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8日-星期四
“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是1972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在《轉發(fā)<國務院關于糧食問題的報告>的批語》中轉述的毛澤東主席的指示。批語中說:毛澤東主席講了《明史》《朱升傳》的歷史故事。明朝建國以前,朱元璋召見一位叫朱升的知識分子,問他在當時形勢下應當怎么辦。朱升說:“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采納了他的意見,取得了勝利。
隨后,毛主席說:“根據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國內外形勢和我們所堅守的社會主義制度和無產階級立場,我們要‘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中共中央的批語稿曾送毛主席審閱,毛主席批示:“照辦。”1973年1月1日《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元旦社論《新年獻詞》中,都報道了毛澤東主席的這個指示。
四十多年過去了,回看毛澤東主席當年為中國制定的這一戰(zhàn)略方針,深感其中凝聚著中國深厚的歷史智慧以及毛澤東主席對如何處理當代國際關系的深入思考和準確判斷。對這一方針的堅持,不僅使中國沖破了美蘇兩霸的圍堵,以平等的資格重返國際社會,同時也使中國度過了蘇東劇變的巨大危機,逐步走向崛起。毫不夸張的說,這一方針是中國和平崛起的千年大計,值得長期堅守。
在這九個字的方針中,“深挖洞,廣積糧”體現(xiàn)了《孫子兵法》中“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的原則,毛澤東主席在使用這六個字時,也匯入了自己從井岡山建軍開始就極為重視根據地建設的經驗。在今天,雖然具體的政策內容可以改變,但在國際斗爭中首先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的原則,永遠不能改變。目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的“一帶一路”建設,從戰(zhàn)略安全的角度看,實為“三線建設”的升級版,也是“深挖洞,廣積糧”的升級版。
“不稱霸”的意義則更為巨大,在人類最終實現(xiàn)世界大同,消弭了國家、民族的界限之前,“不稱霸”都應該是中國對外交往中所必須遵守的最基本原則。
如何理解“不稱霸”?中國著名的地緣政治學家張文木教授歸納了兩句話:“大國崛起于地區(qū)性守成,消失于全球性擴張。”這是卓越的洞見。毫無疑問,國家追求自己的戰(zhàn)略目標要量力而行,不能追求超越國力許可的目標,否則就必然失敗。
“不稱霸”除了張文木教授歸納的涵義外,還有更多的涵義。在我看來,不稱霸,意味著在處理國際關系時,不把自己的安全利益、經濟利益等凌駕于其他國家之上。這不僅是一種道義上的自我堅守,同時也是深思熟慮的最符合中國國家利益、中華民族利益的外交方針。因為稱霸,即把自己的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的利益之上,勢必會遭到其他國家的強烈反對,而在擺平這些反對的過程中,則必然要消耗中國國力,甚至導致國力的透支,最終導致大國崛起的瓦解。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稱霸是有成本的,而且這個成本很可能是一種不能承受之重。所以不稱霸,才能使中國在最小國際阻力的情況下實現(xiàn)崛起。
還必須指出的是,“不稱霸”的原則,內在的包含了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如果不理直氣壯、旗幟鮮明的反對霸權主義,“不稱霸”就變成了“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犬儒主義,失去了在國際社會上的道義形象,就會使中國的崛起失去國際擁戴。同時,一旦中國自己受到霸權欺侮時,也很難得到其他國家的同情和支持。九十年代以來,“韜光養(yǎng)晦”的政策如果說有什么缺點的話,就是失去了反對霸權主義的內涵。
所以,站在中國的立場上,對其他國家反對霸權的行動,要堅決支持,包括道義上聲援,以及國力許可的、可能的實際援助;如果有那個國家把霸權強加在我們頭上,則應該堅決反對,絕不能逆來順受,在客觀上鼓勵和縱容霸權。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談論搞好中美關系的重要性。重視中美關系是對的,但中美關系是有底線的,這個底線就是美國不能對中國搞霸權主義。
盡管不稱霸最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但在處理國際關系時真正堅持這一原則是不容易的,前段時間,中國在處理朝鮮半島核問題時,就幾乎被誘入了一個不大不小的“霸權陷阱”。
在國內輿論場關于朝核問題的爭論中,明顯的分為兩大陣營:一是泛愛國主義陣營;二是泛自由主義陣營。
泛自由主義陣營的立場轉變最耐人尋味——他們似乎在一夜之間就從“普世主義”者變成了激烈、狂熱的“愛國主義者”、“民族主義者”,他們以朝鮮擁核危害中國安全為借口,要求中國不惜代價、不計后果的解除朝鮮核武裝。為達此目標,他們?yōu)橹袊O計了三套方案:第一,用極為嚴厲的封鎖迫使朝鮮棄核;如果不行,第二,坐視美國用武力手段,包括空襲和特種部隊的斬首行動“摘除”朝鮮的核武器;或者干脆,第三,中美對朝采取聯(lián)合軍事行動。
對任何反對他們主張的人,他們一律扣上“朝吹”、“朝鮮間諜”、“失去中國立場”的帽子,取消你的言論的正當性,這場輿論的聲勢如此之大,就連并非盜版的民族主義者張召忠、單仁平也跟著跑的氣喘吁吁,香汗淋漓。
這真的非常奇怪,給人以拿錯了劇本的感覺。要知道,自由主義在中國自九十年代后期“浮出水面”之后,一直高擎美國版的“普世主義”大旗,反對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在自由主義陣營具有“教父”地位的朱學勤,梳理出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的“兩個精神病灶”,一個是“民粹主義”(社會主義),再一個就是“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自由主義的大佬如袁偉時、茅于軾、賀衛(wèi)方、蕭功秦、沈志華等,都把中國近代以來遭受西方列強入侵歸咎中國的“高調民族主義”,流風所至,他們在網上的擁躉也歷來反對愛國主義、民族主義,鼓吹“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祖國”,把青年愛國者視為需要抵制的“蠢貨”。“愛國賊”、“愛國流氓”這兩個喪心病狂污名化“愛國”這一崇高感情的詞匯,就是他們的發(fā)明。怎么忽然之間,他們自己就變成了愛國者呢?
仔細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他們專為中國設計的“霸權陷阱”:忽悠中國用霸權主義的態(tài)度對待朝鮮,讓中朝兩國在朝鮮可以預期的激烈反彈中兩敗俱傷。他們口稱這樣做為了“東北人民的安全”,卻不惜把包括東北在內的整個中國拖入一場核戰(zhàn)爭。
所以,傷害中國,使中國受傷才是他們真正追求的目的,這也揭開了他們忽然變成了狂熱“愛國主義者”、“民族主義者”的謎底——他們沒有變,他們從來都不愛這個國家,他們偽裝成“愛國主義者”、“民族主義者”,是因為這樣做有利于把中國誘入陷阱。
除此之外,借中國之手把朝鮮推入崩潰的深淵也是他們追求的主要目的之一。
首先,朝鮮的存在本身就是中國泛自由主義陣營眼中的一粒沙子,因為在冷戰(zhàn)結束之后,還沒有哪個國家居然敢如此明目張膽地挑戰(zhàn)“普世價值”,甚至俄羅斯也沒有,中國就更沒有;
其次,朝鮮的存在及核開發(fā),就戳破了美國無所不能的神話,構成了對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一種挑戰(zhàn),如俠客島所言,朝鮮觸碰了“美國的底線”,這簡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他們渴望朝鮮成為推倒中國的最后一塊多米諾骨牌。中朝兩國雖然早已走上不同的發(fā)展道路,今天已經極不相同,但兩國的政治制度畢竟系出同源。朝鮮崩潰,對中國政治上、心理上的沖擊是巨大的,這種政治效果才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所幸的是,中國在最后一刻冷靜下來了,避開了陷阱。目前,朝鮮半島的局勢相對平靜,朝鮮半島核問題存在重新啟動的有利契機。在新一輪關于朝鮮半島核問題的博弈中,中國必須規(guī)避“霸權陷阱”,恪守不稱霸的基本原則——
1、 絕不允許美國按照霸權主義的邏輯解決朝鮮核問題;
2、 中國自己也絕不用霸權主義的邏輯解決朝鮮核問題;
3、 朝鮮、韓國、中國、美國的安全都同樣重要,朝鮮的核問題必須和朝鮮的安全同時解決。
按照這樣的邏輯解決朝鮮半島核問題,核問題才能和平落幕,中國的崛起才能排除干擾繼續(xù)推進,中國也才能獲得包括朝鮮、韓國乃至美國在內的全世界的尊重。
?。ㄗ髡呦道霾哐芯吭焊呒壯芯繂T;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編發(fā))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