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3日-星期日
關于縮短學制和降低入學限制年齡的提案
案由:當前中國入學年齡7歲,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2年,大學本科4年,碩士3年,博士3年。一個人正常本科畢業年齡23,歲,碩士畢業年齡26歲,博士畢業年齡29歲。
一個人在畢業后尋找工作,求得職業穩定至少需要3~5年的時間。這樣本科生一般到了26歲才能安穩。依此類推,碩士29歲,博士生32歲才能穩定職業。以上是正常情況下,實際情況遠遠比這個年齡至少在推遲3年左右。
教育年齡產業鏈的拉長,不僅僅浪了一個人最費寶貴的青春時光,更可怕的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大多數學生會感到生存的壓力,人生前途莫測,以致生活迷失,無力承擔婚姻家庭重擔,造成單身男女,婚后不要孩子,少要孩子成了普遍現象。這也是我國目前生育率下降的深層次重要原因之一。
解決辦法:
1 國家層次可以在入學年齡上提前1~2歲,即5歲或6歲入學。
2 小學教育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專科2年,本科3年,碩士2年,博士3年。加快人才培養計劃,變家庭教育負擔為社會工作貢獻。
3 就業門檻不得設置本科以上學歷限制,所有工作崗位讓本科、碩士、博士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避免崗位內倦化,浪費社會資源。同時使真正愿意做學問的人去做學問,正常工作崗位的正常工作。不要用碩士、博士生去小學任教,這樣極大地浪費了社會資源。
社會預期效果:
1 減輕了家庭教育壓力。
2 補充了社會活力,本科生普遍會在19歲之前畢業參加工作。
3 提高婚育了,解決生育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的問題。如果畢業生22歲結婚,大多數會在30歲之前完成生育2~3胎。
而按現在這種模式教育,女孩子在30歲左右開始生育,增大生育風險和痛苦,同時隨著年齡增大,人的精力下降。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齡在30歲以前,在30歲左右開始生育一胎的女人,大多數會選擇不再生育,我國的二胎、三胎政策就形同虛設。
4 及早就業,創造社會財富,增加了人的社會責任心,增加了養老金儲備,改善勞動力結果。與其延遲退休,不如及早就業。
由此可見,教育年齡拉長,不僅僅是增加了家庭教育成本的問題,還是造成養老金短缺增加社會負擔的原因,同時關系到中華民族生存的根本問題。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中華民族的復興關鍵在于人的復興,試想當前按此模式培養教育人,我們的人口將會下降到我們想不到的低,中華民族已經到了人口級數級別下降的邊緣,面臨著消亡的危險并非聳人聽聞!
2022年4月8日星期五
(作者系原野外地質員,九三學社社員;來源:昆侖策網,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