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2日-星期二
俄烏戰爭還在激烈的進行之中,一直都在強烈地沖擊全球秩序,為此人們普遍拷問,這場戰爭將打到什么時候和打到什么程度能見頂收官,進行到何時才能走向和平呢?
同人們的期望相反,已經打了二年多的俄烏戰爭迄今為止并沒有任何趨緩向弱的跡象,相反,它還在升級擴大的進程中。具體表現是:
其一,作戰的空間范圍在擴大
戰爭頭兩年,俄烏戰爭所交戰的地理范圍總體上局限在烏東地區,俄羅斯只是偶爾襲擊烏克蘭西部的軍事目標,但是現在,交戰雙方都把打擊對方的后勤補給與工業生產能力當成軍事作戰的重要對象與目標,正努力推動戰爭向對方的全境發展。這里還不能不提及的是,這場戰爭已經蔓延至電磁空間、外層空間以及信息網絡空間,未來在這幾個領域還會進一步加強相關作戰行動的力度與強度。照此趨勢發展下去,未來所不能確定的是戰爭會不會擴大燃燒到第三國,譬如白俄羅斯、摩爾多瓦以及波羅的海等。目前看,這樣的可能性正越來越大而不是越來越小。
其二,戰爭的規模也在擴大
戰爭規模持續擴大的一個基礎性標志,是俄烏雙方投入前線作戰的武裝力量數量越來越多。盡管烏克蘭在人力上已經吃緊,但澤連斯基當局仍在不斷將更多的平民武裝起來投到前線。俄羅斯也在這樣做。因此,實際的情形是,俄烏戰爭前線互相廝殺的軍人們越來越多了,目前交戰的雙方都已兵過百萬,導致這場戰爭的現實就是有超過二百萬軍人在戰斗,并且各自還都在進一步努力地添丁加碼。
但這也只構成戰爭規模擴大的一重視角。在此之外更重要的視角是,雙方各自都在努力加強自己的戰爭經濟,尤其是軍事裝備以及武器彈藥的生產制造規模正在加速擴張,而這些東西今后都將以超前的規模投放到戰場上去,從而預示著戰爭規模還將進一步升級。
還有不可忽視另外視角,那就是未來會不會有更大規模的外國軍隊進入戰場直接參戰。此前搞這等把戲的具體方式是以雇傭軍的名義,今后會不會以志愿者的旗號,這種可能也難以排除。
其三,戰爭的強度與深度還在發展擴大
烏東戰場上戰事的最新動向是,俄羅斯開始使用威力空前巨大的大殺器。據說是一種3噸重的超級大炸彈,其巨大爆炸力猶如小原子彈一般,所產生的沖擊與震撼足以讓附近的烏軍士兵精神崩潰。與此同時,美西方則正在向烏克蘭提供現代化的F-16戰斗機,預計不久之后就將出現在戰場。這樣的事實說明,俄烏戰爭的強度與深度還在發展之中,還在向縱深挺進的過程中。目前看,這場戰爭已經越來越接近于總體戰,未來很大可能要邁過這道坎,發展成為這樣總體戰形態的現代化戰爭。所不確定的只有兩點,一是會不會發展成為局部核戰爭,二是交戰雙方會不會把對方的首腦領率機關當做打擊目標。如果發展到這樣的地步,那么就確實距離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不遠了。
現在,俄羅斯群狼環伺,正從事多條戰線上的艱苦作戰,這些正在交戰的戰線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有的明面上就看得見,有的還看不見而屬于暗戰。如經濟戰爭、政治顛覆戰爭、情報間諜戰爭、恐怖戰爭等。但不管怎樣,每一條戰線都關乎總體上的成敗,都需盡力為之。作為烏克蘭的總后臺,美國方面也是這樣,也正在多條戰線上苦斗惡戰,這其中既有同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也有支撐以色列的巴以戰爭,還有同胡賽武裝的游擊戰爭,等等。也就是說,美俄兩大國都處于戰爭的煎熬之中,都要在煎熬中把戰爭持續推進下去。在此過程中他們渴望找到有利于自己的突破口與轉折點,都希望俄烏戰爭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而告結束。
由此引發如下兩個重要問題:
第一,都把期望寄托于重要的時間節點,即時間拐點
人們常說,政以人興,政以人廢。戰爭這件事總體上也是這樣,譬如,如果不是普京在俄羅斯當政,也許就不會有這樣一場戰爭;如果不是拜登在美國掌權,也許美國就不會這般矢志不移地支持澤連斯基當局。這一切都說明,重大的政治變動往往給戰爭帶來不可忽視的轉機。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全球范圍這樣重大的政治變動經常發生,有許多時間節點擺在前面,其中有一些就有可能演繹成為俄烏戰爭的時間拐點,譬如今年年底的美國大選。在今年美國大選新總統登基之后,美國對俄戰略以及相關針對俄烏戰爭的措施可能就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即便拜登繼續執政也是這樣,更不用說特朗普復辟重返或者其他什么黑馬橫空出世了。
堅持苦熬下去,等待重要時間節點出現并促使其演變成為時間拐點,這大概是當前俄羅斯當局和烏克蘭當局的一致意見與共同期待。至于到底什么時候能迎來這樣的拐點,恐怕只有天知道。
第二,都在等待重大的轉折節點,即戰略拐點
俄烏戰爭打到現在,估計戰爭當事雙方都已經相當理性冷靜而丟掉了許多浪漫的幻想。一是他們應該都明白這場戰爭還未迎來其最高峰與最高潮。簡單地說,就是還沒有見頂封頂,什么時候能走到這一步還不得而知;二是戰爭仍然處于相持階段而且還將長期相持下去。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想發起戰略大反攻、實現長驅直入,一概都是臆想,也一概都要碰得頭破血流。去年夏季烏克蘭方面搞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略大反攻,結果以全面失敗而告結束。在巴赫穆特戰役之后,俄羅斯也想搞一場大規模的局部進攻,并具體選定在哈爾科夫地區,現在看結果也是鎩羽而歸。這些事實都證明,雙方還都在爭奪這場戰爭的主動權與主導權,雙方也都是有攻有守,距離全面與徹底的攻守轉換還遙遙無期。因此,現如今他們應該明白,他們都只能通過漫長的相持、通過持續的戰場量變來積累發生轉折性突變的條件,等待戰爭出現重要的轉折,即戰略上的拐點。在這樣的戰略性拐點沒有到來之前,他們都只能深溝高壘,從事戰壕前后那種不大不小的攻防游戲。
上述這樣的情形為人們展現了俄烏戰爭的未來前景,那就是這場戰爭可能不是幾年,而可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堪稱是將遙遙無期的了。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作者授權首發)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