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微信里轉發了一篇文章,題目是“我們為什么要讀大學? 歷史的進程與個人的強大哪個更重要”。單看題目不太容易讓人弄明白是要表達什么觀點。文章比較長,文章中提出的問題,作者自己似乎也給出了一些答案。對于我們為什么要讀大學這個問題,作者給出的第一個答案是:人力資本投資。因為讀了大學,你能獲得更多更好的知識、技能,從而在就業后能夠獲得更高的收入。作者還用他列出的公式來證明,如果你在讀大學之后,獲得的收益超過你付出的成本,那么這個投資就是成功的。如果你在讀大學之后,獲得的收益不足于你付出的成本,那么這個投資就是失敗的。作者還認為,大學最重要的功能,并不是學到了什么,而是信號功能、遴選排序功能。高考的本質,是對學子進行智力能力上的遴選擇與排序。這里已經不是在回答我們為什么要讀大學這個問題了。這是在闡述大學到底是用來干什么的這一功能性問題了。這個信號功能是指的什么,也不太容易讓人弄明白。結合作者對這兩個方面觀點的論述,我們是否可以看出作者這樣的論點:大學是用來對人力資本進行遴選和排序的,而我們要讀大學的孩子們不過就是參與到這個大學的功能中來。至于大學的功能本身,作者說,不是讓學生們學到了什么。或者說,在大學,學生們是否學到了什么知識與技能并不重要,而是參與到這個被大學遴選與排序的過程里,成為一種被遴選和被排序的對象性材料似乎才是最重要的。關鍵就在于,你能進入到哪一所大學,受到什么樣級別的遴選,最終決定你是否能夠成為這個人力資本投資的最佳材料。我不否認,在當今市場經濟的環境下,讀大學不可能不會被認為是一種投資。在這樣的大環境里,完全避開這樣的投資觀念也不太現實。特別是孩子的家長,產生這種功利性的觀念可能更為強烈一些。對于孩子們來說,他們中有的人或許成熟得早一點,也會產生這一類觀念。而更有一些孩子,或許沒有那么早熟,對讀大學是不是一種投資,在認識上還比較模糊。當然,早熟的孩子們在讀大學的過程中,可能有著更強的功利性,有明確的目標。而不那么早熟的孩子可能會更單純一些。已經產生這種把讀大學當作一種投資觀念的學生,或許在大學的學習中會有更為明確的目標,這對他們在學習上的努力方面是會產生一定動力的。這種投資觀念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不過在另一方面來看,這種投資的目標可能看起來有點膚淺。如果在大學畢業后,一旦沒有實現獲得更大收益的目標,學生就可能感覺受到了較大的打擊,對他未來的學習、工作與生活都存在不利的因素。
那些不那么早熟的學生,在大學中可能會有這樣以下幾種情況。一種就是不考慮其他方面的問題,也不太多考慮自己未來畢業后的出路。在他們的心目中,學習就是第一位的。只要把學習搞好了,其他的事都無所謂,至于學好以后干什么,找一個什么樣的工作,能拿到什么樣收入的職位,都無關緊要。這樣的學生反而在走進社會以后,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進入了大學之后,反而缺少了學習的動力。整天開始混日子,玩游戲,談戀愛,或者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其他事情。這樣的學生當然就不夠穩定,他們在大學里不能抓緊時間認真學習,這對他們的未來是沒有任何積極意義的。對這一類學生,學校、老師和家長還是要做許多大量的工作,對他們采取正確的引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比如,對于某些經歷多次高考、年齡較大才剛剛進入大學的人們來說,或者對于身體患有不同程度殘疾的殘疾人來說,他們來到大學讀書,所懷有的功利心一般要少一些。他們對自己的未來的看法存著在更多的不確定性。在他們看來,能夠進入大學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了。至于大學畢業之后,是不是能找到很能掙錢的工作,那并不重要。他們看重的是大學的學習機會。他們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他們要拼著命地利用這個學習機會,來提高自己,來充實自己。當年,我們讀大學時,心情就和上面這一類人很相近。我們中有不少人,在農村去過兵團,插過隊,在工廠里工作了一段不短的時間。那時的我們,非常渴望能有讀大學的機會。但是在恢復高考之前的年代是不允許的。1977年,我們終于等到了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我們那些有幸進入大學學習的老學生們,絕大多數人都非常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他們在學習中基本就表現得如饑似渴,天天都在抓緊一切可能的時間。至于把讀大學看作一項投資這樣的觀點,我相信,當年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或許有人已經想到了,他們比我要更成熟一些。反正我是沒有想過這種可能性。我們參加高考時,媒體還在宣傳要一顆紅心,兩種準備。那是說,無論考上了大學,和考不上大學,都要有所準備。至于畢業之后,當時的我們也會想到要做兩手準備。這兩手準備不過就是,一個是準備接受國家的分配工作,另一個就是準備回到原單位,讓干嗎就干嗎。至于其他的諸如工資待遇,沒有太多的奢望。當時大學畢業生,沒有參加過工作的,實習期工資是每月46元錢。有過多年工齡的,不需要經歷實習期的,每月工資是56元錢。至于說讀了大學就會掙更多的錢,我們當時沒有人認為存在這樣的可能性。那時還是計劃經濟時代,不存在有人會暴富的可能性。這種情況反倒是讓我們這一代人在大學里,主要把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因為想別的事等于什么用都沒有。這是不是類似于一種佛系的觀念? 或許有那么一點吧? 但是在我看來,到大學讀書,最好還是少想那些與未來才發生關系的所謂功利性的東西。那就是六根不凈。所以還是要把心踏實下來,老老實實、認認真真地把書讀好,把學習搞上去。如果說這就是一種佛系,那佛系就佛系吧。這樣的佛系不是什么都無所謂,什么都吊爾朗當地混日子。這種佛系不過是說,要專門靜下心來做應該做的事,與之無關的就都可以放在一邊。這才是大學生應該做的正經事。如果凈琢磨別的功利性而且不著調的事情,對在大學里的成長沒有一點好處,也沒有一點用處。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