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4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百姓話題 > 學習教育 > 閱讀信息
王江松:最底層的勞動者也應該有自己的哲學
點擊:3631  作者:王江松    來源:昆侖策研究院編發  發布時間:2016-06-05 17:33:22

 

1.webp (2).jpg 

   

  【現代的勞動者如果不能尋找屬于自己的哲學,就只能淪為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像早期無產者一樣的“聽天由命的可憐蟲”!】


  對哲學的種種誤解

 

  誤解之一:哲學只是“形而上學”或“玄學”,與具體事物沒有什么關系

 

  從亞里士多德開始,西方人又把哲學叫做形而上學(Meta-physics)。這個詞的本義為“在物理學之后”,意思是說,哲學是與研究具體事物的具體科學(如物理學)不同的一門學問,即研究具體事物的本源、基礎、終極原因、一般規律的學問。中國人翻譯這個詞時,從古人所謂“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出發,巧妙地把這個詞譯為“形而上學”。應該說,這個翻譯是很準確的。中國的道家認為“道”是很玄妙的東西(“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據此“形而上學”也可以叫做“玄學”。是啊,那些看不見摸不著的“形而上”的東西,難道不是很玄乎的嗎?

 

  于是一種誤解由此蔓延開來:哲學是一門高深玄妙、難以理解的學問,或許只有極少數具有“天才”或“慧根”的人才能進入其中,而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凡夫俗子,整日專注于具體事物和具體事務,既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去探討那些遠遠超出我們的生活和眼界的、玄而又玄的東西。任意翻開一本哲學書看一看,或許其中的每一個字我們都認識,但整本書到底在說什么,大概只有天曉得!就讓這些哲學書自生自滅去吧,別讓它們來打擾我們的正常生活!甚至很多從事具體科學研究的知識分子,也對哲學充滿懷疑、反感乃至厭惡:

 

  ——哲學家們眼高手低,整日沉浸在抽象的概念王國中,從來不對具體事物進行艱苦、細致的研究,寫出來的書一本比一本莫名其妙,完全是在故弄玄虛;

 

  ——哲學家們自相矛盾,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各種體系爭長論短,你方唱罷我登場,其中沒有一種是能夠用實踐和實驗加以檢驗的,沒有一種能夠得到公認的哲學真理;

 

  ——哲學不能夠解決哪怕是一個具體問題,給人們帶來哪怕是一點點實際的好處,說得好聽一點不過是精美的擺設,說得不好聽只不過是一堆廢物和垃圾;

 

  ——居然還有哲學聲稱能夠指導具體科學,簡直是不自量力、癡人說夢……

 

  誤解之二:哲學只是“有閑階級”的消遣,與普通百姓和勞動人民沒有什么關系

 

  一般來說,哲學的確是知識分子中的少數人專門研究的學問;由于哲學問題的艱難性和復雜性,也的確需要研究者投注全部身心和生命才能有所成就,而這又需要以研究者能夠擺脫日常的謀生活動為前提。在歷史上,大部分哲學家的確都是一些物質生活得到保障的“精神貴族”,其社會地位處在“有閑階級”和“統治階級”之列。

 

  于是又一種對哲學的誤解產生了:哲學是那些既有知識又有財富的人才能玩得起的奢侈品,我們這些終日為生活而奔波勞碌的人天生注定與哲學無緣。那些“吃飽了撐著的”的人或許需要去研究那些高、大、玄的哲學問題來打發時光,以排遣無所事事的無聊和痛苦,而我們大多數人都必須養家糊口,為基本的生存而努力和斗爭,既沒有興趣和時間,也沒有知識和能力去關心這些問題。對我們來說,社會穩定太平、人民安居樂業比什么都重要。哲學家們不給我們添亂就阿彌陀佛了,我們用不著他們對我們指手畫腳,給我們什么教導和啟蒙,事實上,他們也幫不了我們什么,他們不能提供給我們任何好處,反而可能打亂我們的平靜,增添我們的煩惱。如果他們能夠在這個世界上銷聲匿跡的話,或許還能減輕一些我們的負擔呢!

 

  誤解之三:哲學只是統治階級控制人們思想的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工具

 

  由于哲學家們一般出身于社會的中上層,與統治階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他們的哲學思想也一定或多或少地反映統治階級的利益、價值、傾向、趣味、愿望和要求,即使不是赤裸裸地為統治階級辯護,至少也很難公開地批判和反對統治階級,并站在被統治階級和勞動人民的立場說話。的確,在社會分工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上,包括哲學在內的精神文化生產,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掌握著社會經濟政治資源的強勢階級的控制,它們必然要把自己的意志貫徹到精神文化生產中去,為自己的統治制造合理的依據,以取得被統治階級的“同意”。這使得哲學很難擺脫政治權力的影響。

 

  于是對哲學的第三種誤解便產生了:哲學只是統治階級控制人們思想的政治的和意識形態的工具,是一種與“武”的、暴力的統治工具相輔相成的“文”的、非暴力的統治工具,它產生一種“軟暴力”,或一種隱蔽的控制力和影響力,讓人們心甘情愿地認同于某種“神圣的”、“形而上的”、牢籠萬物主宰眾生的“秩序”和“意志”,服從于一種不應該也不可抗拒的“命運”和“規律”。

 

  哲學本質上是一種生活智慧

 

  應該說,上述三種誤解絕非空穴來風,它們都有一定的事實依據和歷史依據。之所以說是一種誤解,是因為它們只看到了事情的一個方面,而沒有看到事情的全部,沒有看到哲學所蘊含的全部屬性和豐富的可能性。

 

  首先,哲學這種“形而上”的學問只能來自“形而下”的具體科學和經驗知識,它只能是對具體的科學知識和人們的生活經驗的提煉、概括和總結。歷史上還沒有出現過一種完全缺乏科學和經驗基礎的哲學,脫離這些科學和經驗,哲學甚至不可能形成自己的語言,哲學家甚至不可能張口說話。最早的哲學本身就是與具體科學知識雜糅、混合在一起的,只是到后來,科學才從哲學之中或者說哲學才從科學中分化出來。最早的哲學家同時也是科學家,比如希臘自然哲學家們同時也是自然科學家。古代的亞里士多德和近代的黑格爾等哲學家,都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即使在哲學與科學高度分化的現當代,一個想在哲學上做出一點成就的人,如果不擁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或社會科學知識,他就永遠不可能突破前人而創造出新的哲學思想,永遠只能跟在前輩哲學家后面鸚鵡學舌。這個道理其實比較簡單:排除掉多姿多彩、紛繁復雜的具體事物,哪里還存在什么“道”、“理”、“普遍規律”呢?所謂“世界”,所謂“宇宙”,不過就是無數具體事物的總和而已。

 

  第二,迄今為止,哲學固然主要是由專門的哲學家們發展起來的,但人民群眾對哲學發展的貢獻是絕對不能忽視的,他們的生活智慧,他們對世界與人生的認識與領悟,本身就是哲學的活生生的源頭活水,在那些傳說、故事、寓言、諺語、箴言、俚俗等等民間文化和民間智慧中,包含著多少哲學思想啊!我本人現在算是一個專業的哲學學者,不過說到對我的哲學思想影響最大的人,不是任何一位哲學家,而是我的母親,一個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的農村勞動婦女,她對生活的那種堅韌和執著、自主和自強、豁達和淡定,培養了我基本的世界觀和人生態度。此外,說勞動者不能從事哲學研究和創造哲學學說,也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我國春秋時期的大哲學家墨子是一介工匠,佛教哲學家六祖惠能是一介樵夫,明朝時期泰州學派的創始人王艮是一介鹽丁,明末清初的哲學家顏元是一介農夫。在西方哲學史上,古羅馬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是一個奴隸,荷蘭偉大的哲學家斯賓諾莎一生以磨眼鏡片維持生存,德國工人狄慈根通過自學獨立地成為一名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家,美國工人埃里克·霍弗著有影響很大的《狂熱分子:碼頭工人哲學家的沉思錄》,獲得了職業哲學家的尊敬。可見,哲學并非“有閑階級”的專利,勞動者并非注定不能從事哲學研究。

 

  第三,說哲學只是統治階級的工具也是不全面的。不僅出身勞動者的哲學家大都不是統治階級的辯護士,就是出身于統治階級的哲學家也不全是,他們往往在很多方面超越了狹隘的階級偏見和眼界,而表現出對包括勞動者在內的全社會乃至全人類的關懷。我國歷史上的莊子、嵇康、郭象、李贄、黃宗羲、顧炎武、戴震、唐甄、龔自珍、譚嗣同等哲學家就非常富有批判意識,尖銳地揭露和抨擊了封建專制制度及其意識形態。西方哲學史上的赫拉克利特、普羅塔哥拉、蘇格拉底、阿伯拉爾、奧卡姆、洛克、休謨、伏爾泰、盧梭、狄德羅、康德、費希特等哲學家,堅定不懈地追求自由、平等和正義,使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和批判精神薪火相傳,到19世紀40年代,終于產生了兩位堅定地站在工人階級立場上的哲學家,這就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由他們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不論其后世的命運如何,的確算是人類歷史上第一種從勞動者出發的哲學,這不僅體現在這種哲學的目標、使命、宗旨、立場上,而且體現在它的體系結構中(“勞動”在其中占有極為關鍵和核心的地位),哲學因而第一次成為勞動者和工人階級改造世界、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和精神向導。在馬克思、恩格斯之后,越來越多的哲學家成為資本主義的批判者和社會主義的追求者,以至可以說,資產階級的哲學家已經與工人階級的哲學家處于分庭抗禮的地位了。這一事實足以證明,哲學也完全可以成為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寶貴思想財富。

 

  歸根究底,哲學本質上是一種生活的智慧,“哲學(Philosophy)”這個詞的本義就是“愛智慧”,“哲學家(Philosopher)”這個詞的本義就是追求智慧的人。當然,處在社會上層的人們可以表達他們的生活智慧,既然他們也是人,他們也可以說出某些對人類來說具有普遍意義的智慧。但是,處在社會下層和底層的勞動者也是人,他們當然也會有自己的生活智慧,其中也會有對全人類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智慧。

 

  哲學與勞動者的相互需要和相互促進

 

  哲學只有與勞動者和底層民眾相結合,才能獲得更為深刻的發展動力和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否則,哲學就只能總體上停留在作為有閑階級的消遣和統治階級的工具的水平上,就只能自閉于象牙塔或狹小的圈子里,這對哲學來說是一件不幸的事情,對有良知和正義感的哲學家來說是一種難以忍受的痛苦。著名的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對此深有感觸。他自己承認,作為存在主義思想家,他所表達的是他出身于其中的小資產階級的哲學和生活智慧,他所提倡的存在主義式的反抗和選擇是“前無依托、后無辯護”的,是絕望的和沒有前途的——“他人就是地獄!”“人是一堆無用的激情!”自從他接觸馬克思主義和工人運動后,他感受到一種新的希望,覺得自己可以投身到一種比自己的個人反抗更有力量的社會改造運動之中,從而尋找到一種新的生活意義。正是這樣一種轉變,使他獲得一種新的思考動力和創作激情。在他的哲學生涯的后期,他寫出了《辯證理性批判》這一巨著,力圖把存在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結合起來,從而使自己的哲學發展到一個超出了其早期代表作《存在與虛無》的新的高度。

 

  另一方面,也許更為重要的是,勞動者需要哲學的幫助,需要培養哲學思考能力,需要提高自己的哲學修養,需要屬于自己的生活智慧。

 

  哲學的最重要的功能不是推理和辯護而是反思和批判,不是解釋世界而是改造世界。這正符合勞動者的需要。即使是在當今時代和當代社會,人類發展過程中的代價和負面后果,絕大多數是由勞動者來承擔的,而這種情況是需要改變的。勞動者要在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的同時推進人類的自由、平等和正義,需要積極地行動,而積極的行動需要理論的指導。哲學可以幫助勞動者認清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認清自己在世界和社會中所處的真實地位及其原因,找到自己前進的方向、正確的道路和有效的方法。在現代的“憲政、民主和法治”社會,在各階級和階層按照憲法和法律進行公平博弈的“公民社會”,如果勞動者缺乏明確的歷史意識、社會意識、階級意識和自我意識,在與其他階級和階層的社會政治博弈過程中,就會因為缺乏足夠的“理念”、“理論”、“理由”,因為缺乏辯論能力和談判能力而明顯處于下風,從而加劇本來就已經存在的弱勢地位。如果是因為輕視和拒斥哲學等理論資源和文化資源而導致這樣的結果,那么公正地說,這個責任應該由勞動者自己來承擔。

 

  即使是在日常的個人生活中,提高哲學思考能力和哲學修養,對勞動者來說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人和自然的問題、生和死的問題、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問題、自由和必然的問題、平等和個性的問題、社會和個人的問題……所有這些千百年來哲學討論和關注的似乎很抽象的問題,無一不是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會碰到的極為實際的問題,它們“剪不斷、理還亂”地糾纏著我們,不管我們身處社會高層還是社會底層。有人說,對于勞動者來說,最重要的是就業問題、收入問題、社會保障問題……哪有心思去關心你所說的那些“資產階級的”和“小資產階級的”的問題?應該說,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這不僅是因為我們勞動者是人(而不是“勞動機器”和“工作動物”),人所具有的我們無不具有,更為重要的是,正因為我們回避這些問題而把全部心思集中于“面包和黃油”問題,才使得我們目光短淺、眼界狹窄、思維僵化、智力萎縮,從而抓不住歷史提供給我們的機遇,任憑自己在歷史大潮中隨波逐流,而不能主動地把握自己的命運。

 

  問題的關鍵在于,人作為人活著,在文化、語言和歷史中活著,不可避免地要以某些抽象觀念或理念為指導,區別不在于有人有理念有人沒理念,而在于有人經過反思自覺地選擇乃至創造適合于自己的理念,有人卻只能被動地接受前人和環境“滲透”和“灌輸”給他的理念。從來不知道哲學為何物的中國傳統農民也有自己的“哲學”,那就是“天”、“命”的哲學,算命先生就是他們的“哲學家”;算命先生是盲目的,卻能給視力很好的農民指出一條他們自己看不到的出路!現代的勞動者如果不能尋找屬于自己的哲學,也只能不自覺地接受別人有意無意地強加于我們的哲學,從而淪為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像早期無產者一樣的“聽天由命的可憐蟲”!

 

  (來源:作者微信,昆侖策研究院編發)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昆侖策網: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昆侖俠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