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王岐山演講后與主持人、世界經濟論壇的創始人施瓦布互動,施瓦布說“您剛才提到了中國過去40年所取得的成就”,王岐山副主席隨即糾正他:“我講的是過去70年”。
1月22日至25日,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與西方主要領導人紛紛缺席不同,這屆達沃斯論壇,中國派出了史上規模最大軍團,“中國話題”也成為論壇熱點。23日,國家副主席王岐山發表題為“堅定信心,攜手前行,共創未來”的致辭,回應外界對中國發展的諸多質疑。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維為教授也應邀參加了此次論壇,并接受了觀察者網專訪,以下為采訪內容:
觀察者網:您這幾天在達沃斯,能否談談對這屆達沃斯論壇的總體印象?
張維為:可以說是“一冷一熱”吧,具體說就是“西方趨冷”和“中國趨熱”。“西方趨冷”的標志就是西方三個大國領導人,由于自己國內政治困境和危機而無法前來赴會:美國的特朗普總統來不了了,因為美國政府正經歷著有史以來時間最長的政府關門,還有兩位老人的互掐,73歲的總統和79歲的眾議長爭斗,議長因為政府關門不讓總統做國情咨文報告,總統馬上禁止她乘飛機出訪,很是熱鬧;英國的梅首相也很倒霉,可以說是焦頭爛額,為了脫歐方案爭吵不休,剪不斷理還亂;法國的馬克龍總統也來不了了,因為黃馬甲抗議運動已進入第10周,他想通過“大鳴大放大辯論”來解決問題,恐怕最后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三點成一線,表明了西方民主制度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危機。
這屆論壇的主題是討論全球化4.0下的全球治理新架構的討論會,昨天在討論中,一位蘭德公司的資深學者認為,新的架構還是需要以民主價值觀為基礎,我說同意,但如何界定民主才是關鍵,它必須是國際社會通過談判而達成的共識,而絕對不能是美式民主、不能是這種連美國總統本人今天都很不滿意的民主。這位學者說民主還能有其他形式嗎?我說,你講這個話需要很大的勇氣呀。如果你真的認為美國民主制度好,你們就留著自己用吧,請不要拉其他國家一同下水。
這次論壇中,包括我在內的不少中方人士都提及西方需要“政治改革”,我注意到,每當中國人說出這個概念,下面總會傳來會心的笑聲。過去西方把“政治改革”幾乎變成了專門針對社會主義國家的專有名詞,現在我們把它送還給西方,可謂擊中要害。其實,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士也感到,沒有政治改革,西方的命運恐會一路走衰。
張維為教授在達沃斯現場,左起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歐洲研究所所長Adam Tooze教授,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Gita Gopinath, 張維為,美國蘭德公司資深政治學者Michael Mazarr
觀察者網:“中國趨熱”是指大家非常關注中國嗎?
張維為:是的,中國派來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軍團,怎么都有200多人,包括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包括很多企業家,如馬云、郭廣昌等,包括中建、中遠、中車等大型國企的老總,也包括不少學者。民企領導人來達沃斯已形成傳統,國企領導人來這么多還是第一次,說明中國國企走向世界的步伐邁得更大了。
當然還有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本人的到訪,他昨天的演講和互動非常給力。這一切的背后是中國的迅速崛起,這種崛起正在影響整個世界,中國的利益也已覆蓋全球。達沃斯論壇提供了一個不錯的一站式交流平臺:世界希望通過這個平臺了解中國,中國也希望通過這個平臺介紹自己,同時也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與會的多數中國人士日程都排得滿滿的,各種對話和交流應接不暇。
觀察者網:王岐山副主席演講中的哪些內容給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張維為:一是王岐山在演講的一開始,就說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然后概述了中國7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這篇演講應該是中國領導人在國際舞臺上發表的第一篇慶祝建國70周年的演講。這里還有一個細節,王岐山演講后與主持人、世界經濟論壇的創始人施瓦布互動,施瓦布說“您剛才提到了中國過去40年所取得的成就”,王岐山副主席隨即糾正他:“我講的是過去70年”。
二是這篇演講很好地回應了這次年會的主題,即“全球化4.0:打造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全球架構”,王岐山認為,這個主題可謂“正當其時”。他說,“當前正在發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速度如此之快、規模如此之大、系統如此之復雜、對人類社會改變如此之深刻,是一次影響更為深遠的全球化進程。要以全人類命運與共的視野和遠見,共同構建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全球架構”,隨后提出了一系列思考,如“要守住全人類安全的底線,逐步探索建立相關規則和標準”,這些標準要“為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推廣和利用留下廣闊空間。要平衡照顧各國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等。中國今天走在這場工業革命的前列,王岐山的這些觀點自然引起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
觀察者網:據說中美關系是這屆論壇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是這樣嗎?
張維為:是的。幾乎所有涉及政治、經濟和新工業革命的話題,都會聚焦到中國和美國,當然世界之大,各種觀點都有。王岐山演講之前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演講,她花了不少篇幅,談德國和歐洲面對新工業革命的種種不適,擔心在這場新工業革命中,歐洲無法應對像中國和美國這樣的大國“帶來的挑戰”。
我自己做主要發言的論壇是探討全球化的歷史和未來,我談了如何從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3.0中汲取教訓,特別是如何從冷戰思維、零和思維中解放出來,推動建設一個更加包容、更加普惠的全球化4.0架構。
但互動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就是中美是否會有一戰,我說,中國和美國的傳統基因不一樣,中國沒有發動戰爭的基因。如果要發動戰爭,那只會是美國,但我個人認為,美國人比我們還清楚,發動這樣的戰爭,即得不到美國人民的支持,也沒有任何勝算的可能。我相信中美關系經過一段時間的摩擦后,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認識到對中美兩個大國來說,和則兩利,斗則兩傷,因為兩國的許多利益已捆綁在一起,合作共贏是歷史大勢,希望美國不要再犯歷史性的錯誤。
張維為教授與《金融時報》專欄作者馬丁·沃爾夫合影。馬丁·沃爾夫對西方民主的未來憂心忡忡
張維為教授與尼泊爾總理奧利。奧利說,要建設尼泊爾特色的社會主義
觀察者網:大家對中國經濟前景都非常關注,畢竟中國經濟和貿易的規模意味著中國經濟形勢將影響全世界。
張維為:確實如此。西方媒體最近一直在報道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很多與會者關心中國經濟的前景,畢竟中國今天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美歐之和,王岐山在互動中對此有清晰的回應,他說,6.6%是一個相當不低的速度了。他還補充,“速度固然重要,但更關鍵的還是質量、結構和效率。我總體的看法是,盡管存在各種風險、挑戰、困難,但我們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的任務已經不是問題了,我們只會超過預期目標,不會達不到,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不管在不確定的2019年會發生什么,大概率可以確定的是,中國的發展是會可持續的。”
我們的一些企業家也用自己企業的故事來討論中國宏觀經濟形勢。例如,蒙牛的CEO盧敏放就說,從蒙牛集團的業績來看,2016年增加了10%,2017年增加了12%,2018年增加了15%,這從一個角度說明中國的中、高端消費正在同步增長,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種種悲觀預測終將不攻自破。
觀察者網:還有什么花絮與大家分享嗎?
張維為:1月23日晚上舉行了一個“中國之夜”,當主持人朱民邀請華為輪值CEO胡厚崑發言時,大家為華為公司長時間熱烈鼓掌,這是在這個特殊時刻與會人士表示對華為的信心和支持,好像在說“今夜我們都是華為人”。胡厚菎發言中透露,華為已在超過10個國家部署5G網絡,并計劃未來12月再進入20個國家。他說,華為5G智能手機將在今年6月登陸市場。
此外,有一個話題值得關注:今天西方政治制度的危機,使西方不少企業家在議論自己應該怎么辦。民粹主義成為西方國家的主流思潮,政府治理能力普遍嚴重下滑,一些企業家在論壇內外公開討論企業是否應該承擔其更多的社會責任甚至政府責任。這種話題過去比較少,現在開始越來越多。
另外,在達沃斯逗留了幾天,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了什么叫霸王條款。酒店客房供不應求,價格暴漲。酒店要求至少提前支付整個五天會期的房費,而且是一次性付清,哪怕你只住一天就走,也得付五天的錢,你人不來,錢也得照付,其他服務也是這樣安排的。
據這里的媒體報道,特朗普取消了訪問,但瑞士媒體說,還不錯,“該付的錢他們已經付了。”瑞士媒體的估計是,特朗普總統預定的車隊花了32萬美元,美國財長努欽住宿費用為4萬美元,勞工部官員住宿費用為2.6萬美金,特朗普的住宿為23萬美元。會議期間,一個會議室的使用費用在23萬瑞郎左右,約合人民幣155萬元。他們估計美國政府已經為特朗普及其隨從的達沃斯之行花費345萬瑞郎,約合人民幣2351萬元??磥硖乩势諄聿粊矶紱]有關系,反正達沃斯小鎮賺得盆滿缽滿。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