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不知道某些人是怎么想的,竟然讓一部鼓吹投降分子方先覺的電影過審了!某些人到底想給中國人灌輸什么樣的價值觀?先不說這是對于近代面對日寇英勇不屈的革命先烈精神的背叛,如楊靖宇,趙一曼等,畢竟他們已經公開說要“告別革命”好多年了,即便是他們企圖向世界大力宣揚的所謂儒家文化,方先覺的行為也是對儒家“威武不能屈”精神的褻瀆呀。
我知道,好多(不管裝的還是真的)支持為方先覺樹碑立傳的人站出來了,給我們科普方先覺在衡陽保衛戰中擊殺了多少日寇的光輝事跡了。我想說,方先覺的英勇比起漢武帝時期的李陵如何?李陵可是帶領五千漢軍對陣八萬匈奴啊,打得有多慘烈呢?那真是彈盡糧絕,最后漢軍將士無武器可用,把車輪上的木輻條拆下來充當武器用。此外,人家李陵一開始是毫不含糊地抱定了必死之決心,那是在冷兵器時代,戰斗到最后一絲力氣也用完了,力竭被俘,而后投降的。
怎么樣?李陵比起方先覺更加英勇頑強吧,可是,在幾千年的中華歷史上,無論哪個朝代,沒有一個朝代把他當成正面形象來歌頌,偶有后世文人評價他,也僅僅是對他表達些許惋惜之情。作為后世公認大儒的王夫之都不高興,說“李陵罪狀大了去了,不可掩蓋”,意思是,想給李陵洗白,不可能,他就像“白布染成了黑色,不可復白也,大節已失,別洗了”。
今天,將王夫之評價李陵的話,用在方先覺身上是不是再合適不過了呢?好巧不巧,王夫之恰好也是衡陽人,如果這個老夫子活到今天,會不會也拄著拐杖站出來大罵那些給方先覺樹碑立傳的人呢?我看,一定會的。所以說,投降這個事情,是“論跡不論心”的,要是論心的話,那汪精衛豈不成了他自己嘴里“忍辱負重”的民族英雄?!但事實是這樣嗎?
為什么王夫之對于李陵的反應那么大?其實很簡單,你要是動不動就可憐一下李陵,吹捧一下李陵,那么蘇武往哪里放?蘇武被中國歷來視為不辱大漢氣節的典范,至今那首中國最古老的歌曲之一,《蘇武牧羊》這首歌仍然在中華大地上傳唱就相當說明問題了。“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饑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
你為李陵樹碑立傳,那就是對于蘇武的侮辱,當初李陵投降匈奴之后,還舔著個大臉要去勸降蘇武,被蘇武一頓大罵,你歌頌李陵,那不就表示蘇武罵錯了嗎?
所以我覺得今天中國的一些文人(如果電影編劇、公知、作家算是文人的話),是中國歷史上最拉跨、最沒有氣節、最奴顏婢膝的一代文人,歷史上的確是有很多文人是軟骨頭,但起碼那些軟骨頭文人有很多是刀架到了脖子上才服軟的,刀沒有架到脖子上的時候,沒有一個文人不在歌頌氣節。如今的某些中國文人,還沒有外敵入境呢,就先跪為敬了,一跪就是幾十年,無論老百姓怎么罵都不起來!
要不是說中國的老百姓是懂得誰是英雄的,你看,他們歌頌楊家將,就把李陵拉出來做陪襯,把老令公楊業的誓死不降和李陵的可恥投降做了一個深刻的對比,讓后世都知道誰是人民歌頌的人,誰是人民唾棄的人。
所以,我勸某些人好好的思考一下這其中的道理,到底想給中國人民灌輸什么樣的思想情感。方先覺在自己的投降書里說,希望日方能把自己送到汪精衛那里去。就這一點,你就是用盡天下的洗滌劑也洗不白方先覺的叛變投敵的可恥行為啊,要知道,當時的汪精衛是全國公認的大漢奸,更別提方先覺為了討好日寇,還把日寇侵華說成“正義行為”,那些想給方先覺洗地的,先掂量一下這句話的分量吧。
所以,宣傳方先覺,既是對無數流血犧牲的抗戰先烈的背叛,也是對于中華氣節思想的忤逆,每一個以中華文化為榮的中國人,都會不齒方先覺、更會唾棄為他樹碑立傳的行為。
作者:堅強 來源:為什么會這樣啊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