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經濟金融 > 閱讀信息
何干強:分析經濟發展態勢應重視分配關系和所有制關系
點擊:  作者:何干強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發布時間:2021-08-03 08:44:55

 

1.webp (36).jpg

【內容提要】生產資料所有制或生產條件的所有權關系“決定著生產的全部性質和全部運動”,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最根本的原理;堅持這個原理,在進行經濟分析時,就既要重視經濟總量增長,也要重視利潤分配關系;更要重視所有制結構關系。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21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9%,兩年平均增長20.6%”,從總量角度看,這確實令人欣慰,但是從利潤總額的分配關系的角度來看,在利潤總額中,內資企業的占比不到3/4(72.9%),公有制經濟的占比則不到1/2(44.06%),這值得關注。而2020年《中國統計年鑒》的有關欄目顯示出2019年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的所有制結構為:內資企業的資產占81%,“外資企業”的資產占19%;公有制資產占42.8%,私有制資產占比重約為57.2%,正是這樣的所有制結構對上述利潤分配關系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這樣看來,目前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領域,公有制經濟的比重是過低了。


 一、引言:牢記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最根本的原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高度重視生產資料所有制在社會形態中的基礎作用。馬克思的《資本論》第3卷的倒數第二章,即第51章的標題是“分配關系和生產關系”;最后一章,即第52章的標題是“階級”。筆者認為,這兩章得出了整個《資本論》政治經濟學分析的經濟結論和政治結論。第51章指出,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關系或生產條件的分配關系,“這種分配關系賦予生產條件本身及其代表以特殊的社會的質。它們決定著生產的全部性質和全部運動。” 【1】這其實是廣義政治經濟學的一般結論,對人類社會所有歷史階段都適用。由這個政治經濟學的科學結論來看私有制的經濟的社會形態,必然得出,私有制社會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的政治結論,因為分配關系是生產關系的“反面”或背面,換句話說,社會收入分配關系,其實是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本身的一種表現;而收入分配關系在政治上必然表現為階級和階級矛盾關系。由此認識資本主義經濟形態,必然得出社會成員形成資產階級、地主階級和工人階級三大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的政治結論。關于《資本論》政治經濟學分析的政治結論,后來馬克思在1852年3月5日給魏德邁的信中明確指出,“我的新貢獻就是證明了下列幾點:(1)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2)階級斗爭必然要導致無產階級專政;(3)這個專政不過是達到消滅一切階級和進入無階級社會的過渡。”【2】馬克思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貢獻,正是以他關于生產資料的所有權關系“決定著生產的全部性質和全部運動”這個政治經濟學的科學結論,為理論基礎的。

西方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歷來離開歷史條件,離開生產資料所有制及其歷史性質來“研究分配關系”,研究社會的經濟運動。他們把分配關系看成一種天然的在任何社會都沒有本質區別的關系,這是因為他們不懂唯物史觀,不懂分配關系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的這個基本道理。在馬克思闡明唯物承認基本原理,在《資本論》出版之后,現代資產階級經濟學及其經濟學者依然不談生產資料所有制問題,這除了沿襲唯心史觀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們是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維護者和代言人,他們為了掩蓋現代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剝削,不能不對馬克思揭示的政治經濟學的這條最根本的原理采取回避、實質是敵視的態度。

近年來,我國出現的收入分配不公現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但是從理論界的研究“成果”來看,卻鮮見有學者從生產資料所有制角度分析分配不公產生的原因,以及由此研究解決問題辦法的。而在對經濟發展的分析方面,也存在撇開所有制關系甚至分配關系,只從經濟總量的變化論述的經濟發展的傾向。這種理論現象,很難說不是受到國際資產階級經濟學思潮的影響。因而值得關注。

由于生產資料所有制或生產條件的所有權關系“決定著生產的全部性質和全部運動”,因而它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最根本的原理。堅持這個原理,對于在經濟實踐中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對于實事求是地把握經濟發展態勢,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下面將從研讀國家統計局在2021年7月27日公布的一篇報道說起。
      

二、既要關心經濟總量增長也要重視利潤分配關系


這篇報道用醒目的題目指出,“2021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9%,兩年平均增長20.6%” 【3】 ,并用表格列出了主要財務指標的數據。

表1  2021年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財務指標

1.webp (37).jpg

注:

1.經濟類型分組之間存在交叉,故各經濟類型企業數據之和大于總計。

2.本表部分指標存在總計不等于分項之和情況,是數據四舍五入所致,未作機械調整。


另有《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的報道闡釋說,2021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9%,比2019年同期增長45.5%;兩年平均增長20.6%(以2019年同期數為基數,采用幾何平均方法計算),保持較快增長。” 【4】這說明,2021年1-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發展取得明顯成績。從總量角度看,這確實令人欣慰。

不過,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看來,只關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領域利潤總額的增長,是不夠的的,還有必要關注利潤總額的分配關系。從表1看,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42183.3億元,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3774.2億元,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9858.5億元,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433.6億元,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164.0億元。以上表1的“注”說,“經濟類型分組之間存在交叉,故各經濟類型企業數據之和大于總計。”這里,所說的“經濟類型分組”的“交叉”,用政治經濟學關于企業所有制性質的分類方法來理解,外商及港澳臺商、私營經濟屬于私有制經濟成分,而國有控股企業中則可能含有被控股的私有制經濟成分,股份制企業也會含有控股或不控股的私有制經濟成分。由此,在國有控股企業的利潤中,可能含有部分外商及港澳臺商、私營經濟投資的利潤;股份制企業的利潤中則既包含一定的國有、集體經濟投資的利潤,也包含有外商及港澳臺商、私營經濟投資的利潤。這樣,在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領域,各種經濟成分投資的利潤總量,就會出現出現重復計算。不過,表1中的“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私營企業”的利潤總額不可能超過全部私有制的利潤(因為國有控股企業、股份制企業中也有外商及港澳臺商、私營經濟的投資利潤)的總額。如果明確了這些概念,那么,從利潤分配關系的角度來看,就顯現出兩個值得關注的數據:

一是2021年1-6月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內資和“外資企業”的利潤分配關系。【5】 內資企業的利潤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減去“外資企業”(“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的利潤,即:42183.3—11433.6=30749.7(億元)。這樣,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中,內資企業所占比重至多為:30749.7÷42183.3=72.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所占比重至少為:11433.6÷42183.3=27.1%。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看來,這意味著2021年的1-6月,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的利潤總額中,所有權屬本國公民的內資企業至多占72.9%,而有至少27.1%被外商及港澳臺商拿走了。這里說“至多”和“至少”,是因為按統計口徑,內資企業中的國有控股企業、股份制企業的利潤中還含有一部分外商及港澳臺商的投資股份所得的利潤。

二是2021年1-6月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公、私所有制企業的利潤分配關系。先看私有制經濟的利潤,它包括“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利潤”,加上私營企業利潤,如果不算國有控股企業和股份制企業中的私有制經濟投資的利潤,其比重至少為:(11433.6+12164.0)÷42183.3=23597.6÷42183.3=55.94%,這樣,公有制企業的利潤就只至多占44.06%。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來解釋,這意味著,2021年的1-6月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的利潤總額中,所有權歸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和勞動人民的利潤至多占了44.06%,而中外私人企業或資本的所有者則至少拿走了55.94%。

由此看來,雖然2021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9%,但是,在利潤總額中,內資企業的占比卻不到3/4(72.9%),公有制經濟的占比則不到1/2(44.06%)。這樣的分配關系與黨中央提出的“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方針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所以,分析經濟發展態勢,只是停留在總量增長上是不夠的,還要看經濟利益的分配關系,要看經濟總量給我國全體公民帶來了多少經濟利益;更要重視給公有制的所有者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多少經濟利益。

三、在重視利潤分配關系的同時更要重視所有制關系


根據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原理,生產關系決定分配關系,或者說,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收入分配關系。因此,上述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領域利潤分配關系的格局,是由該領域的所有制結構關系決定的。但是,表1并未反映該領域的所有制結構關系。為了弄清這個問題,筆者查閱國家統計局已公布的2020年《中國統計年鑒》,認為“表1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指標(2019年)”【6】 ,此表中的“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的有關欄目相對清晰地顯示出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所有制結構以及利潤分配結構的基本數據。為此,制表2 如下:

表2   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登記注冊類型分的資產、利潤指標 (單位:億元)

1.webp (38).jpg

為了充分利用表2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有必要在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原理的指導下,充分遵照《中國統計年鑒》的“主要統計指標解釋”,對表2中企業或公司及其資產的所有制性質,做如下說明:

1. 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統計范圍是2011年及以后年份為年主營業務收入在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企業。

2. 表中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應列入公有制經濟范疇;聯營企業,包括表中沒有顯示的國有聯營企業、集體聯營企業、國有與集體聯營企業、其他聯營企業,也可列入公有制經濟范疇。

3. 有限責任公司,按國家統計局“一、綜合”的“主要統計指標解釋”,它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由兩個以上、五十個以下的股東共同出資,每個股東以其所認繳的出資額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經濟組織。有限責任公司包括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7】 由此可知,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是國有經濟,屬于全民所有制的公有制經濟;而“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則包括多種經濟成分,其中有私有制經濟成分。

4. 股份有限公司,根據國家統計局“一、綜合”關于“主要統計指標解釋”,它是“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其全部注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并通過發行股票籌集資本,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其全部資產對其債務承擔責任的經濟組織”;“港、澳、臺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屬于內資企業中的股份有限公司。”可見,內資企業中的股份有限公司中有公有制經濟,也含有港、澳、臺商私人投資;同時,也包包含內資的其他私有制經濟成分。

5. 私營企業包括表中沒有顯示的私營獨資企業、私營合伙企業、私營有限責任公司、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它們屬于私有制經濟。

6. 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包括表中沒有顯示的合資經營企業(港或澳、臺資),合作經營企業(港或澳、臺資),港、澳、臺商獨資經營企業,港、澳、臺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其它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它們屬于私有制經濟。

7. 外商投資企業包括表中沒有顯示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外商投資企業。在這些外商投資企業中,外商投資控股或獨資,所以應視為私有制經濟。

綜合起來,表中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聯營企業和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可納入公有制經濟范疇;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可視為混合所有制經濟范疇;私營企業、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可納入私有制經濟范疇。

根據表2數據,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總資產為:內資企業的資產977125.0+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的資產95167.2+外商投資企業的資產133567.6=1205859.8(億元);總利潤為:內資企業的利潤49316+港澳臺商投資企業的利潤 6770.7+外商投資企業的利潤9712.3=65799(億元)。由此可以得出:

其一,在2019年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中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資產結構和利潤結構。內資企業的資產占該領域總資產的比重為:977125.0÷1205859.8=81%;“外資企業”(港澳臺商、外商投資企業)的資產占該領域總資產的比重為:(95167.2+133567.6)÷1205859.8=228734.8÷1205859.8=19%。內資企業的利潤占該領域總利潤的比重為:49316÷65799=74.9%。“外資企業”的利潤占該領域總利潤的比重為:(6770.7+9712.3)÷65799=16483÷65799=25.1%。

其二,2019年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資產中的公、私所有制的資產結構。公有制資產的計算,可把表2中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聯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的資產相加,即:30159.6+1191.1+542.5+39.6+135404.5=167337.3(億元);再加上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資產,即加上表2中“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所含的公有資產成分。按上述有關統計指標解釋,“港、澳、臺商的股本占公司注冊資本的比例小于25%的,屬于內資企業中的股份有限公司”,因而假定“其他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公有制經濟成分為75%;根據經驗估算,假定“股份有限公司”中的50%是公有制的投資,【8】則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制資產數額為:342129.7×75%+184793.7×50%=256597.3+92396.9=348994.2(億元)。按此算法,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公有制資產為:167337.3+348994.2=516331.5(億元)。由此得出,2019年末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公有制資產占全國總資產的比重約為:516331.5÷1205859.8=42.8%;因而,私有制資產占比重約為57.2%,已知“外資企業”資產占19%(見上文的其一),則內資私有制資產占38.2%。

其三,2019年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總利潤在公有制經濟和私有制經濟之間的分配關系。公有制經濟的利潤的計算,可把表2中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合作企業、聯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的利潤相加,即:501+75.4+36.2+6.3+4062.1=4681(億元),再加上混合所有制中的公有資產的利潤,即加上“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所含公有制的利潤。按計算公有制資產的相同假定,“其他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公有制經濟的利潤為15872.3×75%=11904.2(億元),“股份有限公司”中所含的公有制投資的利潤為:8107.3×50%=4053.7(億元),兩者合計為:11904.2+4053.7=15957.9(億元)。這樣,2019年末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公有制的利潤額為:4681+15957.9=20638.9(億元)。由此得出,2019年末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公有制利潤占全國利潤總額的比重約為:20638.9÷65799=31.4%;內外私有制占總利潤的比重則約為68.6%,其中“外資企業”占25.1%(見上文的其一),內資中的私有制利潤為:68.6%-25.1%=43.5%。


歸結起來,2019年末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總資產的所有制結構為:內資企業占81%,“外資企業”占19%;公有制資產占42.8%,私有制資產占57.2%,其中內資私有制占38.2%,“外資企業”私有制的資產占19%。利潤總額的分配關系為,內資企業占74.9%,“外資企業”占25.1%;公有制利潤占31.4%,私有制利潤占68.6%,其中內資私有制利潤占43.5%,“外資企業”私有制利潤占25.1%。

如果將表1和表2 的數據對照一下,那么在表1公布的2021年1-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中,內資企業占比為72.9%,“外資企業 ”為27.1%;公有制經濟的占比為44.06%,私有制經濟占比為55.94%。在表2 公布的2019年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總額中,內資企業的占比為74.9%,“外資企業 ”為25.1%;公有制經濟的占比為31.4%,私有制經濟占比為68.6%。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大體相似的利潤分配結構?表2數據給出的2019年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資產所有制結構,給出了答案;以上對表2數據的分析顯示,內資企業的資產占81%,“外資企業”的資產占19%;公有制資產占42.8%,私有制資產占比重約為57.2%。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看來,正是這樣的所有制結構對上述分配關系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為此,我們在重視分配關系的同時,更應當重視所有制結構的現狀

這樣看來,目前在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領域,公有制經濟的比重是過低了。須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理論與實踐都表明這是在經濟實踐中應當遵循的原理。毫無疑問,在我國,工業這樣的主導性產業領域,必須大力振興公有制經濟,尤其是振興國有經濟。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戰略指導思想的要求。

四、必要的說明與建議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分析的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領域的資產所有制結構和利潤分配狀況。這種分析方法也適用于分析其他產業部門。但是,本文分析的只是全國第二產業中工業部門的全國規模以上企業領域,得出的數據則只適用于該領域,而不能套用到其他經濟部門。對其它部門,應當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做具體分析。

還需要說明的是,本文是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展開分析的,但是分析得出的數據還達不到精準的要求。這是因為,在對混合所有制的分析中,上文假定“其他有限責任公司”中的75%為公有制經濟成分;假定“股份有限公司”中的50%是公有制的投資,這顯然具有主觀性。這樣假設的原因,主要是在這方面沒有見到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確切數據。也由此,引發筆者對國家統計部門提出一點建議:

希望能夠公布混合所有制即“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多種經濟成分的數據,即公布國有經濟、集體經濟、私營經濟(本質是資本主義私有制)、個體經濟、港、澳、臺商和外商經濟投入企業的“企業實收資本”。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解釋,它是“指企業投資者實際投入的資本(或股本),包括貨幣、實物、無形資產等各種形式的投入。按投資主體分為六種:(1)國家資本: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政府部門或機構、直屬事業單位對企業形成的資本金。(2)集體資本:是指由本企業職工等自然人集體投資或各種機構對企業進行扶持形成的集體性質的資本金。(3)法人資本:是指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資產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4)個人資本:是指自然人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金。(5)港澳臺資本:是指我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投資者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金。(6)外商資本:是指外國投資者實際投入企業的資本金。” 【9】如果能公布出這樣的數據,人們就能比較準確地弄清各經濟部門,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的實際狀況。這對于維護我國憲法關于“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10】,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注 釋:
【1】《資本論》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95頁。
【2】《馬克思恩格斯〈資本論〉書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67頁。
【3】國家統計局:《2021年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66.9%,兩年平均增長20.6%》,國家統計局網站2021-07-27: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107/t20210727_1819877.html。
【4】國家統計局:《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平穩較快增長——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解讀工業企業利潤數據》,國家統計局網站2021-07-27:
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107/t20210727_1819878.html。
【5】打引號的“外資企業”是“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的簡稱,以下同此。
【6】《中國統計年鑒》“表13—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指標(2019年)”,國家統計局網站,中國統計年鑒2020年: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
【7】《主要統計指標解釋》,國家統計局網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20年,“一、綜合”,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20/indexch.htm。
【8】在“其他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有制的資產占多大比重,國家統計局沒有公布具體數據,這里只好根據經驗判斷,有可能估計的比重較高。
【9】《中國經濟普查年鑒-2004》第一卷、綜合篇“主要指標解釋”,國家統計局網站:
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jjpc/1jp/indexch.htm。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人民日報》2018年3月22日,01版。

(作者系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原創】修訂稿,作者授權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