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新”當然是相對于“舊”來說的,所以在理解什么是“新質生產力”之前,我們除了要先搞清楚什么是生產力之外,還得同時搞清楚什么是“舊生產力”。
生產力當然很簡單,就兩項嘛,一個是人,一個物。
人指的其實就是勞動力,物指的是生產資料,比如原材料、機器、設備等等。人和物一結合,就形成了生產力,因為這兩者結合就能生產出各種我們需要的物質資料。反之,這兩者一分離,生產力就陷入停滯,比如小農社會里,農民與土地一分離,糧食就種不出來,資本主義社會里,一旦經濟停滯,大量勞動力失業,其實也就是勞動力失去了與生產資料結合的機會,于是工廠停產,生產力也要隨之停滯。
那科學技術呢?科學技術當然不能獨立作為一個生產力要素存在,但是它卻極其重要。因為科學技術的存在,生產力的質量和效率能成千上萬倍的提高。第一次工業革命后,在它不到100年的時間里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這就是科學技術的力量。
而我們常說的經濟問題,它的根本依據就是生產力。沒有人能設想生產力停了,還會有什么所謂的經濟的發展,這一點上不管是哪個經濟學派都沒什么原則分歧。
所以別看各種經濟指標五花八門,它的源頭依據其實都是生產力。
因此回過頭來看,我們就很有必然捋清楚我們國家生產力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為什么發展到了今天,出現了“新”與“舊”的分水嶺?
二、
我們建國前大量的土地集中在地主手里,官僚資本和帝國資本幾乎壟斷了全部的工業生產資料,以致于民族資本不僅力量薄弱,發展也極度依賴帝國資本和官僚資本。
與資本高度壟斷形成尖銳對立的,是工人和農民的極端貧困。人是最活躍的生產力要素,如果大量的人陷入了極端貧困,這就意味著生產力沒辦法發展,農民與土地沒法結合,工人與產業沒法結合,還談什么生產力?他們沒法發展,就會起來革命,農民要奪取土地,工人要奪取工業生產資料等等,所以也有一句話說,人是生產力中最革命的因素。
這個革命革的是什么?從形式上看,好像是人,比如農民要斗地主,人民解放軍要趕走帝國資本和官僚資本的代言人,沒收他們的生產資料。但從根本上去看,革的不是人,而是生產關系。沒收土地其實是改變土地的地主所有制,沒收官僚資本也是改變生產資料的官僚所有制。能夠被改造的地主仍然可以分到一份土地,很多國民黨的官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仍然繼續留用,這都是因為革命的本質是革生產關系,而不是要革人。
建國后,我們其實面臨著兩條路線來發展生產力,一條是資本主義,一條是社會主義。走資本道路,也可以發展生產力,那時候我們已經有了獨立的政治主權,但問題資本是逐利的,它的本能總是朝著利潤最大化的產業和方向去投入,所以想要靠私人資本的力量來建起一個完整的工業化體系,不僅速度慢,而且很難實現,搞不好經濟主權就得重新被帝國主義把持。你就試想一下156項蘇聯的援助工程,兩彈一星的國防工程,靠資本市場積累的思路去搞,那時候要怎么搞?
同時,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如果按資本的邏輯去走,工人和農民的利益就一定保護不了,農村會很快分化出新的階級,資本會重新壟斷土地等生產資料,工人也會很快淪為完全的無產者,如果是這樣,這就不符合我們黨的初心和信仰,那革命先烈的血可不就是白流了嗎?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采取了公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農村建立起了集體經濟,私人資本以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進行過渡,國營資本則以全民所有制的計劃形式改造。
當然,不管走什么路來發展,在當時那樣生產力落后的農業國基礎上,工業化要提取剩余,絕大部分就得從農民身上來,這是不可否認,也無法避免的。但本質的區別在于,社會主義工業化進行的工業積累,那是全民所有的,它不但承載著反哺農業的任務,而且還擔負著消滅城鄉差別,消滅工農差別的使命。而走資本的發展道路就不一樣了,資本從誕生那一天開始,就只有一個使命,那就是剩余價值的掠奪和積累。
這種掠奪和積累只能造就私人的發家致富,也就是馬克思說的財富在資產階級一方積累,貧困在無產階級一方積累,由此形成嚴重的貧富兩極分化。
只是社會主義的道路并不好走,搞不好會變成蘇聯那樣,全民所有變成官僚所有,集體所有變成廠長所有。為了避免這些問題,我們也進行了一次深刻的探索,當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這里就不聊了。
改開后,我們逐步引入大量私人資本,市場經濟體制也逐步建立起來。
資本當然有資本的規律,同以往一切資本主義經濟規律相同,它固有的矛盾始終是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這個決定資本性質的根本矛盾,也同時決定著資本的生產關系下,生產力的發展模式。
三、
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使得財富迅速在少數人手中積累,工人的地位在改制中急速下降,大量農民靠土地無法維系生存于是涌入城市,伴隨著城市化同步發展的是規模化的無產階級隊伍快速形成。同時,與經濟快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收入差距的迅速拉大,再加上改制后大量的集體財產流入私囊,兩極分化得非常快。
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促使資本快速集中,大量被甩進無產階級隊伍的群眾靠消費無法支撐起龐大的生產力,于是就要表現出生產的相對過剩。所謂相對過剩,其實就是老百姓太窮了,買不起你生產的那么多東西。
所以在1997年前后,我們實際上迎來了資本改制后的第一次嚴重生產過剩危機,那時候實際上也是整個亞洲的金融危機,只不過那時我們融入國際資本體系程度不高,因此危機也主要表現在國內生產過剩。
資本解決自身危機的手段其實并不多,馬克思早就總結過:“一方面不得不消滅大量生產力,另一方面奪取新的市場,更加徹底地利用舊的市場。”
消滅生產力,不僅僅是讓落后的企業破產,降低產能、裁員降薪、削減福利等等都是消滅生產力的方式。比如,裁員裁的是人,人就是最寶貴的生產力,這當然就是一種最典型的消滅生產力的方式;削減福利當時主要是通過把部分國企和集體企業打包出售實現的,當時叫甩包袱,甩完以后從前的很多福利保障完全丟給市場,這其實就是企業輕裝上陣,工人負重前行。
奪取新市場,當然主要指的就是后來我們加入WTO,融入國際資本市場,開始通過廉價勞動力的成本優勢向海外輸出商品。當然也不止如此,發展新的市場需求,比如新的服務市場的需求,以及專為富人提供的高端服務市場等等,自然而然地也要隨之發展。前幾年有人提的大搞夜場經濟,其實也是一種開發市場的行為。
更加徹底地利用舊市場,這一點可能很多人感受非常強烈而深刻。只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這是徹底利用舊市場的一種方法。所謂更加徹底地利用舊市場,在今天主要就是放松信貸管制,通過貨幣寬松的政策,培養和發展信用市場,如果要簡單理解,其實就是信用貸款,比如貸款買房,各種分期付款等等。當然,馬克思當年說的徹底利用舊市場跟今天的方法很不同,那時候信貸遠沒今天這樣發展,那時候利用舊市場主要指的降價出售、消費下沉、以次充好等手段。
而在這幾種方式之外,還有一種是在馬克思死后很多年逐步發展起來的方法,那就是以凱恩斯理論為基礎的宏觀調控。當年羅斯福就是靠著這招緩解危機,走出困境。常見的方法就是增加社會福利保障,以工代賑,興建基礎設施,由此又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
所以實際上,97年后為應對危機,我們開始逐漸建立起了今天大家廣為熟知的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
首先是投資,由國家出資帶動能源、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國家調整相應的財政貨幣政策,政府規劃實施,以刺激這種基礎設施的投資。但是這種方式不是沒有副作用的,與投資形成尖銳對立的是它的另一面——債務。換句話說,債務的負擔極限,就是投資這條路的終點。前三十年不負債發展的慣性,使得當時有這樣的基礎可以那么搞,原因很簡單,因為不負債,所以才可以通過負債發展。就好像你父母,如果一出生就給你背上一堆債務,然后你再想舉債發展,那不就是一句空話么?
然后就是消費,消費也一樣有很好的條件。當時針對消費的改革主要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房地產。所以我們97年提出說:“住房建設是振興中國經濟的一個主要方向,符合市場需求變化的方向。可以帶動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行業的發展。還可以帶動就業,另外,老百姓擴大消費,購買力有了出路。”
隨后98年我們完全停止福利分房,開始推行商品房,同時頒布《個人住房貸款管理辦法》,允許商業銀行開展住房按揭貸款的服務。以房產刺激消費市場的辦法全面施行后,開啟了后來持續二十多年的房地產繁榮。
第三架馬車,就是出口。尤其是加入WTO以后,中國逐漸成為世界工廠,就業得到了解決,經濟也得到了很大發展。當然,這樣得益于我們兩個得天獨厚的條件,第一是有完整的工業化體系,什么原材料都有,能源工業完備,你來啥就給你造啥,制約因素少。第二個條件就是勞動力成本低廉,集體經濟解散以后,大量農民成為勞動后備軍,卷得厲害,加上其他一些原因,這些勞動力還溫順好用。靠著這兩個獨具的優勢條件,把我們推上了第一制造業大國的位置。
四、
三駕馬車確立以后,我們的經濟發展迎來了高漲期和繁榮期。
其后不管是重大的改革,還是微小的調整,都無一不圍繞著這三駕馬車展開。同時,隨著深度融入國際資本體系,我們的任何危機也都同時與國際資本危機緊密聯系在一起。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波及世界,中國作為世界工廠,出口這架馬車當時受到嚴重影響,國外接收中國商品的企業和單位,信用也大打折扣,人家敢要,你還不一定敢賣。其實出口這事,換個角度去看,也是消費,只不過是賣給其他國家的消費者而已。國內市場消費萎靡,往往也同時伴隨著國際市場的消費萎靡,國內消費者和企業的信用崩塌,往往也伴隨著國際上的企業和消費者信用崩塌。所以為什么大國之間要打貿易戰,大家都想爭奪對方的市場,同時又都想保護自己的市場。經濟繁榮期,制造業的那點辛苦錢可能大家也都不很在乎,可是一旦到了經濟危機期,大家要保就業,減輕財政壓力,消化過剩產能,那時候就芝麻也是肉,能搶的都搶。
08年出口受挫的情況下,另外兩架馬車的功能就更加凸顯其重要性,于是加大投資和消費刺激經濟的比重,就成了必然而然的選擇。很多80、90后感受頗深的高鐵、高速、網絡等基礎設施的迅速崛起,也就是在08年之后。其實國家投資帶動基建這是早就確立了的,只不過是08年之后更加超速的運用和表現出來。一些典型的民生工程、基建工程能夠帶動資本到當地投資,是有積極意義的。但是同時伴隨著投資這股風潮出來的,也有很多形象工程、重復建設工程、低效工程,這些項目不管是老家還是工作所在地,其實我們都可以看得到,這類項目那就真的僅僅只是肥了項目施包方和承包方,制造出了一大批地方土豪富紳,毫無所謂積極意義,但是最后的債務卻都要全社會去買單,獨山的水司樓不過是歷史一個微小的縮影罷了。
當然還有一些普通人視覺上看不到的,比如很多地方的信息網絡工程,說是什么數據建設,云建設,人工智能建設等等,上一堆APP,一堆硬件軟件項目,最后落得一地雞毛。這些有的是試錯的代價,倒還無可厚非,有的則完全就是騙補貼和投資,這些可能也只有參與者心里清楚了。
而消費上就是進一步放松信貸管制、加大信用貸款的力度、放松貸款規模限制、推動城市化的進程等手段,從而進一步推動房價上漲,帶動全行業經濟發展。
但是不管用什么馬車,投資刺激也好,消費刺激也罷,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是資本的運行邏輯,它就必然遵守資本的規律,也就是受生產資料私人占有與生產社會化的根本矛盾所規定。這種矛盾表現出來就是生產相對過剩和消費絕對不足的矛盾,你越是通過各種手段延緩矛盾,就越制造出更大的產能和更貧窮的消費,由此埋下更大的矛盾。
這一點也正如馬克思說的那樣:“這(些)不過是資產階級準備更全面更猛烈的危機的辦法,不過是使防止危機的手段越來越少的辦法。”
從現實的情況去看,馬克思所說確實很有道理,我們看到的以上辦法,包括凱恩斯理論指導的宏觀投資、以工代賑等等,它都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發展著其尖銳的對立面。這種對立面的發展制約著這些辦法的極限點,也就是說超出了某個臨界點這些辦法就失靈了。
基建等工程的投資,包括房地產投資,它的極限點就是債務的極限點,當借新還舊也難以維系,有的甚至是利息都不夠還了,那么它的極限點就來臨了。這跟個人負債投資是一樣的,它并不完全取決于你資產和負債的比例,而是取決于整個投資生產的循環是否還能繼續。
消費刺激也是一樣,它也有自己的臨界點。當個人收入不足以覆蓋信用債務以后,哪怕他個人的資產比如房子價格不下跌,實際上他也無法再繼續維持原有的消費了。更何況一旦這種情況出現,必然伴隨資產價格下跌,想以資產抵消債務都不可能的時候,消費的臨界點也來臨了。
至于出口,很多人說只要產業不斷升級,技術不斷攻破,就可以搶占高附加值的市場,就可以搶占其他國家的市場。比如很多人寄希望的新能源車,一方面試圖搶奪國內的外資車市場,一方面試圖搶奪國外的燃油車市場。這個思路也沒什么問題,但也不是一勞永逸,正如我們前文說的那樣,出口從某種角度去看,本質上也是消費,只不過是賣給外國人消費。
當世界卷入資本主義體系以后,不同國家資本都要爭奪相應的市場,同時保護自己國內的市場。這不是什么自由貿易契約能夠制約的,也不是靠什么法制精神、契約精神,每個國家都是根據自己的利益來確定遵守什么契約,放棄什么契約,撕毀什么契約。當它感覺自己利益受損的時候,你根本不可能通過契約和精神的約束去令它接受有損它利益的東西。
所以不管是卡你脖子也好,提升關稅也好,抵制你的商品也好,大家都各自從各自的利益出發。因此出口實際上也有臨界點,那就是當進口國或競爭國不惜撕毀協議,用政策限制,甚至用戰爭抵制的時候,就是出口的臨界點。再想進一步,那就可能是戰爭。要么是帝國與帝國之間,他們爭奪市場,要么是進口國和出口國之間,本質其實也是爭奪市場。
五、
有人說,還有一種辦法刺激消費,那就是發錢,只給窮人發。
其實這也不是不可以,而且直接操作也不難,比如上漲農村老年人的退休金,一個月130塊,上升到1300塊;比如給農民工繳納社保,不從工資上扣,而是直接打到個人賬戶里;甚至由居委會每家每戶年底發點生活物資,發點米面油啥的,也總比沒有好。
看到沒有,一旦這種措施具體化,我們就知道這種可能性有多大了,根本不可能。
大家根本不需要從各種派別的經濟學理論中去分析,從常識里就可以看清楚為啥不可能。
首先,這個錢由誰出,就是一個不可跨越的問題。多數企業當然希望國家出,地方出,這樣好幫助消化企業的庫存和產能,自己還博一個為民眾發聲的美名。但是這樣負債誰來背?這個錢從哪來?本來現在各種臨界點都到了,本身債務都難以解決,還從哪擠出這一部分錢?不上漲各種費用就算良心了。
由企業出,比如強制社保繳納比例,強制公積金繳納,強制年底十三薪,但是這樣必然造成勞動力成本上漲。經濟下行,企業本來也很難了,成本上漲就必然引起企業破產,而且也影響出口優勢。所以很多地方別說強制企業發錢,就是對各種克扣也是睜只眼閉只眼。
這就是為什么從來沒有哪個國家會選擇主動那么去做,即使一些發達國家的高福利也不是資本主動選擇的,而是工人斗爭的結果。
也有人拋開實際問題,只能理論上看,說可以搞一個專項渠道,直接印出來發。這玩意從理論上看是沒問題的,而且從技術條件上說,是可以避免像和珅發救濟糧那樣摻沙子的。但執行策略的從來不是機器,而是人,對于資產階級來說,他們不可能同意把白花花的銀子散給窮人。而且它涉及通貨膨脹,匯率貶值,貨幣信用大跌等一系列問題,所以理論上說得過去,實際上是行不通。
而且哪怕從理論上看,最根本的問題仍然是資本的基本矛盾,它無法改變資本不斷向少數人集中的問題,進而也就無法改變多數人的貧困地位。所以我們會看到,即使放水,也一定是通過既有的管道來放,比如各種刺激貸款,經營貸,央行買債券等等方式,而不會選擇新建管道,更不會建那種直通窮人的放水管道。
但是現在其實也面臨著原有放水管道的堵塞問題,原因很簡單,還是那個基本矛盾引起的。市場生產過剩,消費不足,錢放出去以后沒法增殖,投資回報率太差,風險還大,所以很多資本寧愿選擇存銀行,也不愿拿出去投資。用我們上面說的那個結構來看,水管堵塞的本質,其實就是各種經濟增長的臨界點到了。經濟不增長,資本就會選擇屯起來,可不就堵塞管道了嘛。所以我們就看到了存款激增,市場上流通的用于投資和消費的錢比例大大減少,這不是缺少資本的原因,恰恰相反,是資本太多了但又找不到增殖渠道的原因,而很多人把這個東西搞反了,抱怨是資本太少了,處處缺資本,處處缺投資,這豈不是本末倒置。
因此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什么是“新質生產力”?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它肯定意味著技術升級,設備升級,產業轉型,以便這種新質的生產力獲得市場的青睞,尤其是高技術、高科技領域的市場。
這一點有分歧的不多,但問題又絕不僅僅只是這一點。
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需要什么樣的生產關系去配套,這才是討論的重點。
從我們國家生產力的發展歷程來看,現在突破生產力的手段都走到一個臨界點了,也正是因為以前的生產力發展走到了臨界點,因此才更迫切需要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需要通過技術加持來提升經濟增長,提升生產力的競爭。
然而在消費市場里,任何技術的突破不僅僅是需要投資加持,更重要的其實是有一個廣大的消費市場,有消費市場,就永遠不會擔心缺少資本涌入。一個產品不管你投多少錢進去,如果沒人買,那它就不可能會技術突破,技術升級,這原本是很簡單的道理。靠爭奪出口市場,一方面受人家市場政策的限制,一方面容易埋下戰爭風險。這也是為啥說要內循環為主。
所以一個廣大的消費市場,從當下來看,才是新質生產力得以發展的根本所在。而這樣一個消費市場,靠生產力突破很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根本上需要改造的是生產關系。完全可以說,抑制生產力的不是生產力本身,而是生產關系。
而生產關系的改造,需要什么力量去推動?就比如我們上面說的,哪怕是發錢,歸根結底也需要具體的人去推動。靠資產階級,借用原有的管道,完全不可能。歷史還是需要靠人民去推動,生產關系的變革,也永遠都是靠勞動者去變革。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階級地位,意識到階級的力量所在,可能才是真正解除生產關系束縛,大規模解放生產力的根本路徑。
文:小莊;來源:八角樓上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