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就是這么嚴峻——中國芯片與國際先進水平至少還有十幾年甚至更大的差距。這種差距不僅體現在核心設備壟斷、關鍵原材料短缺、基礎研究薄弱、人才隊伍不足、設計理念滯后,更體現在整個芯片上下游產業鏈斷檔。不管是硬件設施,還是軟件生態,都需要時間來追趕。
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在追趕過程中,提升芯片本身的質量、性能是根本,提供優質服務、爭取客戶信任是必修課,只有經得住“零”失誤的考驗,讓用戶認為國產芯片可靠好用,中國芯才能得到尊重和認可。
客觀來說,國外芯片技術成熟、產業生態好、出貨量大、價格低,整體上遏制了中國芯片業的正常發展;國內有些主要行業理念保守,內部行業標準眾多,平臺更新換代慢且跟風,行業內主控芯片被國外芯片壟斷;下游廠商工程師對于國產芯片的架構不熟悉,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學習,因此對于有時間限定的項目來說,很難選用國產處理器重新研發。
因此,從技術角度看,國產芯片擔負了“安全可控”的責任,但從市場角度看,國產芯片卻并未有“市場可控”的生存條件。
面對國際集成電路的高端技術、超級大國的貿易手段,要用好國產芯片,還需政策給力。
一方面,國家信息產業主導部門應當在涉及國家信息安全的關鍵領域,對于系統中的關鍵芯片,采取強制使用國產芯片的措施;避免在非關鍵應用點對國產芯片過于苛求,要給國產芯片更多的“進場機會”,在實踐中逐步提升國產芯片的性能,推動國產芯片在使用過程中進行完善、迭代、創新。只有一定的容錯機制,才能培養出更多可以完全替代國外芯片的全國產芯片。
另一方面,相關部門還應當積極制定自主可控芯片標準,建立自主可控產品目錄。據悉,國家有關部門正在積極幫助神州龍芯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這樣真正研發自主可控集成電路產品的企業進行上下游企業配對合作,鼓勵相關單位積極采用自主可控產品,認真探討推進自主可控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措施。
我們期待,相關部門力度更大一點,政策更接地氣一點,及早讓更多人知道中國芯、認識中國芯、用上中國芯。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