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爾看到電視劇《香山葉正紅》,其中有幾個鏡頭片斷引起我的一些聯想。這次看的是第二集,中央剛從西柏坡遷移到北平。剛到北平,中央準備在西苑機場,即今天的西郊機場進行閱兵。這次閱兵也邀請了一些民主黨派的代表與民主人士參加。雷潔瓊也在受邀之列。在去西苑機場的路上,雷潔瓊與她的學生蕭靜嫻看到車外街上人們。蕭靜嫻說,北平解放之后,人們的精神面貌與過去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與過去人們的精神狀態完全不一樣。但是她說她不知道這是為什么。在西苑機場,她在無意中被拉進歡迎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英模隊伍中,也見到了毛主席和朱總司令。在回來的路上,蕭靜嫻表示,她要放棄去美國留學,要留下來參加這個偉大的變革的時代。確實,在新中國即將成立的時候,全國已經得到解放的地區,那里的人們都是非常興奮的,一個新中國即將誕生,人們為已經徹底拋棄了那個舊中國,為即將迎來一個朝氣蓬勃的新中國而歡欣鼓舞。人們的精神面貌非常昂揚振奮,對國家和自身的未來充滿著無限的希望和憧憬。當然,作為黨中央的最高領導們,固然也懷有這樣的興奮,但他們的頭腦中是冷靜的,是清醒的。。正如毛主席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報告中說,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這一點現在就必須向黨內講明白,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新中國七十多年的歷史充分證明了毛主席當年所做出這個論斷的偉大。這七十多年來,雖然我們的斗爭歷史看起來遠沒有在民主革命時期那么殘酷,但是我們經歷的風霜雨雪和疾風暴雨一點也不少。我們面臨的困難從某種程度上說,要克服它們也是要歷盡千辛萬苦的。我們所面對的帝國主義以及其他敵對勢力的圍剿、打壓、封鎖也是相當殘酷的。在黨內,某些干部貪圖享受,脫離群眾,大搞官僚主義、形式主義,這些問題在某些地方也是相當嚴重的。其嚴重程度是要危害到我們黨的偉大事業的,也是要危害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后來的這段艱苦的斗爭歷史,在新中國即將成立的那個讓人非常歡欣鼓舞的日子里,有很多人是沒有想到的。黨的最高領導雖然也做出了最充分最冷靜的思想準備,但在這個過程中那些讓人驚心動魄的經歷,依然會超乎當時人們的想象。同樣,在今天,我們國家已經取得了各方面巨大的發展和進步。但是在我們前進的道路上,依然充滿了艱辛,充滿了荊棘。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忽視這一切。那些時刻準備毀掉我們民族前途的敵對勢力,沒有一天不在施展他們兇殘的陰謀,恨不得要把我們偉大的國家和民族從根本上搞垮。我們沒有任何理由麻痹大意,沒有任何理由盲目樂觀。我們必須隨時準備迎接最殘酷的斗爭,迎接更加兇猛的狂風暴雨。在《香山葉正紅》這一集里,再現了毛主席與黃炎培提到當年在延安的所謂“窯洞對”。關于如何解決周期率的問題,毛主席當年提到了我們找到的解決辦法就是民主。今天,中國的全過程民主確實在中國的建設與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時,我們還要看到,我們這個全過程的民主還存在著某些不足。特別是有些領導干部,并不真正喜歡這個全過程的人民民主。有的部門在發文件,做決策的時候,并沒有認真履行全過程的民主程序。他們要么只是聽取了少數人的意見,就自以為這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真正需要,于是草率地做出決策,但在不同程度上卻損害了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他們要么在決策過程中,完全沒有真正深入到群眾之中,完全不了解群眾性真正關心的問題,以及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困難。他們的決策意見往往具有較大的片面性,往往會引起大多數人民群眾的不滿。這就是說,我們在履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時候,還是要注意解決很多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的。如何才能讓制定政策的機關真正履行嚴格的民主程序,如何才能讓那些只是高高在上的領導干部真正愿意去深入群眾,愿意認真地聽取大多數人民群眾的意見,在決策中盡最大的努力克服片面性,而能真正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要求和他們的心聲,這是一件需要下大功夫來做好的工作。如果我們做得不夠好,在這個問題上只是走過場,那么黃炎培當年所擔心的周期率問題仍然是會出現的。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會是國家的災難,是人民的災難,更是民族的災難。當然,全過程的人民民主完全不同于西方式民主。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范疇。西方式民主,代表的只是少數人,少數集團的利益。西方式民主,不可能存在代表大多數人民利益的集團和政黨。在這個問題上,中國共產黨所選擇的道路與方式是正確的。現在的問題就在于如何嚴格執行我們制定出來的正確的政策和方法。我們的黨走到今天,積累了百年以上的經驗和教育,確實更加成熟了。我們的人民在經歷了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也變得更成熟了。因此我們有充分的信心面對我們面前的難題,我們有充分的信心相信我們有能力解決我們面前的難題。但是,斗爭依然是艱巨的,依然是殘酷的,這點思想準備我們時刻都不能松懈。民主革命的勝利,讓我們的人民在新中國成立前夕有了強大的自信。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所取得的成就,同樣也讓我們的人民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具有了強大的自信。困難雖然總是有的。但是困難無論在什么時候都不可能嚇到偉大的中國人民。有個別人,有意夸大我們的困難、夸大我們面臨的風險,他們那一類人會在這些困難和風險面前瑟瑟發抖。他們甚至時刻準備向敵對勢力投降和屈服。但這不是中國人民所采取的態度。越是困難,越有艱險,中國人民的斗志就會更加旺盛。歷史已經不止一次地證明了這一點,而且還將繼續證明下去。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