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霞飛
李自成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他率領農民起義軍摧毀了腐朽的明王朝統治,建立了農民起義政權“大順朝”。但他未能防止部下的腐敗,最終敗亡。在毛澤東的心中,李自成是一個英雄人物,更是一面“鏡子”。他一生中,多次評價李自成。這些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評價,角度不同,語言不同,呈現了他對李自成認識的發展過程。
“李自成是代表農民利益的”
毛澤東知道李自成,是他少年時代在韶山上私塾時,那時毛澤東在“正課”之外,喜歡看“雜書”。在毛澤東愛看的“雜書”里,就有關于李自成的書籍。及至年紀稍大些,毛澤東接觸的關于李自成的書籍就更多了。他已經較多地知道了李自成的歷史故事,知道了李自成屢遭挫折而又奮起,最終推翻明朝,建立了大順王朝,當上了大順皇帝的事跡。他對李自成是佩服的,對李自成的總體認識也是正面的。但那個時候,毛澤東對李自成的認識還不夠全面,他僅僅從同情下層勞動群眾的角度,在思想感情上贊成李自成的均田、均富的口號。
1921年,參加發起建立中國共產黨的毛澤東回到湖南建立和發展湖南的共產黨地方組織,同時發動工農革命。這時,已經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毛澤東,認真閱讀并鉆研了許多馬克思主義書籍,系統掌握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但他仍然喜好閱讀中國歷史方面的書籍。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研究歷史,形成了以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歷史觀,對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他也有自己的獨特看法。更有特點的是,毛澤東用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和自己豐富的歷史知識指導中國革命。他認為,今天的中國,是由歷史上的中國延續下來的,我們共產黨人發動人民革命,也要借鑒歷史經驗。當時,毛澤東在湖南,除了按照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指示,發動安源和長沙工人運動外,也把很重要的精力放在發動湖南農民運動上。與某些輕視中國農民革命的人看法不同,毛澤東特別重視農民運動,認為,在中國,農民占人口多數,農民起來革命,中國革命會有大的進步。為了發動農民革命,就要代表農民的利益。
此時,毛澤東特別用心研究了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革命,以獲得更多歷史知識和歷代中國農民革命的經驗。他特別重視培養農民運動骨干。專門為他們講課,既使他們初步接受馬克思主義,也使他們能夠真正代表農民利益,掌握發動農民革命的策略和方法。他在培養農民運動骨干時,對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革命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寫成了《中國歷史上農民戰爭問題》的講課大綱。這個講課大綱,對中國歷史上歷次農民革命都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總結其中的成敗利鈍。自然,他對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也進行了認真研究,形成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李自成是一個中國農民中產生的英雄,并且把李自成與中國歷史上的英雄陳勝、吳廣、黃巢并列。他在講課時強調的是,李自成能夠發動起廣泛的農民起義,推翻大明王朝,是因為他能夠代表農民利益。
◆油畫《毛澤東考察湖南農民運動》,詹建俊作。
毛澤東為農民運動骨干們講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革命的課堂,就設在衡陽第三師范。毛澤東講課,內容豐富,語言風趣幽默,道理既通俗易懂,又十分深刻,在當地一時傳為美談,連在衡陽讀書的追求進步的青年學生,也都被吸引去聽課。當年,曾志(陶鑄同志夫人)就是被毛澤東的講課所吸引的進步青年之一,她也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毛澤東影響和引導下走上革命道路的農民運動領袖就更多了。當年毛澤東在作《中國歷史上農民戰爭問題》的演講中,多次提到李自成。他介紹了李自成的出身、性格、發動農民革命的歷史、不屈不撓的革命精神、領導農民革命的策略和經驗,肯定了李自成是代表農民利益的,肯定了他的革命作用,同時也分析了他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教訓。他認為,那時,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失敗,是因為他率領農民起義軍進城后,逐漸腐化了,不再代表農民利益了。他們發生這樣的變化,主要原因是他們沒有先進階級和先進政黨的領導,沒有正確思想的指導。今天的中國共產黨,是真正代表農民當前和長遠利益的。中國農民革命,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主義人民革命思想指導下進行,才能夠動員起更廣泛的農民參加革命,才能使中國農民革命匯入中國共產主義革命洪流中去,才能走上正途并取得成功。
正是在毛澤東領導下,當時的湖南農民革命如火如荼,在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大革命運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湖南的農民運動成了全國農民運動的標桿,影響很大。當年毛澤東寫下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對湖南農民運動轟轟烈烈的情景,有形象的記述,同時對湖南農民運動經驗也有深刻總結。總結中,毛澤東借鑒了李自成發動農民起義的經驗,也總結了李自成失敗的教訓,并且將其融入這份重要歷史文獻中。
此時,毛澤東結合共產黨發動和領導農民革命的經驗,借鑒李自成的經驗,對李自成的評價更深了一步,他認為,李自成能夠拉起并壯大農民起義隊伍,最終推翻明王朝,是因為他當時代表農民利益。他后來失敗,是因為他沒有更遠大的目標,因此不能防止腐化。腐化后的李自成的隊伍,已經不再代表農民利益了。他還認識到,李自成沒有正確思想的指導,因此,他領導的農民革命,多為暴動,暴動后,不能建立和鞏固政權,因此才失敗。
“歷史上黃巢、李闖式的流寇主義,已為今日的環境所不許了。”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汪精衛發動“七一五”分共,大革命失敗。中共“八七”會議后,主要任務轉為發動起義,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鎮壓。一開始,共產黨領導的起義,也多在城市,如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等。但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這些起義都在優勢敵軍的圍攻下失利,共產黨領導的起義部隊基本被消滅或者打散。當年,毛澤東也領導發動了秋收起義,并奉命率領起義部隊攻打長沙。這次起義和攻打長沙的行動也失敗了。但毛澤東與其他許多發動和領導起義部隊的共產黨領導人不同,他很快就認識到,在敵人十分強大而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還十分弱小的情況下,我們應該“上山”,建立鞏固的根據地。
此時的毛澤東又從歷史知識中吸取營養,分析了李自成失敗的原因,對李自成的評價又進了一步。他認為,李自成在軍事上失敗,主要是沒有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如果李自成有鞏固的根據地,即使他在山海關一戰失利,仍然可以回根據地,積蓄力量,東山再起。
當年跟隨毛澤東的譚震林生前說,毛澤東當時特別注意研究李自成軍事上失敗的原因,經常和他們講,李自成為什么失敗?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鞏固的根據地。
當時的毛澤東已經下決心,共產黨不能學李自成的流寇主義,一定要建立鞏固的根據地。他不僅這樣認識,還親身實踐。當時黨中央主要領導人研究后形成一個意見:毛澤東搞起義、搞軍事,都有一套,要把他調到中央來領導軍事斗爭。但毛澤東認為,黨中央處在大城市上海,在那里“遙控”指揮共產黨軍事斗爭,是不能正確指導軍事斗爭的,他下決心,不到中央工作,甘愿到艱苦而又危險的第一線去直接帶兵打仗。毛澤東當時的目標已經十分明確:就是要率領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去建立革命根據地。可見,當時的毛澤東已經從分析研究李自成的經驗教訓中,吸取了更豐富的營養,找到了中國革命的道路和方式。他在對李自成失敗原因的解說中,強調了共產黨建立革命根據地的重要性。
◆油畫《向井岡山進軍》,招熾挺、趙淑欽、王孝柏作。
1928年及以后的幾年,毛澤東已經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斗爭中,摸索出豐富的經驗,并且在寫給中央的報告中,強調了建立革命根據地的必要性,明確反對流寇主義。毛澤東仍然是在評價李自成中闡述這些經驗的。他特別強調:我們不要學李自成的流動性,李沒有根據地,因此遭到失敗。我們要與流寇主義思想作斗爭。他說過這樣的話:“歷史上黃巢、李闖式的流寇主義,已為今日的環境所不許了。”
此時的毛澤東,將自己豐富的歷史知識和當前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在評價李自成中,具體闡述了自己初步形成的關于中國革命道路的思考和主見,這就是:我們不能學李自成的流寇主義,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一定要建立鞏固的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才能將中國革命引向成功。
“李自成、張獻忠就是從這里鬧起革命來的”
1935年,中央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后,毛澤東主要考慮的是,要使中央紅軍在這里站住腳。陜北,是李自成的故鄉,也是李自成起義的發祥地。有豐富歷史知識的毛澤東自然了解這一點,當時毛澤東所率領的紅軍正遭到國民黨軍隊的“圍剿”,毛澤東在陜北,頭等大事是如何使紅軍能夠生存和發展,這一點與歷史上李自成的起義軍的處境有些類似。毛澤東從紅軍生存發展的角度評價李自成,同時也更加注重對李自成能夠在陜北成功發動農民起義,并且在這里站住腳,經營許多年,多次擊敗明朝軍隊經驗的研究。他曾經對陜北紅軍和根據地的創建人之一劉志丹說:“陜北這個地方,在歷史上是有革命傳統的。李自成、張獻忠就是從這里鬧起革命來的。這個地方雖窮,但窮則思變,窮就要鬧革命。”在這里,毛澤東更加注重的是:陜北這個地方適合紅軍在這里建立革命根據地,共產黨的力量可以在這里保存和發展起來。此時,毛澤東評價李自成,是認定:陜北這個地方現在雖然窮,但紅軍仍然可以在這里站住腳,當年李自成能在這里站得住腳并且發展壯大起來,那么,紅軍也一定能夠在這里站得住腳,并且發展壯大,最后奪取全國勝利。
1937年國共兩黨合作抗日時,毛澤東確定了運動戰和在敵后打游擊的作戰方針。那時,有人過于強調流動性,忽視敵后根據地建設。為了說服這些人,毛澤東仍然在評價李自成中講道理,講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隊伍后來打入北京就放棄了陜北根據地,最后失敗時,已經“無家可歸”了。他多次強調:“歷史上存在過許多流寇主義的農民戰爭,都沒有成功……只有徹底地克服了流寇主義,提出并實行建立根據地的方針,才能有利于長期支持的游擊戰爭。”
“這個運動起自陜北,實為陜人的光榮”
1939年12月毛澤東所寫的《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提到了李自成,并且從總體上贊美了中國的農民運動。他說:“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只有這種農民的階級斗爭,才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毛澤東在這篇文章中提到,中國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都推動了歷史進步,而農民運動領袖們則在農民運動中起著重大作用。他在肯定包括李自成在內的農民運動領袖對于歷史進步的推動作用的同時,也分析了他們失敗的原因。這些對李自成的評價,也包含有教育一些黨的領導干部的寓意在內。
毛澤東在陜北還在一封信中專門評價過李自成。這緣于陜北米脂人李健侯先生的一本書。
李健侯(1894~1954),原名寶忠,字健侯,是米脂縣李自成的本家,祖籍陜西米脂。他收集披覽多種正史雜書,博采眾記,收集了許多有關李自成的起義反明的材料。尤其對李自成不貪財,不好色,光明磊落的品德,及其諸多的英雄業績,非常欽佩,便決意為李自成寫傳。他于1926年起動手為李自成寫傳,經過四年苦心經營,三易其稿,六次抄繕,終于寫成章回體歷史小說共40回,約38萬多字,取書名為《永昌演義》。這部書情節曲折,故事生動,熱情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
1934年,李健侯應聘參與米脂縣文獻委員會編纂《米脂縣志》,同毛澤東稱為開明士紳的李鼎銘先生是同事。他將大作給李鼎銘看后,李鼎銘大為贊賞。1944年,李鼎銘將《永昌演義》手抄本帶到延安,在一次去見毛澤東時,送給毛澤東審閱。毛澤東很高興地閱讀了這本書后,對此書非常賞識,并讓秘書手抄一本,以備自己經常閱讀。這是毛澤東一生唯一的抄存本,可見毛澤東對之的重視程度。
毛澤東讀了《永昌演義》后,于1944年4月29日給李鼎銘先生寫了一封信,專門評價了李健侯先生的《永昌演義》和李自成起義。毛澤東的信全文如下:
《永昌演義》(《大順帝李自成》)前數年為多人所借閱;近日鄙人閱讀一過,獲益良多,并已抄存一部以為將來之用。作者李健侯先生經營此書,費了大力,請先生代我向作者致深切之敬意。此書贊揚了李自成個人品德,但貶抑其整個運動。實則吾國自秦以來,千余年來推動社會向前進步者主要是農民戰爭,就是兩千余年來幾十次這類戰爭中的極著名的一次。這個運動起自陜北,實為陜人的光榮,尤為先生及作者健侯先生們的光榮。此書現在如按上述新歷史觀點加以改造,極有教育人民的作用,未知能獲作者同意否?又健侯先生近來健康如何,能來延安一游否?統祈轉致李健侯先生為禱。
毛澤東在這封信中,對李自成的評價是很高的,他認為,李自成是個英雄,是個失敗的英雄。此時,在陜北已經發展壯大起革命隊伍的毛澤東的心境與以前不同,他給李自成的壯舉以很高的評價,從這個英雄人物身上獲得力量,并且堅定相信:中國共產黨也一定會像李自成當年在陜北創業一樣,不斷發展壯大起來,最終走向全國。
“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
毛澤東親自領導的延安整風運動,從1942年2月開始,到1945年春季結束,共計三年多時間。這次整風運動的主要內容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解決的中心問題是反對教條主義,樹立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與實踐統一、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的作風。這也是當時共產黨內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整風后期,毛澤東特別注意到,這次整風對于黨內已經出現的一些驕傲自滿、生活腐化、作風散漫等問題,整頓不夠。他正在考慮如何在整風后期整頓這方面問題的方法時,讀到了郭沫若寫的分析明朝滅亡和李自成起義成敗原因的《甲申三百年祭》。
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寫于1944年3月,本是一篇史論長文。這篇文章首先在3月19日重慶《新華日報》上刊出。不久,毛澤東就讀到了這篇文章。他給予這篇文章以很高評價。毛澤東所以高度重視這篇文章,就是要全黨吸取李自成因驕傲自滿和不能糾正部下的腐化墮落而遭至失敗的教訓。毛澤東決定以號召全黨學習郭沫若的這篇文章為契機,整頓黨內存在的上述一些問題。毛澤東把刊登《甲申三百年祭》文章的《新華日報》交給有關部門,要求立即刊印,逐字逐句校對清楚,把它列入延安整風后期的文件之一,并且要求全黨高級干部認真學習。4月,毛澤東又指示延安的《解放日報》全文轉載了《甲申三百年祭》,并附上編者按,正確評價了《甲申三百年祭》。
4月12日,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的講演中談到了中央印《甲申三百年祭》并且號召干部學習的目的:“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也是叫同志們引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6月7日,中共中央宣傳部和中央軍委總政治部聯合發出通知,號召黨和軍隊的干部認真學習《甲申三百年祭》,要求黨員“首先是高級領導干部,無論遇到何種有利形勢和實際勝利,無論自己如何功在黨國,德高望重,必須永遠保持清醒與學習態度,萬萬不可沖昏頭腦,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覆轍。”
在延安整風的后期,中國領導的各解放區黨員干部都認真學習了《甲申三百年祭》,并且對照自己的言行,進行自我檢查。大家既學習了歷史,知道了李自成、劉宗敏,又以歷史為鏡子,用李自成、劉宗敏等的教訓對照自己,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驕傲自滿、讓勝利沖昏頭腦,以及腐化思想,聯系自己的工作和思想實際,敢于自我暴露,主動檢討自己時做到“無話不向組織講”。當時,延安一些干部還給上述那些不正確思想起了一個名字,叫“劉宗敏思想”,還有的同志在整風中把錯誤思想危害的必然結果稱之為“李自成下場”。這些都說明,延安和各解放區的共產黨領導干部們,已經在毛澤東的倡導下,把吸取李自成失敗的歷史經驗,作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重要措施了。
“我們決不當李自成”
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指揮三大戰役,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并為迎接新中國的誕生作準備。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已經決定,新中國要定都北平(即現在的北京)。此時,毛澤東想到,李自成當年也是從陜北走出來的,他是在與明軍作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后,攻入北京的。但是,李自成率部進入京城后,居功自傲,貪圖安逸,他手下許多將軍和士兵乘機中飽私囊,軍紀敗壞,士氣瓦解。一支本質很好且能征善戰的農民起義大軍,占領北京僅僅43天,便被清軍趕出了京城,從此一敗涂地。熟悉歷史的毛澤東,以史為鑒,反復告誡各級領導干部:“我們不當李自成!”他多次對中央許多高級領導干部和身邊工作人員說,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也即將進入北平,為建國作準備。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政府不能當李自成,一定要超越李自成當年的歷史局限,跳出歷朝歷代興亡的周期律。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了著名的七屆二中全會。在這次全會上,毛澤東以李自成為鑒,要求共產黨人知道:“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這一步也值得驕傲,那是比較渺小的,更值得驕傲的還在后頭……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毛澤東還圍繞不當李自成這個主題,作出了黨內的六條重要規定,即,不祝壽、不送禮、少敬酒、少鼓掌、不準用黨的領導人名字作地名、不要把中央領導同志與馬恩列斯并列。
◆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向全黨提出,要防止全黨驕傲自滿。
據當年毛澤東的警衛排長閻長林回憶,1949年3月,即毛澤東率中共中央出發進北平之前,毛澤東看到警衛班的戰士正在開會討論進城的事兒,便趁機問道:“進北平以后干什么,你們想過了沒有,你們有沒有進城享福的思想?”閻長林回答說:“大家在討論的時候,都認為進城以后要提高警惕,要防止壞人的破壞和搗亂。”稍事停頓后,閻長林又補充道:“對大城市里的花花世界,要做到貧賤不能移,絕不中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毛澤東聽了高興地說:“你們的準備工作不錯,有物質準備,也有精神準備。”接著,毛澤東又問大家進城后有什么想法?結果,五花八門的回答都出來了。有的說,城里車多,進城后要少出門,防止車禍;有的說,進城后不能看太陽上下班了,為了方便,要買一塊表;還有的說,吃小米實在吃傷了,看到小米飯就飽了,進城后大概不會吃小米了吧。毛澤東聽后,以略帶批評的口吻說:“這不是思想問題冒出來了嗎?有了錢買塊手表是可以的。吃小米吃了那么多年,可別忘了,我們是用小米加步槍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和美蔣反動派的喲!”“可不要以為進城了,當官了,就不求上進了,不愿再過艱苦生活了。那樣,就和李自成差不多了。我們共產黨人一定要艱苦奮斗,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得繁榮富強。”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率中共中央機關從西柏坡啟程進北平。頭天晚上,毛澤東批閱完最后一批文件,直到凌晨三四點鐘才上床睡覺,上午10點多,毛澤東走出屋子,和周恩來等中央領導見面,準備出發。有人問毛澤東,路途很遠,您只睡四五個小時的覺,行嗎?毛澤東興致勃勃地說:“今天是進京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啊。今天是進京‘趕考’嘛。進京趕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來也笑著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一路上,毛澤東不斷地對身邊工作人員提起李自成,強調我們不要學李自成。據閻長林回憶,在途中,毛澤東突然問同車的閻長林,“你們說,咱們走到今天這一步靠什么呀?”閻長林高聲回答:“還不是靠民心,靠主席的領導呀!”毛澤東笑著說:“對呀!靠民心!蔣介石沒有想到,他天天想消滅我們,反而被我們消滅了。人心向背,這就決定了我們必定勝利,蔣介石必定失敗。仗打完了就要開始建設了,進了北平就得搞建設,才能爭取民心啊!”
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從涿縣乘專列進北京。毛澤東又想起了李自成。他對李自成進北京是了如指掌的:崇禎十七年(1644)三月中旬,李自成的部隊進逼北京城,十八日夜崇禎皇帝自知窮途末路,殘殺宮中數人后,登上煤山自縊身亡。十九日,李自成就進入了北京。他進北京后,立即住進了紫禁城,登上了金鑾寶殿。
◆毛澤東在延安請秘書抄寫的手抄本《大順帝李自成》,毛澤東親筆題寫書名。
毛澤東想得很多很多。他和李自成一樣,也是從陜北這塊黃土地上出發的,現在進北京,一定要吸取李自成的教訓,使國家長治久安,不能像李自成那樣,匆匆進京,再匆匆撤退。毛澤東進京后,沒有學李自成立即住進皇室,也沒有住進中南海。他只在頤和園休息了幾個小時,便于下午5點乘車去西郊機場檢閱部隊,并在西郊接見了東北野戰軍師以上干部。此時毛澤東考慮的仍然是,我們不學李自成,要把蔣家王朝徹底埋葬。在開國前夕,毛澤東會見黨政軍高級干部時,講的最多的話是:我們“不當李自成!”、“不學楚霸王!”他曾對和他見面的一些高級干部,以及身邊工作人員講了李自成進北京的故事,說明李自成驕傲自大,不能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終于導致失敗。他說:李自成剛進北京時,是受到了老百姓歡迎的,當時,北京群眾焚香結彩,夾道歡迎,各家門上貼著“大順永昌皇帝萬歲萬萬歲”的標語。進了城的李自成對自己要求還是很嚴的,他不好酒色,與下級共甘苦。他剛進北京時,有個降臣張國紳把同僚的妻子鄧氏獻給李自成,結果,李自成大怒,將張國紳處死。李自成進北京后,仍戴白氈帽,穿藍布上馬衣,躡翁靴,生活簡樸,作風正派,品質高尚,為部下擁戴。但他卻不能約束部下,部下很快腐化墮落。他又不能任用賢明之才,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沒有遠見卓識,再加上內部腐敗、分裂,在吳三桂、清兵兩股力量打擊下,不得不退出北京,最后敗亡。毛澤東講這些故事,是要強調:我們決不能重蹈李自成的覆轍。
我們如不嚴懲貪官,“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
新中國建立后,毛澤東特別重視防止領導干部腐敗的問題。對于貪污腐化的干部,毛澤東嚴懲不貸。
1951年11月初,中共河北省委和華北局查出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的嚴重罪行,并向中央報送了查處報告。毛澤東看了這個報告,十分震怒;周恩來看了這個報告,也十分震怒;中央其他領導同志都十分震怒。這樣的大貪污腐化案件,在當時是罕見的!
11月30日毛澤東代中央批轉華北局《關于劉青山、張子善大貪污案調查處理情況報告》時,就明確寫道:
天津地委前書記劉青山及現書記張子善均是大貪污犯,已經華北局發現,并著手處理。我們認為華北局的方針是正確的,這件事給中央、中央局、分局、省市區常委提出了警告,必須嚴重地注意干部被資產階級腐蝕發生嚴重貪污行為這一事實,注意發現、揭露和懲處,并須當作一場大斗爭來處理。
經過進一步查證,劉、張二人的罪行完全屬實。在此基礎上,調查委員會和河北省委于1951年12月14日提出如下處理意見:
劉青山、張子善憑借職權,盜竊國家資財,貪污自肥,為數甚巨,實為國法黨紀所不容,以如此高級干部知法犯法,欺騙黨,剝削民工血汗,侵吞災民糧款,勾結奸商,非法營利,腐化墮落達于極點。若不嚴加懲處,我黨將無詞以對人民群眾,國法將不能繩他人,對黨損害異常嚴重。因此,我們一致意見,處以死刑。
這個意見報到華北局,華北局經過慎重研究后,于12月20日向中央提出了處理意見。華北局的報告送到中央后,毛澤東召集朱德、周恩來、劉少奇、薄一波、彭真等人在頤年堂開會,討論了這個問題。經過大家討論,一致的意見是:對那些貪污犯(當時中央領導同志稱之為“手上不干凈”的人),應當區別輕重大小,經過深入調查核實,實事求是地分別對待,以免整錯、殺錯;但是對于像劉、張這樣的大貪污犯,不論他們有多大的功勞,都是不可饒恕的。可見,對于劉、張二人的處理,中央主要領導同志的意見是一致的。討論中,毛澤東還說了這樣的話:
對于這樣的叛徒和蛀蟲,有多少就必須清除多少。清除了他們,不是黨的損失,而是黨的勝利,不是降低了黨的威信,而是提高了黨的威信。
中央的意見統一后,毛澤東對于為劉、張說情,希望中央不要殺此二人的干部進行嚴肅批評。毛澤東還說了這樣一段著名的話:
正因為他們兩人的地位高,功勞大,影響大,所以才要下決心處決他們。只有處決他們,才可能挽救20個,200個,2000個,20000個犯有各種不同程度錯誤的干部。
毛澤東甚至說了這樣的重話:
是要他倆,還是要中國?
毛澤東態度十分堅決:不管誰說情,劉、張二人非殺不可。他命令身邊工作人員:“凡是為劉青山、張子善講情的人,一律不見!”
2月4日,中央人民政府給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楊秀峰回電:
準予將二犯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并沒收其全部財產。
處決劉、張二犯后,毛澤東曾說過這樣的話:我殺了幾個有功之臣,也是萬般無奈。建議你再重讀一下“資治通鑒”,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么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毛澤東如此評價李自成,曾經說過若不嚴懲貪官,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
2019-01-25張文木:再祭明亡甲申年 —— 重溫毛澤東:“我們決不當李自成”
2018-12-25?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