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之戰,打出了中國軍人的志氣,也創造了許多之最與第一:世界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一個國家的軍隊戰勝“聯合國軍”的;美國建國以來第一次沒有打勝的仗就是抗美援朝。自抗美援朝之后,中國人民徹徹底底站立起來了。
但是,就是這么富有意義的一次戰爭,近年來卻涌現了頗多的議論、爭論,有一些“高見”懷疑、責難當時的決策者。換句話說,就是近年來對抗美援朝不同的評價多起來了,有的膽大的甚至不懷好意的人經常詆毀抗美援朝、詆毀抗美援朝的決策者。集中起來,主要有三個問題 :該不該?值不值?贏沒贏?
1. 該不該
該不該出兵?這是爭論最多的問題。有的人甚至說,毛澤東是個好戰分子,就喜歡打仗,無事生非,多管閑事。其實,說這個話的人,既不了解當時的歷史,更不了解毛澤東本人。毛澤東本人是不喜歡打仗的,至少到1949年底、1950年初的時候,毛澤東已經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到國內建設上來了。就是在朝鮮戰爭初期,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也有著自己鮮明的態度,即不贊成打。
很多史書上都寫到,毛澤東一生最艱難的決策莫過于是否要抗美援朝。著名軍旅作家王樹增也說過,做出出兵朝鮮的決策,對毛澤東來說,恐怕是他一生中最困難的一個決策。為什么困難?我覺得有這么幾個方面。一是信息掌握難,朝鮮戰爭是突然發生的,我們不知道,朝鮮還對我們保密。不知敵情,是很難決策的。二是敵人過于強大,這大家都知道。關鍵是強大到什么程度,沒有交過手,只知道蘇聯都害怕,我們能不慎重嗎?打仗不是鬧著玩的,要死人的。三是走出國門打仗跟在國內打不一樣,我們沒打過。以前我們打仗有強大的人民群眾,到朝鮮靠誰?朝鮮的人民群眾能支持我們嗎?不知道。還有,出兵要有名義、要有條件,還要有好的機會,這些都是問題。后來毛澤東對金日成說 :“我們雖然擺了五個軍在鴨綠江邊,可是我們政治局總是定不了,這么一翻,那么一翻,這么一翻,那么一翻,嗯,最后還是定了。”由此可見,這個決策過程是很艱難。
其實,黨史界一直想弄清當時是怎么決策的,但是由于缺乏足夠材料,始終沒有完全弄清這個問題。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留下關于這段歷史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記錄。好在俄羅斯公布了蘇聯時期的有關檔案,將這些檔案同我國中央檔案館的檔案對照起來研究,終于得到我們認為比較滿意的答案。史料記載反映,從10月1日金日成請求出兵援助,到10月18日毛澤東主持中央會議把志愿軍入朝作戰的時間最后敲定下來,雖然只有18天,但對毛澤東來說,卻似乎很漫長。
毛澤東為什么要做出出兵的決策?主要的原因有這么幾個方面。一是戰火由美國人挑起,由不得我們。不是我們要打,我們是不要打的,是美國人想打,我們沒有辦法。二是戰火已經燒到邊境了,人家已經打到家門口了,揚言就是針對我們的,我們能不接招嗎?三是美國出兵臺灣海峽,阻礙我們統一臺灣。這實際上是已經跟我們宣戰了。我們還是忍住了,沒有以國家名義出兵, 而是以志愿軍名義出兵,實際上還是很克制的。四是蘇聯人提出要求、朝鮮人有請求。蘇聯是我們的老大哥,我們國家建設要靠它支持,我們有求于他,而且朝鮮也提出請求,兄弟有難拔刀相助,鄰居有事不能不幫。社會主義國家是個大家庭,大家庭更需要出手相助了。所以說,不能不出兵。
2. 值不值
這是對抗美援朝的價值判斷。主要有兩大觀點,一個說值,一個說不值。
說不值的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理由。一是說抗美援朝不利于臺灣的統一,導致臺灣分離。前面已經分析過了,美國出兵臺灣在先,抗美援朝在后,所以這種觀點不成立。二是不利于國力增強,說把國力打窮了。這種觀點也不成立。歷史上看,抗美援朝與國家實力是相輔相成的。抗美援朝極大地振奮了國人的愛國熱情,激發了愛國干勁,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尤其是軍事實力有了巨大的增強。所以說,抗美援朝把國力打窮的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三是不利于開放社會,導致與強國對立。實際上說白一點,就是與美國對立不劃算。其實那時候我們完全是被動的,我們沒得選,美國已經把我們劃到對立面,否則他們為什么在出兵朝鮮的同時要出兵臺灣?我們是被選項,被人家選的,我們自己沒法選人家。四是不利于經濟恢復,拖累經濟發展,因為打仗,沒辦法集中精力搞經濟建設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戰爭確實導致新中國精力、財力分散,無法集中于經濟建設,這是客觀存在著的。但是這由不得我們選,我們只有接 招的份。說實在話,打仗對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帶來影響,包括美國在內。當然有一個國家除外,這個國家就是日本。在抗美援朝中日本發了橫財,“聯合國軍”的許多物資是由日本生產的,這極大地刺激了日本戰后經濟的恢復,所以,日本在戰后快速恢復元氣,原因就在于此。總之,消極的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說值的主要理由有五。一是抗美援朝確立了新政權的國際地位。新中國成立真正得到全世界特別是西方世界的認同,還是在抗美援朝之后,中國政府的這種擔當,中國人民志愿軍的這種戰力,贏得了世界社會的公認。如果沒有抗美援朝,這種公認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到來。這對于一個新生政權來 說是何等重要。二是確保了邊境的安全。如果讓美國占了朝鮮,我們的邊境不得安寧。如果長達1000多公里的中朝邊界線時刻承受來自當時對我們不太友好的西方世界的重壓,而我們新中國的重工業基地就在東北,為了確保東北安全,我們得長期重兵防守,這個精力、財力不知道要耗費多少。現在,按照毛澤東的說法,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掌來,可以確保邊境幾十年安耽。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東北邊境從此無戰事。后來蘇聯翻臉,那是另外一碼事。三是推進了中蘇結盟。當時蘇聯對于中國的重要,確實是無法用數字衡量的。當時中國要恢復建設,只有依靠蘇聯,而要讓蘇聯支持我們,就要與它結盟。但是,蘇聯當時也不是非常情愿。毛澤東第一次訪問蘇聯,希望從蘇聯那里獲得一些實質性的好處,斯大林就回避不談,連面都不見。毛澤東說自己,一日三餐,除了吃飯、睡覺、拉屎,沒有其他事。抗美援朝之后,蘇聯對我們的態度為之大變,很多裝備、技術都給了我們。沒有抗美援朝,這些是不可想象的。四是展現了國際主義精神。朝鮮有困難,我們得幫忙。這是什么精神?是國際主義精神。況且朝鮮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期間,也幫過我們。后來我們打完了仗,還給他們的有3個師,都是四野的,從東北打到海南島。現在朝鮮在完成統一大業,碰到困難了,能不幫忙嗎?不幫忙,道義上說不過去。五是促進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飛躍。抗美援朝中,我們的部隊得到了鍛煉,完成了向現代化國防、現代化軍隊的轉變。這期間,我們加快建設了海軍、空軍,特別是空軍,如果沒有抗美援朝,我們不可能建設得那么快。有人估計過,至少提前20年。我個人覺得,這個估計一點也不為過。所以說,抗美援朝是值得的。
3. 贏沒贏
打仗有沒有打勝,怎么來評價?兩個裝備、實力不是一個數量級地在一起打仗,該怎么來評價?我個人以為,評價有沒有打勝,一般看三個情況。
一是自我感覺,自己認為勝了就勝了。
抗美援朝,我們從來沒有說打輸過,一直是振奮全國人民的一針興奮劑。而美國人不是這樣,“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簽字的時候就說自己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打勝仗的協議書上簽字的將軍。不打勝仗是什么仗?就是敗了唄。后來美國人還專門建立了一個“韓戰紀念廣場”,檢討自己打了敗仗,這不是謙虛,而是一種感覺,感覺很重要。
二是實際控制地域,打仗之初到打仗之后,一比較就清楚了。
抗美援朝之初,就是志愿軍出兵的時候,“聯合國軍”已經打到鴨綠江邊了,我們是從鴨綠江邊一直打到三八線,把“聯合國軍”趕過三八線,誰贏誰輸一目了然。
三是戰損指標,以投入兵力、傷亡情況、消耗物質、精神感傷等來綜合評價。
首先是投入兵力。有的人說,志愿軍是采取人海戰術,出兵300多萬。這個話不可信。根據各種資料反映,志愿軍與“聯合國軍”兵力之比,一般在2∶1左右。根據有關研究資料反映,雙方投入總兵力300萬,中朝方面188萬,其中志愿軍135萬,朝鮮45萬,比戰初增3.5倍;聯合國軍120萬,比戰初增2.5倍。美國已經把自己全部陸軍的三分之一、空軍的五分之一和海軍的近半數投入到朝鮮戰場。解放軍有19個兵團,到抗美援朝前線的只有6個兵團,第3、9、13、19、20、23兵團,其中,9兵團和13兵團為一期入朝部隊,分別由三野、四野部隊組成,3兵團主要由2野部隊組成;19兵團主要由華北野戰軍部隊組成,20兵團是五次戰役后參戰的部隊,23兵團是起義將領董其武率領的,主要負責后方修路等工作。后期,朝鮮戰場成為練兵場所,大批部隊赴朝鮮輪戰。此外,我們還有200多萬青年踴躍報名,要求參加志愿軍奔赴朝鮮,而美軍受到國內輿論譴責,厭戰、怕戰情緒蔓延。這也從一個方面說明我們的力量越打越強,而不是打不下去了。
其次是傷亡情況。有的人說志愿軍死了好幾百萬人,這也是信口雌黃。志愿軍因為武器裝備差,沒有空中優勢,犧牲的人是很多,特別是朝鮮冬天天冷,第9兵團入朝時連冬裝都沒有,凍傷凍死很多,加上這些非戰斗傷亡人數,志愿軍損失了幾十萬人,而不是什么幾百萬。
1988年出版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戰史》一書反映,志愿軍戰斗傷亡36萬,非戰斗傷亡41萬。朝軍作戰傷亡26萬人,中朝共損失103萬。中國有14萬英雄兒女長眠在異國他鄉。中朝軍隊共殲敵109萬余人(含朝軍獨立作戰殲敵13.6萬余人),其中美軍39萬余人,韓軍66萬余人,其他仆從軍2萬余人。根據1956年美聯社公布的數據:美軍傷亡失蹤被俘總計142091人,美軍和聯合國軍共計傷亡1474269人。
1989年,美國為了紀念這場戰爭而建立了紀念廣場,其中的紀念碑上刻著美軍和“聯合國軍”死傷人數。美軍為172847人,聯合國軍為2256523人,總計2429370人。
在朝鮮戰場上,與我軍交戰最多的部隊是韓軍。實事求是講,韓軍整體上稍微弱一點,容易對付一些,我們很多戰役主要對付的就是韓軍,比如第一次戰役、最后兩次戰役,大量殲滅的也是韓軍。據統計,在整個朝鮮戰爭中,志愿軍共消滅韓軍313500多人,并重創了韓軍王牌首都師,徹底搗毀首都師的“王牌團”——白虎團團部,使該團團旗至今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展出。電影《奇襲白虎團》就是根據這一戰例拍成的。
在“聯合國軍”中,美軍的損失最為慘重,其死亡人數占侵朝“聯合國軍”死亡總數的94.916%,日平均傷亡數遠遠超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不可一世的王牌北極熊團5000多人全軍覆沒,這也是志愿軍成建制消滅美軍最多的一次。
在朝鮮戰場上,英軍遭受到慘重的失敗。可以這樣講,自1840 年鴉片戰爭以來與中國交手從未輸過的英國,在抗美援朝戰場上被中國軍隊狠狠收拾了一頓。被派往朝鮮戰場的“皇家蘇格蘭團”“格羅斯特營”和“皇家重型坦克營”這三支王牌部隊全部被殲。志愿軍戰士劉光子一人活捉了63 名英軍,創造了朝鮮戰爭中一人俘獲戰俘最高紀錄。
在朝鮮戰場上,土耳其是表現比較積極的,投入一個步兵旅,作戰十余次,結果死傷、被俘、失蹤3349 人,其損失的兵力在“聯合國軍”中居前3 位。
加拿大出兵人數,居“聯合國軍”第2 位。但是加拿大人出工不出力,仗打得寥寥無幾,所以戰死的人數也不多,戰死人數居聯合國軍第4 位。
澳大利亞派往朝鮮的部隊,由陸、海、空三軍精銳組成,有兩個步兵營、三艘驅逐艦、一個戰斗機中隊和一個空中運輸中隊,出兵人數居第5 位,戰死人數也居第5 位。
法國派出一艘驅逐艦和1 個獨立營,戰死人數居第6 位。
比利時派出一個步兵營入朝,隸屬于美軍第一軍團指揮。先后損失440人,被俘5 人。要不是不斷補充新兵,比利時營幾乎不復存在了。
泰國派出的陸軍二十一團,是從泰軍中精選出來的混成部隊,美式裝備、訓練,但屢戰屢敗,共損失1273 人,超過了入朝時的1057 人。
埃塞俄比亞派遣1 個步兵營,配屬在美軍第九軍團的序列中。僅在上甘嶺戰役,就戰死121 人,傷病536 人。
新西蘭只派炮兵十六團和兩艘護衛艦參加。雖然沒和志愿軍面對面交戰,但也有23 人在炮火中喪生,79 人傷病、失蹤。
哥倫比亞派遣1 艘護衛艦、1 個步兵營參加。被擊斃163 人,傷病、失蹤、被俘476 人。
希臘派遣皇家空軍十三大隊和一個步兵營參加,其空軍擔任運輸任務,步兵營配屬給美軍王牌騎一師作戰,但美軍王牌也沒能挽救希臘營的失敗命運,最后戰死192 人,傷病、失蹤、被俘545 人。
菲律賓追隨美國極為積極,對我國實行“封鎖”“禁運”,致使兩國直接貿易中斷,還派遣步兵第十營參加“聯合國軍”。最后戰死112 人,傷病、失蹤、被俘356 人。
荷蘭出動1 個步兵營和1 艘驅逐艦,戰死120 人,傷病、失蹤、被俘648 人。
盧森堡用濫竽充數的一個步兵排44 人,參加了“聯合國軍”。雖然它傷亡僅有15 人,但傷亡的比例最大,占出兵總人數的34%。
南非派遣空軍第二大隊的25 架飛機參加“聯合國軍”,該大隊有“飛豹部隊”之稱,是南非的飛行勁旅。最后,34 名飛行員戰死,8 人跳傘,成為志愿軍的俘虜。
再次是消耗物質。在抗美援朝期間,志愿軍共消耗各種物資560萬噸,其中彈藥達25萬噸,開支戰費62億元人民幣,戰損坦克9輛、飛機231架、各種炮4371門、各種槍87559支(挺)。美軍共消耗作戰物資7500余萬噸,是 中國軍隊的13倍,其中彈藥達330萬噸,也是中國軍隊的13倍 ;開支戰費200億美元,是中國軍隊的8倍。這個花費,僅次于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花費。
最后是精神感傷。對于中國人民來說,抗美援朝成為中國巨大的愛國主義紅利,多少年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相反,美國戰后幾乎沉默了幾十年,死亡美軍的姓名一直到2000年才敢公布。這之后,從2000年到2003年,美國連續舉辦紀念朝鮮戰爭的各種活動,一方面紀念,一方面也是檢討。韓戰對美帝心理上的沉重打擊可想而知。
1989年,由民間集資、國會批準,首都華盛頓建立了一個韓戰廣場。說是廣場,實際上是一個小小的紀念園區,它由三部分組成,一部分是19個與真人尺寸相仿的美國軍人雕塑群,第二部分是一座黑色的花崗巖紀念墻,第三部分是一組置于地面的小方座。這些仿真的雕塑,因為是寫實的,所以很逼真。這些軍人被拉成散兵線,撒開在一片長滿青草的開闊地上,“搜索前進”。他們頭戴鋼盔,持槍驅前,表情復雜:無奈?緊張?恐怖?警惕?兼而又之,戰地的殘酷氣氛彌漫在整個園區。這是一群普通士兵,是韓戰中無數美國大兵的縮影。他們的腳,此刻就結結實實地踏在這片開闊地上,可以想象,當烈日炎炎,當狂風掃過,當暴雨傾注,當皚皚冬雪覆蓋在這片開闊地和士兵們的身上,人們對戰場的嚴酷和士兵危在旦夕的生命,會產生怎么樣的強烈震撼。
美國軍人又是怎么評價韓戰的?除了前面已經講過的“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所說之言,后來五星上將、二戰名將布雷德利也說:“我們是在一個錯誤地點、錯誤的時間、和錯誤的對象,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麥克阿瑟更是警告美國人 :“誰要想跟中國陸軍打仗,那他簡直就是有病!”麥克阿瑟那么狂的人為什么會說這句話?大家可想而知了。
本文節選自人民日報出版社《黨史可以這樣講:初心·使命》,有刪減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