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兩年多來的抗疫實踐證明,新冠病毒雖然狡猾,不斷產生新的變異,但仍是可防可控。我們國家采取的“動態清零”政策是完全正確的,各地在防治方面也有很多成功做法,需要認真總結推廣,其中有針對性地及時做好核酸檢測就是重要手段。但大規模的集中核酸檢測,肯定存在交叉感染風險,如果有一個陽性者,周圍的人就屬密接者。對此,網上有不少議論,有的連續做核酸檢測十幾次才查出陽性,不排除核酸檢測環節出了問題。這要求參與核酸檢測者,一定要做好自我防護。同時,有關部門也須對此給予足夠重視,堵塞漏洞,防患于未然。以下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是盡量不搞大規模人員集中核酸檢測。減少人員流動聚集,是防疫的重要一環。但一些地區搞全員核酸檢測時,經常有大規模人員排隊,再加之排隊秩序不好,這極易造成交叉感染。在可能的情況下,核酸檢測應以大院或村莊為單位,尤其要將已知的密接、次密者與普通人員分開。就近做核酸檢測,不僅方便群眾,而且可以減少人員聚集和流動。
二是培訓更多的業余核酸檢測采樣員。核酸檢測采樣不屬高難度技術活,很多人經一定培訓都可承擔,尤其是應充分發揮剛退休醫務人員的作用。這些人就住在附近,可召之即來,而且也讓醫務人員減少與復雜人群接觸的風險。同時,有了業余核酸檢測采樣員,可以減輕正規醫院的壓力,讓更多的專業醫務人員保證正常的工作。
三是“全員核酸檢測”應從實際出發。家中行動不便與外界無接觸的人,只要家庭其他成員都做了核酸檢查,可以不強求必須“全員”,這既可減少檢查費用,又可減少交叉感染風險。事實上,如果這樣做,完全符合“科學”、“精準”的防疫要求,同樣可以達到“全員檢測”的效果。最近有一地在核酸檢測中,每戶只抽查一人,這一創新辦法也值得學習。
四是核酸檢測地點應與醫院門診區嚴格分開。防疫已屬常態化,核酸檢測將是一項長期任務。但經常有報道,一些醫院因發現核酸檢測陽性而關閉停診,有的甚至造成院感疫情擴散。這類問題應從長計議,只要重視不難解決。而且今后在醫院規劃建設上,應充分考慮防疫要求。國家可考慮出臺優惠政策,多建設一些標準間樓房,既可滿足住院病人需求,又可用于疫情隔離急需。
五是積極推廣核酸自我檢測試劑盒。有效的自我檢測,是“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的重要手段,國家應加大對此的科研投入和推廣力度。檢測手段的提高應與疫苗接種、特效藥研制同步推進。
作者:張繼樂 單位:朝陽區軍休18所;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