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新聞引起人們廣泛關注,江蘇南通發生一起校園欺凌事件,一名15歲的初三男生在這起校園欺凌中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一名初三男生盛某為了保護一個初一的男生不受欺凌,好心勸說施暴者同學范某,不料卻遭到了范某的記恨。范某伙同社會人士將盛某打成了腦死亡,最后盛某因搶救無效離世。新聞一出,引起無數人的憤慨,學校本是孩子們的學習的凈土,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慘案,不禁讓人沉思。
校園欺凌事件頻發,早在2018年一部根據郭敬明同名小說《悲傷逆流成河》改編的電影火了,這部電影講述了女主因為校園欺凌最后自殺的悲劇,引起了許多人對校園欺凌的重視。同年為有效遏制校園欺凌事件發生,促進中小學生欺凌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推動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和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落地生根,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決定在2018年開展中小學生欺凌防治落實年行動。
學校是孩子們獲得知識的地方,是孩子們成長的凈土,發生校園欺凌事件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校園欺凌不僅僅是給被欺凌者莫大的傷害,同時施暴者心理也會扭曲發展,更大嚴重的是會影響其他同學的心理健康,整治校園欺凌時間一刻也不能停,還校園一片凈土。
要想整治校園欺凌事件,最重要的不是治而是防,于學校而言,學校教育一直都偏重于知識教育。學校老師被沉重的教學任務和升學率壓著,學生被老師布置的作業壓著。師生之間除了學習以外,很少有時間進行其他方面的交流和溝通。老師要盡量要做到關心學生,深入了解學生,如果發現學生之間有任何矛盾,要及時調解疏導,緩和學生之間的矛盾。另外學校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和安全方面的教育。于家長而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要加強自身的修養,學習正確的教育方式,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從小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質和健康的心理。于社會而言,相關部門應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立完善專項治理校園暴力的司法制度;加強學校外圍治安環境的治理,杜絕社會閑散人員通過任何手段達到對學校學生的控制。
讓校園欺凌遠離我們,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還校園一片凈土。
作者:王立豐 泊鎮人民政府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