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文件要求,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此外,大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小學以校內為主,小學高年級可適當安排部分校外勞動;普通中學、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兼顧校內外,可在學年內或寒暑假安排,以集體勞動為主,由學校組織實施。此外,中小學每周課外活動和家庭生活中勞動時間,小學1至2年級不少于2小時,其他年級不少于3小時;職業院校和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生活中的勞動事項和時間,納入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國新聞網)
高爾基曾說:“我們世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近日,教育部要求小學一二年級每周設立勞動時間不少于兩小時?!洞笾行W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一經發布,網友紛紛表示支持,有人認為這是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政策,也有人認為這可以提高孩子社交能力勞動能力,讓孩子更全面的認識勞動的意義。但也有人認為政策雖好,但能否真正落到實處起到作用還有待觀察……
對此筆者認為,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是推動孩子健康發展的一項“好舉措”。這么說的原因之一是因為現在有部分孩子由于被父母“保護”的太好,對世界的認知、都勞動的認識并不充分,在推廣素質教育的當下從小培養孩子的“勞動”精神可以讓孩子更加珍惜勞動成果,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幸苦”不再是“紙上談兵”,通過雙手創造出的實實在在的成果,也讓孩子體會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不易,從而養成勤勞、懂得珍惜的好習慣。同時讓孩子更加理解父母、尊重用勞動換取美好生活的所有身邊人,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其二是在物質條件逐漸變好的當下,很多家長更容易忽視對孩子的勞動教育。近年來,也有一些青少年出現了不想勞動、不愿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這就與“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素質定位漸行漸遠、背道而馳。因此,通過推廣勞動教育的方式可以改變這種不良的現象,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成為熱愛勞動、意志堅定的新時代青少年。
而想要培養孩子的勞動精神,也不能忽略網友提出來的“不同意見”。政策意見起不起作用關鍵還要看“落實”。因此,學校和教育部門就要制定相關的勞動教育課程以及安排實踐活動,合理設置主題任務,同時安排出充分的勞動實踐時間并把勞動成果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指標。唯有如此,才能發揮勞動教育的重要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要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可見,通過勞動獲取“果實”在每一個時代都不會“過時”,從小對孩子進行勞動教育培養勞動精神,才能讓這些“小樹苗”逐漸成長為“頂梁柱”,為祖國未來的事業奉獻出屬于自己的力量。
作者:由麗穎 滄縣舊州鎮政府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