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商觀點”公眾號刊登了一篇名為《聚焦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理論創新——第二屆價值理論專題研討會綜述》的報道。說會議宗旨是,“從民營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出發”,“旨在推進價值和分配論創新,為民營經濟發展壯大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但是筆者讀了會議綜述引述的與會者發言,卻認為,這場專題研討會絕不是“推進”,而是十分傲慢地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不是認真地探討如何認識和解決廣大人民群眾十分關注的貧富差距拉大的分配關系問題,而是搬出歷史上西方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要素價值論,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產生的剝削關系作辯護。在我國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已出現公有制經濟喪失主體地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被突破底線的不良態勢下,該會議竟公然違背我國憲法第六條,站在資產階級右翼立場上,揚私抑公,為發展壯大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民營經濟”搖旗吶喊,為西方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翻案,反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的基本原理,反對走科學社會主義道路。鑒于該報導所匯集的言論,不少是身處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授、研究員的言論,這勢必對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而決不能等閑視之。事情已發展到廣大勞動人民和馬克思主義者不得不站出來公開批評的地步。下面,茲摘錄該報導中若干有代表性的言論,并作必要的簡評。
一、所謂“民營經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期共存共榮具有必然性”論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生院原院長、“中國民營經濟50人談”執行主席劉迎秋研究員說,“民營經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期共存共榮共同發展具有內在邏輯一致性和客觀必然性”,“壯大民營經濟”,“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斗” 。從科學角度來看,民營經濟本是一個爭議頗大的概念,它完全撇開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也就完全離開了唯物史觀的指導思想來說明經濟的社會性質,因而是一個含混不清的概念。而此論所說的“民營經濟”,稍加辨析,可知實質指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外的非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因為論者把“民營經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提,否則,說“民營經濟”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兩者“共存共榮共同發展”,就變成同語反復了。而既然民營經濟不屬于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那就只能是非公有制經濟了,在當代也就是指小私有制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包括引進的外資經濟);而小私有制經濟在現實中是弱小的,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占過統治地位,只處于從屬地位,所以,所謂民營經濟的主要含義,只能讓人理解為主要指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那么,請問: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與社會主義經濟能夠“幾十代人”地長期共存么?這里的內在邏輯在哪里?此論其實似是而非;論者以詭辯方法,把在一定歷史階段,在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占主體地位、堅持全民所有制性質的國有經濟起主導作用的總前提下,“毫不動搖”地發展公私兩種所有制經濟的經濟戰略對策,修改為,公私兩種所有制經濟在理論上具有“長期共存共榮共同發展的必然性”,“壯大民營經濟”,“需要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奮斗”。這種修改,把一定時期的“兩個毫不動搖”,改為“兩個永遠毫不動搖”。那么請問,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和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之間,究竟是否存在矛盾?這種矛盾的性質是否存在客觀的對抗性?如果不存在矛盾及其對抗性,為什么在現實中已發生的公有制經濟在所有制結構中的主體地位,被私有制經濟主要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所取代,這難道這不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削弱乃至吞噬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對抗性的表現么?試問,如果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與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具有內在邏輯的一致性和共存共榮共同發展的必然性”,那么,還需要進行科學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的革命嗎?還需要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并進一步走向無產階級發對資產階級的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兩亇“徹底決裂”,向消滅一切私有制的共產主義社會過渡嗎?因此,此論實質上是用公私經濟永久并存的虛偽的折中主義,欺騙人民群眾,妄圖鞏固私有制經濟已占主體地位的不良現狀,鼓吹走資本主義道路。
二、所謂“股份制積極揚棄私有制”論和“生產資料持有者的管理勞動也創造價值”論
該篇會議綜述說,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教授“堅持認為《共產黨宣言》的‘消滅私有制’應該翻譯為‘揚棄私有制’,現代企業的股權聯結、中國股市的設立便是一個很好的積極揚棄私有制的方式。”賈康教授并認為,“勞動價值論的適用范圍也應有所突破,社會上占有生產資料的人,大多情況下同時也是勞動者——他的勞動可以稱為指揮勞動、決策勞動或管理勞動,屬于復雜勞動,其形成的價值量,是簡單勞動的倍加。因此,生產資料持有者的勞動同科技人員的勞動一樣,不應排除在價值創造之外”,“為此,需要對各種生產要素如何按貢獻參與分配做出科學合理的闡釋。”近些年來,確實有些人提出,《共產黨宣言》關于“消滅私有制”要改為“揚棄私有制”,但是,經過學術爭議,目前這樣說的人已經不多了。但是賈康教授卻“堅持認為《共產黨宣言》的‘消滅私有制’應該翻譯為‘揚棄私有制’”。我們知道,中共中央編譯局的德漢翻譯專家已多次解釋,從德語“aufheben”(揚棄)詞義的使用方法和有關原著的上下文語義看,按照翻譯的規則,把原著中的有關句子翻譯為漢語的“消滅私有制”,是符合原義的,完全正確的。其實,除了《共產黨宣言》,在《資本論》原著中,每當論述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趨勢時,馬克思也總是從根本上否定私有制永恒存在的,強調私有制必然會被消滅的。賈康教授提出要把“消滅私有制”改為“揚棄私有制”,無非是要為私有制的永恒存在作辯護;其理由無非是,德語中的“揚棄”(aufheben),其語義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含義,而從肯定的含義來解釋,就不能譯為消滅私有制了。然而,他既然不懂翻譯的規則,也就不懂,德語中的“揚棄”在此時此處,按照漢語,只能翻譯為“消滅”。硬要堅持不能翻譯為“消滅”,只能是強詞奪理、蠻不講理,者絕不等于堅持真理。此論說,中國股份制是對私有制“積極的揚棄”,以此來證明私有制永恒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只要對照一下《資本論》原著,就很清楚地看出,賈康教授是用詭辯手法,篡改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股份制不是積極地而是“消極地揚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論述。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股份制揚棄私有制,恰恰是“消極”地揚棄,而不是所謂“積極”地揚棄。“積極”地揚棄,那指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的工人自己出資組織的“合作工廠”,這種工廠內部已消滅了私有制,所以對私有制是“積極”揚棄;然而馬克思同時指出,資本主義社會的合作工廠仍處于資本主義經濟環境的包圍中,它們的生存依然困難重重。但是,由資人資本聯合組成的股份公司,雖然在公司范圍內形成了“社會資本”,這對私人資本是一種揚棄,但是卻保存著私有制,股份公司中仍保留著聯合的私人資本對工人的剝削關系,所以,馬克思指出,股份公司對資本主義私人企業進行的揚棄,是“消極”的揚棄。所謂“消極”,就是它保留并加強了資本主義私有制。但是賈康教授竟把馬克思所說的“消極”揚棄資本主義私有制說成“積極”揚棄私有制。篡改馬克思觀點真是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賈康教授為了證明資本家不是剝削者,把作為資本人格化的資本家,說成是“社會上占有生產資料的人”或“生產資料持有者”,由此把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的資本家所有者,同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所有者廣大勞動人民混為一談。賈康教授竟然把剝削者資本家,說成是從事“管理勞動、決策勞動、指揮勞動的復雜勞動者”;把資本家的剝削行為,說成是“簡單勞動的倍加”的復雜勞動。賈康教授把資本家無償占有雇傭勞動者剩余勞動的剝削行為,混淆為“管理勞動”;把資本家奴役直接生產者的剝削職能,說成是復雜勞動,這種觀點的辯護性和欺騙性,馬克思在《資本論》第3卷第23章《利息和企業主收入》中,早已作過深刻的批判。建議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讀一讀原著,就不難識破賈康之論絕非“理論創新”,其論調無非是歷史上西方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觀點的沉渣泛起而已。
三、所謂“重新定義剝削”論和“重新定義古典學派的科學成分與庸俗成分”論
該會議報導稱,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教授“領導的團隊所創立的廣義價值論”,“對剝削重新加以定義:所謂剝削,就是在利用他人擁有的生產要素時所付報酬低于其貢獻,其實質是對他人要素貢獻的無償占有。判斷剝削與否的標準是報酬與貢獻是否一致:如果一個人(及其所擁有的要素)的報酬低于其貢獻,他就是被剝削了;如果其報酬高于其貢獻,他就是剝削了別人;如果報酬與貢獻一致,就是按貢獻分配,其中既不存在剝削,也不存在被剝削。因此,以要素貢獻為基礎的非勞動收入不應再視為剝削,剝削與所有制沒有必然聯系:私有制未必產生剝削;公有制未必沒有剝削。”“基于廣義價值論的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理論為保護私有財產和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了科學依據。”蔡繼明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的所謂“廣義價值論”,無非指構成物質生產的土地、生產資料、科技、管理、勞動等“多種要素共同創造價值”,按此觀點,馬克思創立的勞動價值論和以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剩余價值論就都不再是真理了。其實,這種所謂“理論創新”,毫無新意,無非是歷史上庸俗資產階級經濟學的“要素價值論”的翻版。這種所謂“要素價值論”,根本不懂只有生產商品的社會,才存在商品的價值;不懂商品價值的內容無非是“人類社會勞動一般”在生產商品的社會取得的社會形式,因而其中并不存在人類社會勞動之外的任何自然物質原子;此論根本不懂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抽象人類勞動和具體有用勞動的二重性,前者創造價值,后者創造使用價值,實際上是用生產使用價值的具體有用勞動來取代價值創造的抽象人類勞動,以此來欺騙人們。歷史上的庸俗經濟學正是用“要素價值論”來抹煞資本家階級對工人階級的剝削關系的。今天蔡繼明等教授對“要素價值論”加上“廣義”兩字,只是在錯上增加錯誤份量而已。錯上加錯,豈是“創新”?問題還在于蔡繼明教授等人執迷不悟,堅持謬論,以至信口開河,用否定經濟思想史的手法,為庸俗理論作辯護。蔡教授等人認為,“經濟思想史上對古典學派價值理論的評價有待商榷。無論是配第的‘土地是財富之母、勞動是財富之父’的名言,還是重農學派作為自然恩賜的‘純產品’理論,也無論是斯密的多要素價值模型以及馬爾薩斯購買的勞動決定價值和薩伊的‘三位一體公式’,總體來看,古典學派的基本傾向是多要素生產費用價值論。”其實此論正是對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所做科學貢獻的嚴重曲解。根據唯物史觀,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以斯密、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家,站在反封建的立場,對商品價值和資本關系的本質,作過積極的探索,他們在不同程度上接近了真理,所以馬克思恩格斯根據唯物史觀,對他們的經濟理論貢獻,作過很高的評價。而古典經濟學家的貢獻恰恰在于,他們已經在相當程度上認識到,價值的內容是勞動(雖然他們不懂勞動的二重性,也不理解價值形式及其發展)。然而,蔡繼明教授等人偏偏要否認古典經濟學這種真正的科學貢獻。他們為了張揚自己的庸俗觀點,竟然硬把古典經濟學的貢獻曲解為所謂的“多要素價值論”。蔡教授等人提出,“應重新界定古典價值理論的‘科學成分’與‘庸俗成分’,如果確認斯密的價值理論是一元多要素供求價值論,前后是一貫的,并不存在相互矛盾和對立的方面,它本身作為相對真理,只有完善與不完善之別,而沒有截然對立的科學與庸俗之分。”這樣一來,斯密經濟思想中就不再有庸俗成分,馬爾薩斯、薩伊這些庸俗經濟學家就被納入了“古典學派”;資產階級經濟學就只有不完善和完善之分,而沒有庸俗成分和科學成分之分了!這里不惜冗長,引述了會議綜述報導刊載的蔡繼明教授的觀點。這是因為,詭辯論似是而非,很有欺騙性。要讓善良的人們不至于上當,就不得不把他們的原話詳細引述出來。在弄清蔡繼明的“廣義價值論”的庸俗經濟學本來面目之后,他修改馬克思主義剝削觀的淺薄而荒謬的理由和狡猾手法,也就暴露出來。蔡繼明等人犯錯誤的原因是,離開人類的生產勞動,離開生產勞動的社會關系,關鍵是離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剩余勞動,來判斷是否存在人對人的剝削關系。蔡繼明等人用“貢獻”與“收入”的比較來判斷是否存在剝削,這無非是用一亇人的“支出與收入的比較”,來偷換人與人之間“是否存在無償地占有別人的剩余勞動的社會關系”。這種掩蓋剝削關系本質的“理論創新”,真正拙劣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會議綜述報導強調了蔡繼明教授提出的廣義價值論,說“基于廣義價值論的按生產要素貢獻分配理論為保護私有財產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科學依據”。這句話去掉“科學”兩字,倒是說出了鼓吹“要素價值”論的目的,只不過還不完整,他們的真實目的,其實是要為私有制經濟永恒存在提供理論基礎。其實,庸俗經濟學的這些歪理,又怎能起維護現今歷史階段中國私有制經濟的作用?在當今中國,只有堅持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和堅持國有經濟發揮主導作用,私有制經濟才能處在國民經濟的輔助地位,與公有制經濟相輔相成,得到健康發展,并在發展中不斷改造自己,朝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靠攏。離開公有制主體地位和國有經濟主導作用,放縱私有制經濟按其剝削本性盲目發展,它們必然走向內部盲目競爭,“大魚吃小魚”,大資本剝奪中小資本,導致全社會經濟走向無政府主義,產生周期性經濟危機的混亂境地;還會在允許國際上的國家壟斷資本性質的外資自由進出國門的條件下,拱手讓外資憑借高新技術和先進管理占領我國市場,這將把國民經濟引向殖民地、半殖民地經濟的境地。這決不是危言聳聽!
四、有必要重溫馬克思對薩伊教條的深刻批判
就這次會議的綜述報道來看,鼓吹歷史上西方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要素價值論”是主要的言論。而薩伊教條又是“要素價值論”的代表。但是與會者再次吹捧薩伊教條,決不能說明這個教條本身包含任何真理性,更不能說明馬克思當年對它的批判有任何失誤。這里有必要介紹一下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薩伊教條的深刻批判。薩伊教條,是以經濟學家薩伊名字命名的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代表性觀點,由于他的觀點被資產階級普遍采納,所以馬克思稱之為教條。這個教條有極大的表面性,對工人階級有極大的欺騙性,對資本主義制度有極大的辯護性,因而至今仍被現代資產階級經濟學所貫徹。這個教條的基本觀點可以簡述為“資本——(創造)利潤、土地——(創造)地租、勞動——(創造)工資”。它把三亇公式人為地并列、綜合在一起,把資本、土地和勞動統稱為三種創造價值的要素,曲解為都能直接創造價值的源泉,所以馬克思借用基督教中的“三位一體”這個術語,來比喻這個教條,指出這個教條是把經濟假象神化的謊言。基督教認為耶穌是神的化身,它對上帝而言是圣子,對信徒而言是圣父,對教徒能獲得靈感和啟示而言又是圣靈,一身兼有圣子、圣父和圣靈三種地位,所以基督教稱耶穌為“三位一體”。而薩伊的三個公式把資本、土地和勞動說成同為創造價值的源泉,所以馬克思把薩伊教條諷刺為“三位一體公式”。薩伊的“三位一體公式”對資本主義分配關系的假象,做了直觀地表述,嚴重扭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決定分配關系的本質聯系。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薩伊的“三位一體教條”,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主要是:——薩伊把抽象的、離開社會形式的土地、勞動要素,與具有資本主義社會歷史形式的資本范疇,直接并列、綜合在一起。——薩伊把作為自然物質的土地,當作能直接創造價值的要素;把資本理解為一種物,把這種物的要素說成是創造利潤(剩余價值)的源泉;把勞動說成是脫離社會關系的生產活動,而把雇傭工人的工資,說成是“勞動價格”,從而把資本包含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土地所有制包含的土地私有權和私人經營權關系,資本主義的雇用勞動形式這些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社會歷史形式,全部抹殺了。——薩伊教條是反映資本主義經濟表面形態的拜物教觀念的理論化。它把物掩蓋下的經濟關系的社會屬性,直接當作物的自然屬性:明明是資本購買了勞動者的勞動力商品,耗費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即勞動,迫使雇傭勞動者創造出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剩余價值,才使購買勞動力商品的貨幣和生產中的生產資料具有了資本這種社會形式,形成了一種資本無償占有剩余勞動從而剩余價值的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但是在社會關系的表面形態上,卻被表現成背離本質的假象,即貨幣(金屬物質)、生產資料這些稱之為資本的物質本身天然就有創造利潤的自然屬性。——薩伊教條掩蓋了資本剝削性質,所以必定成為服務于資產階級統治者欺騙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實施階級剝削和政治壓迫的工具。馬克思深刻指出,“這個公式也是符合統冶階級的利益的,因為它宣布統治階級的收入源泉具有自然必然性和永恒的合理性,并把這個觀點推崇為教條。”(《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41頁)薩伊“三位一體公式”是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集中表現。它把資本主義經濟形態的假象神化了。可見,薩伊教條絕無科學性可言。既然如此,我國經濟學界一些教授、研究員卻顛倒黑白,將其奉為圭臬,這就耐人尋味,值得深究了!
五、某些經濟學教授們近年來吹捧薩伊教條等庸俗經濟學說明了什么
像薩伊教條這樣鼓吹多種要素創造價值的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代表性錯誤觀點,居然近年來被我國某些重點高校和研究機構的教授、研究員們吹捧,這種現象的出現,決不是偶然的。它至少說明了如下幾點:其一,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一旦產生,作為維護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意識形態,就具有相對獨立性。它不會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失敗、被推翻而消除。反而會作為已被推翻的剝削階級實行反攻倒算的思想武器。因此,已經建立起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絕不可對庸俗經濟學在思想領域的沉渣泛起,放松警惕。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持續批判和清除這些腐朽的剝削階級意識形態,這本身就屬于人民民主專政的歷史任務。其二,只要私有制和剝削階級仍然存在,就會產生其代言人。而這種代言人,首先會在思想理論界產生。這可能是因為,思想理論界的工作者出于從事專業研究的需要,需要接觸各種思想資料,其中包括歷史遺留的剝削階級意識形態的資料。如果分辨不清,就難免成為剝削階級思想的俘虜,甚至發展為剝削階級的代言人。而這些代言人又會與我們黨內某些屈服于帝國主義壓力、接受資產階級思想、掌握一定領導權的不堅定分子和思想腐敗分子,相互串通,形成反對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資產階級右翼勢力。它們在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環境下,不能不搞兩面派,嘴上跟著講“馬克思主義行”,實際上卻大講“庸俗資產階級經濟學行”;甚至還會相互支撐,把西方庸俗資產階級的思想教條,改頭換面地制定成經濟政策,迫使各級干部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執行,由此勢必造成私有化泛濫的嚴重后果。這種情況值得各級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高度警惕。其三,經濟相對落后國家的資產階級學者,照搬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有其必然性。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二版跋”中曾指出,德國經濟比英、法等國經濟落后,當德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想為發展本國資本主義經濟進行研究時,已經不再可能像英、法等國早期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那樣,“在資產階級的視野之內進行不偏不倚地科學研究了”,因為這時德國的資產階級已經處在與工人階級的尖銳矛盾之中,所以德國資產階級經濟學家處于階級本能,必然會站在剝削階級立場,去搬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那些反對工人階級利益,維護資產階級利益,不講科學的庸俗經濟學。在當代中國,憲法“總綱”第一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屬于人民范疇的多數愛國的民族資產階級,是擁護憲法規定的,因為在共產黨領導的反帝反封建反對官僚資本主義的斗爭中,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偉大勝利的歷史過程中,中國的愛國民族資產階級已經認識到,服從工人階級領導,走社會主義道路,才有光明的前途。但是,不能不看到,國際帝國主義對我國虎視眈眈,長期以來,他們通過種種手段在我國培育新的資本主義右翼勢力,國內“私有化改制”中也產生了不少缺乏社會主義教育的站在資產階級右翼立場的企業主,這股勢力出現階級的本性,會把憲法的規定視為“眼中釘、肉中刺”,他們為了反對憲法的規定,為了達到推翻工人階級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目的,為了維護自己的資產階級利益,必然去尋求維護本階級利益的思想理論,這就不能不把腐朽的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視為圭臬。其四,我國資產階級右翼勢力照搬外國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對中國經濟學沿著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軌道的科學理論創新,對于科學的改革開放實踐,對于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都有極大的破壞性。這里的主要原因是,外國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善于把客觀的經濟假象理論化,似是而非,而普通的人們不容易弄清現象與本質的區別,很容易把他們的歪理當成“符合感覺”的真理。我們一定要認清,搬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絕對不是理論創新,相反,他們只會站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敵對立場,阻礙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結合社會主義實踐的理論創新。由于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以資產階級私人利益為理論前提,必然會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采取打壓,乃至敵對的態度,想方設法進行摧殘,已至造成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喪失主體地位,仍不罷休。是可忍,孰不可忍!本文由《聚焦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理論創新——第二屆價值理論專題研討會綜述》有感而發。越寫越感到茲事體大,于是決定把文章標題定為:“決不允許庸俗經濟學及其教條在經濟學界死灰復燃”。(作者系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常務理事、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紅色文化網學術委員會委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