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輿論宣傳 > 閱讀信息
劉曉哲 劉惠惠:?中國共產黨運用文藝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經驗及其啟示
點擊:  作者:劉曉哲 劉惠惠    來源:“意識形態研究”公眾號  發布時間:2021-06-04 08:18:33

 

1.webp (31).jpg
【1967年,毛澤東主席觀看革命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后接見全體演員】

【摘 要】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的歷史實踐中, 在開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意識形態工作中, 始終將文藝納入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大任務中, 通過高度重視文藝的教育和宣傳作用、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注重培養文藝工作者的革命責任感、全面管理文藝工作, 充分發揮了文藝的意識形態整合作用, 取得了良好效果。以黨在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文藝政策為視角, 探尋這段歷史, 總結中國共產黨運用文藝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成功經驗, 對于新時代黨探索多種路徑開展意識形態工作, 具有借鑒意義。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 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明確提出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這一重要任務, 他說:“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1] (P41) 之前, 他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 “能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 事關黨的前途命運, 事關國家長治久安, 事關民族凝聚力與向心力。”[2]除此之外,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中國文聯十大和中國作協九大的開幕式上, 他也就意識形態領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大部署。當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意識形態工作的社會環境和現實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 爭取意識形態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的任務非常艱巨, 必須積極探索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多種路徑。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 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 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和建設時期, 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 開辟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同時也構建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新的意識形態。黨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的實踐中, 在開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意識形態工作中, 始終將文藝納入革命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大任務之中, 發揮“文武兩條戰線”的作用, 通過領導文藝工作, 充分發揮文藝在開展意識形態工作中的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黨在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文藝政策與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


毛澤東指出:“凡是推翻一個政權, 總是要先造成輿論, 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3] (P194) 如何以來自西方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中國民眾?如何以黨的意識形態整合社會思想?中國共產黨找到了文藝這樣一條重要路徑。
 
第一, 高度重視文藝的教育和宣傳作用。中國共產黨在成立之初, 就注重對新文學的引導, 努力使之納入中國革命的軌道。1922年, 黨的領導人李大釗、鄧中夏等在《北京同人的提案》指出, 文學和文化是“引導少數覺悟的民眾在各種事業中與軍閥代表的黑暗勢力奮斗, 喚醒國人的同情”的一條道路。瞿秋白在《新青年》創刊號發表的《新宣言》, 著重分析了當時社會思潮與文學思潮的關系, 將中國革命運動和文學運動聯系起來。1930年3月,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推動下, 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 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思想上和組織上對文學實行全面的直接的領導。1937年全面抗日戰爭開始, 文學創作有了共同的主題:表現中華民族奮勇御侮, 激勵中國人民奮勇抗戰。1938年3月27日, 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出版了會刊《抗戰文藝》, 協會提出“文章下鄉, 文章入伍”的口號, 鼓勵作家深入戰爭生活。1960年7月, 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決議提出, “我們的文藝應當成為以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精神、以無產階級國際主義精神教育人民的銳利武器”。[4] (P9) 由以上黨的文藝政策和宣傳政策可以看出, 從建黨初期開始, 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文藝的教育和宣傳作用, 并且在工作中實施領導和組織, 這是一以貫之的。
 
第二, 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開宗明義地提出“我們的問題基本上是一個為群眾的問題和一個如何為群眾的問題。”[5] (P853) 1926年7月中共擴大的四屆三中全會關于對農民的宣傳問題的決定, 號召要以農民能聽懂的方式進行創作和宣傳。1948年10月26日, 中央宣傳部發出《關于電影工作給東北局宣傳部的指示》指出, 可以通過拍攝電影的方式, 讓群眾熟知一些政策或知識, 并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以上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執行, 體現了一條重要經驗, 就是黨積極提倡文學創作走大眾化的道路, “自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 [6]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
 
第三, 培養文藝工作者的責任感。黨重視對文藝工作者的培養。解放區的一些藝術院校都訓練了一批文藝工作干部, 這些干部分散到華北各地, 起了重要的作用。1941年1月, 八路軍總政治部和中央軍委在《關于部隊文藝工作的指示》中規定, 部隊文藝工作的方針, 首先在于文藝工作者“能夠從進步的新文藝中深刻認識抗戰各方面的現實活動”。[7] (P926) 1960年的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決議提出:全國文藝工作者必須遵循黨所指引的道路, 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主席的著作, 提高政治思想水平和藝術修養, 進一步地深入工農兵群眾, 不斷進行思想改造, 逐步樹立起共產主義世界觀, 努力使自己成為工人階級的文藝戰士。注重對文藝工作者的塑造和培養, 是中國共產黨利用文藝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又一條重要經驗。
 
第四, 全面管理文藝工作。新中國成立后, 中國共產黨積極探索在執政后領導、組織和管理文藝工作的方法, 成立了由黨的宣傳部門領導或指導的群眾團體, 通過他們組織動員, 共同落實黨的宣傳任務, 全面管理文藝工作。1952年12月, 文化部《關于整頓和加強全國劇團工作的指示》指出, 應使戲劇藝術更密切地配合國家建設, 豐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培養人民的高尚道德品質, 更有效地為廣大人民服務。[7] (P960)還有一個重要的措施是, 新中國成立后把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收錄入了中小學的語文課本, 如魯迅的作品, 紅色經典文學的片斷或節選等, 而在教師的教學過程中, 對于這些文章的講授, 始終把對作品的主題、內容和思想意義的挖掘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 向學生進行革命理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黨執政后重視對文藝工作的領導, 增強主流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凝聚力, 這也是一條重要經驗。
 

二、運用文藝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巨大成效


通過以上幾方面的努力, 中國共產黨利用文藝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效果十分顯著, 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通過對舊社會的批判喚醒了民眾。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意識形態, 是以反帝反封建、推翻“三座大山”對中國人民的壓迫、爭取民族解放為主旨的, 因此, 對舊社會的揭露和批判成為建構黨的意識形態并以此教育民眾的主要內容。魯迅作為“左聯”無產階級文化運動的旗手, 把批判鋒芒指向當時黑暗的社會及人的靈魂, 他批判的深刻性與尖銳性, 使讀者看到社會的弊端;他的心靈的歌哭, 激起讀者的情感共鳴和深刻思考。魯迅的雜文及時對社會生活和各種事件做著深刻的評價與判斷, 對抗議反動政權的黑暗統治、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喚醒國人覺醒, 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它的矛頭不僅針對著舊禮教, 也指向作為封建統治核心的專制主義, 它的意義也不只是主張自由戀愛, 而是號召青年反抗封建專制, 投入社會革命洪流, 這部小說對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青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很多人回憶, 他們當時走上革命道路, 很重要的一個因素, 是在讀了巴金等人的小說后, 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命運和社會的黑暗, 決心沖破舊時代的束縛, 奔向光明, 奔赴延安, 投身革命。
 
第二, 向民眾揭示了革命道路和前景。黨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是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中國革命的性質和正確道路。1931年前后, 中國思想界曾有一場關于中國社會性質問題的大論戰, 主題是中國革命的性質是社會主義革命還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茅盾在1933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子夜》, 刻畫了30年代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在帝國主義侵略下的命運, 農民的破產與暴動, 市民階層的破產, 知識分子的苦悶與彷徨, 作者力求完整地反映出整個時代的面貌與各個階級、階層的命運, 成為革命現實主義的里程碑式作品。左聯認為, “五四”新文學運動之后特別在“左聯”成立以后, 《子夜》之所以是我國長篇小說的最大成就主要在于對當時中國社會性質問題做出了答復。左聯認為, 這是《子夜》最本質、最重大的意義之所在, 也是《子夜》最偉大的成就之所在。[8]

 

圖片
 【1945年歌劇《白毛女》在延安公演劇照】

第三, 有效地動員了戰士和群眾。作為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 黨的意識形態充分體現廣大勞動群眾的利益訴求, 但是怎樣才能使人民群眾認識到這一點, 并自覺為實現階級利益而投入革命斗爭, 這是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任務。歌劇《白毛女》問世后, 幾乎演遍了整個解放區, 演出時, 每至精彩處, 掌聲雷動, 經久不息, 每至悲哀處, 臺下總是一片唏噓聲。散戲后, 人們無不交相稱贊。許多農民看了演出后, 很快發動起來, 展開反霸斗爭, 有效地推動了土地改革運動。軍隊戰士看了演出后, 高喊“為喜兒報仇”、“為楊白勞伸冤”的口號, 掀起了殺敵立功的熱潮。剛剛放下武器的國民黨士兵, 看了演出后, 立刻掉轉槍口, 參加了人民的戰斗行列。這樣的新歌劇, 在革命戰爭年代, 充分發揮了文藝作品的“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武器作用。
 
第四, 以馬克思主義的人生觀價值觀武裝了群眾思想。黨的意識形態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 優秀的文藝作品成為以馬克思主義人生觀價值觀武裝群眾思想的教科書。習近平指出, “馬克思主義盡管誕生在一個半多世紀之前, 但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它是科學的理論, 迄今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9]新中國成立之后, 首先是把對“國際革命文藝”, 尤其是蘇聯文學的譯介, 放在重要位置。一時之間, 高爾基的小說、馬雅可夫斯基的詩集等, 成為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文學作品。這個時期涌現出了一批后來被稱為“紅色經典”的小說, 其中《紅巖》刻畫的江姐、許云峰等革命形象, 隨之深入人心, 深深地感染和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革命斗志。英雄人物的意志, 革命信仰所煥發的精神力量, 在肉體摧殘和心理折磨下的堅定從容和對光明的信心, 使這部作品散發著革命英雄主義和樂觀主義的光芒。
 
第五, 宣傳了黨的中心工作和政策。20世紀50年代初, 當時國內文藝創作主要有兩大主題, 一是對新時代的歌頌和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描述, 另一大主題是表現抗美援朝戰爭的英雄行動。魏巍的散文《誰是最可愛的人》和《依依惜別的深情》在當時廣為流傳, “最可愛的人”也由此成為志愿軍戰士的代稱。這些文藝作品有效地宣傳了黨在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和方針政策。人們在讀了這些散文后, 對志愿軍戰士和抗美援朝戰爭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崇敬。《千萬不要忘記》這些劇目所討論和試圖解決的是“如何消除資產階級思想對青年的影響”的問題, 正如其編劇所指出的:“我決定通過描寫一場無產階級思想和資產階級思想的爭奪戰, 來歌頌無產階級思想, 批判資產階級思想。”[10]這出戲不僅提出必須進行社會主義教育, 應該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的問題, 而且還提出了如何組織安排社會生活的問題。

圖片
 

三、黨在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文藝政策對當前意識形態工作的啟示

 

通過對黨在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文藝政策的梳理, 通過對黨利用文藝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經驗和效果的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幾點啟示:
 
第一, 要充分認識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的重大意義。意識形態工作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意識形態的建設對于一個政黨、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舉足輕重。越是經濟發展, 越是思想活躍, 越要旗幟鮮明地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只有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才能鞏固和發展主流意識形態, 不斷增強意識形態領域主導權和話語權。新時代意識形態領域的較量和斗爭依然尖銳復雜,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 意識形態的陣地, 馬克思主義不去占領, 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就會去占領。所以我們必須“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 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1] (P41) 開展意識形態工作需要多種路徑, 文藝不僅不可能脫離政治, 在很多時候, 文藝思潮和文藝運動往往是政治思潮和重大政治變革的先聲, 歷史的經驗證明, 文藝是黨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獨特而有效的路徑。
 
第二, 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黨對文藝工作的領導始終是規范和引導文藝事業發展的基本依據, 決定著文藝發展的方向和狀況。我們黨一直能夠根據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實際情況, 制定出正確的綱領或者政策, 進而教育并引導廣大人民群眾, 使他們認識到黨的政策與自身利益的一致性, 使他們真正了解馬克思主義, 真正認識并且擁護社會主義。并且只有充分研究時代特征、政治環境和社會思潮、文藝思潮的現狀, 才能隨著時代的變化而及時作出正確調整。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關于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 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目標, 深刻闡述了文藝的地位作用和當前文藝工作的重要性, 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 為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建設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戰略部署。
 
第三, 要創新開展意識形態工作的路徑。新的歷史條件下, 受國際國內復雜因素影響, 意識形態爭鋒日益激烈, 社會意識形態工作方面存在著“新辦法不會用, 老辦法不管用, 硬辦法不敢用, 軟辦法不頂用”的問題, 應該以史為鑒, 尋求更為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而由于文藝對人的影響不是直接的、簡單的, 而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的, 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繁榮文藝創作, 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 加強現實題材創作, 不斷推出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1] (P43) 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引領社會思潮, 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通俗化的進程中, 文藝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和功能, 應該引起充分重視。
 
第四, 要積極構建新的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無產階級政黨要實現對意識形態的領導權, 不能僅僅憑借自己的主觀意愿, 必須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 不僅豐富了意識形態的內容, 也呼喚著緊跟社會發展形勢, 符合民眾思想現狀, 易于大眾理解掌握的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的意識形態話語體系。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 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 人們接受信息的渠道也日益多樣化, 這就需要對原有話語體系的概念范疇進行揚棄, 或通過賦予新時代的內涵而重新解讀, 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在社會生活中掌握話語主導權, 增強對群眾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文藝必將參與其中并發揮重要的作用。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中華文化繁榮興盛。而實現這個目標, 必須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文藝和文藝工作者的重要作用。長期以來, 在黨的領導下, 廣大文藝工作者致力于文藝創作、表演、研究、傳播, 在各自領域辛勤耕耘、服務人民, 取得了顯著成績, 作出了重要貢獻。當前, 我們站在新的歷史方位, 處于新時代。我們黨將更加充分地發揮文藝的意識形態功能, 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光添彩。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努力把宣傳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報, 2013-08-21 (1) .
[3]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 第10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6.
[4]周揚.我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的道路——1960年7月22日在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J].戲劇報, 1960, (Z1) .
[5]毛澤東選集, 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6]習近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創作更多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N].人民日報, 2014-10-16 (1) .
[7]鄭惠, 張靜如, 梁志祥.中國共產黨通志[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7.
[8]林煥平.從上海到東京——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活動雜憶[J].文學評論, 1980, (2) .
[9]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 2016-05-19 (2) .
[10]叢深.《千萬不要忘記》主題的形成[N].戲劇報, 1964, (4) .

 

【課題:201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思想的文藝育德觀研究”(項目批準號:16BKS012)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劉曉哲,北京大學統招博士,山西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研究方向為文化與意識形態研究;劉惠惠,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2019年博士畢業,主要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意識形態研究”,原刊于《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01)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