。韓國近來雖然積極找打,可韓國也自知自己經濟上扛不過去。重要的是一旦與中國徹底鬧翻或徹底激怒中國,可就成全了朝鮮了。澳大利亞雖然與美國走近,但其安全上靠美國、經濟上靠中國的戰略并沒有變。近來積極與中國互動以緩和關系就是最佳的證明。這幾個國家的表現,東盟國家也應當看在眼里。就更不會站隊美國了。因此,美國不斷對華發起挑戰,不管從哪個方向,都將是以失敗告終。挑戰、失敗,再挑戰、再失敗,雖然不能說直到滅亡,也會是直到無能為力為止。而美國每失敗一次,東盟與中國的合作關系就會強化一次,東盟的戰略自主也會強化。實際上就是越不怕美國,美國也就只能是無可奈何了。(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編自“動態大參考”,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