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不少小伙伴后臺留言,讓我聊聊中非合作論壇的事。
這件事怎么說呢?
太大!
幾十篇文章,恐怕都不夠,想一篇文章,就聊清楚,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將來還是就事論事,一點一點來寫吧!
今天我們要換個角度,來看看這件事,對我們的意義。
從什么角度呢?
現在就問大家一個問題:當今世界,有哪幾家,是最強的?
可以說三家,也可以說四家,這里就按四家來說吧:
中國;
美國;
歐洲;
俄羅斯。
我們今天,就一家一家地,從各自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應該怎么走,猜對各家是有利的。
先從我們說起。
老規矩,先來一張我們和周邊的全景圖。
從這圖上,可以看出什么?
在全世界,我們的地形,那是非常得好:在西南邊,有個人口和我們相當的印度,但面對它的,是青藏高原,還有喜馬拉雅山脈這個超級高大的雪墻,直接就把我們和印度,給擋住了。
到啥程度呢?
這堵雪墻之下,也就是幾百公里的范圍,是印度最核心精華區域,印度的首都,還有它眾多的大城市,將近4億人口,全在我們的火力覆蓋范圍內。
什么一種感覺呢?
如果你能穿越1000多年,你不妨問問北宋時的人:現在遼國據有幽云十六州,對這事,你們是啥感覺?
剎那間,肯定能把超級焦慮感,能問出來。
所以怎么說呢?
印度不足為慮。
然后再說西邊,也就是中亞一帶,其實也差不多。
第一是當地的人口實在稀薄,對我們構不成戰略威脅;第二是就算這樣,我們和他們之間,也隔了另一個高原和大雪墻:帕米爾高原。
再上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現在我們的痛苦,恐怕是要投入巨資,才能打通進入這塊地方的便捷通道。畢竟這地方人口雖小,但面積挺大,資源不少啊!
尤其是里海的油氣資源!
還有各種礦產資源!
但我們東面,和西南、西面的形勢,非常不一樣了。
先說東北方向。
還是上圖。
這個區域,是我們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為啥呢?
從歷史來看,我們遇到好多次挺大的威脅,都是從這個區域出現,其中尤其是朝鮮半島。
這地方離我們核心區域的京津、華北平原,當然還有東北,實在太近!
像甲午戰爭失敗,朝鮮半島落入日本人手中,在之后的幾十年中,日本人一步步地進逼,最后全面侵華,差點給我們帶來亡國之難。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人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當時我們建國才1年,困難得一塌糊涂,為啥毅然出兵呢?
就是因為這地方,實在太重要,涉及到我們的生死存亡,如果有哪個力量,完全控制了朝鮮半島,我們就必須和它搏命,人來殺人,神擋殺神。
像在1951年,抗美援朝戰爭第三次戰役中大勝,占領漢城。當時參加過過甲午戰爭的海軍老將薩鎮冰知道后,即興寫來了一首詩,開頭就是這兩句:五十七載猶如夢,舉國淪亡緣漢城。
再說東南面。
再上圖。
從這張圖上,我們能看出:東南亞尤其是中南半島,確實是塊好地方!
緬甸有伊洛瓦底江河谷和三角洲,泰國有湄南河平原,柬埔寨和越南之間,還有湄公河沖出來的大片平原!
連越南北部的紅河平原,都比我們珠江三角洲要大、要平整,事實上紅河平原還更肥沃!
能和東南亞這些平原相PK的,是在起碼2000多公里外,還要經過層層崇山峻嶺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江淮平原,然后是華北平原。
怎么說呢?
我們進一步發展,這里是萬不可棄的命門。
當年二戰之后,法國重回越南,結果慘敗于奠邊府;美國不信邪,搞了場越戰,結果慘敗;之后又冒出個小霸王,想要獨占印度支那,立即挨揍……背后就是這個邏輯。
最后說我們的東面。
還是上圖。
在我們的外緣,是一圈島鏈。
但光只有這圈島鏈,我們其實一點都不用擔心:因為這些島鏈,都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大陸板塊的交界處,地形崎嶇,平原面積狹小,連當地老百姓的口糧,還有蔬菜瓜果什么的,其實都沒法自給。
大量的東西,得靠外部輸入!
這圈島鏈,只有當我們和它們,因為某種原因,比如說英國人為了利用日本,1868年搞了場“顏色革命”,然后全力扶植日本,同時全力打壓我們的洋務運動,也就是工業發展,結果導致出現代差,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
順便說一句:日本人把這種被英國人利用,來當打手,干黑活臟活的事,美化成他們善于改革,能緊追歷史潮流,還起了個專門的名稱,叫作“明治維新”!
如果雙方技術,沒有代差,這條島鏈就既構不成威脅,也阻擋不了我們進入大洋。
這是為啥呢?
再上張圖,大家就明白了。
太平洋,實在是太寬廣了!
如果真有大事發生,就算在現代科技的情況下,也沒有哪個國家,能承受得跨越這么廣闊大洋,來大規模投送物資的能力!
尤其是這一圈島鏈,加上韓國,有將近3億人口!
光這3億人口的吃喝,還有生活物資,就能把太平洋對面的那個大國,給徹底拖垮,甚至拖崩掉!
到這里,有關我們,說的東西都是什么呢?
簡單兩個詞:生存、安全。
當然還帶點發展。
但我們人口多啊,有14億啊,光這些,夠不夠呢?
答案是:不夠。
那怎么辦?
再上張圖。
這是唐宋時的海上絲綢之路,當時我們每年都有大批船只,穿越印度洋,前往中東、非洲,進行貿易。
后來鄭和下西洋,走的路,不是他新開創,他走的其實幾百、上千年前,就有種中國商船,不斷來來往往的老路。
但這張圖,只是畫個大概。
因為大約在16世紀的葡萄牙水手們,寫了不少航海日記,上面記了不少東西,有很多事,我們之前不知道。
像我們歷史書里,都說:非洲最南端之一的好望角,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亞士發現的。
結果同時代的葡萄牙水手,在航海日記中說:他們看到3艘中國商船,非常熟練地,穿過了好望角,之后沿著非洲海岸線,往北去了。
也是在1500年代,還有葡萄牙人說:他們看到好幾艘中國商船,橫穿印度洋后,繞過馬達加斯加島最北面的昂布爾角,往東非方向去了。
所以怎么說呢?
”印度洋”只是后來歐洲人亂起的名字,其實這片洋面上,恐怕上千年來,主要在上面活動的,恐怕還是我們的商船。
甚至不少商船,還去到過西非,甚至北非,而且在當地,也出土了很多中國古代瓷片。
到這里,就可以來個總結了:
對我們來說,想要安全,最應該盯住的,就是東北亞,尤其是朝鮮半島,那里值得我們去搏命;
第二大重要的地方,就是東南亞,那里不但有安全,我們進一步發展,也有賴于它;
第三大重要的地方,就是我們東面,那一連串的島鏈,只要這些島上,沒法對我們形成技術代差,這種島鏈封鎖,本質上是很脆弱的,和紙糊的差不多。
我們要走向極大盛世,像漢唐一樣光輝燦爛,那就得像先人一樣,走向中東,走到非洲,還確保當地沒有和我們力量同等的對手。
為啥呢?
因為在古代,對我們來說,非洲有黃金、象牙;在現在,則是有各種豐富的資源,還有快速增長的人口,越來越大的市場。
而且從剛果(金)的南部,一直往東,整個贊比亞、津巴布韋,到莫桑比克,還有上百萬平方公里肥沃之地,至今幾乎沒有得到開發。
美國、歐洲和俄羅斯這三家的,其實是糾纏在一起的,這里就放在一起來說。
這里先得講一件往事,不久前發生的:2016年,當時美國還在舉行大選,特朗普的競選團隊主席馬納福特,就和俄羅斯人,見面了。
相互之間,還顯得非常親熱。
這次見面,為的是什么呢?
其實還是因為特朗普,他在整個大選,甚至當上總統之后,就不斷地,向俄羅斯“示愛”,馬納福特只是執行他的主張!
特朗普幼稚,但普京并不幼稚:他知道,國家和國家的關系,并不像小兒女一樣,你喜歡我,我就能喜歡你,必須得看“家長”的態度!
“家長”是誰呢?
深層政府!
這次見面的結果,是什么樣呢?
“家長”們給特朗普,扣上了一頂帽子:“通俄門”!
至于馬納福特,雖然特朗普不斷辯解說:他和俄羅斯人見面,是打入敵營,是想乘機,去了解俄羅斯人的秘密!
但啥用都沒有,馬納福特被送去坐牢了!
這是為啥呢?
先上張美國的人口密度圖。
看出什么來沒?
美國的人口分布,非常奇怪:東西兩邊海岸線人口密集,而且都在大山之外,一個在落基山脈以西,一個在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
中間肥沃廣袤的大平原,反而是空空蕩蕩!
而且東邊的人,尤其得多!
這是為啥呢?
原因很簡單:美國大部分人口,出了黑人外,大部分人口的祖上,都能追溯到歐洲某個家族,所以它很多的經濟活動,是和歐洲聯系在一起的!
這就讓美國,根本沒法承受失去歐洲!
如果失去了呢?
那美國經濟就會塌陷,美國人就得從海岸邊,進到中部大平原地區,去討生活,前面說過:那地方廣袤肥沃,很適合種田。
但這種塌陷,就等于美國的經濟從工業或金融,變成了像巴西、阿根廷一樣,變成以農業為主,GDP將大規模下滑,淪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成為大號的巴西或阿根廷!
這美國人能接受嗎?
不能!
所以它必須想盡辦法,去控制歐洲!
至少在這些地方,站穩腳跟!
哪些地方呢?
還是上圖。
這張圖上的大部分地區,是美國死也要保住影響力的!
只有控制住這些地區,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才能形成一個內循環系統:西歐的中高端制造、東歐的低端制造、美國的高端制造、軍事防務和金融服務,外加上不遠處的中東的石油、天然氣……
這樣,就算將來多極化了,美國還能繼續是發達國家!
那從俄羅斯人的角度來看,歐洲應該怎么樣呢?
還是上張俄羅斯的人口密度圖。
它的東面,人口極度稀疏,但越往西,它的人口就越稠密!雖說俄羅斯現在拼命說:我們要向東看,但這種人口和自然現狀,還是很難改變的。
為啥烏克蘭四個州還沒完全打下,俄羅斯就宣布接納它們,加入俄羅斯?
因為和俄羅斯其它地方相比,這四個州實在人口太稠密了,才十多萬平方公里,居然有將近1000萬人口!
面積只有俄羅斯的1%不到,人口卻占了7%!
賺大了!
但這夠不夠?完全不夠!因為越往西去,人口密度越大,俄羅斯從中獲得的發展空間,也就越大!
俄羅斯人理想中的歐洲,應該是什么呢?
還是上圖。
歐洲那些邊緣小島、半島,它可以不在乎,但這塊廣袤的土地,它其實很在乎。
因為如果實現了這種控制,它的石油、天然氣,還有豐富的礦產,加上軍工,還有歐洲高中低端制造業,還有金融業,將能和它血肉相連,也形成一個內循環!
如果不能,像現在這樣呢?
也是一個大號的巴西和阿根廷,出口些糧食、石油、天然氣啥的,直接被邊緣化,根本不可能進入發達國家俱樂部!
到這里,就得說說歐洲了:它們難道,就不能實現自己的統一嗎?
答案是:不可能。
大家不妨看看現在的歐洲,究竟是什么一副狀況:現在有42個國家,還有很多國家,有分離主義勢力:德國巴伐利亞要鬧獨立;西班牙的加泰羅尼亞;英國的蘇格蘭、威爾士;法國的科西嘉島……
簡直就是個超級民族拼圖,而且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歷史和文化,簡直就是碎成一地渣!
嚴重缺乏一個主導力量!
上圖。
看到這么一張歐洲民族分布圖,誰都得吸口涼氣啊!
到這里,就得回到前面說的那件事:為啥特朗普對俄羅斯,明明內心是有好感的,但為啥他當總統4年時,就沒法聯俄呢?甚至他的競選團隊主席,還被送去坐牢呢?
原因很簡單:不可能,在競爭歐洲的關系上,美國和俄羅斯,可是你死我活的關系,如果俄羅斯站上風,美國就得準備變成農業國,徹底淪喪;如果俄羅斯被徹底,排擠出歐洲,它也一樣!
到這里,有人可能要說了:如果歐洲這片碎渣地,突然天降神人,居然以浩瀚之力,把整個歐洲統一起來呢?
結果就是:美國和俄羅斯,將雙雙地,就此淪為大號農業國,以及發展中國家!為了防止出現這種情況,兩家必定聯手,把這個天降神人,打成狗,然后均分歐洲!
那將是什么一副模樣呢?
又一次北約和華約對峙!
歷史再次重現!
到這里,我們能看出什么來呢?
從整個地緣政治來看,我們和美歐俄三家,是很不同的,它們因為歷史原因,早在1、200年前,就已經被迫,陷入了地緣死結,根本沒法脫身!
所以他們得不斷重復歷史,將之前演過的劇目,換個名字,換個理由,重新再來,演上一遍,周而復始,循環不已,無法擺脫這種宿命!
所以烏克蘭戰場的斷垣殘壁,加沙的血肉橫飛,背后體現的,其實都是這種宿命,之前100年、200年,其實也一樣,無非換了武器,換了人,還是一樣的拼死爭斗!
到這里,大家應該看出:我們現在所處的的環境,其實真是比他們,不知道要灑脫多少倍!只要一步步走下去,肯定會有大成,不會像他們幾家,命中注定,要在這么一個小地方纏斗不已!
這才是這三家,所要面對的,最悲哀的現實!
怎么說呢?
謝謝秦始皇,他在2000多年前,就幫我們把問題給解決了!
雖有坎坷,但我們可以大步向前。
文章來源于史客郎 ,作者S叔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